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鉴济源文物,追寻文化根脉
张中星
文化根脉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她承载厚德载物的精神特质,连接华夏儿女的家国情怀,她养育人的精神,滋养人的心灵;她带来文化自信,塑造城市的高度。
城市的文化根脉如何呈现?它化作历史街区、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老字号等物质文化遗产,她变身民风民俗、各种节庆和特色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被人文化之后的自然遗产。
一座博物馆守护一方文化根脉,博物馆中每一件文物,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一种历史的沉淀,是一种文化的印记。端详着每件文物,你会穿越时空的隧道,追寻她的前世今生;倾听每件文物,你会跨越历史的天空,感受她们的悲欢离合。我想这大概就是文物的魅力吧!因此博物馆等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会客厅”的别号。
济源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厚的文化根脉:中华创世文化、愚公移山精神文化、影响鲁豫的济水文化、伴随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王屋山道教文化、荆浩画文化、卢仝茶文化、天坛砚文化等。济水情缘考古社以考古社活动为主线,带领孩子们利用节假日走进博物馆、古代遗址、传统建筑等具有济源特色的会客厅,期望孩子们了解家乡的历史,继承和创新济源特有的文化符号,开辟济源的精神家园,烙下济源独特的文化印记。
我们只有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才能明白未来往何处去,否则就会迷失方向、忘记初心、失去灵魂。
前几天欣闻龙潭寺附近挖出商代墓葬,通过济源文物局和省考古研究所工作队的协调安排,4月14日济水情缘考古社全体社员和部分考古爱好者40余人前往考古工地参加实践活动。
发源于济源王屋山天坛峰西崖下太乙池的济水,穴地洑流百里后到达平原后又涌出为泉,出自龙潭的是济水西源,出自济渎池和珍珠泉的是济水东源。
龙潭不大,但清澈见底,泉眼如水桶,潭内数十个,长年喷涌,甚是壮观,故称龙潭。龙潭旁有佛寺一座,名曰:龙潭寺。
龙潭寺也叫延庆寺,它创建于唐垂拱三年(公元687年)。鼎盛时期,寺院建筑达20余座。寺内西北角有座塔,因塔下埋舍利佛珠,又名千佛舍利塔、龙潭寺塔、文峰塔。
北宋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济源县通慧禅院(今大明寺)住持比丘法言提供舍利佛珠数十粒,与济源延庆寺住持省初、河阳念定寺僧教岸共建此塔。塔门南向,高28.16米,为七层密檐式六棱砖塔。塔檐由简洁的迭涩砖层组成。塔身外轮廓呈抛物线形。塔内外各层壁面嵌有砖雕佛龛千余块,镌刻精细,造型生动,类似北魏手法。自北券门拾级登上第二层,可里外旋转沿至塔顶。塔内部筒状结构,二层以上有迭涩式砖层楼板。
北宋初年,太子少师陈省华任济源县令后举家迁居延庆寺。三子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为学其中,后相继登科,接踵为相。欧阳修《卖油翁》的故事,司马光的《四令堂记》皆源于此。
先看一下近4000平方的考古现场
为了能更好地参与实践,我们分成了两组。一组由省考古院的王豪博士带队,一组由市文物局工作队侯家贵带队。第一组先观看探方内整理好的地层,学习基础的考古知识;另一组从用洛阳铲开始对考古知识进行学习,结束后再互相交叉学习体验。
学习洛阳铲,我们先从地上的小洞说起
牛校长忍不住先试试洛阳铲的威力
我们一队先利用洛阳铲学习探测。洛阳铲,近代盗墓活动的产物,新中国田野考古的利器。洛阳铲这项传统而又神秘的勘探工具在新时期考古工作中正在继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利用洛阳铲高效便捷、经济适用、科学准确的特点,现在利用洛阳铲对古墓冢、古遗址进行精细钻探的方法来代替考古发掘,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既减少了考古发掘的量,尽力保护了地下的遗址,同时也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地厘清了许多墓葬形制和陵园遗址的布局结构。一柄长长的洛阳铲,探测人员轻巧地握在手中,似乎不需用力,几下便可钻出一个深深的地洞,从土质的变化中推测年代。但当洛阳铲真正握在手心时,却由衷的感觉到沉,拿起来就很费劲,更别提去钻出深洞了。(2018级6班 周田)
我们在探方中学习到了地层学的基础知识,扩充了我们的知识储备,让我们对考古有了新的认识。
随后看到了正在开挖的墓葬,小心翼翼地走在沟梁上,看到了几具完好的牛的骨头,在另一侧的墓葬中,看到了人骨,我们的兴致都高涨起来,不断推测死者生前的身份和地位,以及埋葬时的姿态,毕竟亲眼见到如此大的墓葬,心中不免激动。
随后我们走进文物存放室,为能更好的让我们知道挖掘出的文物原来模样,省考古院专门修复部分文物,便于我们的了解。
亲手触摸挖掘出的文物,机会不多,让我们好好摸摸!
工地的师傅们正在专家的指导下小心清理汉墓。
这是手工作坊的烧制区,听考古人员讲,这是双层灶台,在济源地区尚属首次发现;但手工作坊的制作区未发现,根据推断向东50米的居民区或许能发现。我猜想史书记载的夏都城--------原城遗址距离这不足2公里,这次较大规模的手工作坊区的发现,它不仅有烧制区、存储区、居住区,周围还有4米宽的边沟,如果能发现都城城墙遗址或宫殿遗址的话,夏都原城遗址就会和相关史料吻合,那将是一个重大的发现!
听王博士说这里发现有部分半地穴式房子的遗址,学生们想起七上历史书上的半坡半地穴式房子,想一睹真容。部分学生甚至直接用手去触摸。
这里挖了一个深沟,又是地层学的探沟吗?听了王博士的解释,这原来是宋代的墓道,这个墓打得比较深,直接打在了半地穴房子的下面,如果没有发现这个墓道,就会让人怀疑宋代的墓葬怎么会在商代下面。
看我们的考古社员记得多认真!
与“考古”的邂逅
2018级8班 李好
艳阳高照,蔚蓝天空下的我们正在一个个“小土堆”中穿梭。我们化身成为了时间枢纽,将古时的生活情景一一复原,我们已然成为了“小小考古家”。
那么,何为考古?考古是指根据古代的遗迹、遗物和文献去研究古代历史的过程,这是百度词典的释义。但仅仅是这样的寥寥几笔的概括吗?我认为并不是。考古,首先你要有理论性的知识,其次你要有实地考察的经验。而我们这次的活动就是在实地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寻找考古的乐趣。
老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考古“神器”——洛阳铲。我们所见的洛阳铲分成了两个部分,下部铲头呈U字半圆形,上部为木棍,用来增加长度。只见师傅手一转,铲一提,一长遛的土块就出来了。就这样,没过一会就挖出了一个十几米深的小圆洞,在那一截一截的土块中我发现了颜色的变化与所含物质的不同。这就是老师口中的“土质土色”。细看,有的土块四壁上有黑色的闪闪发光的分布,用手轻轻掰,手指尖上就变得乌黑,“这是碳物质”老师这样解释。随着挖掘的深入,一些亮晶晶的东西出现了——那是瓦片和瓷片。我也找到了一个瓷片内壁,它以绿色为主题色,上面点缀着红色的斑点和黄色的不规则图形。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反射出千古光芒,令我陶醉。
老师还带领我们去了考古现场。有着高低不一的形状各异的坑,那是根据土质与时间的对应所挖掘的。我们还亲眼目睹了两具人骨和牛骨,令人有些毛骨悚然。恐惧之余一个哲理涌现在眼前:在生死面前任何生命都是渺小而卑微的。
一上午的课余活动就这样结束。而回家路上我在思考:上天安排我与“考古”如此近距离接触,是否有意义?到家后我明白:任何有意义的前提是你得不愧对与自己。是的,这次邂逅我并不是没有收获,而是他会在恰当的时间涌现出来。而经过这中间的时间沉淀,它也会恰如其分的融入我的生命,如同那分层的泥土,总会有更深层的存在,总会有自己成为深层存在的那一天。
静待时间沉淀,静待水出芙蓉。
第一次考古
2018级1班 牛艺霏
我们今天到济源市区“商朝中期村落"遗址实地学习。了解了一些考古的相关知识。
考古跟我想象中的不太一样,比较“平常”。但却是极耗时耗力的。在这里,我们进一步的了解到考古是什么。它比我想象中的要伟大,我很敬佩那些考古人员。
这短暂的几个小时让我深刻的体会到考古的不容易。风“呼呼”的吹着,泥土在空中飞舞,让人睁不开眼睛。阳光也是如此,让人心生烦闷。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慢慢的有了休息的念头。
带队的老师把我们领到放置文物的屋子里,这一切都令我感到新奇。老师为我们介绍一个又一个文物,文物所在的时代大相径庭。出土时文物是一片片碎片,但经过复杂的修复后,展现出了文物原有的面貌。为研究当时社会的情况提供了一些帮助。
然后,我们去看了我们很感兴趣的“骨头”。我们共看到两幅骨头。一个是儿童,另一个则是成人。在这,老师给我们讲了“叠压”和“打破”:每一个地层堆积和每一个遗迹堆积,在考古学上被称为一个单位。如一个灰坑、一座墓葬、一个地层,都是一个单位。层位关系是指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叠压或打破关系。确定层位关系的目的是为了弄清诸单位形成的先后顺序。任何遗迹堆积都是在某一时期的地层表面上形成的,因此确定遗迹堆积形成的年代。由于人类活动而导致在不同时期以不同方式堆积起来的物质,在考古学上统称为堆积。地层堆积是指不破坏原来地表而形成的大面积成层分布的堆积。一般分为三种形式:
生土层:在人类活动前形成的纯天然堆积。
熟土层:人类居住或长期活动在地表形成的大面积新的土层。
间歇层:在熟土层之间出现的不含任何人工遗物的自然堆积层。
然后,我们学习了我们最期待的“洛阳铲”。“洛阳铲”是二十世纪初河南洛阳附近的一个村民发明的,起初是用来盗墓地 ,但是后人经过不断的改进,如今已经成为中国考古界不可或缺的一项勘探工具。常见的洛阳铲呈半圆筒形,长20至40厘米,直径5至20厘米,装上富有韧性的木杆后,可打入地下十几米,通过对铲头带出的土壤结构、颜色和包含物的辨别,可以判断出土质以及地下有无古墓等情况。洛阳铲的制作工序有20多道,最关键的是成型时打造弧度,需要细心敲打,稍有不慎,打出的铲子就带不上土。在盗墓者的手里,洛阳铲是用来破坏文物的,但在考古人员的手里,他是用来保护文物的。
最后我们看到了半地穴式的“房屋”。半地穴式的“房屋”。半地穴式早在七年级上册是就简单了解过了。但亲眼所见又是一回事。若非老师的讲解,我都认不出来是一个房子。
考古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还有许多我们所不知道的事在等待我们的探索,我定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走进殷商时期
2018级2班 张子墨
今天,济水一中情缘考古社成员一起来到济源市区“商朝中期村落"遗址实地学习。
我们第二组进行的第一项内容是用洛阳铲探测。说到洛阳铲的起源,还真让我们忍俊不禁。洛阳铲据传为河南洛阳附近农村的李鸭子发明。1923年前后,马坡村村民李鸭子来到他家附近一个叫孟津的地方赶集,转了一会儿,他便蹲在路边休息。李鸭子平日里以盗墓为生,所以他经常想的也是有关盗墓的问题。这时,他看到离他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包子铺,卖包子的人正准备在地上打一个小洞,他在地上打洞的工具引起了李鸭子的兴趣。因为他看到,这个东西每往地下戳一下,就能带起很多土。盗墓经验丰富的李鸭子马上意识到,这东西要比平时使用的铁锨更容易探到古墓,于是他受到启发,比照着那个工具做了个纸样,找到一个铁匠照纸样做了实物,第一把洛阳铲就这样诞生了。
侯老师认真的给我们讲解洛阳铲的使用方法:“使用时身体站直,两腿叉开,头微微偏左。双手握杆,要握紧,置于胸前,铲头着地,位于两只脚之间,用力向下垂直打探。开口到底,不断将铲头旋转,四面交替下打,保持孔的圆柱形。倒土的时候,先要看一看土的颜色和是否有其他物质,然后将洛阳铲与地面形成四十五度角,用地上的浮土将土推出来。”
洛阳铲也有很大的价值呢,洛阳铲是中国考古钻探工具的象征。最早广泛用于盗墓,后成为考古学工具。1970年代初,中国考古代表团访问阿尔巴尼亚时,曾赠送一把打造精致的洛阳铲。我还用洛阳铲挖出了炭迹呢!
在这之后,我们一起参观了修补室,这些能工巧匠们用一双灵活的双手,将一片片陶片分类、粘贴、用石膏修复,最终将一个个陶罐、陶俑重复当年风采。
我们发现了商代手工作坊的灶台,这个灶台居然是双层的,是目前济源地区唯一发现的,具有较高的考古研究价值。
此次发挖发现有壕沟,居民住房,较大规模的手工作坊存储区、烧制区,可惜没发现手工作坊的制作区域,据推断应在附近居民村落下面。考古队员推测这次发掘如此大规模的手工作坊,应该是较大城市聚落。如能发现城墙遗址和公共墓地的话,能成立,在相关史书上尚未发现记载。具体结论如何仍需研究,发掘工作仍在继续中,大家仍有机会来现场进一步学习。
初入龙潭,探秘殷墟
2018级1班 张辰欣
一说到考古,我就不由自主的想到瓦片、人骨等神秘词语。今天,我带着好奇、激动的心情来到龙潭生态园。在这里,我将和同学们一起完成第一次考古实地勘察。
首先,我们用“洛阳铲”来观察土层基本情况。洛阳铲是古代盗墓贼发明的一种工具。它又长又重,铲子最下面的地方十分锋利,便于土层挖掘。考古时,人们用洛阳铲去挖掘土层。铲子要直上直下,边挖边转圈,最后轻轻把土提上来。铲子与地面形成一个夹角,轻磕一下,土便完整的呈现在地面上了。这时,我们可以观察土的颜色来判断有无墓葬或遗址。有时,洛阳铲下去需要花很大力气才能拔出来,那是因为有的土层结构紧密。如果挖出来有一些黑色炭状物,那可能是先人们烧饭留下的痕迹。
在考古挖掘中,最上面一层为耕土层,就是我们种庄稼时,经常翻动的土层。中间一层为扰土层,再往下就是文化层。一般情况下,然后扰土层没有什么考古价值,但文化层会有一些遗迹,用专业术语来讲,就是文化遗留层。
使用完洛阳铲,我们又去参观了遗址土坑。在这里,我们知道了“探方”。它是考古最常使用的方法。简单地讲,就是竖直地在地上挖出正方形大格。当然,“探方”可不是随便挖的,要经过严密地勘察等。在一个个“探方”里,我们可以看到牛的骨头,人骨等。第一次见到人骷髅,我的内心还有点小激动与小期待的,我很好奇。而“探方”与“探方”之间的土梁称之为“隔梁”。它也是我们参观时所走的通道。在“探方”里,我看到许多用粉笔划开的土层,它们的颜色稍微有点不同,这些线就是用来区分土层单位的。
“同学们,这边!我们来看一下“半地穴式房子!”跟随声音的方向,我看到了真正的半地穴式房子。哇!这就是七年级上册历史书上讲过的半坡人居住的半地穴式房子!今天第一次见到它,不胜新鲜!半地穴式房子最大的特点是保温。在干燥寒冷的北方,这种房子最适合人们居住。我不禁赞叹先人们的智慧:他们在适应环境的同时改造居住方式,设计出这样独特的房子。这真是验证了“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会制造和使用工具”这句话。
在参加完“追寻殷商聚落实践活动”之后,在龙潭生态园集合时,发现地面有些垃圾,同学们自觉地走过去捡起来。社长史浩晨号召大家把龙潭生态园的卫生清理一下。于是同学们分头行动起来,因手机有限,只照到部分同学的文明身影。
正如孔祥能同学在活动后感受中所写的那样:天街小雨润如酥,尽管我们在环保上只尽了微薄之力,但我们相信,一定会似是润物无声的春雨,文明行动会继续感染他人,积少成多,成为强大的力量。让我们共同保护美丽的家园!
史浩晨同学写到:以实际行动成为城市文明的参与者和维护者,在平凡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奉献自我、实现自我,体现了不凡的价值!志愿服务,我们一直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