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思设计 用心展示——黄金村中心小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校本专业支援第八次活动

icc
创建于2023-01-12
阅读 4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阳光正好,微风不燥。2022年12月8日上午,我校3位青年教师赖彩嫦、曾繁秀、谢文香来到了书声琅琅的南枫小学参加本学期的第八次校本专业支援活动。

       广东省邓莹源名教师工作室成员南枫小学的陈燕副校长及南枫小学的李少华老师分别为我们展示了精彩的单元整体教学的单元连续课课例——《百分数的应用(一)》、《百分数的应用(二)》。

       我们首先来到了陈燕副校的精彩课堂。陈校以有趣的水结成冰的科普小知识激趣引入,使学生了解了水变成冰体积会发生变化。接着出示留空的冰盒,请学生观看小实验:留多大空间,刚好结成一盒冰呢?引出问题一: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百分之几?陈校引导学生建立解决问题的模型:先利用画图的方法画出冰和水的体积关系,再想是“增加谁的百分之几”,最后算“增加百分之几”。学生四人小组交流之后派代表当“小老师”上台展示,汇报本组的思考过程,台下的学生提出质疑请“小老师”解惑。通过生生互动,学生更加明白每步算式的意义。

  接着陈燕副校利用水结成冰的启示,引出问题二:冰化成水后,体积减少百分之几?她先带领学生回顾问题一的策略:画图——>列式,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用问题一画图的策略去思考,请学生把想法写在学习题单上。再请两位“小老师”上黑板,一位画图,一位列式解答。台下的学生相互交流,共同解决。

       有位学生想出了用单位“1”减 的方法。陈校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思路解决问题一,并请代表上台列式、汇报。之后陈校总结两种方法,请学生在下面独立补充解法并写答,最后带领大家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画图——>思考——>计算,并对比思考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1、单位“1”不同,不管增加、减少都是用差减去单位“1”。

2、画图不同,单位“1”是谁就把谁放前面。

       课堂最后,陈校带领大家回到探究的起由:留多大空间,刚好结成一盒冰?要先知道哪些条件?从而引导学生总结出百分数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管是什么数的应用题都能运用“画图”的策略去解决。

  观摩完陈校精彩的课例,李少华老师为我们展示单元连续课的第二课时:百分数的应用(二)。李老师请学生在新课学习前先解决一个问题:南枫小学有女教职工60人,男教职工比女教职工多1/4,那么男教职工有多少人?李老师要求学生先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再解答。接着组内交流。再请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想法,学生想出了两种列式方法,并通过生生互动理解了单位“1”的妙用。

       接下来是新知探究环节,李老师由列车的发展引入,请学生从图片中提取出数学信息,并提出尽可能多的数学问题,最后聚焦解决其中一个问题:现在的高速列车每时行驶多少千米?

       李老师先请学生思考“现在高速列车的速度比原来的列车提高了50%”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并跟组内同学分享。有学生提出可以画图分析。李老师顺势请学生画图表示数量关系再列式解决,并在组内交流,接着请学生上台当小老师汇报并解答台下同学的疑惑。生生互动之后,李老师引导大家理解:解决列车提速的问题,其实就是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是用画图的策略分析数学信息再解答,可以用两种方法。

  最后李老师引导大家对比本节课解决的两个问题——“教职工”(第二单元)、“列车提速”(第七单元),发现解决思路都是:提取数学信息——>发现问题——>分析信息(用画线段图的策略)——>列式解答,解决问题。因为百分数是特殊的分数。研究的问题都是两个数之间的分率关系。由此启发学生寻找知识之间的联系,举一反三,达到了单元整体教学的目的。

  观摩完陈燕副校和李少华老师给我们带来的两节精彩的课例,我们与南枫小学的数学老师们一起评课。陈燕副校有趣又贴近生活的科普小知识非常巧妙地为学生创设了关于百分数的情境,整节课的设计也都是围绕这一情境进行层层递进,学生通过陈校的引导在自主探索及生生互动中思考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由冰盒问题引入探究,最后回到冰盒问题总结归纳形成模型,学生掌握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李少华老师将分数和百分数两个单元的内容对比整合,引导学生学会知识迁移、举一反三地运用画图的策略解决一类问题,这样的设计也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两位老师在教学设计上的用心、巧思,在课堂组织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我们都觉得很惊艳,受益匪浅、收获满满。

撰稿:赖彩嫦


初审:陈燕  谭海珍


终审:邓莹源   陈剑

阅读 4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