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1.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期就有春节扫尘的习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尘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2.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钜。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从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做了论述。
3.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的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的红火富丽
4.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于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5.吃饺子
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且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顺问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