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再出发 我们一起向未来 ——张楼学区组织新学期教师培训

乡村振兴•张楼教育强镇筑基在行动
创建于2023-02-01
阅读 7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3年1月30日--2月1日(正月初九、初十、十一),成武县张楼学区中小学教师参加教体局组织的寒假教师培训。

局文件

02:27

潘局开场讲话

01:57

潘局致辞

03:25

潘局总结

05:46

于局总结

候局到张楼学区培训现场

候局到张楼学区培训现场

张楼学区培训现场

张楼学区培训现场

张楼学区培训现场

张楼学区培训现场

张楼学区培训现场

张楼学区培训现场

张楼学区培训现场

张楼学区培训现场

张楼学区培训现场

以下部分老师学习心得

1月31号学习体会

            刘仰朋

     今天李镇西老师的讲座《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最好的教育莫过于示范》,我感触特别深,只能用受益匪浅这四个字来形容。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教师对事业的热爱与执著,对学生的关爱,对同行的真诚引领。下面就谈谈这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在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上李老师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很难想象,李老师曾与学生趴在地上比学狗叫;在雪地里与学生打雪仗、滚雪球……

      李老师的精彩演讲,不时引来阵阵的掌声。李老师那颗童心时时沐浴在爱的阳光之中,爱学生,也让学生学会了感恩。从他的报告中我感受到了教育的幸福与欢乐。李老师把教育工作变成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让自己的生命在教育这片沃土中开出了美丽的花朵。

      李老师那种真正关爱学生的做法深深的打动了我:让孩子每天都能健康幸福成长,最终都成才,这就是优质教育。李老师现在是专家学者名校长,每天这么多的工作任务,可他却能关爱学生,尽可能每天还找学生谈心,聊天,和孩子交朋友,直接倾听孩子的心声,并且觉得这才是自己的“正事”。为什么他能做到?答案只有一个:他爱学生,他爱他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他觉得这样做的人是一个幸福的人。“变老的学生和老师重唱校歌”,“班上最好和最差学生都成就不凡”,“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很震憾我们心灵,他已不是纯粹学者专家,俨然已经成为“天底下最幸福的人”。我们所从事的是天底下最崇高的职业,难道我们不应该打心里喜欢学生,热爱他们吗?只有当我们对学生付出了真正的爱,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尊重每一个孩子,做一个喜爱孩子的老师,做一名幸福的老师!

       培训最后,潘局长满怀深情地在会议上做了总结发言,让我们感受到了我县教育引路人浓重的教育情怀!相信在本届局党组引领下,一系列活动相继开展,在全县掀起了你追我赶的活动热潮!如共读一本书活动的开展,期待全县学生、老师、全体教育工作者,争相读书,形成氛围,形成文化!长此以往为打造书香校园,书香成武就铺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打造成武乃至全市、全省教育高地的品牌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在教师寒假培训的第一天,我们就迎来了一场精神盛宴——蒋永贵教授为我们带来了《智能学思案—赋能课堂育人的备课革命》。本次讲座,蒋教授从“为何探索学思案”“究竟什么是学思案”“学思案的理据何在”“怎样用人工智能设计学思案”四个方面,向我们阐述了“学思案”在提升课堂育人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聆听了蒋教授的讲座后,我感受颇多,心中也有了更明确的努力方向。相信在优秀理论的带领下,我们一线教师们肯定会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推进更优质更高效的学思案设计,孕育出更多的硕果,呈现出更多的精彩!------丁建

       今天有幸聆听了蒋永贵教授的学思案,让我回想到崔成林教授的学教评一致性。各有各的独特之处,但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学习目标的确定。都用了较长时间详细讲解如何制定学习目标,可见学习目标的重要性。正应了民谚的那句话:“胸中没有大目标,一根稻草压断腰;胸中有了大目标,泰山压顶不重腰。”而目标该如何制定呢?关键在于明确,不能含糊,不能模凌两可。蒋教授解读了“三步定目标”法,对我启发很大。

     另外, 从蒋教授的讲座中,我又接触“智能”二字。以前,教师备课写教案,然后根据教案稿再编辑课件,一件事情重复做,增加了工作量,何来的轻松?愉悦?幸福感?而“智能”的出现,大大减少了老师的工作量,网上备完课,自动生成ppt ,只需要简单的二次加工,就能轻轻松松的做好自己需要的课件。

     基于以上两点,是我听蒋教授讲座的感触!


                                                               董莹莹

                                                       2023年1月30日

       今天有幸听了李镇西老师的讲座,收获颇丰。李老师是一个非常幽默风趣的人。他的讲座妙趣横生,且实用性很强。我感觉他为我打开了一扇教育的新大门。

  李老师一直在强调“好教师”“好教育”。是的,李老师认为,名校不等于好教育,高分数不等于好教育,但是,好教师一定是好教育。。一个好的老师不仅仅会只影响孩子一段的学习生涯,他会影响孩子的一生。。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呢?

       好教师一定是一个善读善思的人。我们做的是立德树人的事,做的是教书育人的事。一个教师不读书,那么他能把什么带给学生呢?只把书中的知识搬运给学生吗?不,这远远不够。一个老师怎样保持先进性?怎样带领着学生畅游在知识的海洋?唯有读书。

      好老师也一定是一个善良且善于沟通的人。善良,不必多说,这是人的基本品德,也是老师应具备的品德。说到善于沟通,那可大有说法了。怎么跟先进学生沟通,怎么跟中等生沟通,怎么跟后进生沟通,这其中大有学问。我常常在想,我为什么会站在学生的对立面?我什么时候站在了学生的对立面?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为什么我和学生们不能一起快乐的学习呢?为什么我的公平分成了三六九等?

      李老师说得对。我们要做好教师,就要抛掉我们的有色眼镜,多去想一想“他为什么会这么做”。我们要做好教师,就要学会换位思考,多去想一想“如果我是学生,我会怎么做”。总的来说,我们要做好教师,就要踏踏实实地去研究学生。

     看到李老师的教育成果,我其实是羡慕的。我不是羡慕李老师出了多少多少书,培养出了多少多少名校学生。但我羡慕他为学生找到的合适的路,羡慕他和学生们有那么多美好快乐的回忆,甚至羡慕他说起学生时浑身散发的光芒。

      教育是快乐的,教育的心是自由的。愿我们所有的教师都能放飞我们的心灵,一起迎接属于我们的职业幸福!                           -----周灿

《幸福比优秀更重要》

                                 张楼双庙小学  董玉莲

       为什么教师感受不到幸福呢?李镇西老师说:“是因为我们走了很远,却忘记了我们的起点。”教师应怎么去寻找教育的幸福感呢?李镇西老师说:“我们需用一生的时间,寻找那个让自己吃惊的‘我’,幸福比优秀更重要”。听了李镇西老师的讲座后,我明白原来幸福是一种心态,原来教育中的幸福也是有技可学的。

      首先善待后进生。如果后进生有进步,还会利用节假日,邀约他们和他们的帮助人一起去公园或野外游玩。他认为当学生和他一起摸爬滚打时,他的教育就已经成功一半了。是啊,我们平时总是把自己包装成一个严肃的形象。听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法,我明白我们应该对后进生要更多宽容,我们要相信孩子,要给予他们温暖,维护他们的尊严,抓住机会把他们的每一个优点进行总结,在班上多鼓励、表扬,长此下来,后进生会对教师更尊重,更听信老师的教育,他们的言行一定会有进步。教育学,就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看到孩子们的进步,做教师的我们会不幸福吗?其次把孩子真正放在心上。最好的管理莫过于示范,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我们对学生的教育,特别是德育,要叩问自己的教育良知:给学生讲的,我们信吗?要学生做的,我们做吗?如果自己一滩污泥,有什么理由和资格“恨铁不成刚”,所谓教育,你想要学生有的,你先得拥有。 最后,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教师的生活状态是狭隘、重复、忙碌的,新教育主张教师要“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思考、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使教师对教育永远充满一种热情,最好的办法就是读书,李镇西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他的书房,满满的书柜,整齐有序的书籍,其中最吸引我眼球的他自己主编的80本著作。他的实例让我明白:读书会让我们教师更加善于思考;反思会让我们更富有教育的智慧;智慧的教育会让我们更加幸福。

      李镇西老师说:“让他们因为有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确,作为教师,能得到学生的关心,能在毕业之后得到他们的牵挂,能让他们觉得在青春时光中,因有教师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不就是教师最大的幸福吗?外界的所谓优秀价值能甚于学生的依赖吗? 学生的爱,比什么都珍贵,有学生的爱,我比谁都幸福!

      疫情过去,2023年我们更期待相聚,希望在新的一年我与我的孩子们都在幸福中成长,学习!

好的教育

                       张美兰

        什么是好的教育?大家众说纷耘:有爱的、公平的教育;尊重、适合每个孩子的教育;给孩子终身幸福的教育;让孩子心灵飞翔的教育....都是好的教育。好的教育不是挂在嘴上的,也不是在校长的演说中,更不在学校的招生广告里,而是在人。人是教育的最高价价值!

     好的校园就是好的教育:好的校园,因孩子而存在,每天因迎接孩子们的嬉戏打闹、欢声笑语而自豪,同时校园文化要有孩子的痕迹,要从儿童视角来构思铸造,充满浓郁的儿童文化氛围,展现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

    好的课堂就是好的教育:好的课堂要有独特性,要针对不同孩子提供不同的指导,也就是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实际,研究教学目标的实施策略,把教学的难度,进度做到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使学生的才能品行都有所发展。

       尊重学生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同时学生又是一个存在个性差异的活动对象,教师要多了解学生的要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

      充满诗意的教育是好的教育:教书人应该是读书人,腹有诗书气自华,当我们无条件的爱孩子,在他们身上付出时间和真情,收获最大的往往是我们自己。

    所以只有当师生彼此生命相融、能够互相听到对方的心跳、能够感受对方的脉搏时,好的教育才能真正发生!

       听李镇西教授讲座心得

                                             袁宗伟

       今天能有机会听李镇西老师的讲座,我感到很荣幸。因为我只是耳闻并没有真正听到过李镇西老师的讲座,听完讲座后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李镇西老师是一个真诚又有趣的人。听了李镇西老师的讲座后,我明白原来幸福是一种心态,原来教育中的幸福也是有技可学的。以下是我这次培训几点收获:

      1.善待后进生。我们应该对后进生要更多宽容,我们要相信孩子,要给予他们温暖,维护他们的尊严,抓住机会把他们的每一个优点进行总结,在班上多鼓励、表扬,长此下来,后进生会对教师更尊重,更听信老师的教育,他们的言行一定会有进步。

      其次把孩子真正放在心上。最好的管理莫过于示范,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我们对学生的教育,特别是德育,要叩问自己的教育良知:给学生讲的,我们信吗?要学生做的,我们做吗?如果自己一滩污泥,有什么理由和资格“恨铁不成刚”,所谓教育,你想要学生有的,你先得拥有。听到此,我不由得想起自身平时的行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每学期都会要求学生至少阅读两本课外名著,有不少学生阅读不仔细或不阅读时,我都愤怒不已,责骂他们不自觉。可反过来,我扪心自问:从教这么多年来,我看过几本书?要求学生阅读的书籍自己是不是逐字逐句地细细品读?是不是也写了读后感?是不是其他人随意地询问,我们都能对答如流......越想越后怕,越想越自惭形秽,我们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怎么能那么义正言辞地要求学生做到完美?不幸福又从何来?

      2.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教师的生活状态是狭隘、重复、忙碌的,李镇西老师主张教师要“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思考、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使教师对教育永远充满一种热情,最好的办法就是读书,李镇西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他的书房,满满的书柜,整齐有序的书籍,其中最吸引我眼球的他自己主编的80本著作。他的实例让我明白:读书会让我们教师更加善于思考;反思会让我们更富有教育的智慧;智慧的教育会让我们更加幸福。一定要不断的读书,共读一本书,不断的交流理解。

       3.李镇西老师说:“让他们因为有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确,作为教师,能得到学生的关心,能在毕业之后得到他们的牵挂,能让他们觉得在青春时光中,因有教师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不就是教师最大的幸福吗?外界的所谓优秀价值能甚于学生的依赖吗?

       关心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让他们更快乐地成长,为他们创造更适宜生长的环境,这就是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对孩子展现的真诚。学生的爱,比什么都珍贵。非常感谢这次培训,使我在下一步工作中明确了方向。

最好的教育莫过于示范,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

                                     阚婵婵 2023.1.31

       我很荣幸听取了李老师的报告,通过学习,我收获很大。

      李老师首先问什么是好的教育?我认为好的教育一定是适合的教育,是指向学生健全的教育,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所以因材施教是教育最核心的。教育中力求公正的评价每一位学生,对成绩好的学生不护短,对待中等生不冷漠,对学习差的学生不歧视,注意发现优生的不足,善于发现差生的闪光点,并使之发扬光大。

  李老师说:“新的教育主张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思考,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是啊,老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学习,不学习就跟不上社会前进的步伐,就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形式,就适应不了学生内在的需求,就驾驭不了生成性的课堂教学。坚持钻研教材,阅读参考书,读专业报刊杂志,名家教育著作,让学习成为一种内需,唯有厚积才能薄发,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用更新的观念,更好的方法,指导学生的学习。

        李老师的教诲是洗礼,是震撼,是无尽的思考。老师的教育是有限的,我们要在实践中逐步成长,未来的路很长,我们要潜心学习的东西很多很多,肩头的责任很大,所以坚持学习,勇于实践。

“最好的教育莫过于示范,最好的的教育莫过于感染”

——学习李镇西校长的报告心得体会

                                      苗楼小学 王新云

       “最好的教育莫过于示范,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听了李镇西校长的讲座,对于这句话我有了新的认识。正如李镇西校长所言,德育是一种积极的生活常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德育”,教育也离不开“德育”。为什么德育那么重要,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德育正是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方向。

    讲座全程,我一直认真听,被李校长的精彩演讲深深吸引。专家就是专家,不愧为教育领域的引领者,他讲的内容深入浅出,将一些真理通俗地讲出来,让我豁然开朗。

       李镇西校长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教育的“真境界”:坚持教育的良知,保持教育的朴素,遵循教育的常识。

       一、坚守良知--因为热爱,所以选择

    说到教育的良知,以前不觉得,从教以来,我一直深切地感受到教师是个良心活。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并不是每位父母都爱别人的孩子,更多的时候他们的爱也很自私。而教师,很多的时间都是和别人的孩子在一起,她必须要爱别人的孩子,否则事业对她来说必然是痛苦的,而我相信大部分的老师和我一样,因为热爱,所以选择。我们都曾经是孩子,想想当初我们做孩子的时候,希望遇见怎样的老师,现在能不能我们就做那样的老师?从当年自己的角度出发,也就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我相信这样的师生关系更和谐、融洽。

        二、保持朴素--脚踏实地,用心教学

    教育不需要太多的"花样",没那么多的创新,教育就是日复一日做着平凡琐碎的事,认认真真备课,认认真真上课,认认真真找孩子谈心。善待每一个日子,呵护每一个孩子,就是教育的全部。对待工作踏踏实实,会把工作做好,对待孩子付出耐心,会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三、遵循常识--多思多想,多说多练

最好的教,就是让学生学会学,最好的学,就是让学生给别人讲。教与学本来就是互通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在教学时,我常常告诉学生,你会做,也许不会讲,但是如果你会讲,你一定会做,鼓励学生要大胆说,大胆讲,如果能表达出来,就说明知识点掌握的还可以,虽然麻烦点,但我觉得是值得的。

       用心生活,用心工作,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能够把自己身上的正 3/4 能量带给孩子们,为我们的孩子,也为我们自己留下一抹温馨的回忆,静静等待向阳花开。

今天,有幸聆听了詹大年校长的讲座——《好的关系才有好的教育》。 

                            周灿

        一上午的时间,詹校长分享了什么才是好的教育。好的教育先要建立好的关系。好的关系才有好的教育。孩子不是只有考上清华北大了,才有资格做我们的学生,做我们的孩子。

     好的教育,就是让孩子多一条选择的路,一条可以玩下去的路。詹大年校长对孩子们说,无论任何时候,校长都会帮助你。他说把自己的所有联系方式都向孩子公开。

        我忍不住思考:我从什么时候和班上的孩子们有了距离?我多久没和孩子谈心了?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们不再围着我打转了?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们不愿意和我分享学校里的趣事了呢?我有多久没有带着孩子们一起做游戏了?在不知不觉中,我成了现在孩子们对面的那个人。我理想中“教书育人”的工作被我砍掉了一半,只剩下了“教书”。

       我们的教育现在普遍缺少儿童视角,只有成人利益。以培养人才的模式培养人。教育,本是指向成长却指向了成功。是啊,爱孩子是无条件的,爱孩子不是因为孩子有多优秀。

   丑小鸭怎样变成白天鹅?詹大年校长认为:“教育是建构关系,关系是满足需求。”詹校长从具体的案例出发,分享了他作为“问题孩子他爹”的一些教育经验及理念。对于“问题孩子”,我们看到的是孩子的“学习问题”,但孩子遇到的并不仅仅是“学习问题”。孩子的身体状态问题,心理需求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学习兴趣问题,情绪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帮助,最后都会表现为“学习问题”。

   是的,我以前看孩子们的问题大都集中于学习,觉得孩子不认真,不努力,不上进,忽视了孩子们其他的需求。现在明白了要站在孩子的立场,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做孩子生命的保护神。作为班主任,我要去了解每个孩子的心理需求。学校、家庭都是站在各自的角度去要求孩子,不一定站在孩子的角度。这时,我们如果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生命需求、个性需求等,这样才能和孩子更好地沟通,才能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才能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

      詹校长说:“丑小鸭不是变成了白天鹅,而是长成了白天鹅”。我想教育的本质是改变,但是教育不会改变人的本质。我个人认为教育就是教学与育人两个部分,教育的本质就是使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本质并不是为了让学生从老师的教导中能够学到太多知识,而是要从老师的教学中学到学习的方法与能力,从而具有自主认知以及学习的能力。

      其实目前大多数的中国家长所想要的教育方法是让老师全盘交出他所知道的知识点,从而使孩子得到更多的收益。首先这是不现实的,其次,这样的方法并不是正确的教育方法,因为这样的教育方法会使学生对于老师的依赖性变强,并且当失去老师的教导时,学生会没有途径和方法去获得新知识。

       教育的本质是要让人学会某项内容,而学会内容还要考虑学习的时机和学习的方法。所以教育,不仅要考虑教师的因素,同样重要的还有学生的因素。只有教与学都在高质量的运行,原可以有高质量的教育,教育的本质就是要使教与学都有高质量的运行。

      我认为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让他成为一个能够在社会上独立生存的人,并且这个人是一个正面的人,更希望他能有所成就。

                                               姚蓓蓓

                                              2023.2.1

阅读 7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