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

静心💗
创建于2019-09-28
阅读 24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

  孔子,字仲尼,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等,“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道德学说: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 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为基础,以立人极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完足思想体系。

政治思想: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大同”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大道畅行,“天下为公”,因而能“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矝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是孔子憧憬的最高理想社会。孔子的“大同”社会、“小康”社会理想对中国后世影响深远。

  开创私人讲学之风,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

教育思想: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

  孔子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老师“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   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

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他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还必须“学以致用”。

  孔子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孔子热爱教育事业,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他爱护学生,学生也很尊敬他,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中国古代教师的光辉典型

美学思想:孔子的美学思想核心为“美”和“善”的统一,也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孔子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孔子在易学中明确提出了“美在其中”、“见仁见智”等著名美学命题。

孔子的人生观念: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道不同,不相为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小不忍,则乱大谋。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悠然,随心,随性,随缘。物随心转,境由心造,有缘而来,无缘而去。

阅读 24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