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基本问题为导向的大单元网络教研--王春波工作室宋永鑫老师的网课《版痕之美记录家乡变迁》教学研讨

夜 奔
创建于2023-01-11
阅读 1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2年底疫情还在蔓延,对于美术老师的我,发生了一件翻天覆地的事情,那就是新课程标准的推出,对于工作了20年的我,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学都要发生质的变化,从之前的以教师的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到以学生的学为主的教学方式了。鉴于当下的教育体制和教材的编排的不合理性,在教学中对于我们就提出了新的问题。那就是如何使用旧教材适应新的改变,研究一套新的学习模式或者说是一种新的学习思维那就是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

       我们都是大单元教学的践行者和开创者,在大单元教学实践中,有许多的第一次,也是工作了20年的我重新的审视自己的教学模式是否适应当下的教学,首先要理解核心素养的本位概念,在教学中研究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和“做中学”的方式学生理解教学的重难点,理解并运用大概念和基本问题、在情境化的主题中去深度学习,通过教学的逆向设计并结合自身教学条件,设计出能落实美术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那么首先我们就要思考学科大概年的基本问题的设计,思考一个上位的问题和值得学生学习的问题,那么在小单元中我们就是在基本问题的设定下,设计一系列的小问题分别在主题-欣赏-技法-构思-创作-展评这几个环节中去设计。

       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宋永鑫,来自山西省太原市第二实验小学,美术教研组长,能够加入王老师的教学团队是我荣幸和幸福的事情,我也希望我在这里能够实现自己的有一次蜕变。


下面我就简单阐述一下我的这节网课。

《版痕之美 记录家乡变迁》

       本课是基于大单元学习的模式下以瓦楞纸版画为美术样式为主,一共分为主题-欣赏-技法-构思创作-展评(疫情线上没有展示)几个环节进行的.

       

       本单元的主题结合人美版六年级的《家乡的变迁》和《箱板上新发现》这两课进行组织教学的。本课就是这个单元的第一课,主题单元。

本单元的基本问题:版画是如何再现城市变迁的?

小问题:1.主题环节:如何以太原的城市变迁为主题创作一幅瓦楞纸版画作品。

这个单元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学中因为是网课教学,我们结合视频和图片资料让学生充分的理解主题的含义,以后的作业呈现形式就是让学生对于太原的城市变迁中寻找属于自己的记忆,完成学习单。  本单元的学习借助于逆向设计的作业形式,以基本问题的提出小问题的深入来让学生自主的构建属于自己的城市记忆。学情是六年级的学生,完成版画作品对于他们来说算是比较陌生的,还要借助于刀,也有一定的风险,在教学中要注意对于学生操作的关注!


针对我的教学,工作室的全体老师都给予了中肯的建议和意见,我们也进行了有效的网络研讨。

王老师评课:

抱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宗旨与态度,仔细观摩了宋老师的课堂实录,结合宋老师对于这节课的设计解读,有以下几点感触和想法。

首先宋老师开了一个好头,立足于课堂教学,立足于课堂充分展示了,体现了工作室的初衷与宗旨,为接下来各导师团队成员有序展开线上评课议课的工作做了表率与榜样。

其次,这节课设计科学合理,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大单元教学的设计理念,把两个不同的授课内容,有机的整合结合到一起,分课时,分层次,逐步深入递进。教学PPT制作精良,内容多样,手段丰富,图、文、音、像等各方面都充分的展示了宋老师在这一领域的扎实功力,在短短20分钟之内有效的传达了知识,目标明确,重点难点到位。特别是学习单的设计,使学生们真正走到了生活里,感悟生活,体验生活,关注生活,积极呈现“营造情境”这一教学手段与理念,把现实中的美术现象汲取提炼出来,真正潜移默化的落实“美术学科五大核心素养”。整体而言,宋老师这节课是非常成功的一节课。虽然是常规上课不适亚于公开课、展示课和观摩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这也体现出宋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力,以及热爱教学,热爱学生,全心全意扑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长久以来不辍劳作的教育人的赤心,和高超的驾驭教材、课堂、教学手段的能力与水平。

以下有几个问题与宋老师商榷:

1.虽然是线上授课,板书的重要性在这一节课中被忽略了,如重要的知识点、重难点可否以文字的形式,以单页PPT进行展示,强化学生的记忆与学习。

2.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是不是没有充分的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这一教育理念?本讲主要的互动是开课前的调试,与课程中几次提醒学生不要聊天,而不是围绕教学目标与内容展开。

3.本讲的视频应用上,在20分钟之内用了三个,古诗引用到多处,可否考虑到碎片记忆的短暂性,以及六年级学生的理解和接收,对于教学目标达成的作用与意义。

4.有几处口误不知道说的对不对,如:“凌霄双塔”双塔前面的是凌霄花。是不是应该为牡丹花?再如PPT展示诗人沈唐的是词,老师说的是诗,不知对否?

5.课前准备不充分,如老师说要给同学们展示自己的版画作品,但没有来拿来,是不是可以省略掉不说。

李老师评课:

今天宋老师讲的是小学六年级的课,对于初中、高中老师来讲,以前很少接触,可以说是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虽然是网课,宋老师大胆的尝试大单元教学。给我的感觉,年轻教师在美术新课程教学的理解和行动上很快。所以大家都应该积极的行动起来,为新课程的实施贡献我们的智慧和汗水。刚才大家听到的是大单元教学的第一课,有以下的亮点,第一,视频很美,引人入胜。了解太原的昨天和今天,关注太原和家乡的发展。第二,把美术创作与生活实际密切结合。版画的艺术形式与生活品的装饰相结合。如把版画印制在衣服、袋子上呈现不同形式的文创产品体现大单元深度学习的特点,也体现了作业的个性和多样性。

第三,教学目的明确,教会学生用学到的美术技能来美化生活,学会创新和创造。

当然,由于是网课,在教学的实施上会不可避免的遇到问题。对于宋老师的课提出一些建议,不妥之处敬请包涵:

1、尽量的简化教学内容或把内容顺序调整一下。本单元重点是利用瓦楞纸创作版画。对于版画知识的讲解,尽量的简明扼要,关系不大的甚至可不讲。例如对于版画的艺术形式、表现形式,相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介绍的全面和高深的,小学生更容易走神。

2、少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多操作,真正体现“做中学”。老师可以视频中的示范教会同学创作,如:第二课练习,直接让学生做个简单的动物、植物或房屋的形象,以创代练,先让学生成功的完成一件作品,大单元教学的作业往往是系列作业要注意循序渐进。针对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技巧辅导效果可能更好。熟悉创作的全过程。初步的成功会激发同学的美术创作的兴趣。为下一步的主题制作打下基础和成功的信心。

王英俊老师评课:

刚才看到了宋永鑫老师的课有几点感受:

一、疫情背景下,线上教学能继续深入稳步推进新课标理念,当属不易。宋老师把常规网课推出来难能可贵!      

一、本课设计是在大单元教学理念下,重视主题情境的设计,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比如导入视频,有烟火气,有带入感能直达人心记忆深处,并和第二个视频巧妙的把城市主题和版画制作结合到一起,也就是大单元设置的基本问题,以瓦楞纸版画形式表现《我的太原的我的家》的主题创作。

二、第二部分是课的主题,介绍历史的太原和今天的太原,引经据典突出了家乡——太原厚重的历史、人文作为名城的前因后果,增强了课堂的感染力也体现了对学生体验感受的关注,尤其是钟楼街的变迁,改造前后,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三、最后学习单的设计,更是体现了新课标要以学生的切身感受,学生的真实生活中解决问题的理念,也突显了实践性和跨学科的融合性。

最后有几点商榷:

一、 第2部分在介绍历史的太原和今天的太原,包括著名景点,即历史变迁,是不是可以先考虑让学生开口,尽可能的让学生说,这样不仅还课给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了解学生的已知学情。如果教师要有所讲解,那可以是在学生说出他眼中,他心中的太原名胜的基础上借机呈现本科课主题怎么确定?确定的方法,比如是从它的历史性,人文性知名度,还是从版画设计制作的表现形式上,去推动学科思维的建构,比如视角、构图,或者是形状、主次、面积对比等形式…以此来为 大单元情境下提出的基本问题的解决找到方法。

二、任务单前两个问题的设置可以体现城市变迁,体现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但是本课可不可以重点放在第3点,以线条的方式尝试画出景点的同时设置出为下一步版画设计制作做铺垫的相关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探讨。

说的不妥之处期待各位老师的指正。


感谢工作室里的每一个老师给我一个成长的机会。


我的反思:

1.作为大单元的课程的第一节主题课程,没有很好的领悟新课标的精神,那就是还课堂给学生,互动少,还是以老师的讲授为主,造成学生走神聊天的情况。

2.课程的设计,没有体现出层次感,学校的递进关系不明显,有些零散,没有有效的启发孩子对于太原的热爱,策略虽然作用了视频图片的资料,但是效果一般!需要精简和梳理。

3.课堂的常规问题,板书设计忽略了,有些地方有知识型的错误!

总结本课,虽然是一节常规的网课,但是暴露的问题很多,在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严谨教学,领会新课改的精神,打造以学为主体生的课堂!


        通过群体教研我更加的明白了,以“基本问题”组织美术教学是全部少儿美术教育中的一种模式和方法,尽管其在帮助学生认知美术知识和形成表现能力上具有独特的功效和作用,但却不是唯一性和排他性的。由于少儿是不断成长的个体,在运用“基本问题”组织教学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其年龄特征,但在整体的教学过程中,要逐渐引导他们认识基本问题和小问题,学会用“大概念”组织和整理美术知识,最终成为一个“专家型”的美术学习者。

        




阅读 1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