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出门,冷风扑面,寒意正浓。忽想起陆放翁的:平明赢弱出西门,淡日寒云久吞吐,醉面冲风惊易醒,重裘藏手取微温。
查看手机中的日历,方知今日,也就是2023年1月20日16时29分,将迎来壬寅年最后一个节气——大寒的到来。大寒是一年24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过了大寒就是年,中国人最重视的除夕、春节也将接踵而来。这三个日子“喜相连”,在过去的100年中也不过出现5次。
寒气之逆极,极谓之大寒。在竺可桢创作的生物学著作《物候学》中,将大寒三侯归为:一猴鸡始乳,二猴征鸟厉疾,三猴水泽腹坚。大意为,此时六畜中的鸡开始生蛋抱窝孵卵;鹰隼之类的猛禽至此猛厉迅疾;湖泊中的冰至此上下结凝,是一年中冻得最结实的时候,此三者在自然界中生物、物质大寒时节表现最为突出。同时,民间也有大量的气象谚语流传:大寒不寒,人马不安;大寒不寒,春风不暖;大寒不翻风,冷到五月中等。这些都是传递着大寒时节若不冻得透透的,来年该暖和的时候很难暖和的意思。另外,大寒寒白,来年晚压白的农彦,更是道出大寒寒白,来年才有碗中白米饭的农业生产规律。
中国古人很讲究人的行为与时节相适应,以达到天人合一的良好状态。“盛夏之时当风而立,冬之月向日而坐”,就是提醒世人大寒前后要安心静体。如今,人们生活节奏紧张,都在为了自己的理想而拼搏,只争朝夕,今日能靠着墙根儿,晒晒太阳,那已是一种奢求。更别说与古人一样,“冻云垂地北风颠,壮点江湖欲雪天,我亦随身有蓑笠,兴来同上钓渔船”的那份随性与洒脱。
前日睡前读郁达夫先生的文章,记得:要想认识一个地方的特异之处,我以为顶好的是,当这个特异处表现的最圆满的时候去领略。故而夏天去热带,寒天去北极,是我一向所持的哲理。北平的冬天冷,虽则比南方要冷得多,但是北方生活的伟大、悠闲,也只有在冬季使人感受得最彻底,凡在北方过过冬天的,都知道围炉煮茗或吃涮羊肉、剥花生、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他们外面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内过活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中最有劲儿的一段蛰居意境。北平的冬宵,更是一个适合看书、写信、追思过往、写作闲谈、说废话的绝妙时间。
自知缺少诗人的情怀与文采,只知今日是大寒,年味儿已渐浓,大寒迎年的习俗还是免不得。大寒,按照腊月不除尘,来年招瘟神的习俗,刷墙擦窗去不吉祥、换上新窗花,摆上年宵花,除旧换新,要为除夕做精心的准备。当然,晚上吃热量较高的糯米来御寒,煲上一锅鸡汤来提升阳气,煎上一块年糕讨个好彩头是不可缺少的。若要能组织一个尾牙,打打牙祭,那是这更好不过了。
过了今晚就是除夕,一年的辛酸、艰苦和奔波更会在春节的到来画上句号。岁末大寒至,静待春归来,寒尽就是春。能让家人健康、幸福、平安,是我的毕生奋斗、追求的目标。有梦可追,何惧风雪。我以一颗温柔心迎接春风和暖,以一颗玲珑心且看岁月花开。盼着年年如今日一样,回到家中,有人与我共御寒,有人问我粥可温,一切的美好都将会如约而至。
2023年1月20日中午于亦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