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之初,教研员李珍老师带领我们整个郑东新区的老师,学习素养导向教学成效实现可视化路径:七个“一”极致工作坊:1、一份合身的职业规划,2、一次高质量的集体备课,3、一篇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4、一节素养导向的高效课堂,5、一片深入的教学反思,6、一场真问题解决的主题研修,7、一份素养导向的命题实践。根据这个建议,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在工作中,也有了很多感悟。
一、目标清晰,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给自己前进的动力。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个人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个人综合素质需要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自身价值的体现,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思想和具体的发展规划,而不是简单的重复。没有计划的生活是盲目的,停滞的知识迟早会被淘汰。无论处于哪种职业阶段,都应该有一个清晰的短期和长期职业规划,为自己的每一步前进指明方向。
二、基于标准的高质量备课
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发布,对应新课标的要求,我们的教学和备课工作,也要求做出相应的改变,适应新的要求。
备课的过程是一个教师将学生、教材和自己进行多维整合的过程,也是教师进行知识准备心理准备和情感准备的过程。如今,备课变得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需要教师的技巧和匠心。
备课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定是学情,而学情中最需要关注的是学生的差异,因为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是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
备课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学生两种关键性的认知差异:一是起点差异,二是思维差异
三、一篇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在考虑学情的基础上,教学设计的最基本考虑因素就是课程标准呢,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的教学设计,才能带领学生走出一个正确的、适合学情的学习道路。
每节课都要认真研读课标,依据课标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
四、素养导向,高效课堂
高效的课堂教学必须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的教育目标,是我们教学的价值追求。
评价一堂课是否高效的标准:(三个维度)
1.达成什么样的目标度
2.使课堂优化达成完美路径
3.学生要有广泛的参与度
制定清晰的目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
家庭作业:自制汽水
学生作为主角的课堂
学生自制酸碱指示剂
五、及时反思,反馈教学
一节课下来,效果如何,是否达到了教学目的,需要授课教师做及时的反思。
始终把“反思”作为自身成长的第一要素
一问: 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什么,获得多少?
二问:让学生用多长时间获得?
三问:让学生怎样获得?
四问: 是否每个学生都达成了教学目标?
五问: 是否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
六、针对教学中产生问题的主题研修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要想让自己和学生在每一节课都有收获和进步,必须对产生的问题有清晰的认识,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如何解决,以及最优的解决方法是什么。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教研组开展了多次的主题研修,对不同问题采取了不同的解决方法。
虽然放假了,但老师对学生的学习鼓励和激励不会放假。老师找出几个特别优秀的学生,跟他们私聊,鼓励他们找一些自己觉得好的题型,录成视频发到群里,这样能让他们真正更透彻的理解那道题,从而会一类题。也会让有些中等生从看到同学的讲解中理解,也能带动一部分中等生录视频讲解题的信心,差生通过看同学的讲解也会有所进步。从而行程一种每个人都不甘落后的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方程式在这漫长的假期中,也最容易忘记,所以安排了学生一周让他们听着一次,方式按照自己的想法,让学生也有一种摸不清楚具体会听写哪一个,从而都复习的目的。对于学生默写的内容,教师及时在群里评价,多给予一些鼓励性的语言,让他们有种温柔的严厉的感觉
七、素养导向的命题
试题的命制应坚特以发展化学学素养为宗旨,准确把握该心素养的内涵,依据课程标准确定科学合理的测试目标;在测试载体的选择上,要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汲取STSE(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发展的优秀成,根据课程内容,注重真实情景的选择性和适切性,形成与测试任务融为一体、具有不同陌生度、丰富而生动的测试载体;在测试任务的设计中,应选择突出化学核心概今和广泛应用的真实问题,符合学生心理发展阶段和认知发展水平,设计难度合适和结构合理的测试任务,在解决工具选泽中,学生应根据上述需要,关注化学思维与化学研究,以“化学的眼光”和"化学的头脑”观察与思考测试载体和测试任务,系统梳理化学知识和方法,灵活运用结构化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李珍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七个一的工作,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自身的业务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沿袭这七个一的工作,努力把自身的潜力最大化的挖掘,也为学生的学习更上一层楼提供更好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