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舞是广泛流传于各地的一种具有驱邪逐疫、祭祀功能的民间舞,是傩仪中的舞蹈部分,一般在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六期间表演。 傩舞在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样式,且在傩仪中占有不同的比重。傩舞表演时一般都佩戴某个角色的面具,其中有神话形象,也有世俗人物和历史名人,由此构成庞大的傩神谱系,“摘下面具是人,戴上面具是神”。傩舞伴奏乐器简单,一般为鼓、锣等打击乐。表演傩仪傩舞的组织称为“傩班”,成员一般有八至十余人,常有严格的班规。傩舞常在傩仪仪式过程中的高潮部分和节目表演阶段出现,各地的傩舞节目丰富,兼具祭祀和娱乐的双重功能。
傩舞是“跳傩”的主要表现形式,原为祭神驱疫的仪式舞蹈,后发展为娱神娱人的傩舞。南丰傩舞流传于江西省南丰县180个村庄,传播面广,是民众喜爱的民间舞形式。南丰傩舞历史悠久,几经演变, 吸收了戏曲、木偶、灯彩、武术等多种表演技艺…… 南丰傩仪结构复杂,由跳傩仪式、杂傩仪式等构成。跳傩仪式由起傩、跳傩、驱傩等基本程序构成;杂傩仪式有“跳竹马”、“跳和合”及“跳八仙”仪式三种。 南丰跳傩面具造型各异,千容百态,有180种之多,其中包括驱疫神祗、民间俗神、释道神仙、传奇英雄、精怪动物、世俗人物等。班队多以自然村为单位,艺人均为农民。每年春节“起傩”,走村串户演傩舞,娱神娱人,祝福纳吉。
“跳竹马”仪式,由起竹马——跳竹马——圆竹马——打醮(安神)等基本程序构成,在正月十五或十六日晚上举行。“跳竹马”服饰有两种:一是朱衣战袍制。二是将士戎服制。以西山村竹马服饰最典型,马战者为各色将帅服,先锋和步战者穿红色士兵服,有明代将士服装的特点。莱溪乡西山村“跳竹马”是南丰竹马另一个代表。跳竹马程序有:起迎(起竹马神)——跳迎(跳竹马神)——圆迎(圆竹马神)——包愿。
七人表演,称“七角迎”。先是旗头舞旗,次为打旗、承旗先锋对棍,再是花关索和鲍三娘对阵、关公与周仓对阵,互无胜负。后四将腹前安小马头和小狮头。角色穿将帅服和士兵服,有军傩特征。
西山村每家每年轮流一次做东,负责饭菜、洗面、更衣等事宜。傍晚时分,先在做东的家中演习武打动作,尔后到福主神庙前起迎……
接下来,依序到各家各户厅堂驱邪祈福,恭祝平安。
以上图片拍摄于2022年1月16日。
1992年江西省文化厅正式命名南丰为江西“傩舞之乡”,1996年国家文化部命名南丰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以上图片拍摄于2018年3月3日(农历正月十六日)。
文字取材于有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