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庆泰拍摄了《定军山》,由此揭开中国电影制片的第一幕。1913年,上海亚细亚影戏公司和香港华美影片公司的拍摄活动以及1916年商务印书馆的兼营电影业务,既在时间上前后接续,又在拍摄尝试中显示出不同的旨趣,蕴涵了中国电影的形态萌芽。
由张石川、郑正秋等人于1913年在上海创办的新民公司和黎民伟等人在香港创办的人我镜剧社,这两家机构拍摄了中国最早的两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1913)和《庄子试妻》(1913),短故事片《难夫难妻》和《庄子试妻》揭开了中国叙事电影的序幕。
我们先看看《难夫难妻》这个短片故事片。
《难夫难妻》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和郑正秋于1913年共同导演。
郑正秋(1889-1935),广东潮州人,自幼随父母迁居上海,辛亥革命时期,受进步思想的影响,以剧评支持革命,且力主旧戏改良,提倡新剧并自办剧社。他编导的《难夫难妻》根据中国传统的婚姻仪式,描写各有一子女的乾、坤两家,如何在媒人撮合下,把不相识的一对男女送入洞房。以社会讽刺剧的形式,揭露并批判了封建婚姻的买卖性、盲目性和不合理性。拍摄工作在亚细亚影戏公司洋房院内用白布蓬幔遮盖的一块露天摄影棚内进行。
当时还没有“导演”这一称谓,实际上起导演作用的是郑正秋和张石川,前者负责指导演员的表情,后者负责指挥摄影机位置的变化。摄影机位置摆好后,就请演员在镜头前表演,各种表情和动作一路做下去,直到200尺一盒的胶片摇完为止,从而成为中国最早的电影导演。当时的镜头位置是固定不变的,永远是一个“远景”。如果胶片拍完了而戏没演完,就换上新胶片续拍,但没有专门的人负责场记、服装、道具。有时演员会随意换服装,这样续拍下来便常常闹出张冠李戴的笑话或者前后连接不上。当时的演员大多来自郑正秋的文明戏社团--民鸣社,他们沿袭文明戏的表演套路,所有角色都由男性演员扮演。1913年影片公映于上海新新舞台,此片长为4本。
《庄子试妻》由黎民伟编剧,黎民海导演。
黎民伟(1892-1953),广东新会人,曾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庄子试妻》取材于传统戏曲剧目《蝴蝶梦》中“扇坟”一折,描写庄子诈死,化作楚国王孙,试探妻子是否守节的故事。据说此片长为2本,可放映15分钟,影片全部实景拍摄,片中的人物穿清朝服饰。其中还用了特技摄影,让庄子的鬼魂在片中忽隐忽现。黎民伟的妻子严姗姗扮演田氏的婢女,成为中国第一位女演员。
这两部影片虽显粗糙稚嫩,但与任庆泰的《定军山》相比还是进步了许多。首先,它包含了基本的电影导演活动,即指挥演员表演和调动摄影机;其次,已经有了比较简略的“幕表”式的剧本;再次,出现了初步的摄影、美工构思,还使用了特技。
这两部影片也很具可比性,从取材上看,《难夫难妻》面对现实,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尝试从更贴近社会的文明戏切入电影;《庄子试妻》转向传统戏目,但也试图让它较接近生活。从文化和价值取向上看,前者表达了对封建包办婚姻的不满,体现出“西风东渐”之下对妇女命运的关怀;后者则囿于传统的观念,但故事的喜剧性及善意结局使影片具有较强的娱乐性。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