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的人们一般都依黄土崖而居,由于当时生产力的限制,人们因地制宜,就创造了窑洞这种民居方式。但是如果户数多了,不一定都会依黄土崖,怎么办?古代劳动人民在劳动中产生了智慧,没有土崖,就自已建造土崖。于是在山岭的平地上,开挖出一个方形的地坑,围绕地坑,再挖出窑洞。就象这样的。但是开要考虑交通问题,于是就产生了最典型的地下街道。我们首先来到了山化游殿村的九连洞故居(因为年代尚近,不能称为遗址)。
这是一个大户,周围有十几间窑洞。也是地坑面积最大的一户人家。
从这里进去,就到了九连洞的地下街道。
这是第一个洞,洞外有三户人家。
这就是洞外的三户人家。街上已经没有人,除了游客留下的足迹,没有生活的印迹了。
走过这个洞就到了中街的几户人家。
这是中街的一户人家院落。相对平整。
对联上的书法,表明这是一家挺讲究的家庭。可惜今年的对联没有更新。
这个最大的院落,明显的年久失修,院子里从崖上的坠土也没有平整。
崖上人家已经开始往地坑院中倾倒生活垃圾,如果当地政府不加以保护,不久,就会消失变成垃圾场了。
这应该是一个居家单元,两间窑洞,中间的算是神龛和放农具的地方?
这是一个浅浅的窑洞,只能放一些杂物。
这是中街又一户挺讲究的家庭。
这是九连洞中第二个洞口,从这个洞口进去,又是几个院落。
这是最后一个洞,这个洞明显的年久失修。被坠土已经阻挡。有一定的危险性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九连洞有三个洞相连,共连了九户人家。从而形成一个地下的街道。这九户人家应该是和睦相处的典范。
从最后一个洞进去,有种豁名开朗的感觉。如果是春天,应该象进了桃花源。
九连洞回望。
这几户人家的大门在九十年代,应该算是很气派很讲究的。现在主人应该是已经搬走了。
这家的大门紧锁,从墙洞中窥进去。
这是一个神龛,供奉的应该是天地全神,这些砖雕透露上七十年代劳动人民的建筑工艺。现代人已经没有这个耐心和细心了。
离开九连洞。这堵墙是现代建筑,墙上有三块方形石块,有哪位知道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作用吗?我为此还专门问了当地的老人。
继续前往一个完整又标准的地坑院。美篇照片的限制,图片待续。
当地政府设置的说明牌匾。
一个标准的院落。
已经没有人居住,但是整个院落很完整。下期详细看图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