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清江浦的变化——淮阴中学开明分校- 黄昱杰组

逢考必过
创建于2023-02-04
阅读 6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1.花街(东西大街)    

       关于“花街”街名的来历,流传有两种说法:

       一种传说是这条街很早以前商业繁华,商贾云集,私家花园众多,所以养花、赏花、评花便成为这条街的一大特色。花香四溢,满条街自然充满了花的芳香,花街之名也由此传开。

       另一种说法是卖绢花说。以前花街家家都做绢花,用上好的苏州府香绢做成,瓣大,蕊艳,色多,样俊,跟鲜花一般。更为重要的是,据说每年京城里都派人下来察看,挑选花样,送进宫里,专供皇城里嫔妃宫娥们戴。这让花街名声大噪,历代商贾富豪、文人墨客蜂拥而至,还吸引了清朝康熙、乾隆二帝南巡途中多次驾临。

      漫步在这条沧桑而局促的街道上,总想知道历史深处的花街是一幅什么模样。   

       许多人已经无从知道那段历史了。史料记载,由于早年运河兴盛,清江浦作为水路枢纽,南来北往的客商和船工便在大闸口舍舟登陆进入淮安城。以前人走的就是花街这条路,从而繁荣了花街,所以花街因运河而兴。

       对于花街的来历,花街的由来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无从考证,但却留下了两个美丽的传说,让人久久地回味和向往。

      "一种传说是这条街很早以前商业繁华,商贾云集,私家花园众多,所以养花、赏花、评花便成为这条街的一大特色。花香四溢,满条街自然充满了花的芳香,花街之名也由此传开。以前这里家家都做花,用上好的苏州府香绢做成,瓣大,蕊艳,色多,样俊,跟鲜花一般。更为重要的是,据说每年京城里都派人下来察看,挑选花样,送进宫里,专供皇城里嫔妃宫娥们戴。这让花街名声大噪,历代商贾富豪、文人墨客蜂拥而至,还吸引了 大清王朝康熙、乾隆皇帝先后多次驾临。

       市文物局工作人员认为,花街由来,虽没有具体的说法,但两种传说或许都正确,而且并不矛盾,无论是种花还是卖花,花街注定与花有关。

有关资料显示,早年的花街是一条三四里的长街,街两旁老房子居多,属于淮安的老城区,就好像是南京的夫子庙。在承德路还没有修建时,东大街、牛行街都属于花街。1998年,政府投资新建承德路,将花街一分为二

      


      说到花街,不能不说花街的小吃。作者杨溢在他的散文  《淮安花街》中写道:"无论早晚,饮食摊点星罗棋布,花街的小吃早在乾隆年间品种就达百余种,虽历经百年沧桑,小吃品种仍斗艳争奇:文楼汤包、菜蒸包、油煎包、牛肉馄饨、肉丝面、黄桥烧饼、牛舌烧饼、油端子、浦楼茶馓、麻花、绿豆圆、薄脆、糖粥、蒸糕、糯米甜藕让你眼看不过来、嘴吃不过来。"

要是逛街逛累了,就坐下来歇歇,品尝一下花街的特色小吃。想象一下,坐在古香古色的花街里,品尝着有着特色的美味小吃,听着淮剧,岂不美哉?

       历尽岁月沧桑的花街,由原来三四里的长街,变成现在二三百米的短街,而且破败不堪,在周围一幢幛高楼掩映下,垂垂老也。关于花街的改造,一直以来呼声很高。

       淮安市文物局专家认为,花街作为清江浦繁华的见证,保护的意义重大。2011年,淮安市对花街进行全面改造。花街内的古建筑多为明清及少数解放后的老建筑,有着上百年的历史,此次改造修旧如旧,尽量还原本来的风格。改造后,整条街在使用上进行适度利用,重点引进一些老字号和传统手工艺的店铺,从而与大闸口片区整体打造成休闲旅游场所。 [1] 

    现在的花街为国家AAAA级景区——里运河文化长廊的组成部分。

       都天庙文化街区位于淮安市清江浦区,共有古建筑30多处,其中清末和民国时期的古民居20多处,市级文保单位4处。街区内传统街巷格局较为完整,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是清江浦区仅存的历史文化街区。街区内文化古迹丰富,如都天庙、周信芳故居、郎静山故居、中共淮盐特委旧址、大众剧场、文会庵等。古老的房屋,青色的地砖、灰色的小瓦,燕翅的飞檐,曲折的小巷,脱落的水泥石灰无不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就是这样一条隐藏在高楼里的老街承载了清江浦人的记忆岁月。

       都天庙清江大闸口附近大大小小的庙宇祠堂很多,但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清江浦城里都天庙街东侧的都天庙。庙里供奉的是“都天大帝”张巡,又称“都天老爷”,张巡因平定“安史之乱”有功,被尊为保境安民之神。庙内青砖小瓦,房屋构造精巧,历经2000多年沧桑风雨仍然风貌依然。2006年6月,都天庙被淮安市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周信芳故居

        周信芳,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麒麟派艺术创始人,名士楚,字信芳,艺名麒麟童,其故居是一座仿清式的建筑,大门两侧有一对石鼓,院内有一座麒麟亭,亭侧长廊是国家领导人及文化艺术界名人题词的碑刻,正厅里挂满了先生的生平介绍和剧照。


郎静山故居

       郎静山,中国最早的摄影记者,其创立的集锦摄影,在世界摄影界独树一帜。故居是砖木结合的建筑风格,共有房屋19间,大多数陈列着先生的摄影作品。故居经历岁月的摧残略显陈旧,但就是在这里,诞生了一位一生都致力于摄影活动和教育的中国摄影史上的传奇人物。


大众剧场

       如今的大众剧场已然没有了往日的热闹辉煌,据说原本在剧场里看淮剧的人是满满当当的,后来慢慢地300多个位子只有几十个人了,现在已经列入拆除计划了。在年龄大些人的记忆

2.清晏园

       翻开淮安的史清晏园原为江南河道总督部院驻地,因为是皇家园林,所以格调是很高的。

册,是一部治水的历史。它地处黄河,淮河,京杭大运河三河交汇地带,自古水患不断。历代名臣与劳动人民呕心沥血治理洪水收到了卓越的成效。

        城南公园名称时间最长,自1991年10月1日起,才又“清晏园”古名。园内亭、台、楼、阁、假山错落有致,曲径、长廊、流水循环往复,四季花繁木盛,秀丽典雅。

       比整个园林更有名气的是荷芳书院,这里曾是乾隆处几经变故,清晏园面目全非,唯有荷香书院一直完好。

      荷芳书院原是清代河督靳辅所建的清晏园的一部分,清晏园始建于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当时手握数大权的河督驻节清江浦:“凿池种树,以为行馆。”后又几经修建,方具园林规模。荷芳书院是清晏园内最具有特色的建筑,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兴建,后屡经变故,清晏园面目全非,“唯存荷芳书院”。荷芳书院在苏皖边区政府时期,辟为新华图书馆,后因纪念“四·八”遇难烈士,又易名为博古图书馆,近年来重新翻修,复名为“荷芳书院”,门侧楹联仍为旧句:名园别有天地,老树不知岁时。

御碑园,是古时皇帝赐予治水能臣御碑的地方

御碑之上,

青史留名。

坚硬的石碑

已是伤痕累累,

用手轻抚,

沧桑从指尖

传向内心,

历史就在心

中澎湃开来。

 现在的清晏园已是市民游乐的场所了,老幼提携。

阅读 6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