挚研宏微 |新能源划分新趋势,二线合资车企只能退出中国市场?

挚研宏微
创建于2023-01-30
阅读 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合资车企为何从中国市场消失?


2022年年末,大众旗下的斯柯达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克劳斯·泽尔默表示,斯柯达将退出中国市场,“中国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我们将考虑所有方案,并做出决定。”


据斯柯达官网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斯柯达品牌全球销量为73.13万辆,同比下滑16.73%。斯柯达表示,在过去的一年里,斯柯达和汽车行业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持续的半导体短缺、俄乌冲突、供应链问题、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


在2022年12月30日举办的第20届广州车展上,大众集团包括大众进口汽车、一汽大众、上汽大众都一一亮相,而斯柯达却缺席了这场盛宴,这也让斯柯达退出中国市场的传闻多了一丝想象的空间。


这是第七个即将退出中国市场的合资汽车品牌,此前还有铃木、雷诺以及以SUV车型著名的JEEP,也相继退出中国市场。


据数据显示,2022年11月,主流合资汽车品牌零售54万辆,同比下降31%,二线合资车企经过多年的风光为何还会在中国市场里惨淡离场?


01自主品牌扩大,新能源成为主流大众


去年是自主品牌占优势的一年,在大部分品牌销量完全不如预期的时候,只有比亚迪超额完成任务,一路高歌成为11月的销量第一,在销量前十中,自主品牌就占了5席,11月中国自主品牌零售销量达87万辆,占市场份额53.4%,在曾经由合资企业组成的一片天中,自主品牌逐渐崛起,并做到了占领半壁江山。而自主品牌能崛起扩张,离不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从2019年开始,新能源汽车逐渐占据汽车市场的重要份额,传统燃油汽车中发动机、变速箱等都是衡量一辆车优秀的标准,而在这方面起步晚的国企品牌,依旧无法追赶上外资企业。然而现在新赛道一换,电池、电控,技术难度不像之前一般高,不仅我国自主品牌能做新能源,这几年还涌现一大批新势力,迅速在新能源的赛道上占领了一席之地。


2022年11月,新能源汽车国内的零售渗透率为36.3%,在之后随着各种政策的支持,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只会只增不减,市场份额的提高,相对应的就是合资企业的燃油汽车份额逐渐减少。


02主流合资品牌价格下探


在主流市场中,20万到40万这个区间一直是合资企业的市场,可随着国产自主品牌崛起,现在出现更多自主品牌进入这一区间进行竞争。


哪怕不少人想挑选造车经验丰富,油耗少养护费用低的合资燃油车,都能在自主品牌中找到同样优质且更便宜的国产车,如果是预算充足对某品牌情有独钟,那也会直接选择进口车;主流合资品牌也是注意到这点,为了不被市场更快淘汰,多家品牌已经开始了价格下探,这让以性价比、低价取胜的二线合资车企处在更尴尬更狭窄的地位,论赛道,大半位置被新能源挤走,论价格优势,有更优秀的合资品牌来分一杯羹。


二线合资品牌的退出,似乎是顺应了这个汽车时代的发展。


03合资品牌转型新能源,多少消费者会买单?


合资车企并不是没想到转型新能源,但对于一个全新的市场,合资品牌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仅只有5.2%,合资车企背后的一切,也许可以从他们的50:50股份比说起。


作为合资企业,中方与外方有着50:50的股份比,看似维护了绝对的公平,但这也透露着一个隐患:没有一方能快速把握市场方向后,迅速作出有利企业的举动。


内部的任何一件事情都要中外双方的签字同意,运营成效慢,面对其他效率越来越快的自主品牌,消费者更难等得起,因此我们不难看到,当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初见成效,各种蔚来,小鹏等新势力冒出一茬又一茬,合资品牌才开始宣布,自己也将发布纯电动车。


然而纯电动车发布后,效果却没有车企想象中顺利,广汽本田推出全新纯电动车后,五个月销量累计不足两千台,成绩可谓十分惨淡。


去年6月,丰田的首款纯电车被爆连接车轮的螺栓存在问题,可能导致轮胎滑落,还有小道消息称该车在寒冷环境下电池系统出错无法充电。


各种意外击毁着消费者的信心,又有多少人愿意在纯电车上为合资企业买单?


除了运营成效不给力,合资品牌还有个致命缺点,他们的盈利利润,靠的都是品牌溢价,只要这个品牌出名,企业几十年一百年都能靠着这个品牌得利,哪怕内部各种复杂的决策,让合资车的更新迭代都慢了许多。


但中国的自主品牌不一样,从一开始,他们就主打性价比,在前期投资成本尚未收回,他们也要告诉消费者自家的车有多“平靓正”,供应链也更加完善与灵活。


合资车企背后是中外两方股东,低价或亏本销售赚口碑在合资车企中基本是不可能。


除了在价格无法取得优势,用户体验更是有所欠缺,许多国内新能源新兴品牌的创办者都来自互联网,对于考虑国内日常出行,消费者的用户体验更加得心应手,更换电池安装电桩让消费者更感贴心。


国内的自主品牌除了比拼车子自身技术含量,还在对消费者的服务上卷生卷死,这些都与合资企业狠狠拉开了差距。


这几年是新能源汽车与燃油汽车的交替之际,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将有谁能站稳阵脚,谁能拔得头筹,目前谁都不好说,虽然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占据巨大的份额,但随着市场逐渐饱和不少新兴品牌也将面临惨烈的竞争和淘汰。


传统合资车企想保住中国市场,就要率先转型占领市场份额,想要提高与国产新能源的竞争力,就要提高自己的新技术研发,拥有先进的技术与智能化,才是品牌的本质核心。


阅读 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