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周,寒假就要结束了,孩子即将迈入新学期。
可不少孩子还处在假期状态,懒散、熬夜、沉迷玩乐。
更别提之前的网课,让孩子的精神、意志、状态成了一盘散沙。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学校新冠防控工作方案》,要求寒假后,没有感染的学校开展正常的线下教学活动。
不少家长忧心忡忡,开学后孩子怎样才能尽快适应上学节奏?
对此,班主任提醒,以下是给孩子的6个收心建议,请各位家长查收!
调整作息,与学校作息时间一致
寒假期间,许多孩子沉迷娱乐,经常晚睡晚起,严重影响白天精神状态和学习状态。
所以,寒假收心的关键,就在于帮孩子调整生物钟,让起居时间与上学作息时间同步。
为此,家长一定要做好监督和提醒,让孩子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开学!
第一,家长和孩子一起早起早睡,戒掉熬夜刷手机的习惯,给孩子做好榜样。
第二,家长和孩子坚持适度锻炼,每天在户外或室内锻炼半小时,强身健体,提高免疫力。
第三,临近开学,注意清淡饮食,少吃油腻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减轻肠胃负担。
加强督促,检查孩子作业完成度
假期接近尾声,很多孩子都开始急了,忙着“赶工期”。
有的一天写5篇作文,有的狂补十几张卷子,还有的一支笔一盏灯,一个晚上就创造了奇迹。
然而敷衍出来的作业,不仅质量不高,也完全没达到巩固知识,打好基础的目的。
这反映出的是孩子缺乏自律的问题,更把家长的缺位暴露无遗。
只有家长不放任,才能保证孩子开学不掉队。
开学前的这段日子,请家长加强监督,提醒孩子回顾作业情况,还有哪些未完成,哪些完成的质量不高。
抓紧时间,端正态度,及时查漏补缺,高质量地完成寒假作业。
减少娱乐,逐步恢复到学习状态
经过漫长的寒假,孩子们也即将迎来久违的校园时光。
但放假期间,孩子与各种电子产品、娱乐活动为伴,身心都处于松弛状态。
要想帮孩子迅速恢复学习状态,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临近开学,家长尽量不要再组织太多的娱乐活动,让孩子的心慢慢沉静下来,循序渐进的回归日常状态。
第二,家长以身作则,减少在孩子面前玩游戏、玩手机的时间,当好孩子的榜样。
第三,家长每日留出时间,多看书,多看报,或者进行亲子共读,潜移默化的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只有孩子努力调整,家长机智引导,为孩子提供安静的“收心”环境,才能让孩子思想不掉队,行动不落伍,学业不欠账,跟上新学期的新进程!
制定计划,提前做好新学期准备
高尔基说过:“不知明天该做什么的人是不幸的。”
学习也是一样的,不提前做好计划,没有目标,没有方向,学习必然是盲目被动的。
有研究表明,优秀的学生,最明显的特点是学习有条理,能够规划好大到一整个学期的计划,小至一天的计划。
开学前,制定一份详细可行的新学期计划,可以帮助孩子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家长可以和孩子共同拟定新学期学习计划,把孩子新学期要读的书,要重点提高哪些学科成绩、要以谁为目标、家长怎样配合等内容,纳入学习计划表中,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消除临近开学的失落感。
除此之外,要保证计划的严格执行。通过列出每日任务清单,分出轻重缓急,按顺序完成,学习效率才能更高,学习效果也更好。
准备文具,营造新学期的仪式感
我们常说,生活需要仪式感。
开学典礼是一种仪式,寒假收心也是一种仪式,家长利用好这种仪式感,能让孩子对开学充满期待。
德国作家洛蕾利斯曾经写道:
有仪式感的人生,才使我们切切实实有了存在感。
尽管生活平凡又琐碎,但与众不同的仪式感,可以帮助孩子重新发现学习的美好,找回重归校园的愿望。
开学前,家长可以鼓励孩子提前联系同学、老师,互相分享假期中的趣事和新鲜事,相互关心,表达对彼此的想念。
也可以带孩子去文具店,置办几样新文具,如新书包、新文具盒、新本子等等。
还可以结合新学期的计划,陪孩子去图书馆、书店,提前感受学习氛围,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同时,家长注意不要包办代替,让孩子学会自己整理寒假作业、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才能他们逐步成为独立自主、充满责任感的中小学生!
用心陪伴,理解孩子的开学情绪
临近开学,很多孩子患上了“开学综合症”。
情绪低落、心慌意乱、紧张、焦虑,甚至出现失眠、嗜睡、头晕、恶心等症状。
家长要做的,不是严厉斥责和打骂,而是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怀抱,做孩子最坚强的后盾。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最容易伤害孩子的,是不知道什么才是孩子最需要的爱和关怀;
真正好的家长,总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尝试去读懂孩子的心,接纳孩子的情绪,不管好的坏的。”
理解和接纳,是通往有效沟通的桥梁。
家长要尝试去读懂并理解孩子的情绪,用心陪伴,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多鼓励,多沟通。
最重要的,是给予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说些唤醒孩子对老师同学、校园生活的想念,让孩子重新燃起对学校生活的憧憬,从心理上对新学期充满期待和信心。
收心做不好,开学两行泪。
各位家长,赶紧行动起来,帮助孩子收起玩心,收起惰心,准备迎接新学期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