元宵节

ᝰSᴛᴀʀᴇ²⁰.
创建于2023-02-07
阅读 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是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习俗有赏花灯、吃元宵、猜灯谜、放烟花、扭秧歌、舞狮等一系列的活动,正月十五是新年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天官赐福的好日子,元宵节白昼为市,热闹非凡。正月十五是新年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天官赐福的好日子,元宵节白昼为市,热闹非凡。正因为正月初一岁首的确立,正月十五的圆月才具有了“一年明月打头圆”的特殊意义。

   关于元宵节的起源,民间有多种说法。其中比较有影响的一种说法是,元宵节源于汉武帝在正月上辛日到甘泉寺燃灯祭祀太一神。自汉代“太初历”制定颁行后,正月十五之夜即成为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是这一轮圆月,寄托着人们对于农业风调雨顺、生活幸福美满的美好期许。

   元宵节的定型时期,学界尚有争论。但一般认为,汉魏六朝时期,已经出现元宵节俗,唐宋以后,元宵节俗伴随着城市生活的发展而逐渐繁盛,诸多节俗传承至今。

   比如张灯。《如梦录》记载明代开封一带:“诸王府、乡绅家俱放花灯,宴饮。各家共有大犁(梨)园七八十班,各街庙宇俱有灯棚,各家俱放花灯,门前俱点门灯,争放花炮。”

   

  正月十五虽被称为元宵节,不过“北元宵,南汤圆”,在南方元宵节这天更多的是吃汤圆。从外表上看,元宵和汤圆没太大差别,为什么名字还不一样?其实汤圆和元宵的制作方法完全不同,汤圆是“包”出来的,而元宵是“滚”出来的,无论吃哪种都有“团团圆圆”的美好寓意。

   汤圆,又称圆子、汤团等。据记载:“京人以菉豆粉为科斗羹,煮糯为丸,糖为臛,谓之‘圆子’。”

   这里的“圆子”就是后来的汤圆,不过做法和食用方法与现在不同,当时的圆子没有馅,蘸以糖臛(即糖浆)吃。

宋代周必大写过一首诗《元宵煮浮圆子前辈似未尝赋此坐间成四韵》,其中提到:“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浮圆子就是汤圆,元宵节煮食浮圆子寓意着月圆人圆、幸福美满。

   元宵节被誉为中国古代的狂欢节,其狂欢性是传统节日中不多见的。

   古代城市例有宵禁的规定,入夜有执金吾(仪仗棒者)执勤。但元宵节时,官方给予假期、特许夜游,以便于观灯。这时,官民士族、男女老幼走出家庭,饮宴玩乐、赏灯夜游。

   唐代刘肃《大唐新语》载:“神龙之际,京城正月望日,盛饰灯影之会。金吾弛禁,特许夜行。贵游戚属及下隶工贾,无不夜游。”

    另外,古代元宵节时女性可借节日之机走上街市、畅游玩耍。也正因这种狂欢,男女青年在此时得以结识,许多文艺作品都描写了元宵节时发生的爱情。

    宋代欧阳修《生查子·元夕》中写道:“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到了明清,除了庆祝活动,又衍生了一项新的习俗:走百病,又称散百病。

   正月十五这天,有的地方是正月十六,妇女们穿着美丽的装饰,成群结队走出家门,看到桥就过,认为这样会祛病延年。还有的登上城楼,摸钉子,意为求子。

   江南水乡乌镇也有类似的习俗,担着花灯,在河边桥上游走,走桥必须走过十座桥,不能走回头桥。

   现在的天津,依然保留着“走百病”的习俗,而天津人称“溜百病”。

阅读 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