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颁布了《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开启了新一轮课程改革。新课程培养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提倡今后的学生学习“用中学,做中学,创中学”,而项目化学习促进新课标落地。
本章以“项目化学习的设计”为题,在理论和实践探索中,抽象概括出项目化学习设计的框架,是对第一章学习素养与项目化学习认识的深化,建议精读该章节内容。若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疑问时,可适时对照阅读第三章学科项目化学习设计、第四章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设计,通过具体的案例,深度理解项目化学习设计的框架模型,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本章旨在知行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即不断地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及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循环中理解抽象的项目化学习设计的框架模型,充分发挥出高质量的项目化学习对减轻学生负担、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推动学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从素养所包含的综合性目标来看完整的项目化学习设计需要从六个维度回应如下问题。
核心知识:项目化学习所指向的核心知识是什么?
驱动性问题:项目化学习用怎样的问题驱动学生主动投入?
高阶认知:驱动性问题将引发学生经历怎样的高阶认知历程?
学习实践:学生将在项目化学习中经历怎样的持续和多样的实践?
公开成果:项目将期待学生产生怎样的成果?
学习评价: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项目化学习成果?
这样系统综合的思考已经超出了原来的“教学设计”的范畴,是在知识观、学生学习、学习关系等多个层面上进行的统合,整合了学习的设计和课程的设计。这六个维度既是设计的要素,也是在实际设计项目化学习时可以参考六个步骤。(见图1)
图1 项目化学习的设计框架
(一)依据核心知识,确立项目主题。
确立合适的、可操作的项目主题,是顺利开展项目式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课程标准、核心知识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联系生活实际和学科知识,确立项目主题。
(二)设计驱动性问题,激发学生投入。
驱动性问题项目开展的核心和灵魂,是通过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它是启发学生自主思考的动力,如果老师给出的问题能直接用最简单的话语给出答案,那么这样的问题就不是驱动问题,驱动性问题应该是开放的,没有标准答案的,能开启学生心智的,能引起学生探知,寻求答案的兴趣的,它能扩大学生思考的范围,并让其有强烈的自我意愿去考察并获取更多的知识。
(三)正确运用认知策略,明确项目步骤。
正确认知策略的运用是项目化学习质量的保证,老师基于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认知,引导学生运用问题解决方法,决策实验,验证信息,调研信息分析等方法来进行知识的获取(见图2)。准备阶段,学生查找资料、收集信息并讨论;制作阶段,学生拟定初稿,对其进工、完善;展示阶段,学生展示各个小组的成果。
图2 项目化学习中的认知策略
(四)设计学习实践,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在发现核心知识后,通过驱动性问题,激起学生研究的兴趣,再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实践让学生像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工程师、作家、数学家、新闻工作者那样遇到真实的问题并进行决策、思考和解决。作者所在课题组在分析大量的项目化学习实践后,构建了五类实践样态(见图3)并在国际和本土实践的探索中,最后综合形成各类实践的组成框架和相关指标——这些指标仍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化的成长需求。
图3 项目化学习的五种实践形态
(五)公开学习成果,让学生有获得感。
项目化学习成果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点:1.成果指向驱动性问题,具有思维的真实性;2.成果包括个人成果和团队成果;3.成果要指向对核心知识的深度理解;4.成果同时包含做出来的和对怎么做出来的说明。那么,如何设计更能提升学生项目化学习质量和参与度的成果呢?夏雪梅博士给出如下建议:1.根据核心知识设计成果;2.明确项目化学习成果的类型,设计合理的成果;3.为个人和团体匹配有关联的设计成果;4.为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可供选择的成果;5.比对成果和目标的关系;6.设计成果评价量规。公开项目化学习的最终成果,不仅可以让学生变得更有动力,促进学生反思,而且可以让所学的知识变得可视和易于讨论,让整个项目变得更具真实性。项目化学习成果展现学生对所学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同时让学生有仪式感和获得感。
(六)全过程评价,促进深度学习。
全过程的评价项目化学习评价与传统的教学评价不同,项目化学习评价考察的范围更广,项目化学习目标是否能够达成,要看核心问题的解决,核心问题的解决理解以及过程材料的积累,评价者由传统的教师评价转为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公众评价等等,评价也杜绝了传统的一个分数,一张报告单的形式,而是多个分数,多个等级,过程性评价等,同时也有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都要通过明确的评价标准和表格记录,达到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目的。
实施项目化学习主要面临教学投入增多、课堂难度增大、 学习能力欠缺三个困难,建议:1.项目化学习的主题选择要合理,让学生参与主题的选择,贴合学生生活实际。2.项目化学习的实施过程要有弹性。教学空间可以是课堂内,也可以选择课堂外的社区、工厂、野外等;学习过程的合作者可以是学科教师,也可以是有专长的同伴、家长、社区工作人员等;活动实施的时间可以是1-2天,也可以是一个学期,长时的活动要注意持续跟进。3.项目化学习的氛围培养要常态化。常规课堂上要开展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活动,假期里布置实践类作业,提倡合作学习。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个人终身发展、社会需求和未来生活的需要。项目化学习就是为了能够真正地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为学生成为学习主体,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做努力。项目化学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采用项目化学习,既能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又可以增强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以实践的方式加深他们对语文的理解和认知,推动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总体而言,项目化学习是落实核心素养,促新课标落地的有效抓手。
图1
图2
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