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园长、亲爱的老师们:
这段时间我阅读了《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书中第九章“创设建构区”让我印象深刻。回想区域游戏时,建构区好像一直是我班很多喜欢建构和部分性格相对内向孩子“藏匿”的场所。虽然平日活动中我一直在观察,但我却没有思考过如何创设有效的建构区从而支持孩子们深度学习。在看完这一篇章后,我审视自查自己 ,现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和想法 。
如何制定有效的建构规则?
一、组织幼儿自我商讨制定建构规则
1.人数的限定;
2.材料的取放:材料轻拿轻放,不乱扔建构材料;
为便于孩子们能快速的找到自己需要的材料,我们可以和孩子们合作选择合适的柜子、箱子,引导孩子们将各种形状积木、其他类型的材料(纸筒发、易拉罐、纸牌、泡沫、纸板等)、积木配件(交通工具、植物、人物、动物等)进行统计和归类,并做好标签。
3.同伴交往:取放材料及操作不干扰同伴,拿同伴的材料要经过别人允许;
4.小心行走,注意不要撞倒或是踢倒别人的建构物,不小心撞到别人的建构物要向别人道歉。
说到撞倒,活动时总免不了有孩子来告状该怎么避免,也让我思考许久,我想是否可以设置一个”建筑区”和“无建筑区”,孩子们搭建时将材料推放置靠走道的墙面,建构就靠里墙搭建,孩子们自己商量好一人一个搭建区域,这样取放积木便不会打扰到他人作品,也方便作品的保存。
规则制作上,我想我们中大班的孩子们是否可以分小组合作制定、画出规则。然后,组织大家一起讨论表决,选用哪些规则并张贴在建构区。
二、督促检查强化幼儿规则的遵守
制定了建构积木区的规则后,最重要的是要幼儿内化为自觉的行动。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不能够主动遵守规则,我们应该用一些暗示方法帮助幼儿进行规则的遵守。如:可以让孩子们再看看张贴的规则图示,也可将孩子们在建构区域活动中的行为通过照片、视频记录下来,然后在晨间谈话或集体活动中组织孩子们共同探讨,让孩子们对建构的行为进行评点,从而强化规则意识。
如何助力幼儿的深度学习?
一、材料的充足
材料的提供需要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适时的投放,我们可以将这些材料分主、次、辅三种。主要材料就是可以直接搭建使用的,如各种积木、易拉罐、纸盒、纸杯等;次要材料是可以进一步提高主要材料使用性的材料,如绳子扭扭棒等;辅要材料就是一些人偶、动物、花、树等等,此类材料有助于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引发幼儿生成新的建构主题。
我想可以在孩子们搭建高速公路或高楼、桥时,投放一些高速公路、桥的照片,以及玩具交通工具。也可以在他们搭建围圈时,投放一些小人、动物、标志材料等等。
此外我觉得除了提供一些形象的实物照片或是建构作品的照片,同时还要提供纸和笔。引导孩子们在搭建之前,几人一起商量,推选其中一人执笔将大家的设想画在纸上,最终确定后再开始搭建。这样的搭建才有目的,有计划,有合作。
二、探究时间和作品的保留
深度学习还需要持续探究的时间和保留前期建构的作品,幼儿在不断与周围环境材料互动中建构新经验,迁移运用发展高阶思维并解决问题。
对于我们中大班的孩子如果没做完,可以和孩子们协商“要保留的话,那明天别的小朋友不能选了,怎么办呢?”“你们几天能够搭完呢?”......让孩子们有协商、有规划,协商好了,明天继续做。当然也可以尊重孩子们的意见用照片或视频的形式进行保留,便于下次搭建的继续,也可以引导孩子们用笔和纸在作品上做好标记,让大家知道这是他的作品。
建构区是孩子们最喜爱的区域,孩子们通过操作各类建构材料,运用思维、想象和动手操作,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它融操作性、艺术性和创造性于一体。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应为他们创设有效的建构区,支持他们深度学习,为他们的学习提供鹰架式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