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的鹤城已是寒意渐浓,然而走进二马路小学的会议室里,却洋溢着浓厚的学风、思想的春风和智慧的暖流。由齐齐哈尔市建华区教师进修学校干训部承办的“提升师能水平 探寻师爱艺术”师德论坛在这里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台上,论坛团队的教师们字字珠玑、倾心交流;台下,是来自全区各学科的基层教师。他们尽管都是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但他们却有着相同的追求——对教师事业的赤诚、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爱,同时,他们也带着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瓶颈、困惑问题为寻求破解的技巧与方法而来。
本次论坛由建华区教师进修学校干训部杨郁主任组织、设计并主持。
团队成员由来自建华区中小学校教育教学一线的领导和教师组成。
第一板块:阐述对师德的理解
师范附小大队辅导员王健老师从讲述“手的叠加 爱的传递”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讲起,娓娓道来了他对师德的理解。
张玉娜老师说:“我认为师德就是关爱学生,用真诚和理解去温暖每一个学生。做教师最幸福的就是可以见证一个又一个鲜活的小生命的成长,看着他们从稚嫩走向稳健,从懵懂走向担当。”
“在我看来,师德就是敬业爱岗,唇耕齿耘地无悔付出。真正有意义的教育,莫过于一位教师用个体生命点亮更多的生命。——李楠老师如是说
范辉校长认为:“师者的高度源于不断地学习,让自己成为源头活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践行教师的责任,这是我对师德的理解。”
赵静波校长激动地说:“当了教学校长以后,与学校老师们一起进行校本研修,开展教研活动,看着年轻老师们在三尺讲台上逐渐成长起来,教学质量逐步提升,我认为师德就是甘为人梯、无私奉献。”
“我知道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里阐述了师德所包含的六大方面,即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这24个字。”——任向华老师结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谈对师德的理解。
第二板块:在教学实践中提升师能
如果说师德是教育之魂,那么师能就是教育之本,落实到我们的实际教学之中就是我们的教学实践能力。要想让我们青年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不断提升,论坛成员们又为现场的青年教师们指出了哪些好的办法和途径呢?
范校长首先就如何进行基于学情的备课,谈出了自己的想法:“在备课之前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能力掌握水平。备课时老师一定要角色互换,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考虑教与学活动,关注个体差异”
接下来,任向华老师结合自身讲述了她专业成长的历程:第一阶段是择善而师、学为人师;第二阶段是倒逼成长、见贤思齐;第三阶段是交给方法、形成特色。在成长的过程中她还有一个秘诀就是多年坚持在微博和微信公众号里写工作反思、总结工作方法以及广读群书、厚积薄发。任老师幽默、生动、俏皮的讲述为论坛带来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赢得了现场听众的阵阵掌声和心灵共鸣。
做为教学管理者,赵静波校长从强化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角度更科学、细致地阐述了“教研”对提高师能的重要作用,并具体结合案例实践,指导青年教师从四个层面如何有效开展教学研究,即:基于教学行为效果,开展微技能研究;基于不同课型,开展模式研究;基于共性问题,开展策略研究;基于学生视角,开展跨学科研究。
杨主任进一步为青年教师们总结了如何从六个维度提升自己的师能水平:让备课成为成长的入门点;让听课成为成长的起跑点;让悟课成为成长的着力点;让 模课成为成长的助力点;让磨课成为成长的突破点;让品课成为成长的发展点。
第三板块:在德育管理中探寻师爱艺术
在这一板块中,几位老师分别结合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从班级管理、师生关系、培养读书习惯等不同角度,饱含真情地讲述了他们与学生的故事,阐述了他们的师爱方法与艺术。
《我和学生一起成长》
讲述人:陈丽娟老师
陈老师通过讲述她是如何面对和帮助萱萱——一位先天感官系统失调症的孩子,阐述了这样的教育心语:在我们教育生涯中面对这样“特殊”的学生,我们教师首先要做到不急不躁,全面了解孩子。其次,要选好和孩子相处的切入点,准确把握与她们相处的方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第三,善于观察她们,发现她们在学习生活中与众不同的优点,抓住优点表扬,树立信心,让她们觉得自己也是集体的成员,这个集体需要她。
《坚持做自己》
讲述人:刘 洋老师
省运动会冠军、省四级联赛冠军、黑龙江省冬季运动会冠军、省锦标赛冠军、省中学生锦标赛冠军……这一个个辉煌的佳绩,是第二十一中学男子足球队创造的。多年来,这群绝大多数从农村走出的孩子们,在他们的教练——刘洋老师的带领下,不仅学习到了足球技战术,强健了体魄、磨练了意志,更在刘老师的帮助下从小山沟里走出来,给自己树立了信心,让家庭看到了希望,真的是小足球推动大梦想!
《失败,是最好的教育契机》
讲述人:张玉娜老师
从一次集体跳绳比赛的失利,张玉娜老师讲述了一位有爱心、有智慧的班主任老师,是如何引导孩子们勇敢面对失败、如何以平和的心态看待胜负。同时,又引导学生关注同学们的努力和身边人的感受,做到团结凝聚、互相取暖,让一个集体拥有了正确的成败观和给予同伴体谅与尊重的责任感。正如张老师所说:三尺讲台,教海生涯,立德树人,责任弥大!
《全神贯注读好书、福慧双修做真人》
讲述人:李 楠老师
“全神贯注读好书、福慧双修做真人“班训承载着我对孩子们的期待。”——李楠老师针对本班的班训,具体介绍了她是怎样通过敦厚的文学素养影响孩子们,并通过多元的教育智慧和手段引导孩子们爱上读书、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她语重心长地说:面对年轻教师,我想说班级管理、班级风气、班级特色的形成,非一日之功,需要我们经年累月的与孩子们一起坚持。
《王大队的快乐十年》
讲述者:王健老师
王健老师以亲切、幽默的方式讲述了一位从事了十年少先队工作的大队辅导员的快乐秘诀,也介绍了他工作中的一个辅导员和队员之间的心桥——知心信箱,一封封形状各异、内容丰富的信件,一颗颗等待回应的童心,一次次有温度的答复。十年的坚守,是因为对红领巾事业的热爱“如果说我真的拥有某种力量,那它不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少先队组织,我愿意把这种力量传递下去,让红色的基因在孩子们心中激荡!”
一封有温度的现场来信
这一天的论坛,正逢“王大队”的生日,没有想到在复盘环节,他收到了来自现场的一位从未谋面的张老师的祝福,他现场激动地朗读了这封来信。
台上讲述,台下倾听,更有精彩纷呈的参与互动——在论坛后的复盘环节,现场的青年教师们纷纷举手发言,表达自己听后的感受,分享自己的教育心声。
每一位老师在热切的交流中,没有台上与台下之分,只有思维的交融,或是心灵的感动,因为无论彼此来自哪里,大家都有着一个信念——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这,不也是彼此鼓励、报团取暖么?年轻教师的热烈回应,不也是对论坛的最大认可吗?
面对这样的复盘氛围,面对有着饱满热情的年轻教师,王健老师回到家激动地写下了这样的心声: 我认真聆听着每一位年轻老师的复盘感受,每落下的字字句句,他们有的人面含羞涩,有的声音哽咽,我感同身受。比起我们在城市里的工作环境,他们有的人可能更艰苦,他们的坚守,更令人钦佩! 所以今晚的论坛,我不仅是分享,更收获良多。 在今天分享环节,我突然没有按事先准备的诗句结尾,我即兴唱起了费玉清的《一剪梅》——爱我所爱,无怨无悔,此情长留 心间……这很好地诠释了我们的心声:对教育、对青春、对理想、对生涯,我们无怨无悔!对昨天、今天、明天,我相信,我们无怨无悔!
我们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人民教师!
提升师能、探寻师爱,这是我们永不止步的功课,用心做教育,享受教育的幸福,我们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