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qiu, Cairo, 2022/6/24 )
有半年没有动笔写这个系列了。最近终于看完了开罗附近的几座有名的金字塔,包括吉萨的三大金字塔(Great Pyramid of Giza),孟菲斯萨卡拉地区(Saqqara,经常报道古埃及重大考古发现,感兴趣可以关注一下)的阶梯金字塔(Step Pyramid)、弯曲金字塔(Curved Pyramid)和红色金字塔(Red Pyramid),总算是有点感觉了。接下来几集就围绕古埃及人主要是法老的独特来世观,以及他们对死后的世界的理解写一下相关神衹、金字塔、亡灵之书和"死人城"等篇章。
开罗西南郊吉萨大金字塔
四大古文明关于来世的观点。古印度的佛教根据死者生前的业力,灵魂或升入极乐世界,或坠入地狱,在六道中轮回,肉体是臭皮囊要抛弃的;古巴比伦信奉多神教,死亡后接受神的审判,该去哪就去哪;中国道教则认为死亡是一件自然的事,一般人死后回归大自然,修炼者讲究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成道者白日飞升当神仙;古埃及人对死亡的认知就有点复杂了,除了接受神的审判,他们还认为死亡并不是结束,只要做好了准备,就可以重生。古埃及人也意识到来世路途的艰险和获得再生的不易,为此他们发明了很多东西,包括阿努比斯等各位神衹、金字塔等各种墓葬、制作木乃伊、编写《亡灵之书》等等。长达3000多年(一般指3200BC—30BC)的古埃及文明史,它的来世观对后世的古希腊、古罗马、犹太等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22年5月,埃及旅游与文物部新闻发布,考古学家在开罗附近的萨卡拉(Saqqara)大型古墓群有重大发现,出土了包括200多个彩绘木乃伊棺以及100多个古埃及神灵的青铜雕像在内的大量文物,年代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彩绘木棺在墓穴中保存地相当完整,里面完好地存放着木乃伊、护身符和莎草纸《亡灵之书》(左上)。还发现了早期的守护四女神娜芙蒂丝和伊西丝的木制雕像,两者的脸上都镀了金(右上)。2022年3月,在萨卡拉发现了4000年前的五座有彩绘的墓室,墓主人是旧王国时期拉美西斯二世的司库等高级官员和地区总督(下)
古埃及法老墓葬史。古埃及法老在为来世做准备方面不惜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每个法老都想办法修建一座符合他所处时代来世观念和国力限制的陵墓,墓址、大小、外形和内部结构经历了几次大的变化。从外部形状上看,王陵至少经历了4个阶段。从第一王朝美尼斯(Menes 3150BC)统一上下埃及开始,所建王陵是呈方凳的形状被称作"马斯塔巴Mastaba"。从第三王朝开始(2600BC),国王死后葬在金字塔里,这个时期王陵在规模上达到了顶峰。到了第十七王朝(1500BC),法老开始在山崖里凿挖洞穴为自己建造陵墓,这个时期王陵(主要在底比斯国王谷)的内部结构、用文字和图画所表现的宗教题材的精美和多样性上都空前绝后。到第二十王朝(1100BC),王陵就只是在神庙的院子里挖一个能够容得下石棺的坑穴而已,陵墓的外部和内部构造也变得极为简单。埃及学界把这种变化多解释为王权和国力的兴衰以及防止盗墓方面的考虑。这一集我们着重讲一下金字塔,这种古埃及独有的墓葬王陵。现存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大概还有100座,都建在尼罗河西岸,寓意太阳落下的地方也灵魂休息的地方。
从开罗市区眺望吉萨金字塔
史前时期的墓葬。七千多年前埃及在尼罗河流域就形成了很多聚集部落和邦国,那时期的墓都是在沙漠里挖掘一个浅坑,尸体用草席或者兽皮卷裹以后埋入坑里,然后上面用沙石堆成小丘,既作为祭祀地点的标志,也防止野兽损坏墓中的尸体。前王朝(约3500BC)开始,部落首领的墓已经与普通人的墓具有本质上的区别,不仅规模日趋巨大,而且结构也日趋复杂。那时的埃及人把人的死亡比做长期的睡眠,而死者的灵魂却能自由活动,因而需要吃喝。坑里尸体边的随葬品依死者生前的社会和经济地位高低而不同。有些墓里除了主墓室以外,还开始出现数量不等的侧室,以便在那里存放随葬品。
蝎子王一世是传说中比美尼斯更早统一上下埃及的王,定都于提尼斯。阿拜多斯最古老的墓之一发现的陶罐碎片刻有他的名字(蝎子图案,花朵则表示王的意思)
战地调色板上的俘虏图像,可能是奈加代三期文化埃及统治者所臣服的布托-马迪人
马斯塔巴。到了早王朝时期统一的国家产生以后,国王与先前的部落首领相比,掌握了更多的人力和物力,王陵变得越来越讲究,而且它所包含的宗教意义也愈加丰富。在阿拜多斯(Abydos)发现的第一王朝(3150BC—2890BC)的国王墓,地下部分呈长方形,里面有用土坯砌成的房间,摆放生活用品和食物等陪葬品。为了继续行使生前职权和提供重生后安息的居室,在地上还仿照国王生前所居住的宫殿的样子修了长方形的建筑,在阿拉伯语里被称做"马斯塔巴",事实上这种墓葬形式后来一直流行了几千年。
美尼斯的墓至今仍未发现。学者们怀疑美尼斯要不是那尔迈的其中一个名字、要不是那尔迈上一任法老或者继任人。根据曼涅托的《埃及史》,美尼斯在位共62年,建立了孟斐斯作为埃及首都,最后他是被一头河马杀死的。开罗博物馆展出的那尔迈调色板,正面(左)描述了两个牛头下面的队伍当中那尔迈戴着下埃及的王冠,拿着一个权杖和一个连枷象征着王权,右边象形文字是他的名字,后面是他的司鞋官,前面一个长发男子可能是将军,率领四个掌旗官高举的旗杆上有动物的皮革、一只狗、和两只猎鹰。最右端是敌人的十具无头尸体(头在脚下),他们上方符号代表一艘船、一只猎鹰和一个鱼叉,表示被征服的城镇的名称。队伍的下面,两个男子拿着绳子把两只蛇头狮身的动物困住,脖子构成的圆圈是调色板正面的中心,这里用来研磨调合描画眼饰的粉末,底部一只牛正在踩踏一个摔倒的敌人,同时把一个城市的城墙撞倒,象征着那尔迈消灭了他的敌人。反面(右)则描述了上方两个人面牛头的保护女神中间的方框里面写着国王的名字,中间那尔迈戴着上埃及的王冠,挥舞着一个权杖,他的左边是一个拿着他的凉鞋的人,右端是一个国王正要击打的下跪的囚犯,他的头部附近出现的两个符号表示他的名字和城市。猎鹰代表的太阳神荷鲁斯栖息在一些莎草上方,爪子里拿着绳子连着一个敌人的头,旁边的每个花朵代表数量1000,表示在这场战役中一共6000敌人被消灭,国王的脚下是两个赤裸的、满脸胡须的男子,可能在逃跑或者是倒在地上的死尸,他们头部左边的象形文字表示被攻占城镇的名字
"马斯塔巴"建筑一直流行至今,除了民居,在开罗南郊"死人城"中也大量存在
阶梯金字塔。受太阳神崇拜的影响,古王国第三王朝的宫廷建筑师伊姆霍泰普(Imhotep)估计在2667BC至2648BC,用坚固的石头为建造陵墓的材料,设计建造了6个逐层缩小的"马斯塔巴"叠列起来构筑成的梯形金字塔,作为左塞尔(Djoser)的王陵,表达了国王借助陵墓逐级而上最后到达太阳神那里的意愿。高62米,底部东西长约121米,南北约109米。这是埃及第一座金字塔,之后一段时间的国王们沿用了用石头建造高大陵墓的做法。
阶梯金字塔,2022/6
弯曲金字塔。创建第四王朝的斯尼夫鲁法老(Sneferu意为"创造美好"、”英俊的人”)在位时期修建(约2600BC),底部为边长约189米的正方形,高约105米。其特别之处在于塔身在超过一半高度的时候,倾角由于下半部的52°向内弯折成43.5°,使金字塔四面看起来是弯曲的,这是因为若以原倾角再继续盖下去,塔身可能会因无法承受石头自身的重量而坍塌。它是现存表面平滑的最早金字塔。
弯曲金字塔,2022/6
红色金字塔。由于弯曲金字塔没有修建成功,因此斯尼夫鲁法老之后不久又在代赫舒尔(Dahshur)修建了第二座金字塔,这是世界上第一座真正的尖锥四方体型金字塔。据说因为建筑时表面用了淡红色的石灰石,在光线下会泛出微微的粉红色,所以才叫"红色金字塔"。高104米,正方形基座宽220米,塔身斜角43.19°,是埃及的第三大金字塔,仅次于吉萨的胡夫金字塔以及哈夫拉金字塔。
红色金字塔,2022/6
红色金字塔墓室。由于天生害怕这种幽闭环境,所以笔者一直没敢去钻一次金字塔的内部墓室通道。这次在几名同事伴同下,爬了一下红色金字塔的墓道。从北面陡峭的楼梯上去30多米就是入口,往下是一条狭长低矮的用木板铺成的有浅浅台阶的斜坡走廊,约百米长,要一直低着头猫着腰,走得很吃力。到中间时,身体已经有些累了,回头和往前看都看不到头,加上昏暗的灯光,这体验真是酸爽!不建议身体不好的、胆子小的还有幽闭症者去尝试。来到第一个墓室,这是一个有着高高三角形承重金刚墙的大厅。之后再走过一条低矮的走廊,来到开阔的第二墓室,在第二墓室的末端,顺着一个木质阶梯攀爬上去有一个通道,站在木质阳台上,游客可以俯瞰布满不规则岩石的坑道,这就是主墓室了。主墓室的坡度上升了约20米,与前面两个墓室形成一个直角。考古学家在红色金字塔通道墓室里没有找到任何文字和图画的下葬标记,推测斯尼夫鲁的石棺和木乃伊可能存放于塔里面某个秘密的墓室之中。
红色金字塔内部通道(左上),第一墓室(右上),第二墓室(左下),主墓室(右下),2022/6
美杜姆金字塔。事实上斯尼夫鲁法老最早的时候在美杜姆修建了第一座金字塔,史称Meidum Pyramide,现址在开罗以南约100公里的贝尼苏韦夫省。它因未完工而早已废弃,现存塔身和内部墓室可以参观。也有学者认为这是斯尼夫鲁的父亲胡尼Huni法老修建的,或者是斯尼夫鲁为他父亲修建的,反正它是金字塔外形从阶梯变为平坦三角面的的真正转折点。
美杜姆金字塔很可能是第一座光滑表面的金字塔
斯尼夫鲁雕像和石碑,石碑上面有斯尼夫鲁的名字,开罗博物馆
吉萨三大金字塔。位于开罗西南郊约10公里、尼罗河三角洲的吉萨高原,在2575BC 至2465BC由第四王朝的祖孙三代法老胡夫(Khufu)、哈夫拉(Khafra)和孟卡拉(Menkaura)建造,是古埃及金字塔最成熟的代表。整个建筑群除了三大金字塔,还包括狮身人面像(Great Sphinx)、周围许多"马斯塔巴"和属于皇后的小金字塔。阿拉伯人统治埃及时有一句谚语,一切都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吉萨金字塔建筑群是世界七大古代奇迹中最古老和唯一尚存的,1979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2007年获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
从西(上)和东(下)两个方向眺望吉萨金字塔群,2021-2022
胡夫金字塔。斯尼夫鲁法老的儿子和继任者胡夫的金字塔是其中最高也是最大者。形体呈立方锥形,四面对应东南西北正向方位。塔原高146.4米,现为138米,坡度为51°,底边各长230.35米,用230余万块平均2.5吨重的石块砌成,从塔底到塔顶共垒砌了210层,最底层的石块高约1.5米。金字塔的外面原先还有白色的石灰岩抺平形成光滑的表面,因为地震、偷窃等原因如今外部的石块已经不复存在因此呈台阶状。整个建筑包括塔内通道和墓室,设计合理、计算精密,体现了超越时代的天文、力学、数学、材料、工艺和社会组织水平,令世人惊叹。内部有三个墓室,室顶运用了三角形花岗岩石块(最重的达50吨),使一百多米高的金字塔本身的巨大压力均匀地分散开了。第一个墓室位于地下,是在岩基上开凿出来的。第二个高于地平面,最初的一批探险者称其为女王墓室。然而后来根据研究得知这个墓室并没有埋葬胡夫的妻子,可能是放置法老自己的神像。第三个则是法老的墓室,它里面放置的红色花岗岩石棺几乎位于金字塔的正中心,但没有发现木乃伊和随葬品,可能在很早时就被盗窃一空。随着机器人等高新探测科技的发展和运用,人们不断发现金字塔内部新的通道和秘室。
从哈夫拉金字塔眺望胡夫金字塔,2022/4
八面体塔身。原来胡夫金字塔有八个面,这是1940年一位法国飞行员飞过吉萨平原上空时无意间发现的。那天正好是秋分,没有浮尘,阳光角度正好直照射在金字塔一侧,所以发现它纯属巧合。其实从地面上看完全看不出凹陷,因为金字塔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平滑了,即使在空中,除了春分和秋分前后几天,胡夫看起来也都是四面体。这个凹陷可能证实了一个的理论,那就是金字塔实际上修建过程全部是靠水力搬运提升而非人力,此外可能还运用了早期的混凝土技术。吉萨平原现在还有一些建造金字塔时期留下的居民遗址,房子的构造完全是按照当时的起居室修建,纳凉,饮用水,交通一应俱全,这些迹象都表示在修建金字塔的工人不是被奴役或者迫于暴君统治,更有可能是自愿来工作来抵消赋税。
胡夫金字塔的形状实际上是八面尖锥体
太阳船。胡夫法老为了接近太阳神飞赴天国而作的准备时,在金字塔南面沙坑里埋入了一艘太阳船。1954年埃及考古学家发现了这艘长约43米的木船(直到1968年才复原),它的建造模仿了埃及人想象中的太阳船的样子,船头向西,船尾指向东,意味着该船的走向与太阳的自东向西运动相一致。发现时它被拆卸成由 1224块木板制成的650个部件,按照可重新组装的前后左右顺序埋入坑里。制作太阳船的材料是从黎巴嫩来的雪松,此船组装时由棕绳穿扎捆绑全部木板上的约4000个洞眼,依靠遇水木头膨胀、棕绳收缩的道理,固定船体和堵塞缝隙。法老的木乃伊用这条船运输到金字塔。靠近船尾有两间船舱,长9米、宽4米,前室放置胡夫的棺椁,后室供僧侣乘众。船头有一遮阳凉棚,上面盖芦苇席,作为船长的指挥室。船的中央两侧各配5支桨,每桨长8.5米。船尾另有两桨为舵,每桨由2名水手操作。船上象形铭文中说胡夫金字塔的名称是"胡夫的地平线",意思是说金字塔为胡夫创造了他像太阳一样升天的条件,躺在金字塔墓室里的国王的尸体在时机成熟时会获得重生,而他的灵魂则伴着东升的太阳一起升上神国。2008年埃及和日本的考古人员发现了埋藏有第二艘太阳船的深坑,2021年7月埃及旅游和文物部宣布完成它发掘工作将在博物馆展出。
1954年发现的第一艘太阳船在胡夫金字塔旁边专门建立的博物馆展出,现已迁移到新建的国家博物馆
众女神和王后乘坐太阳船,莎草纸画,左起守护女神娜芙蒂丝和伊西丝、拉美西斯二世的王后娜芙塔丽、正义女神玛特、爱神哈托尔
哈夫拉金字塔。仅次于胡夫金字塔的第二大金字塔,由胡夫的儿子也是继任者哈夫拉建造。虽然它的高度只有136米不及胡夫的金字塔,然而它建在了一块高地上,看上去似乎更为高大,顶部依然残留了一些覆盖层的石灰石,同时周围的附属设施也更为复杂。据估计它一共用了488万吨的石头,坡度为53°,比胡夫金字塔更陡峭一些。在金字塔的主墓室内有一个石棺,但没有任何标记,甚至无法判断墓室内是不是埋葬过谁。内部有上下两个排列结构,入口位于同一方向,较高的那个距离地面15米,如今是墓室通道出入口,往下的通道角度为25°,墙上贴着红色的花岗岩。较低的通道曾经有一个吊闸,可以用来关闭入口,通道内有一个开凿在岩基上没有完工的墓室。哈夫拉金字塔的内部同胡夫金字塔一样,没有发现木乃伊和随葬品,在1818年近代探险家进入金字塔内之前,它就已经被偷窃干净。
从胡夫金字塔眺望哈夫拉金字塔,2019/12
哈夫拉金字塔顶部还有覆盖层残留比较容易辨识,2022/4
狮身人面像和记梦碑。哈夫拉金字塔面前是著名的狮身人面像斯芬克斯,翻看埃及的所有历史文献,却没有它的任何记载。谁建的?什么时候建的?为什么建?到现在专家学者们都是一头雾水。斯芬克斯这个名字是希腊的舶来品,在整整挖了11年后,1936年大家看到从沙子中出现的巨大雕像不知道叫什么,就这么着称呼它了。后来在狮身人面像两个前爪子中间挖出了一块高144厘米、宽70厘米的一个石碑,上面有画还有文字。它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大概在3400年前,图特摩斯四世法老还是王子的时候,有一天中午他外出打猎有点累了,就在这个狮身人面像的阴影下面睡着了,这个狮身人面像的神给他托梦说,他曾经屹立在这片土地很久了,但是如今身体大部分已被黄沙埋没了,如果你能把我解救出来的话,我就承诺让你成为这片土地的王。图特摩斯四世醒了以后,赶紧叫人按着神的要求把黄沙掩埋的身体给挖出来了。当时的图特摩斯四世并不是法老的继承人,但没过多久就因为种种原因登基成了国王。为了纪念这件事,图特摩斯四世立了这块著名的记梦碑。但这块碑依然没有揭开上述迷底,那块石碑上面还写了一句非常耐人寻味的话"人类起源的真相就在石像的下面埋着",1999年埃及考古学家挖出了雕像地底下的一个三层的墓室,每一层都有较大的空间,最下面一层足足有十层楼那么深,里面据说放的是冥神奥西里斯的石棺(埃及官方把挖掘情况列为国家机密不对外宣布,目前只知道石棺是空的)。斯芬克斯像长73.5米,高22米,一个耳朵就有2米高,头部和身体不成正比,有人认为这是因为现在头像是后来重新雕刻的,不过考虑到它的身体部分出现的多道裂缝,很有可能是工匠们不得已之下延长了身体。原先用于支撑它头部的胡须,如今位于大英博物馆内。可是它的鼻子是何时以及如何消失的却不清楚,根据16世纪法国探险者的画像,当时它仍然有鼻子。等到19世纪拿破仑入侵埃及时,它的鼻子已经消失了,有人说是马穆鲁克(Mamluk原意是"奴隶",由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时期的突厥古拉姆制度,逐渐形成的一个独特的军事贵族集团)把它当作靶子练习射击所致,也有人说是拿破仑入侵埃及时炮击留下的痕迹。
狮身人面像坐落在哈夫拉金字塔的东面,2019/12
穿过哈夫拉神庙可以到达狮身人面像南面近处,对比左边人马就可看出雕像的庞大,2020/4
左为记梦碑展现了图特摩斯四世拿着焚香和装在壶里的酒水,向狮身人面像代表的荷鲁斯献上祭品的场景。右为卢克索卡纳克神庙第七塔门图特摩斯四世屠杀战俘囚犯浮雕
根据现代考古技术发现狮身人面雕像很可能是12000多年前的人造物,学界猜想最初是一尊胡狼的石像。过了8000年后下面的身体已被黄沙掩埋,只留下一个胡狼头在地面上,后来这个哈夫拉法老就把这个胡狼头雕刻成了自己的头像。记梦碑上面文字除了图特摩斯四世以外,还提到一个人名就是哈夫拉,当时考古学家不管那么多,直接就说雕像是哈夫拉建造的
孟卡拉金字塔。由于第四王朝国力的逐渐衰落,哈夫拉的儿子孟卡拉的金字塔远小于前两座金字塔,它的高度只有大约65米,总体积大约只有哈夫拉金字塔的1/10。不同于外面包覆着石灰石的胡夫金字塔,孟卡拉金字塔底部包覆的是坚固的花岗岩。它内部的墓室同样也使用了花岗岩,开采难度要比石灰石高出许多。孟卡拉死得较为突然,他的金字塔也被迫停工,后来可能是他的继任者用土砖完成了剩余的建造工作,现内部结构完全倒塌。孟卡拉金字塔的周围还有三座小型金字塔,据推测可能是他王后的,不过似乎都没有完工。
孟卡拉金字塔和它前面的三座王后小金字塔
后续的金字塔建设。第五王朝和以后的国王们没有继续一味强调陵墓的高度,而是把注意力转移到金字塔内部的装饰和神庙的建设上。墓室壁面和顶面上刻满了铭文、绘画和雕刻,王陵的建造从追求其高度和强调灵魂升天方面转移到了丰富金字塔以及祭庙里的内容上面。把原来祭司们口头念诵的祷文刻写在石壁上,一方面是为了让这些宗教铭文同石头建筑一样永远存在下去,另一方面也是做为预防措施,以便在祭司们不再为墓主人举行祭祀活动的情况下,刻写在墓室墙壁上的铭文发挥其魔力。此外,国王们还在离他们的金字塔不太远的地方专门为太阳神建造太阳庙,主要放置方尖碑和供桌。方尖碑在古埃及人的心目中象征太阳神从东方升起时最早的落脚点,这也说明了为什么金字塔与方尖碑的顶部形状相似。国王不再像胡夫法老那样相信直上云天的陵墓会把他们的灵魂引上神国,他们意识到应该首先为太阳神有所付出才能得到他的接纳和保护,他们还在自己的头衔之前一律加上"拉神之子"的称呼。古王国没落以后,地方官吏各自为政,他们一方面竭尽全力扩大自己的势力,另一方面把以前王室的许多特权据为己有。但他们没能力建造金字塔那样的陵墓,而是在山崖底下开挖墓室。在这类洞穴式的墓室里,诸侯们不仅像古王国时那样刻写为自己歌功颂德的自传,而且把古王国时期国王的《金字塔铭文》即《亡灵之书》加工以后刻写在棺材上面,以便在死后复活过程中使用,这就是新的宗教作品"棺材铭文"(再后来就写在莎草纸上作为随葬品了)。这一阶段延续了整个中王国时期,后面的国王们在陵墓的建造上没有什么创新,依然沿用开山挖洞建墓的做法,不过他们在墓附近建造祭庙。
哈特谢普苏特女法老的王陵和神庙,卢克索
带着假胡须的哈特谢普苏特的狮身人面像,1478BC,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国王谷和神庙。新王国时期的国王们把墓址选在"国王谷",而且改变了陵墓的外型,主要是安全方面的考虑,也有位置和地形的因素。从底比斯的尼罗河谷向西望去,隔在河谷和国王谷之间的山岭正好呈象形文字里表示"地平线"的象形符号。两个山峰加上中间夹着的太阳在象形文字中表示太阳升起或太阳落下的地方,国王谷看上去成了太阳完成它白天的旅程以后的归宿。按照古埃及人关于太阳循环往复完成它从出生、成长、衰老和重生的传说,太阳正是在国王谷得到休养,聚集足够的力量,第二天早晨便可以东方的地平线上以婴儿的形象出现。国王的重生等同太阳的从东方升起的过程,国王的尸体进入陵墓门口,相当于太阳驶入天空女神努特(Nut参第1集)的口中。国王尸体被抬过墓道最后到达最深处的棺材室,又相当于太阳在女神躯体内的运动。等太阳第二天早晨离开女神的身体升起在地平线上时,国王的灵魂也会离开棺材,并且随着太阳开始新生。既然陵墓是国王回到母体同时也是太阳进入阴间的入口,许多国王的陵墓墓口修得不仅显眼,而且还刻画着太阳落山的画面或者葬在墓里的国王欢迎太阳进入他的墓室的场面。深入山岩内部的长长的墓道并不像人们从前所想象的那样是为了把国王的尸体深藏起来,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为了让死去的国王像西落的太阳一样,经过夜间孕育生命的漫长旅程最终获得重生的力量和权力。
拉美西斯二世神庙,阿布辛贝
拉美西斯二世的王后娜芙塔丽墓室壁画,王后正向伊西丝奉献,第十九王朝,王后谷
神庙王陵。到了第三中间期和后王朝时期,国王们的王陵开始建在神庙的院子里。大多数学者认为,新王国衰亡以后,埃及社会处于动荡时期,国王们为了死后能安眠墓中而不受战乱或盗墓的威胁而把墓址选在神庙里面。随着陵墓的中心位置用来供奉神像,坟墓转换成为神庙,死者希望如同在世时一样身处神的旁边,以便时时向神祈祷,从而得到神的保佑,使死后的世界不受侵扰和重生过程的顺利进行。
乐师与舞者墓室壁画,残片高约63厘米,第十八王朝,卢克索,伦敦大英博物馆
阶梯金字塔旁边塞提法老墓室壁画,2022/6
综上所述,古埃及国王的陵墓从最初的"马斯塔巴",经历金字塔形状和山洞形式,发展到神庙里的墓室,其地点从邻近王宫,然后远离人烟,最后移到神庙里面。这种变化过程反映了法老统治时期不同阶段所盛行的来世观念,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古埃及人特别是王室成员为了死后到达来世而不断进行的宗教思索和实践。
航拍吉萨金字塔群
晚霞中的胡夫金字塔和哈夫拉金字塔
晚霞背景的哈夫拉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霞光中的孟卡拉金字塔
古老的金字塔与现代社会共存
完整的金字塔的外面要用白色的石灰岩抺平形成光滑的表面,艺术图
吉萨金字塔建筑群地图
七千多年来,世世代代埃及人的活动范围基本上集中在尼罗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