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大阅读环境下阅读的思考 项家屯
在一个孩子的精神发育和心灵成长中,语文扮演着保姆和导师的角色,它不仅教授语言和逻辑,还传递价值观和信仰,一个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和审美,其人格和心性的塑造,其内心浪漫和诗意的诞生……语文,是其他学科的良师益友。更是桥梁、纽带、基石。语文,是天下最大的课堂。
犹太民族被誉为世界上最爱读书的民族,世界上只有一个民族把读书提升到宗教信仰的高度,阅读,成为犹太人的神圣使命。终生阅读的理念在每一个犹太人心里都是根深蒂固的。据说犹太人小孩的父母会在书上抹上蜂蜜,以让他们的小孩从小就能爱上书籍。
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他不需要花费金钱,但要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著名作家毕淑敏曾经说过:我大半生所有的快乐累加一处,都抵不过我在书中得到的欢愉多。而这种欣悦,是多么地简便和利于储存啊,物美价廉重复使用,且永不磨损。在这个时间碎片化的时代,阅读却成为了一种奢侈。
书是通过人的想象和思考来传达它想要表达的东西,电视是通过视觉体验直接表达。看电视和阅读的最大区别,一个是有声有色,一个无声无色。犹如水彩画和水墨画的不同,一个热情奔放,一个是含蓄内敛。相对而言,书的深度内涵要超过电视的,电视剧的好处在于,我们不是通过枯燥晦涩的文字来看懂每一个故事。而是通过形象更为生动的画面,来换取感官的愉悦。而这是阅读难以达到这样的效果。但这也并不意味着看书所获得的娱乐性就一定更低。对于感受生活相对来说更为细腻的人,他们往往能从单调的文字中感受到一些电视剧刻画不到位的细节,并且感受到这种细节所带来的娱乐感受。所以,在这个信息以光速扩散的时代,在一个快餐文化盛行的年代。看电视成为了孩子首要选择。
其实,我的阅读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孩提时代。七十年代是一个物质匮乏的时代,能够吃好饭就是一种幸事了。在农村书本是难觅踪影的,有的家里即使有几本书,不是束之高阁,就是随意遗弃的。要么在旮旯角落,要么是破损不堪的,最常见的就是在厕所边了。如果偶然找到一本书,便不告而取,第一时间找到一个安静的角落阅读,以最快的速度阅读,再偷偷的还给主人。现在回忆读书的情景是特别清晰的,最开心的是有一次在垃圾堆里翻到的一本书,如获至宝,大喜过望。那是一本《可爱的虎斑猫》的作文书。这本作文不翼而飞,再也找不到了。内心怅然若失,郁郁寡欢了一阵子。小时候那种如饥似渴的阅读,每一个难忘的时光却深深的镌刻在心里。至今清晰依然。正如五柳先生所说一样:“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阅读带来精神上的愉悦,深深的留在幼小,朦胧的心里。每当回忆时,心里有一种温馨的甜蜜。
第二个阶段是近几年,因为加入了作协,有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为了提升写作水平,才真正喜欢上阅读。还有因为孩子今年刚好读高三,因为作文水平有限,为了辅导他写作,才看了一些专业的作文书。很多事情不是喜欢,而是无奈。站在成人的角度思考,他首先考虑的是功利性。任何事情有了目的性,而是注重结果的,而非看重过程。
发现语文之美,是热爱语文的密码。学习语文的最好路径,是“旅行”式的阅读,要移动,要“广游”,当你积累了丰富的精神地理,当你领略了足够的心灵风光,你自会清楚每一段里程的意义,你才有自己的鉴赏力和感受力。语文老师应成为汉语世界里的旅行家和鉴赏家,你是什么,语文就是什么;你有多大,语文即有多大;你有多美,语文即有多美。
这些年来,也比较重视学生的作文教学的。现在学生缺乏了亲身体验,换句话来说,孩子写作就是闭门造车.所以说,学生的作文基本上的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上的。没有了阅读。作文就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但是学生从阅读中汲取的营养是有限的。如何指导学生阅读成为我们的重中之重。
把阅读比作孩子的吃饭是巧如其分的,我们首先要关注的孩子的味蕾,一道菜如果色香形味俱全,那能激发孩子的食欲。不少孩子都是挑肥拣瘦的,吃饭的时候要细嚼慢咽的,才能充分消化吸收营养。一本书里面的孩子往往关注的故事情节,就好比吃饭的时候关注菜肴的形状和颜色。很多孩子阅读的时候都是走马观花,一目十行,匆匆而过的。一本书到最后面比脸都还干净。阅读的时候,我们教育孩子要拿起笔,最基础的就是边读边画,通俗的讲就是留痕。这样以后最少他再次阅读的时候,就有关注点了。“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而不少孩子为了完成阅读任务,阅读的时候都是浅尝辄止、浮光掠影。读了一遍后,就束之高阁了。所谓“慢工出细活”读书是要慢一点。
“尽信书,不如无书”,让我们孩子不能因循守旧,不要迷恋权威、经典。要有质疑、批判的精神。有一个孩子《西游记》里关于饮食的描述,就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一个地方的饮食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所以说,读书的时候思考是很有必要的,在书本上要作批注,要不时和作者进行情感上的交流。教育其实带有很大的功利性。如果单从写作方面来说,我们其实还要让孩子更多关注的是环境、心理描写的片段,以及一些细节描写。可以让孩子摘抄,再进行消化吸收。
丰盈阅读,指的不是数量,而是视野、格局和配方,当下孩子的阅读负担很重,但视野不够辽阔,格局偏小,同质主题、情感类软文侵占了孩子太多时间。尤其在现代价值观的提供上,缺失项较多,没有及时和社会生活同步,比如食品安全、环境伦理、动物福利、个体权利、公民意识、人道主义、社会正义等话题。譬如旅美华人聂圣哲的女儿才读二年级,就出了自己的专著《白蛇传》,虽然只有薄薄的几十页。还有的小学生关于环保的问题是如数家珍。讲起来头头是道,因为他亲力亲为的调查研究,并撰写成论文,这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把阅读还原成生活本身,把它和我们向往的自然风物、栖息方式,和我们憧憬的心灵状态结合起来,和现代人生存的复杂、焦虑结合起来,那就是成功的,即未辜负它的本意和纯真。
阅读也应该是歌声嘹亮、一直响彻在孩子的心里。让孩子觉得是幸福的,那么我们的阅读教育才是成功的。
阅读也应该是歌声嘹亮、一直响彻在孩子的心里。让孩子觉得是幸福的,那么我们的阅读教育才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