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病房里住的是一个十三岁的男孩子,膝盖上长了一个肿瘤。来的时候做了一个穿刺,他的爸爸推着轮椅上了电梯,妈妈和姐姐抱着被子在旁边。
白天一直在输液,但是护士总是近不了他的身。因为扎针也疼,输液滴得快也疼,贴个膏药塌渍太凉,他的爸爸吃泡面有味道,妈妈揉腿揉的太大力,姐姐让他吃饭说想干呕……从早晨睁开眼睛,从他的病床上传出来的不是手机的小视频声音,就是嗷嗷嗷乱叫的声音。
母亲刚从长达六个小时的手术台上下来,还在昏睡中。被这种声音扰的心烦意乱,就去和男孩的母亲交涉。
后来在楼梯间看见了掩面而泣的夫妻俩,原来男孩得的是骨癌,搞不好要截肢。心中不免有些恻然,想想他的喊叫声,或许是真的疼吧;他的父母一再迁就他,或许是真的没有办法吧。后来男孩做了化疗,一直在哇哇的吐,前一秒喝下去的水后一秒就吐出来。整个病房都充斥着一言难尽的声音,医生交代母亲要多吃饭,听着这样的惨烈的声音和干呕声,什么样的饭菜也都难以下咽。
想去换病房,可是医院人满为患,护士站台边一个大爷躺了一个上午也没有找到床位。
偶然的一天,男孩又在那发脾气:“我不要打针,我要回家。”扭脸对他妈妈说:“都怨你,谁让你带我去医院的,在家吃个药不就好了,打针打的我恶心。”
男孩母亲愣住了:“谁想在这照顾你的,你爸一直睡在车上,姐姐请假来看你,我一夜都不睡替你揉腿。我们哪里来的这个多功夫看你。你不知道感恩,还说出这样的话。病房里的人都在包容着你吵吵闹闹,你怎么就不知道一点感恩。我们要是不管你,我们现在就走,谁想照顾你就照顾你。”
这是我唯独一次听见男孩母亲说出这样的大声的话,也是那一次,男孩再也没有让他的声音嗷嗷声传出过帷幔。
三天之后,病房里又来了一个男孩。
男孩11岁,是隔壁病房里转来了,据说是受不了病房的艾灸味转来的。11岁的孩子,壮壮硕硕的,比临床的男孩看起来要重不少。胖胖的男孩是母亲带来准备做手术的,同样也是这个时代小孩子同有的习惯,手机不离手,游戏不不停歇。唯独有趣的是这个孩子能吃,饭点在吃,饭后还在吃。吃完就开始打游戏,刷视频,而陪护的母亲就这样陪着。打游戏打到兴尽处,还要兴奋的喊叫,可能这也是游戏的魔力吧,不过在安静的病房里总是有些许扎眼。
有人小声的去给男孩母亲交涉,男孩母亲说:“我拿他也没有办法,他不来烦我,我就心满意足了。你们要是受不了,就转病房吧。”
来人愣住了,怎么会有这么“洋气”的想法啊。
我在旁边默默的看着母亲想睡又睡不着的样子,站起身来径直走到男孩床边,“乖乖,我觉得我们的声音可以小一点,打游戏也可以把兴奋度降一点好吗?”他愣住了:“嗯好”。
他的母亲回来了,带来了他检查报告无恙的消息。兴奋的在病房里宣告着喜讯,男孩在上海买药的爸爸也准备明天一早坐高铁回来。可是男孩想要一辆知名牌子的玩具汽车,就央求爸爸去买。可是要跨越整个上海到浦东,从电话中隐约听出,男孩爸爸承诺回来之后到超市去买,或者网上够买都可以,但是男孩仍旧有些许不甘心。
后来电话挂了之后,男孩就开始打游戏发泄这内心的不满,男孩妈妈说:“不要那么大声”,但是换来的是一句“闭嘴吧你。”
我又吃了一大惊。
这是白天那个“妈妈,我要抱抱。妈妈我要吃面面,妈妈,我要尿尿…”的孩吗?
更让我吃惊的是男孩妈妈竟然默许了这一行为。
我妈对我说:“这个小孩也太不懂事了 ,爸爸去给他买药,还缠着买玩具。”声音或许大了些,被我制止了。
但是男孩妈妈听见了:“这个小孩咋了啊”,语气中满是不满。
哦,我对我妈摆摆手。
嗯,怎么说呢,他还是个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