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戏曲感悟文化(引子)

归止堂主人
创建于2023-01-31
阅读 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最近一直喜欢听戏,朋友说,看来你真的是老了。但我却很奇怪地发现,网上喜欢听戏的很多都是二十几岁的年青人。 

   

    

    十几年前,我突然想买一串佛珠,于是花了600多元买了一串星月菩提子佛珠。去年,又喜欢各种菩提子手串,网上一查,当年花600大洋购买的星月菩提子,现在不到100元就可以买到品相更好的。于是就有一种感觉:所有的喜好,哪怕你自己认为是独特的,是不受外物和别人影响而根据自己内心脉络独立产生的,其实也是受“社会”影响的。换句话说,你从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的任何喜好都有社会基础(废话!当然是这样的,只不过亲自感悟到和从书本上知道是不一样的)。虽然从人数上看,不是主流,但一定有足够多的人也在快乐着你的快乐,痛苦着你的痛苦。这是资本的逻辑,同时,也是反资本的逻辑,因为资本和反资本也都是“社会”的。


    既然有这么多人,甚至是这么多年轻人开始喜欢传统的戏曲,也一定是社会发展导致的。为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看似反社会潮流的喜欢呢?这种传统文化的回归是年轻人对物欲横流的社会主流的一种无意识的反叛吗?


    关于文化,近几年感悟颇多。其中,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到:文化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政治各种要素自洽的体系。而我们总是从文化本身去理解文化,把文化界定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而这些只不过是文化的表层,其根脉在那个自洽的社会体系。所以,如果你理解了这个体系,也就容易理解文化到底为什么是这样的或那样的?于是,文化表层的分化也就统一了,并不表现为宗教、文学、艺术的分离,也没有文艺内部诸如电影、曲艺、书画、雕塑等等的看似巨大的鸿沟。


    于是,一个懂书法的人,不应该不懂绘画,不应该不懂曲艺,不应该不懂电影;于是,一个懂文学的人,不应该不懂历史,不应该不懂宗教,不应该不懂艺术;于是,一个懂哲学的人,也不应该不懂文学,不应该不懂经济,不应该不懂社会;于是,没有了自然、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差别,因为他们本来就是一个自洽的整体。


    如果说不懂,只应该是技术层面的不懂,不应该是内核上的精神上的不懂。当然,还有一种不懂是真的不懂,就是不同社会自洽的体系不同,不同体系之间是不能相互理解的,哪怕是同一个专业或行业。比如,西医不懂中医、画油画的不懂国画、信佛的不懂基督教、搞西方经济学的不懂马克思主义等等。因为东方的社会体系与西方的社会体系是不同的;或者也可以说,传统的社会体系与现代化社会体系是不同的,这也是代沟产生的根本。于是,老年人喜欢听戏,年轻人喜欢听歌,就相互不懂了。


    但从文化的表层来看,我认为,如果一个画中国画的画家,却喜欢“现代书法”,不喜欢中国戏曲,却喜欢听西方歌剧,一定不是一个纯粹的中国画家,除非他患有“精神分裂症”。这就像,一只羊喜欢吃肉一样,不可理解。


    当然,我这种东西方文化对立的观点一定会招致倡导“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人的极力反对。但应当声明:我尊重东西方各民族的所有文化,绝无贬低之意。我只是讲一个道理。于我自身而言,我也声明一个立场:中国传统文化立场。


    那么,回到我们的主题:现代社会,我们失去了什么?为什么我会去喜欢戏曲,为什么那么多年轻人会去喜欢戏曲?


    我于戏曲,其实被没有多少渊源。想来,只有两个印象。一个是小时候,家里种蔬菜大棚,需要大量的稻草苫子保温。秋末修整的时候,父亲总要在房内地面上拉上尼龙绳编织草苫。周末或晚上,我们一家人总是一边勒着稻草,一边听着唱片机里咿咿呀呀地唱吕剧。虽然听不懂唱的什么,却减轻了单调劳动的无趣;另一个印象是,每到过年的时候,庙会上会组织唱戏,我个人从小缺乏音乐细胞,从来没有参加演出,但作为观众也能乐在其中。那时,虽然身在“文化之中”,却不能理解,也无所谓“喜欢”。


    这也正是文化的特点。一个身在其中的人是感受不到文化本身的,更谈不上喜欢不喜欢。正如一条鱼感受不到“水”的存在。只有当鱼上岸了,才知道水的重要性。现在,我们应该就是那些上了岸的鱼,开始怀念“水”了。


    那么,戏曲吸引我的是什么?是那悠扬婉转、余音绕梁的唱腔;是花花绿绿、精美精致的服饰;是顾盼神飞、嬉笑怒骂的表情;是婀娜灵巧、举止合度的动作;是惩恶扬善、忠孝节义的精神……戏曲,处处传达着传统文化“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纯善中庸之美。


    这种纯善中庸的美,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正是现代社会中,我们所逐渐失去的东西。其他艺术形式也是一样,书法也罢、中国画也罢、饮食也罢、建筑也罢……

阅读 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