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宏义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栋岭下三村20个自然村落历史图文简介

创建于2021-08-19 阅读3648

  栋岭村湖洋里自然村名由来:因洋塘绵延下的鲤嫲山前的很多稻田都出泉水、导致烂泥滂多,加上四面环山看似像湖泊,就连廖氏十世峯公建了鲤嫲祠的祠堂的天井里都喷泉水,廖观峯裔孙为适应“鲤鱼”遨游活跃跳龙门,就把“叶家祠坂段” 而取名“湖洋里”  。曾用名叶家祠坂塅    。

       湖洋里自然村落由来:始建于明朝崇祯(1640)年,因廖氏十世廖观峯购买蒲溪村里的叶氏家族的老祠堂、田地、山岭后,拆除叶家祠堂建起了禾厂,在禾厂右下角约60米处建起了“鲤嫲形”的峯公祠及其住居,而形成“湖洋里”。又以“指洋塘”坑的小溪流为界:小溪(右)上片为“上湖”,小溪(左)下片为“下湖”。 (至清朝乾隆年间(公元1780年),“蒲溪村”改为“栋岭下”。)  

  “湖洋里”的来历简述:据传在廖氏十世廖观峯率子孙迁徙到此地时,还叫蒲溪乡蒲溪村叶家祠坂塅。周边住着陈、何、黄、张、曾、杨、羊、卓、孔、马、袁、严、颜、郑、谢、陶、朱、赖、徐、温、叶等二十多姓氏,在明朝天启(1621)年间,廖氏十二世华明(长布廖氏第一支开基祖)才从大都迁到蒲溪乡日坑里居住。此时,叶氏蒲溪始祖廷试(明朝进士,曾任河南知县)从归善北坑于明朝天顺年间(1460)迁徙蒲溪乡开基已有200余年的历史。由于叶氏人口增长快,所耕田园不广,为求生存和发展,其子孙陆续向外迁徙创业,要把旧居及其田园山岭出卖。

       当时居住在长乐(五华)大都的廖氏开基已有二百多年,有廖思明的十世裔孙观峰(长布廖氏第二支开基祖),号法震,聪慧过人,且家中豪富。他娶有三室:李、罗、胡三氏,生有八子:仕、倬、位、仰、佶、份、僖、致,可谓是财丁两旺,必须向外发展。因此,当廖观峰听到蒲溪乡叶氏家族有旧居、田园、山岭出售时,即来蒲溪日坑求其侄孙廖华明介绍与叶氏长老交协。

       叶廖两家交易很快谈妥,叶氏愿意出卖叶家祠坂塅的叶家祠堂及其周边的田地山岭给廖观峯,于明崇祯十三(1640)年正月交割田园买卖契约。是年农历二月,廖观峰先把“耥耙形”叶家祠堂拆掉,建成了“禾厂”。其子孙在禾厂的右下角约60米处,始建了占地近三亩的“鲤嫲形”峰公祠,并将“叶家祠坂塅”改为“湖洋里”。

       上图: 栋岭村村委会、学校、蒲溪、蒲里岗、石头塘周边。
       坐落于栋岭村石头塘的栋岭学校。

  上图: 栋岭村蒲溪、蒲里岗、石头塘周边。

  栋岭村布溪自然村名由来:据传因 清朝以前属嘉应州长乐县南厢蒲溪乡管辖时,叶廷试从归善北坑迁居长乐(五华)县长蒲约蒲溪乡开基,成为长布第一支叶氏开基始祖。人口繁衍很快,整个蒲溪乡多是叶氏族人主政。后又多数人都向外迁走,在清朝乾隆年间(1780)蒲溪村被改为“栋岭下”时,仍住在“圆叶遮龟”形祠堂周围的叶氏裔孙,为纪念其祖先在此的先期业绩。且该村又是蒲溪溪流较为边尾,故取名蒲溪尾 ;别名叶屋。

  布溪自然村落由来 :始建于明朝嘉庆年间,因叶廷试十世裔孙叶元节后裔【有几家是叶华祖裔孙叶陶(陶-手写体是‘王’字旁)的后裔,即德全11世叶世英的裔孙】回迁此地,兴建“圆叶遮龟”形祠堂及其住居后而形成。

      布溪主要姓氏及源流有叶、廖 2个。         

      第一姓为叶,南宋德祐二年(1276)从福建迁移至广东梅州,明朝天顺年间(1460)从归善(惠州龙川)北坑迁移至长乐县南厢蒲溪乡本地繁衍生息。

       第二为廖,清朝道光年间(1842),从栋岭村胡洋里迁移至长布栋岭下蒲溪尾本地繁衍生息。

  栋岭村石头塘自然村名由来:因据传石头塘先辈刚来“荷树排”开基搬屋地之时到处是石头,且屋门朝向的田塅局被山势围成似一口大塘,故将“荷树排”, 而取名“石头塘”。曾用名-荷树排 。

石头塘自然村落由来: 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因居住在湖洋里峯公祠上片茶排下的廖氏17世廖连利率其子孙而迁入,而形成“石头塘”,后称上石(廖田有小部分村民属于18世廖超荣的裔孙);清末民初,廖氏19世廖振俊、抡俊兄弟俩子孙先后从栋新村石牙头的四角楼而迁入“石头塘村”的外片,而形成“石头塘”的下石(蒲里岗的村民是17世廖连演的裔孙)。

       石头塘村现存传统民居10座,建于清代中后期至民国中后期。建筑年代距今100年以上的有天锡楼、积善楼、振文楼、万石家风(抡元楼)、隆庆楼、隆业楼、若瑟楼(已重修一新)、杰福楼等,村中民居建筑基本保存完整。

  万石家风(抡元楼),约建于清末民初,为廖抡俊裔孙所建。占地面积近2666平方米,是上五下五前后三进,右一横左三横相连的客家传统民居,共计有7个天井18个厅48间房子,主题建筑还保存完好。

  栋岭村日坑里自然村名由来:因 东边日出刚好照射在屋门前椭圆形的田塅里,好像圆形的“日头”,加上是三面环山的坑里,故而取名-日坑里。

      备注:明朝属嘉应州长乐县南厢蒲溪乡(清末属长蒲约)蒲溪村日坑里。

  日坑里自然村落由来:始建于明朝天启(1621)年间,因长乐(五华)大都廖氏十二世华明(长布镇廖氏第一支开基祖)携子孙迁到蒲溪村(栋岭下)日坑里居住而形成。

       廖氏十二世廖华明带着子孙在明朝天启(1621)从五华大都迁移至五华长布栋岭下日坑里;清朝至民国时期,也有少部分廖氏(廖观峯后裔)十五世廖汝福、汝寿、汝宁的后裔迁入日坑里,大家共融繁衍生息。由于人口繁衍较快,从清朝起,廖华明之子廖省的次子希圣后裔迁去本省紫金县敬梓油田;廖省第五子希孔后裔迁去本省中山市;廖省的长子希曾的长子友龙(后裔有1万多人,我与福坚、子力、茂雄、茂基、建新等与这里多位的宗亲会见了)后裔均迁四川省;廖希曾的次子友凰后裔(已经1万多后裔)迁去四川省成都遂宁县左程乡,只有其第三子友凤恪守桑梓,以农为业,其实“友凤公”裔孙解放前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大多数人又迁居中山、港澳等地。

  日坑里自然村落“凤公祠”始建于清朝嘉庆(1820)年间,重建于2010年。祠堂大门对联写着:友贤承万石,凤德振三洲;祠内两柱对联:友悌玉洁琳珍仕继世綵;旭煦鉴明昌盛发扬武威。此两联不仅嵌入了其祖祠“友玉琳仕旭鑑昌发”的字辈,也敦促后裔要弘扬赫赫家声威望和继承先祖美德。

       2020年元月21日农历十二月二十七日,冬暖风和,阳光明媚,长布栋岭日坑昌仁楼祖屋落成重光入伙庆典仪式,在日坑昌仁楼隆重举行,五华县廖氏各镇宗亲及亲朋好友400多人出席参加此次庆典活动。
  2017年初,由昌仁后裔:福棠、国东、世雄(晋其)、焕根、福强、石泉、福坚、建新、远委等的推动和福华、锡泉、福伟、富强等的支持下,终于决定筹集资金对昌仁楼进行重建。并推举子力、石泉、福坚、建新、远委等人为筹建组常任理事。
  众宗亲纷纷响应,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全力以赴!自愿捐献集资80多万元人民币,终于大功告成,建成了华丽堂皇的特色民居。
        上图:栋岭村上完村落周边。

  栋岭村天井塘自然村名由来:因在该村四面高山,抬头看天似客家屋的天井,站在山上往下一口塘,而取名天井塘。       

       天井塘自然村落由来 :始建于道光 年间,因廖氏峯公祠后裔廖汝寿世系十八世廖巨荣、崇荣兄弟的子孙迁入后而形成。

  栋岭村增田自然村名由来:因清朝道光年间,栋岭下廖观峯裔孙汝宁子孙在原名罾填的溪流两岸荒地上,开发了不少田地,实际为廖家增加了不少良田,故廖氏族人把“罾填”改为“增田”。曾用名-罾填(清道光1848前)。

       增田自然村落由来: 始建于清朝道光(1848)年间(或朝代),因栋岭下廖观峯裔孙汝宁子孙在原名罾填的溪流两岸荒地上,开发了不少田地,实际为廖家增加了不少良田,然后廖汝宁裔孙和少部分十世叶氏元丛后裔逐渐迁进而形成。

       长布镇北洋村村委会会址。
       长布镇北洋村隶属关系演变:北宋熙宁四年(1071),属循州长乐县附城厢蒲溪乡;明朝隆庆(1569)长乐县分设永安(今紫金县)后北洋(原称柏洋)变属惠州永安县;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 年5月,才属 五华县长布区琴岭乡 。1957年1月,属五华县长布乡;1958 年9月,属 五华  县 长布公社 ;1983年11月属五华县长布区公所;  1987 年冬,属 五华  县 长布镇北洋行政村至今。
      备注:民国三年长乐易名五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蒲易名长布;民国时期柏洋才改成北洋,解放后北洋才划归五华县长布镇管辖。
       上图:北洋村中心、联湖、上排、围里岗、上寨周边。
  中心自然村名由来:因该村落原叫“田背”,人们避忌“背”子,就改为“田心”,由于是地处于本行政村的联湖和寨上两个自然村落的中心地带,于1962年后人们就 取名 为 “中心”  。曾用名   “田背”,“田心” 。
     中心自然村落由来:始建于 清朝乾隆(约1750)年间,因廖氏十四世瑞彩之子汝禄携带子孙从寨上村迁入,然后多支同宗廖氏又陆续迁入而形成。 
       中心(包括中心、围里崗、广陶)自然村落:世居村民仅有廖姓。根据《五华廖氏有诚系史谱》记载,明末崇祯(1640)从五华大都迁移至五华长布栋岭下胡洋里,廖氏子民人口不断增多,15世廖汝禄携带子孙又从栋岭下胡洋里分迁移至北洋寨上;清朝乾隆(约1792)年间,再从北洋寨上迁移至北洋中心地塅。
      上图:北洋围里岗“世綵楼” 
       在清朝道光(约1830)廖氏15世汝福之孙连宽的其中四子:敬荣、效荣、敦荣、政荣也从寨上迁进围里崗(今属中心)兴建大围龙屋(北洋村仅此一座,2020年重建),命名为“世綵楼”,后又有其裔孙分迁入“广陶(也属中心)”建居,他们与廖汝禄裔孙和睦相处、繁衍生息。
      长布镇北洋村学校。北洋小学于1911年由廖源容、廖成光、廖昌烈等人创办,几经迁址,在改革开放前夕才兴建在寨上村落上,近年来各方面的努力,才扩建、改建这样的规模(见上图)。
       北洋围里岗“世綵楼”周边。

  联湖(包括连交、上排、店榕)自然村名由来:因该村祖屋门前有东南和西北两口大池塘,可东南边和西北处有三米宽5米长通水口连接着,故人们   而取名“联湖”。 

  联湖(包括连交、上排、店榕)自然村落由来:始建于清朝乾隆(1750)年间(或朝代),因 廖氏14世瑞润携带子孙从栋岭湖洋里迁移荷树塘搭茅屋居住着后,再购买联湖山岭田地逐步兴建房屋居住而形成  “联湖”,并与其在清朝康熙(约1679)年间就迁入上排(今属联湖)居住的11世的曾叔祖父廖倬裔孙共融互助发展。

       廖氏11世廖倬(观峯次子)携带裔孙早在清朝康熙(约1679)年间已经迁入上排(属中心村落),表面看繁衍缓慢,时至今日才20多人,其实倬公后裔多是搬迁四川省成都(四川廖名龙信息)-太高祖法震公号观峰,生八子:仕、倬、位、仰、佶、份、僖、致(“致”加单人旁)。成都驷马桥东北里许有廖家祠即观峰公祠。高祖倬公,三子。曾祖世显公,四子。祖祖父克伸公,祖母黎儒人,四子:荣俊、荣茂、荣贵、荣芳妣张孺人。父荣俊公,母赖孺人,以上几代先茔除黎祖妣外,俱在原籍广东五华县大都镇矮头岭或蒲溪尾。

       凤来公於康熙三十八年(已卯一六九九)十月初三日亥时生於广东长乐(今五华)县大都镇蒲溪尾。约在康熙五十五年(丙申一七一六)十七岁时,随祖母黎祖婆和叔父荣芳公从原籍广东长乐县(民国三年一九一四年改称五华县),来到四川成都北郊繁阳山下今成都市新都区三河镇五龙村创业,成为“湖广填四川”万众中一员。人地两生,白手起家,筚路蓝缕,艰苦备尝。经十余年才小有所成扎下根基,约於雍正七年(已酉一七二九)三十一岁时与小十五岁年仅十六岁的彭祖妣完婚。彭祖婆生於康熙五十三年(甲午一七一四)十一月十二日卯时。先后於雍正八年、十年、十二年(庚戌壬子甲寅,一七三0、三二、三四)生下三子:福山、禄山、寿山。又经三十余年全家披星戴月、沫雨栉风,家业渐兴,购置田地百余亩;人丁也大增:长房添孙四个,二房孙五个,三房孙五个,子孙或务农或经商,或教书或为官,俱各恪尽职守,勤俭持家,谨慎处世。

       乾隆四十年(一七七五)凤来公年过古稀,孙及曾孙近百。为发展计公同彭祖婆集子孙议:除禄山房部分留五龙岗、白包寺一带务农外,部分移居青龙场,龙潭寺,或耕种,或经商或行医。福山这房移住新繁。寿山这支全部迁到平坝天回镇、驷马桥一带,后其中部分渐次移居成都东近郊沙河边万年桥、踏水桥、猛追湾、跳磴河、沙河堡等处,或迁进成都市内。虽以耕读为本,但多兼营工商,部分人跻身教育界、医药界、工程技术界、政界、军界。从前清乾嘉至咸同乃至民国,寿山公房兴盛百余年不衰,有田千余亩,颇具规模的丝坊、面坊、油坊、烧坊各好几处。其中有的事业颇有成,功利於国,福及子孙。

       凤来公名下三房子孙於今二百七十余年蕃衍至十二代,据极不完全统计已近万人。

       凤来公与彭祖婆辞世后葬於今成都市新都区三河镇五龙村,公墓午山子向;祖婆墓酉山卯向。

       凤来公祖母,克伸公妣黎祖婆仙逝后葬於成都天回镇东南一里的土门子,曾孙禄山墓侍於侧,卯山酉向。

      字辈:凤寿怀声正  超春明道良  忠孝传家远  诗书继世长。

      明光世系:凤来-寿山-怀韬-声贵-正阳-超琦--春华-明源、明远、明光、明辉、明玉(女)。明光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高级工程师(我2019年前往四川成都,明光已经逝世,其子,没有时间来见我们。---廖宏义注)。

       在离“连湖”200米的禾坪岗上,有一棵远近闻名的红椎树,其树龄已达千年。这棵红椎树高40米左右,树根周长8米,冠幅达50多平方米。树下盘根缠绵,部分根裸露地面,且陆续长出许多小树。树身有一3米高50厘米宽的空洞。古树原有三条大树枝,1958年被砍去一枝,上世纪70年代又被狂风吹折一枝,剩下一枝,生长繁茂,枝叶如伞。树叶呈绿色、椭圆形,花淡黄色,味道郁香,果子呈圆球形,外壳有刺,肉可食用。这棵红椎树已载入省《林业志》,是一棵省级保护古树

  上图:北洋村上村(包括:寨上、楼子、谢塘等)

     北洋村上寨自然村名由来:因原名为“朱子寨”,由于清朝乾隆年间众多廖氏迁入后,廖家子民避忌“朱子”两字,故而取名  “寨上”。曾用名朱子寨 ,改革开放后总称为 “上寨” 。 

  上寨自然村落由来 :始建于自清朝康熙(约1679)年间(或朝代),因十世廖观峯第五子廖佶的长子世长携带子孙迁入“朱子寨”近寨内的上个门,称为“上门”,后称“上寨”; 14世廖瑞彩携带子孙在清朝康熙(约1692)迁入“朱子寨”近寨内的下个门,称为“下门”,后称“下寨”。廖氏子民迁入和繁衍 而形成“上寨”。

      上图:北洋上村廖氏18世懋荣公裔孙祖屋“懋兴楼”。

  上图:楼 子(上楼、下楼、严坑、葛塘、谢塘)周边。

      北洋村楼子自然村名由来:因该村落在廖氏15世汝福之孙廖连宽迁来之时有个“细楼子”,故称“细楼子下”,廖氏子民避忌“细、下”,干脆去掉头尾两字,称之为“楼子”好了,故  而取名  “楼子”。曾用名  “细楼子下”。

      楼子自然村落由来 :始建于清朝乾隆(1800)年间(或朝代),因  廖氏15世汝福之孙廖连宽携带子孙从栋岭下迁入  而形成。

备注: 17世廖连宽之子敬荣在清末民初(约1900)也从寨上搬迁到楼子建居生息,15世廖汝美的曾孙念荣、懋荣兄弟俩也在清末民初(约1900)从桃君坑搬迁至楼子的严坑、葛塘、谢塘建居立业,至此二支同宗廖氏在“楼子”真正融合繁衍发展壮大。

  北洋村黄泥塘(黄塘、猫公塘)自然 村名由来:因进入该村口的山岭都是黄色泥土,且村落里面四面环山似一口大鱼塘,人们故而取名    “黄泥塘”。

  北洋黄泥塘猫公塘自然村落由来: 始建于清朝乾隆(约1780) 年间(或朝代),因温氏7世温孩世携子孙由永安(今紫金)琴江都上正约杨甲庄(今中坝镇良庄)迁入 而形成  “黄泥塘”。  廖氏(日坑里12世华明裔孙)昌祯(21世)携带子孙从栋岭下日坑里迁入黄泥塘的猫公塘而形成小村落,解放后多年也有部分温氏迁入猫公塘。

  黄泥塘猫公塘主要姓氏及源流主要姓氏有温 、廖。
       第一姓为温,唐朝咸通~文德(873-888)从 江西省赣州府石城县皂角水温芳村 迁移至福建上杭, 南宋宝庆(约1213)从福建上杭迁移至广东 嘉应 , 元朝末年(约1363) 从广东省嘉应州石坑迁移至广东 兴宁县西厢岳桥堡洋坡  , 明朝正统(约1443)从  兴宁县西厢岳桥堡洋坡 先迁移至广东  东莞 ,后于 明朝万历四年(1576)从  兴宁县西厢鲤子塘 迁移至广东永安(今紫金)琴江都上正约杨甲庄(今中坝镇良庄), 清朝乾隆(1780)从  永安(今紫金)琴江都上正约杨甲庄(今中坝镇良庄)迁移至本地。
      第二姓为廖   ,明末天启(约1621)从五华大都迁移至五华长布栋岭下日坑里,民国(约1920)年间,廖氏21世昌祯携带子孙又从 栋岭下日坑里迁移至长布北洋黄泥塘里的猫公塘本地。   

  北洋村北坑塘(包括杨梅坪)自然村名由来因该村落远离北洋村最边远(离村府4公里)的山坑里,且是坐落在四面高山的坑洼里,远看似塘,故人们 而取名   “北坑塘”。

  北坑塘(包括杨梅坪)自然村落由来:始建于清朝道光(约1846)年间, 因廖瑞洸玄孙京源(18世)携带庙文等子孙从栋岭下湖洋里搬迁到洋塘(牛牯岭)嶂上后,再迁到北坑塘开荒垦地,兴建房屋形成 “北坑塘”。在清朝道光(约1850)廖瑞彩裔孙廖绍京(19世)从北洋村的中心村落携带子孙迁入杨梅坪而形成北坑塘的“杨梅坪”小村落。

       备注:在光绪年间有廖瑞汉裔孙英权(19世)携带天基等子孙迁入和廖瑞润的裔孙采龄(19世)携带子孙迁入,大家共融发展,才真正形成 “北坑塘”;1949年前后又有廖裔道裔孙春桃(21世)携带子孙迁入“北坑塘”。

       其实廖氏族人未迁入“北坑塘”时,已经有一座“李家祠堂”(文革拆废),但没有李家人居住。

       “杨梅坪”村民全部搬迁珠三角或搬至北洋村的中心自然村的周边居住 。(看上图已经荒芜)

  北洋村桃君(上、下桃君)坑自然村名由来:因该村落前称“逃兵坑”或“逃军坑”,廖氏迁入后觉得有避嫌之疑,故将“逃”改“桃”、“军”改“君”,即“寿桃”献给有福之“君”享用之意,从而取名 “桃君坑”  。曾用名  “逃兵坑”   ,   “逃军坑”。  

  桃君(上、下桃君)坑自然村落由来:始建于 清朝道光(约1823) 年,因 廖氏15世汝美之子裔泰携带子孙从栋新村棉輋里迁入该地的坑尾而形成 “桃君坑”,实际为“上桃君”;于清朝咸丰(约1860)年间,廖氏15世汝宁之子裔兰携带子孙从栋岭下迁入“桃君坑”的坑口,而形成“下桃君”。

       现该村落的 “上桃君”在改革开放后不久,全部已经搬迁到北洋的寨上、楼子村落或圩镇;下桃君则在改革开放后,留住居民 在原地重建或搬至 “下桃君”周边或田塅里。
  上图:长布镇栋新村会址  
       长布镇栋新村隶属关系演变:北宋熙宁四年(1071),属循州长乐县附城厢蒲溪乡;明朝属惠州长乐县南厢蒲溪乡;清朝属嘉应州长乐县南厢蒲溪乡;清末属长乐县南厢长蒲约;民国二十六年(1937)9月,属 五华  县 长蒲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 年5月,属 五华县长布区琴岭乡 。1957年1月,属五华县长布乡;1958 年9月,属 五华  县 长布公社 ;1983年11月属五华县长布区公所;  1987 年冬,属 五华县长布镇栋新行政村至今。
     备注:民国三年长乐易名五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蒲易名长布;清朝蒲溪村易名栋岭下。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栋岭(时下只指栋新、栋岭)下分为栋一、栋二、栋三、栋四、栋五共个社。1958年栋四(日坑、天井)、栋五(增田)两社并入栋三社。1960年前后,栋一、栋二、栋三并为栋新营。到了1961年3月,原有的栋一、栋二合并称为栋新大队,栋三为栋岭大队。1983年大队改为乡,1987年乡改为管理区,1999年管理区改为村。

  栋新村竹园下自然村名由来:因该村背湖洋髻延伸的山坪里全是青翠的竹子林,远看恰似“菜园”,故而取名-竹园下。

  竹园下自然村落由来 :始建于清朝乾隆一年(1736),因居住在湖洋里峯公祠周边的廖氏15世廖汝寿率其子孙而购地迁入,而形成“竹园下”。

       现村于改革开放后,在原地拆旧重建或新建在“寿美公祠”周边的山边或田塅里。

       备注:后来廖汝寿的裔孙逐步增多,在“寿美公祠”周边拓展,分成三个小村:“竹园”、“围龙”、“田心”,(文化革命依次改名为:东兴、红星、和平)全是居住着廖汝寿的长子裔德、次子裔道、三子裔宏的后裔。其四子裔成搬出到“大王爷”小村,其实四子裔孙也渐渐向外搬迁。

  廖氏15世-寿美公祠 : 寿美两公裔孙,忠孝经世,礼义传家,奋发图强,于清朝乾隆(1765) 年间,共建宗祠,占地面积1900平方米。祖业得以发扬,儿孙兰桂齐芳。于光绪廿七(1901)年重修后,又于1997(丁丑)年又复重修祠宇,恢复祖龛,同年十二月初八安龙登位。祖祠乃土木结构,难经年久风雨侵蚀,墙危椽腐柱朽,令人心寒,不修不缮,愧对祖宗。遂族内兄弟叔侄倡议,众后裔达成共识:为祭祀先祖,敬宗报本,启迪后生,光耀门庭,拆除旧址上,重建寿美公祠。

       寿美裔孙一呼百应,齐心协力,有的慷慨捐款,有的无私献地,有的奉献义工。戊戌(2018年)五月动工,己亥(2019年)七月峻工,八月中秋癸丑日丑时三刻神主登位,五刻转火。祖神有位矣!裔孙心安矣!宗族可兴矣!

   “寿美公祠重光庆典”日,邀请了长布栋岭下(包括港澳、中山)三村(四姓:叶、温、陈、廖)乡亲代表、五华廖氏宗亲会以及梅林镇、棉洋镇、安流镇大都、双华镇、郭田镇、油田再新、转水镇、华城镇、周江镇、潭下镇的廖氏宗亲200多位代表前来参加寿美公祠重光晋主庆典活动,设宴150台席招待嘉宾、乡亲。  

  备注:寿美祠堂属于廖氏十五世汝寿、汝美兄弟俩的子孙所建,三堂正屋十二间刚好分给:裔德、裔道、裔宏、裔成(是汝寿四子;后面八个是汝美之子)裔泰、裔庄、裔乾、裔纯、裔奇、裔崇、裔仁、裔干十二个堂兄弟所有,但是后来汝美八子依次卖掉各自的房间汝寿之子后搬迁外村、外县、外省。
      寿美公祠重要碑刻、楹联、匾额代表性碑刻有现存于:
      1.代表性楹联 “寿美公祠”大门对联:寿星永耀,美德长存 ,书于 清朝乾隆(1773)年间,现存于“寿美公祠”大门框两边外的麻石上和《长布风情录》、《中国廖氏通史》         。
      2.代表性楹联 “寿美公祠”祠正堂内神龛外对联:读书好耕田好识好便好积德更好;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忍气尤难 。书于清朝乾隆(1773) 年间,现存刻存于“寿美公祠”祠正堂内神龛外两边墙壁上和《中国廖氏通史》。
      廖氏“寿美公祠”理事会坚持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农村祠堂为依托,做好基础建设规划布局,改造升级祠堂内外环境,加强祠堂内容建设,突出思想引导、道德教化、礼仪培养、文化熏陶,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文化活动,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 使之成为农民群众开展传统文化活动、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精神的场所,展示村规民约、传播文明乡风家风的基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文明和谐精神家园的阵地,充分发挥了文化祠堂在培养新型农民、倡导树文明新风、促进农村和谐的重要作用。
      2021年元月7日,中共五华县委宣传部对五华县“示范文化祠堂”举行检查验收工作发出通知。8日由县精神文明办领导李友泉同志一行到“寿美公祠”进行“示范文化祠堂”检查验收工作。
      检查组同志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照检查验收“示范文化祠堂”的内容和要求,进行“查、看、谈”逐条逐项梳理、细化认真核对!
  检查组的同志检查中,不禁连连夸奖“寿美公祠”理事会工作踏实:切实能精心制定实施方案,采取有力措施,推动文化祠堂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积极宣传文化祠堂及当地的文化特色,发挥和扩大文化祠堂在弘扬传统文化、倡导崇德向善、建设美好生活方面的作用和影响,营造建好用好文化祠堂的良好社会氛围,真无愧于“示范文化祠堂”!

      在上级党政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全体“寿美公祠”裔孙的共同努力下,寿美公祠“示范文化祠堂”在由县文明办组织考核验收达标--被五华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授予示范文化祠堂”

  栋新村棉輋里自然村名由来:因该村旧时开垦的荒地,难于引水灌溉,只能种上棉花,故人们                                                       取名棉輋里 。文化革命改为团结生产队,今又复回原名“棉輋里”。

      棉輋里自然村落由来 :始建于乾隆(1755)  年间,因 居住再栋岭湖洋里峯公祠周边的廖氏15世廖汝美生了八子,人口猛增,只得向棉輋里购地迁入而形成“棉輋里”村落。

  棉輋里世居村民仅有廖姓:根据《五华廖氏有诚系史谱》记载,南宋(1278)从福建永定迁移至广东梅县枥林坪,明朝洪武(1368)从梅县枥林坪迁移兴宁和山堡大茔里,约明朝景泰(1450)从兴宁和山堡大茔里迁移至五华大都,明末崇祯(1640)从五华大都迁移至五华长布栋岭下胡洋里,清朝乾隆(1755)年间,从栋岭下胡洋里迁移至栋新棉輋里繁衍生息。由于廖汝美的子孙猛增,清朝中后期廖裔泰、裔庄、裔乾、裔纯、裔奇、裔干六兄弟带着子孙就渐渐向栋岭下周边及外县、市、省等地迁移,现在棉輋里村只居住着廖氏16世裔仁、裔崇的后裔了。
      上图:是栋新村石牙背至栋岭石壁下沿途商店街道。
  栋新村大桥自然村名由来:因该村山边很早就有座“大将庙”,里面供奉的神是刘备大将和石古大王,故该村取其“大将”之“大”和“大王”之“王”而称为“大王爷”村。且最早住进去的多个廖氏先民十分“强悍勇猛”,颇有“大将、大王”的风度,使“大王爷”村更加名副其实。1962年后,大王爷村又分为“王一”、“王二”、“桥头”三个小村,文化革命时期把大王爷改为“英雄”生产队。改革开放后,大家要复回原名,但认为“大王爷”这个名字有点“俗气”、“傲蛮”,就各取“大王爷”和“桥头”第一个字,故称之为“大桥”村 。曾用名 “大王爷”、“英雄”。
  栋新村大桥自然村落由来: 始建于清朝乾隆(1752)年间,因居住在栋新竹园下寿美公祠周边的廖氏16世廖裔成率其子孙而购地迁入,建成“成业楼”;几年后其兄裔宏在“成业楼”上边兴建第一座“光裕楼”,故而形成“大王爷(分王一、王二小村)”村。〖在乾隆五十四(1790)年间,廖汝宁的曾孙廖观荣(18世)在“光裕楼”上面,通往竹园下桥的右岸边上兴建了“万石家风”三堂二横的屋子,形成了“桥头”小村。〗
        座落在大桥与竹园下交界的长布镇栋新学校(旧称“正下学校”)。
  栋新村石牙背自然村名由来:因该村背座象形山,恰似象牙的石头直伸到邻村,这里坐落在“象石牙”背面,故人们而取名 “石牙背”  。文化大革命时改为“东风”生产队,改革开放后再复回原名“石牙背”曾用名 东风生产队 。
  石牙背自然村落由来: 始建于清朝咸丰(约1856)年,因廖氏19世採俊携带子孙从石牙头(四角、观国)迁入新建“敦本楼”后  而形成“石牙背”。
       现村于 改革开放后,在原地拆旧重建或新建在“敦本楼”周边或田塅里。
       2018年农历正月二十一日,日值暖春,风物怡人。适逢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之太平盛世,600多人怀着无比崇敬和激动的心情在美丽的栋新石牙背新楼前,隆重举行敦本楼祖屋重光庆典活动: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瑞气凌空、喜气洋洋。
       宏图绘展改旧貌,祖屋平添换新颜。喜看今日祖屋,门楼高耸、雄伟壮观,飞檐翘角,画栋雕梁,上五下五、宽阔明亮;大理石门,描金点翠,“敦本楼”字,金碧辉煌,镌刻楹联,麟吐玉书、熠熠闪光。
       重建祖屋,不单是为了缅怀先祖,颂扬先祖功德,同时也是廖氏十九世採俊裔孙文明孝悌,兴旺发达的象征。 
      重建敦本楼的倡导人、主要出资者廖俊元主旨发言。
      他说,在这里他谨代表敦本楼裔孙,向重建建祖屋的组织者和出资出力,添砖加瓦的所有宗亲族人们表示感谢!兴建祖屋从动议到全面竣工,其间,设计、拆迁、募资、建设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宗亲们心智和汗水。向大家表示崇高的敬意!
  栋新村石牙头(四角、观国)自然村名由来:因村左片有座象形山,恰似象牙的石头直伸到村中间(今已毁),人们故而取名 “石牙头”。廖氏先民迁入先后建起“四角楼”和“观国楼”后,渐渐以楼名称之;1962年时把这2座楼命名分为2个生产队,文化大革命又把“四角”改为“胜利”生产队、“观国”改为“前进”生产队;改革开放后又复回原楼名为村名 。 曾用名 “石牙头” 。
  石牙头(四角、观国)自然村落由来: 始建于明朝永乐(1403年)年间,因陈氏景春携带子孙迁入而形成“石牙头”村,陈氏后来又多数迁走。真正是在清朝嘉庆(1808)年间廖氏18世观荣先后建起“四角楼”和“观国楼”后,才形成像模像样的村落。
      现村于改革开放后,在原地重建或新建在“四角楼”和“观国楼”周边或田塅里。
   石牙头陈、廖两姓氏及源流:
    1、陈姓,   明朝洪武二十四(1391)年间(时间)从 福建上杭县官部里 迁移至循州卜地万塘肇厥村, 明朝永乐(约1403)年间从循州卜地万塘肇厥村迁移至 嘉应州长乐县长蒲约栋岭下(明朝还应称“南厢蒲溪乡”)石牙头本地。
     2、廖姓,明末崇祯(1640)从五华大都迁移至五华长布栋岭下胡洋里,清朝嘉庆(约1808)年间,从长布栋新大桥(桥头)迁移至长布栋新村石牙头(四角楼、观国楼)本地。   
      四角(容光)楼 ,建于清朝嘉庆(约1808)年,占地面积 约2000 平方米。屋的东西南北各有一个四层楼的楼房,正屋朝向是坐东向西,加做半栋后转斗门,座北向南。平面布局以正屋的正堂为中轴线,左右对称。结构是“二堂、二横、一下廊”。二堂指上下厅,二横是左右横屋,各有3个廊,一下廊指半栋中间的厅堂,俗称“吹鼓亭”,是喜庆之时请来吹鼓手表演之地。半栋与正屋之间是一个长45米、宽19米的大天井,用鹅卵石铺就。在正堂背面建了一座高于前面屋基的半圆形斜坡台,铺上草皮,称为“花台”。屋前是一个宽敞的门坪,大约可容纳2000多人活动。前面一口小水塘,右侧又有一口长方形的大鱼塘。1965年前后,整座屋居住的有12户共140多人。现在又既装饰一新。
       观国楼 ,建于清朝道光(约1822)年间,占地面积约 1600 平方米。屋式结构为“三堂二横”,三堂为前、中、后三个厅堂,正前面是大门及门厅,正中为正堂,是举行聚会和喜庆活动之地。后厅叫上堂,是供奉祖宗神位和祭祀的地方。三堂的左右边为厢房正间,左右侧门进去为“横屋”。屋的柱、屏风牌都雕龙刻凤,(文化大革命时遭毁)今只剩下一块“世彩堂”木质浮雕(现已修复)。
      改革开放后变成纪念廖观荣(18世)的祠堂,奉廖观荣及其四子拔、振、抡、採的神位牌和正月十四上灯祭祖之用    。
  栋新村墩头上自然村名由来:因该村落的民居全建在风流坪与石牙头村落交界处突然凸出着高约20多米、长约300多米、宽约400多米的大土墩上,故而取名 “墩头上” 。后来人口逐渐增多,到1962年时分为上墩、下墩(包括河背)2个生产队,文化大革命又把“下墩”改为“红卫”生产队、“上墩”改为“战斗”生产队;改革开放后又复回原村名 。
  栋新村墩头上自然村名由来:因该村落的民居全建在风流坪与石牙头村落交界处突然凸出着高约20多米、长约300多米、宽约400多米的大土墩上,故而取名 “墩头上” 。后来人口逐渐增多,到1962年时分为上墩、下墩(包括河背)2个生产队,文化大革命又把“下墩”改为“红卫”生产队、“上墩”改为“战斗”生产队;改革开放后又复回原村名 。
  墩头上自然村落由来: 始建于清朝康熙四年(1665 年间(或朝代),因 廖氏12世的世乐(字昌甫,是廖观峯之孙、廖佶次子)携带子孙迁入而形成 “墩头上”村落。
      现村于改革开放后,在原地重建或新建在老屋周边或田塅里。
      备注:  约在清朝乾隆(1742)年间廖氏15世的汝康携子孙迁入墩头上的上片形成“上墩”;在清朝乾隆末年廖氏15世汝宁的(16世裔赞,18世增荣,19世拔俊、抡俊)裔孙逐渐迁入下墩、河背,而形成“下墩”。
       上图:墩头上(廖汝康后裔)19世元美裔孙祖屋(祠)
  栋新村风流坪自然村名由来:因该村是栋岭下的村口,比较平坦,既是东北风来之口,也是栋岭下河流流向东北的蒲江河之口,加上在清末出了个有功朝廷的风流人物廖任荣,钦赐“按察司照磨”“寿高清同”的百岁公,故该村廖氏先民取名 “风流坪” 。文化大革命 被改为“新风”生产队,改革开放后恢复原村名“风流坪”。
  风流坪自然村落由来: 始建于 清朝乾隆(1769)年间,因廖氏15世汝美的第八子裔干携带子孙迁入 ,清朝末年也有少数廖氏18世廖观荣裔孙从石牙头(观国楼)迁入聚居而形成。
       现村于改革开放后,留住村民在拆旧重建或新建在该村田塅里。

  汉华楼,始建于清朝道光(1849)   年。重建于2015  年。占地面积150 平方米。

      “汉华楼” 大门对:汉联秦晋偶,华庆孟梁风。书于清朝道光(1849)          年,现存于“汉华楼”(祠堂)的大门两边勒刻着。

  风流坪汉华楼代表性匾额  钦赐“按察司照磨”、“期颐添算”、“寿高清同”“世受国恩”、“五代同堂” ,书于  清朝光绪(1892)朝廷为廖任荣(号华光)80大寿送的匾额 年,现存于“汉华楼”(祠堂)正厅神龛牌位上面悬挂着,属复制品(原匾额文化大革命拆毁)  。

     栋新村棉輋里、竹园下、石牙背景物。
     栋岭村下石、胡洋里景物。
      栋岭村学校、上石自然村周边。
       北洋村上村景色。
       北洋村下村部分村落景色。
阅读 364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