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河南洛阳向东行约12公里,有一片郁郁葱葱的长林古木,其中隐隐透出巍峨的殿阁和高峭的宝塔。这里就是被称为“中国第一古刹”的洛阳白马寺。
白马寺是中国汉地第一座寺院,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68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为纪念白马驮经 ,取名“白马寺”。“寺”字即源于“鸿胪寺”之“寺”字,后来“寺”字便成了中国寺院的一种泛称。按《洛阳伽蓝记》中云:“白马寺,汉明帝所立也,佛入中国之始。”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乃中国、越南、朝鲜、日本及欧美国家的“释源”和“祖庭”。
白马寺古建区坐北朝南,为中轴对称格局,布局规整,主次分明。寺内主要建筑都分布在中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是山门、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清凉台,两侧还有钟鼓楼、门堂、云水堂、客堂、斋堂、祖堂、禅堂、方丈院等附属建筑。
大雄殿元代“十八罗汉”造像,采用传统古老工艺夹纻干漆工艺制造。该工艺在宋代之后渐渐失传,元、明时期的夹纻干漆工艺作品在国内已非常罕见,中国历代的夹纻干漆像不少,但都没有保存下来。白马寺内现存的十八罗汉夹纻像是国内唯一的夹纻干漆组像,实为国宝。
1961年3月4日,白马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白马寺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2001年1月,洛阳白马寺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首批AAAA级景区。 白马寺每年一度的“ 马寺钟声 ”活动,是人类祈福、辞旧迎新的特殊象征,并吸引了不少国外游客参加,入选“ 洛阳八大景 ”之中。
白马寺分为中国古建区、齐云塔院、印度佛殿苑、泰国佛殿苑、缅甸佛塔苑。
1992年,泰国善信瓦塔纳·阿萨瓦先生向白马寺敬赠了一尊高7.2米、重8吨的铜质镀金大佛,后又出资与白马寺共同修建一座泰国佛殿,1995年竣工。 2009年,泰国代理僧王、曼谷金山寺方丈颂德帕普塔赞大长老及瓦塔纳·阿萨瓦先生参访白马寺后,为进一步丰富和彰显泰国佛教文化元素及建筑风格,对佛殿进行翻修,并进行扩建。2014年全部工程完工,举行了隆重盛大的佛事活动。
2003年6月25日,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参访洛阳白马寺,萌生在洛阳白马寺修建具有印度建筑风格佛殿的意向。2005年4月9日至1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问印度,其间,温总理与印度共和国总理曼莫汉•辛格,共同出席了在洛阳白马寺建设印度佛殿的《备忘录》签字仪式。2010年举行盛大的印度风格佛殿落成仪式,印度总统普拉蒂巴•德维辛格•帕蒂尔和中国政协副主席王志珍出席佛殿落成仪式,并为佛殿剪彩揭碑。
缅甸佛塔苑由缅甸政府出资修建。2012年工程奠基,2014年6月工程竣工。2014年6月30日举行了盛大的“缅甸风格佛塔苑落成庆典暨安奉开光法会”,缅甸联邦共和国总统吴登盛一行72人,专程抵达洛阳白马寺出席落成仪式。
白马寺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在佛教历史上有重要地位,有“祖庭十古”之说。中国第一部汉译佛典 《 四十二章经 》等三百九十五卷佛经在这里译出,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