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寒假”之寻味年俗 ——福建莆田

用户3280795
创建于2023-02-05
阅读 1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莲花小学     七年(9)班      梁诗乔

春节,在我的心中不只是一个充满温馨的词语,也不仅是一个全球华人的传统节日,它也是一个具有特殊感情的情感符号,也是一个具有中华色彩的文化图腾。它既是有着物质存在的具象故乡,也是一个万千游子远方的精神家园。春节、故乡、家、父母、兄弟姐妹,几乎汇积在同一条节日的河流上,让灵魂泅渡,让乡愁漂泊,让驿动的心宁静在伫立在河的两岸。

听爸爸说:莆田人的春节,似乎更为热烈隆重,更有一些丰富多彩的内容。因为莆田人过春节似乎比其他地方用更长的时间,更复杂繁缠的讲究。从年末腊月十六的‘尾牙’拉开序幕,到二月初二的‘头牙’,共计46天,堪称中国最长,没有之一。

扫巡

在莆田,每年腊月年关时,家家户户都会选择天气晴朗的农历双日进行一次“扫巡”(扫尘),阖家以崭新的气象迎接新春佳节。这是莆田的一个传统习俗。“扫巡”的工具是很有仪式感的,一般用芦苇、青蒿或稻草捆成把一大把,再贴上一张红纸,将它绑在竹竿上,用于打扫清理灰尘、蜘蛛网等污物。对于莆田人来说,这把“扫把”就是是扫除霉运,开启幸福的“吉祥物”了。扫巡这一习俗寄托了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因此,千百年来传承如故。

同时还会换上新的灯笼和对联

挂灯笼

贴对联

爸爸还简单的跟我讲春节的事由“大年三十围炉做岁,正月初四要做大岁,红春联上有白额,正月初二不走亲”这是莆田独特的五日岁习俗。这源于戚继光抗倭的历史。所以,在外面奔波的莆田人,就算大年三十回不了家,也一定会在初四赶回来“做大岁”。过年,对于每一家来说,是最为忙碌的节日。

奶奶开始准备炸年货

红团的制作

在福建莆田,有一款过年少不了的传统小吃——“红团”。甜甜蜜蜜的味道,鲜艳喜庆的外皮,让红团成为了莆田喜宴上的常驻嘉宾。不仅过年会吃,结婚、满月、祝寿、乔迁等喜事上,都会有它,寓意红红火火,团团圆圆,甜甜蜜蜜。

由绿豆和地瓜干进行搅和,揉成一个团

红团成型

我和奶奶一起包红团、上红

红团的制作过程并不复杂。一块糯米面团、一抔绿豆和白糖,一颗红菜头,一片鸡蕉叶,就是红团所需要的全部原料。要制作红团,首先将蒸熟的绿豆拌入白糖做成馅料,再将红菜头汁和糯米粉、面粉按一定的比例搓揉成团,最后将皮馅包成圆球,放入红团印模中压印成形,垫上鸡蕉叶,放入蒸笼之中。等水汽袅袅升起,笼盖掀开,一颗颗热气腾腾的红团就制作好了。

辞年:

辞年,在莆田民俗里是一件特别庄严的事。在长长的供桌上排满了一层层的贡品,有素的、有荤的,以供奉天帝、神灵、祖先,点燃了香烟烛火,燃烧了“贡银”、“金纸”,献上了几句至诚至美的赞辞,烧放一串惊天动地的鞭炮。辞旧迎新,以某种神圣的宗教方式完成了所有心灵的历程。

除夕夜(过小年):

爸爸也跟我讲了他童年时候用这个柴火灶烧菜特别香、好吃

除夕夜,合家围炉,洋溢着浓浓的亲情,每一家的门前那一盏盏红红的灯笼,红艳艳的灯火映亮了冬天最美丽最温暖的夜景,若隐若现,摇曳在浅浅的河面上,增添了几多的暖意。从每一家窗户飘绕出的香,沉沉地注入了这个村庄的内心,盈动着此生难以忘怀的亲情。此伏彼起的笑声,穿过了家的墙、村的篱笆,全部注入村庄那条叫团圆快乐的河流,流向夜的深处。

当然,吃完年夜饭也少不了我们小朋友们一起放烟花的乐趣。

正月初一:

年初一早,吃长寿面,吃完面才算添了一岁。这碗线面比较讲究,碗底垫着芥蓝,碗面铺着紫菜、花生、香菇等配菜。喻示福寿绵长。吃线面第一口不喝面汤,莆田俗语有“初一早喝面汤,出门逢雨衣不干”之说。吃面后,亲邻戚友间互相拜年,主人以红桔、瓜籽、糖果、香烟饷客。是日,人们纷纷到城镇,或到游览名胜,叫做游春,有的也去寺庙拜佛祈求平安。

正月初四:

初四夜,家家户户鞭炮再鸣,重开家宴,一家人团圆喜庆,再贺新春。仙游人家则一仍年三十旧例,在家门口点燃柴堆,以备家人跳火除秽。家宴的丰盛程度不亚于年三十的年夜饭,充分体现“初四晚大于三十晚”的俗谚描述。《莆俗时序竹枝词》“正月四日”条目下有“入春四日夜围炉,妇女争相大岁呼。不是天将除夕闰,家家酒又熟屠苏。”的记述。做大岁习俗铭刻着莆田人独特的情感记忆,也成为中国最独特的过年习俗

正月初五:
初五早,每家每户循年初一旧例,早餐人人吃线面,重过新年。线面如年初一样式,莆田人初一、初五吃面除了取其长久、长命寓意外,因为这样的面条也常被称为“妈祖面”,还带有求这一年平安顺遂的意味

元宵:

莆田的元宵节与全国仅正月十五闹元宵不同,初六左右开始,莆田人就进入元宵模式,莆仙大地处处灯火辉煌,摆棕轿、板凳圈灯、赤脚踩火、火树银花等等各种民俗活动热闹非凡...实际上46天中有一半的时间都在闹元宵。而在结束后,村里的流泽宫便会向每家每户发丁饼,祝愿每家每户人丁兴旺。

阅读 1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