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有信,花不误,岁岁如此,永不相负。虽然因为疫情局促于一室之内,无心赏花,然而阳台上的山茶花还是如期绽蕾开放,蓬勃的是生命。深研营第二小组本月共读的书目是特级教师董旭午《我这样教学古诗文》。董老师主张将古诗文的教和学与作者生活、课文生活、读者生活、学生生活、生活情理相融通,将课内教学与课外体悟、自主历练相融通。作者的实践说明,生活化古诗文教学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古诗文阅读和鉴赏能力。小伙伴们在阳康的日子里还不忘勤学笃思,丰盈的是心灵。下面一起来看看大家的作业吧!
初探部编初中语文与IGCSE 0509的文言文教学
——以《三峡》为例
横琴华发容闳学校 严卉
摘要:文言文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是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对于学生语文思维和核心素养的形成十分关键。优秀的文言文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到古代文学知识,还可以促进其个人发展与成长。部编初中语文教材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统一使用的语文教材,IGCSE 0509是剑桥大学国际考评部专为以母语为中文的学习者而设计的汉语教学大纲,二者在教材编排上有同有异,在文言文教学的安排上更是又有千秋。对此,本文将以《三峡》一文作为引子进行简要梳理。
关键词:部编初中语文 IGCSE 0509 文言文教学
中国古代的文言文浩如烟海,灿若繁星,是丰富文化遗产中的奇葩,有着独特的神韵气质,积淀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的精华,至今仍然熠熠生辉。千百年来,古诗文以其精湛的语言,深邃的意境而脍炙人口,吟通千古,滋养着无数中国人。无论是部编初中语文教材与IGCSE 0509所选的文言文都可以说是千锤百炼的精品。开展文言文教学,对学生来说既是语言文字教学,也是传统文化教育,更是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如果,我们能在对比不同中文教材的古诗文教学特点后,融会贯通,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相信一定会取得更加优异的教学成果。
一、教材概述
众所周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教育部审核通过的初中语文教材。整套教材共6册,每册6单元,24篇课文,由不同的板块综合构成。其中,阅读与写作构成教材的主体。阅读部分着重培养阅读一般文章的能力和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写作部分相对独立,同时又与阅读教学相互配合,培养写作一般性文章和应用类文章的能力。各单元相机安排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古诗词诵读等内容。
随着国家之间的距离不断缩小,随着中华民族逐步复兴,全世界都兴起了一阵阵汉语热,随之而来的汉语教材也在成倍增长。其中,针对初中阶段,以汉语作为母语的中文教材就有华语教学出版社的IB MYP《融合》、IGCSE 0509《采文》《夺标》和剑桥大学国际考评部官方出版的《剑桥IGCSE中文(第一语言)指导与训练》等。我校正在使用的是《剑桥IGCSE中文(第一语言)指导与训练》,其主要是针对剑桥国际普通中学教育文凭考试0509中文为第一语言课程而编写的。除了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以外,该书还旨在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创意思维能力、交际能力和解难能力。书中选取了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不同华语地区的作品,当中包括报纸杂志、网上资源以及其他出版材料。此外,本书还包括文言文。在课程结束时,学生应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赏析能力,并能在写作中展示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该书分为八个单元,每个主题又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集中训练记叙方面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第二部分是议论文;第三部分是指导写作、文言文练习和考试练习题。
二、部编初中语文与IGCSE 0509文言文教学异同
(一)文言文教学在两本教材中都占据重要地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课程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包括: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这四个方面。其中,“文化自信”被放在了首位,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新课标是这样解释的:文化自信是指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通过语文学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初步了解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具有比较开阔的文化视野和一定的文化底蕴。文化素养最终体现在文化视野和文化底蕴上,而它的核心是什么?它的核心或者说它的根基,就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而文言文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民族情感,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
就在两年前,在初中阶段,甚至是高中、大学阶段的国际中文教材中,我们几乎看不见文言文的身影,可能是那时候的教材编写者觉得与外国人的交流就算是用上了中文,也用不上文言文吧。但时间是块试金石,文言文终于写进了国际中文教材,并受到了世界各地广大师生的重视。尤其对于同为以中文作为第一语言的考生来说,是否能很好地掌握文言文,几乎就成了是否能拿到中文A*的决定性因素。
98岁的中华古典诗词大家、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叶嘉莹就曾说:“中华古诗文蓄积了古代贤人的心灵、智慧、品格、襟怀和修养。只要有感觉、有感情、有修养,就一定能读出其中蕴含的真诚的、充满兴发感动之力的、生生不已的生命。如果要我总结出最希望将中华诗词的哪一种美感向西方世界传播,那就是诗词中的中国人的精神。字里行间流淌着的中国人的情感、意志与品性,是我最希望传递给西方读者的。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现代时空的世界文化大坐标系中,为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特质以及传统诗学与词学找到适当的位置,并对之作出更具逻辑思辨性的理论说明。”
(二)文言文教学在两本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基本一致
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三峡》一文的单元导读写到:学习本单元课文,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反复诵读,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文的意境,感受山川风物之灵秀,体会作者寄遇其中的情怀。注意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三峡》一文的“预习”中要求学生课外查找有关三峡的资料,了解三峡山水的特点,并朗读课文,感受课文句式整齐、声韵和谐的特点。其“积累拓展”中有解释加点词含义和翻译课文的中间两段等。
在IGCSE 0509的教学大纲中提到,学生应该接触各种体裁和类型的文章,包括小说和非小说、散文、评论及记事文,以及中国古典著作。此类学习应该包括关注作家对语言的运用和风格的表现,能够识别并解读明确的信息和态度,识别并解读隐含的信息和态度。在教材的“导入活动”中询问学生去过三峡吗?要求如果没去过,请在网上进行资料搜集,说一说当地的风景怎么样。并列出文中的重点语句的古文和翻译,请学生连线。在教材的“导读问题”中,有解释下列画线词语、选择字词的含义、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等题目。
这说明,在两本教材中,文言文的相关背景知识了解、重点字词解释和句子翻译、课文朗读等都是教学的基本内容,具有很强的一致性。
(三)文言文教学在两本教材中的教学侧重点有所不同
同样,仔细查看两本教材中的单元导读/单元介绍、预习/导入活动、思考探究与积累拓展/导读问题和课堂活动,可以发现,除了相关背景知识了解、重点字词解释和句子翻译、课文朗读等基本教学内容外,部编初中语文和IGCSE 0509有着不太一样的侧重点。
拿《三峡》一文来说,部编初中语文在“预习”中是向学生提出了“朗读课文,感受课文句式整齐、声韵和谐的特点”的要求,在“思考探究”中让学生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三峡景物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说说作者笔下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各有什么特征。又在“积累拓展”中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水经注》中描写孟门山、拒马河、黄牛滩、西陵峡等的段落,体会其写景文字的精彩。这说明,部编初中语文不仅要求学生了解文言文的写作内容,更希望学生能掌握文言文的写作思路、方法、技巧等,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相对是比较高的。
而在IGCSE 0509官方教材,在“导入活动”中给了学生“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等四个写景的句子,并让学生结合以上句子谈谈自己对三峡的感觉,在“导读问题”中,请学生再次阅读“清荣峻茂”这一句,把这句的画面画出来,在课堂活动(一)中鼓励学生选出文中让你印象最深的一句,然后以此为题,做山水画绘画比赛,在课堂活动(二)中推动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运用音乐、视频、照片、诗歌朗诵的方式做一个多媒体影视展,表现《三峡》一文中三峡景色的美,在“文化”中推荐阅读的与三峡有关的诗歌是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这说明,相较于部编初中语文的深度,IGCSE 0509更看重文章所能带给学生的广度及其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所以,同样是推荐阅读,部编初中语文推荐的是《水经注》中的其他段落,IGCSE 0509推荐的是学生可能早已耳熟能详的《早发白帝城》。与此同时,其安排的课堂活动大多是引导学生通过绘画、摄影、朗诵等形式去感受文章内容、去进行综合性学习,进而与日常生活产生链接。
(四)文言文教学在两本教材中的评价侧重点不太一样
众所周知,教学的评价方式多种,有自评、他评、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形成性评价、结果性评价等。在此,仅讨论以历年试卷作为评价方式的评价点。
部编初中语文在广东省的中考题中,课内外文言文通常放在一起考察,15分左右,第一题通常为解释文中加点词含义(4分左右),第二题通常为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左右),第三题通常为断句(3分左右),第四题通常为问答题(4分左右),联系两篇文言文谈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有时还要求联系生活实际。
IGCSE 0509的真题中,通常不考察课内已经学过的文言文,而是直接选取一篇课外文言文进行考察。其教学大纲关于文言文的考评细节中指出:考生需回答关于短文4(一篇文言文)的一些问题,该短文摘自明代的一篇短篇小说或文章,篇幅约为200字。问题包括简答题和选择题,仅考评阅读能力。不要求用文言文写作。考生需按要求侧重于文章的语言及对语言的理解。这意味着考生不需要事先了解文章内容或上下文信息,例如历史或社会知识。在备考中,考生应学习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文言文,以便熟悉所使用的语言。该部分旨在评估以下阅读考评目标:R1识别并解读明确的信息和态度,R2识别并解读隐含的信息和态度。其考试题通常由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等构成,总分12分。其中,由3分左右的题是要求学生解释画线词,有两分左右的题是要求学生翻译句子,其他的题多为文义理解或信息提取类的题目,如:……曰:“……”出自谁的口中?夏天的三峡有什么特点?《三峡》中,渔者歌唱的内容是什么?最后一题通常是选择题,选取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1分),考察学生对文言实词、虚词的掌握情况。
由此可见,部编初中语文和IGCSE 0509的评价侧重点有所不同。二者均会将字词解释和句子翻译放在考察内容中,但前者比重更大;在基础考察后,部编初中语文会有断句一题,考察对实、虚词的理解能力,对句式的判断能力和对语气的分析能力,而IGCSE 0509却没有这一考察点;部编初中语文的试卷中,文言文通常只有4道题左右,最后一题分值较高(4-5分左右),要求学生联系两篇文言文,谈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而IGCSE 0509题目数量较多,有10道左右,每一题分值较小,多为1-2分,多考察信息提取和文义理解能力,相对而言较为简单。
三、小结
综上,部编初中语文与IGCSE 0509的教材有同有异,因而在文言文教学中也有所体现。相同点主要表现在文言文教学在两本教材中都占据重要地位,且教学内容基本一致,不同点主要表现在文言文教学在两本教材中的教学侧重点有所不同,评价侧重点也不太一样。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只有踏踏实实钻研教材,才能在走上讲台前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根据学生的需求展开教学,在教学中真正做到条分缕析、有的放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汤少月.初中古诗词拓展教学的有效策略与方法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2(9).
[2]黎晓雯.初中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21.
[3]艾洪越.初中语文古诗词拓展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21.
[4]刘苹香.初中古诗词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施案例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20.
[5]陈景.初中语文古诗词拓展性阅读教学略谈[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2).
心有“共鸣”一点通
———网络支持下的古诗共鸣教学探索
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金海岸中学 孙月
【摘要】为改变课堂死气沉沉的状况,笔者尝试进行古诗共鸣教学,即在诗歌鉴赏教学中强调与诗歌所描绘的形象、意境和情感产生共鸣,强调学生在鉴赏中要根据自身的生活经历、情感经历与诗和诗人产生共鸣,注重学生对作品的体验,引导学生与作品产生交流,指导学生在文学阅读中得到自我发展。坚持一年多以来,课堂气氛日益和谐,学生喜学乐学,并有大量的一课一得、共鸣文章、自创诗歌写成。
【关键词】网络支持;古诗教学;共鸣
古诗是我国文学的一朵奇葩,其语言之精练,韵律之优美、蕴涵之丰富,是我国语言文化中的精髓。但是我们现在的古诗文教学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状态:学生兴致不高,学习被动,效率低,教学方法比较呆板,课堂死气沉沉。如何才能让古诗教学有所突破呢?为此,我对古诗共鸣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即在诗歌鉴赏教学中强调与诗歌所描绘的形象、意境和情感产生共鸣,强调学生在鉴赏中要根据自身的生活经历、情感经历与诗和诗人产生共鸣,注重学生对作品的体验,引导学生与作品产生交流,指导学生在文学阅读中得到自我发展。以下便是我在古诗共鸣教学中所做的一些尝试:
一、用网络预习古诗,搜集资料,扩展阅读
1.上课前,布置学生查询古诗作者及写作背景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充分做好课前预习。例如在学习<<将进酒>>时,我让学生在网络中查找李白的相关资料,一位学生经过查找后做了如下笔记:李白是一位辉映中国诗史的伟大诗人。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年少聪慧,博学多才。二十五岁即供奉翰林,入朝为官。他的诗风豪放,想象奇特,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派的杰出代表,有“诗仙”之誉。但由于诗人对腐败的朝政十分愤慨,为朝中权贵所不容,为官三年即被赐金放还,逐出京城。在此之后的第八年,他跟朋友岑勋应邀到嵩山元丹丘家作客,在宴席中诗人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将进酒>>。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诗人李白和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已了然于胸,不仅为学习古诗内容,体会作者感情打下了基础,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品质。
2.向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推荐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这样即可以增加阅读量,又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作者写作风格的把握。例如:学习的李煜《虞美人》后,还可以读一读他的另一首《浪淘沙》,学生就会知道他的诗词多以亡国哀思为素材这一特点。
3.向学有余力的学生推荐同主题或类型的作品,提示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如,学习《蜀相》时,我建议他们登录《历朝历代咏武侯诗词大全》的网址,进行学习。学习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时,我推荐学生利用网络来比较阅读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不同的作者,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环境,却拥有相似的心情,相似的感受。此时,相似主题的古诗词有机地整合为一体,在比较朗读中,再次引领学生在情绪场中共同受到一次精神洗礼,从而把握诗人内心的情感历程。
二、自主理解诗意
自主理解诗意文,是学好古诗词的关键。我想给学生创建一个宽松的环境、一个合作的氛围、一个自读自悟的机会,同时运用多种途径,相信学生一定会凭自己的力量理解诗意,不迷信书本,不迷信老师。在网络课上,学生们根据自己的需要,进入不同网页获取相关资料和信息,在发散思维课上再进行交流。同学们经过自主学习、自悟自得、互学互补的过程,体会了尝试的快乐、合作的快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角,他们找到了自己的答案。发散思维课上学生们的发言情况证明,学生在经过自主理解之后,思考的问题更多了,更有价值了,有时还会难倒老师。这种自主学习的精神必定会使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能力得到提高。
三、指导诵读,贵在共鸣
“诗是有声的画”。 古诗大多对仗工整,平仄有律,读起来琅琅上口,古诗以它独具的节奏美、韵律美和意境美,最能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因此在古诗教学中要采取范读、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配乐读、加手势吟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到深处水渠成”。 只有让学生对古诗的朗读产生好感,他们才愿意在课外再接触。所谓“读之者尽而有余,久而更新”,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从不自觉到自觉地带着自己的主观情感去阅读作品、感知作品、感悟作品,也就悄然吸纳了古诗文的醇美。同时,学生的感情会变得更加丰富细腻,感觉会变得更加敏锐细致。这对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能起很大的作用。
四、古诗教学的核心在于共鸣内心情感
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经过数千年沉积下来的精髓。古诗之所以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在诗歌长河中熠熠生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诗歌表现了人类永恒的主题——情。诗歌本质上就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艺术,诗人用“诗”这一特定形式来作为内心情感的载体,从而一吐为快。“诗言志。”(《尚书·尧典》)“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汉·毛苌《毛诗序》)“诗缘情而绮靡。”(晋·陆机《文赋》)这些论述都精当地阐明了诗歌的本质就是抒发感情。所以,大凡优秀的诗篇都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产物”。然而,我们知道,体会古诗文一般经历三个阶段:感知理解、形成意象、体会情感。其中,体会情感,是实现内化真正读懂地一个重要标志。我们要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情感,与诗产生共鸣。通常诗中的情都由景出,景中见情,情从境生,情境交融,学生的心弦被拨动了,必然与诗人实现情感交流,学与古诗烘托的氛围产生共鸣,加深对诗的理解。这样,学生既深刻地理解了诗意,又能更好地体会到诗的意境美。课堂不再贫乏枯燥,而是充满了生机,充满了诗情画意。
五、抓住时机,鼓励激情创作
当情感酝酿到高峰时,学生都有一种一吐为快的感觉,而诗歌是情感表达的最好方式。灵感稍纵即逝,如果不能抓住学生情感迸发的最佳创作时机,那是课堂资源的极大浪费。我鼓励学生抓住瞬间的灵感大胆创作,不必拘泥于诗歌的形式,尽情倾诉心曲。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古诗的现代功效。一个学生在学完杜甫的《登岳阳楼》后自己创作了一首《心系灾区》。
心系灾区
突闻西南旱,又传中南涝。
昨日燕飞舞,如今花摧萎。
何惧天捉弄,八方共相依。
中华挺脊梁,华夏尽朝晖。
在创作完《心系灾区》,这位学生谈创作甘苦时说:年老体衰的杜甫尚在忧国哀民,我正值花样年华,更应将关心国家大事,民生疾苦。恰好手头的报纸上报道中南地区遭受洪涝灾害,所以我就随手写下了这几句话为祖国,为灾区人民打打气。
这随手写下诗句虽然浅显稚嫩,对仗也不工整,但它依然给我们的古诗共鸣教学带来了惊喜。这种尝试是值得肯定的。除了诗歌创作之外,学生们还写下了大量的共鸣文章。
六、利用网络,反馈交流共鸣文章
在上完课后,我将学生写成的共鸣文章放到班级博客中,学生点击阅读方便,互批互评的积极性也提高,有时还会因为观点不同而产生争论。学生越来越愿意写,越来越期待老师同学们的留言。如学生在《拟行路难》的共鸣文章中写到:昔日的旧友已“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站在各自的新起点上拼搏。我们虽在低谷,但不能吞声踯躅怨天怨地,欷歔人生,我们要用百倍的努力去和梦想拉近距离……这段话被放到博客上之后,其他学生纷纷留言,或为自己虚度时光而感到懊悔,或表明自己拼搏向上的决心,实现了学生之间的相互教育。又如学生就李白的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在博客上再次引发争论。
实施古诗共鸣教学以来,课堂气氛日益和谐,学生喜学乐学,并有大量的一课一得、共鸣文章、自创诗歌写成,发表于各大报刊杂志。在古诗共鸣教学的课堂上,学生除了接受了新知,也获得了情感的愉悦满足,思维火花不断闪现,主体意识得以凸现,课堂终于初现“万紫千红总是春”的局面,这就是“心有‘共鸣’一点通”的功劳吧!
参考文献:
[1]郭铭辉.《自在娇莺恰恰啼 古诗“共鸣教学”辅助读本》[M].北京:线装书局,2008.
[2]向芬芳.古诗共鸣教学探索[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1(9).
[3]吴迪.让学生与古诗情感共鸣的思考[J].知识文库,2015(19).
[4]刘广现.古诗鉴赏的三种共鸣[J].语数外学习(高中版),2004(3).
[5]张玉英.古诗词教学的自主合作学习策略[J].文学教育(下),2009(8).
新课标视域下的生活化古诗文教学的思考和探索
珠海市湾仔中学 陈蕴彦
古诗文教学是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由于其语言精练和时代背景,理解隔阂等因素,古诗文教学存在较大的挑战。在日常教学中,背诵,翻译等方式导致很多学生对古诗文不感兴趣,时代的迥异未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如何为学生与古诗文构建理解和共鸣的桥梁呢?在阅读了《我是这样教古诗文》,我有一些启发,接下来我结合教学经历谈自己对古诗文教学的思考和探究。
一.读深作者,理解文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到:“语言文字及作品的审美路径主要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感受就是接触和浸润,从中获得一些感性认识。”古诗文教学中常出现的教学方法是“就诗论诗”,也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只关注诗歌本身,对字、词和句进行解读翻译,让学生把大意写在课本上并背诵,但诗歌背后的故事却往往会被老师忽略,但这恰恰是最重要的,了解了诗人当时的处境、背后的故事反而更能使学生深入体会情感,自然而然地入诗境,得诗意。
教好古诗词,前提是教师要对古诗文作品有感觉,教师要细读诗文,领略、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做到备课时不脱离审美感悟。诗歌是诗人表达情感的形式,诗人身处的时代特点、生平经历等都是教师在备前需要深层挖掘的。在我看来,带领学生理解古诗文的第一步,就是走进作者。
七年级上册的《论语》教学一般我们会注重对十二章的语句理解,但是学生仅停留在朗读和翻译中,没有很多人生经历的他们是无法对这些语句有深层理解的。《论语》在我国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难道只有翻译等手段吗?在这一课的教学上,我希望学生不仅理解十二章,还通过这十二章认识到孔子。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伊始,我给学生做了一个拱手弯腰的礼仪,告诉他们这是古代儒生们对先生孔子的尊敬。接着,抓住孔子比较特别的外貌特点,让他们猜猜孔子身高长相、家庭背景、引起学生对孔子的兴趣。接着在播放一段《典籍里的中国》的片段,学生在观影过程中感受到视觉冲击以及《论语》的震撼之处。尤其是《论语》中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这句话在理解上最难,十几岁的学生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他们没法理解人生阶段的特殊性,所以我播放孔子的一段经历,把作者与语句相联结,既能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感受,也有助于对语句的理解。
又比如《诫子书》的教学,该书信的内容主要是以议论作为主要的表达方式,用于劝诫儿子如何成为君子,学生面对这样的书信麻木无感。因此,我们对该文的教授前要明确本文是诸葛亮去世的那年写下的,很大可能是他的绝笔信,提供这样的背景介绍下,学生自然开始理解朗读书信的语气应该殷和凄婉。另外,还要介绍诸葛亮三代人的故事,诸葛瞻抗战宁死不屈的故事,更能让学生走进文本。
另外,课后时间可以给学生推荐央视的文化类节目,例如《古代风流人物》《中国》,让学生在节目故事中更能理解古代诗人的情怀。
二.品读意象,融入意境。
在诗歌的教学中,理解古诗文的内容,不仅仅仅是指诗词的意思,还要理解诗词中的意象和用典。通过对意象的赏析来深入作者内心,从而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如古诗中常见的月、柳、酒、夕阳等意象,分别寄予了作者不同的情感,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
学生对于意象仍然停留在表层理解,这需要我们引导学生把诗歌与生活相联系。比如曹操的《观沧海》教学中,首先给学生展示一张大海的图片,用形容词去说说大海给我们的印象,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曹操,看到大海,你会有什么感受,这样逐步引导才能让学生理解“开阔胸襟”。又例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为何明月是寄托情感的载体?此时我会在黑板上画两处人物,中间一轮明月,让学生通过图画理解到人们身处不同地方,但是晚上如果有思念时,抬头就能看到明月,所以明月是古人思乡的重要意象。再如《次北固山下》中诗人站在船中,看到两岸的景色,“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此句引导学生结合中国人的每到年末必回乡理解为何该联的下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浓浓思乡情。
在八年级上册的《饮酒》和《春望》的群诗阅读课上,我整合了这两首诗的共同的意象:花、山、鸟等,引导学生分析该意象在两首诗歌中的形象特点有何不同,背后的感情密码是什么。最后带领学生关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见”与《春望》中的“望”的表达效果,学生通过对比感受,更能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思,区分陶渊明的“出世”和杜甫的“入世”人生态度。
三.组织活动,调动积极性。
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八年级下册有一个综合性实践学习叫“古诗苑漫步”,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三个环节:诵古诗—唱古诗—辑古诗。给孩子们提前布置了任务,让她们有充分的时间做准备。在每个环节实施的过程中,无论是诵古诗还是唱古诗,学生都热情高涨,全情投入其中。其中让我感觉做的最棒的就是辑古诗,很多孩子拿出自己最喜欢的本子,抄上自己喜欢的古诗词,并给每首诗词都配上精美的插图,甚至还有同学还给自己做的古诗词辑录本起了自己喜欢的名字,做了相关的目录和页码,做得就像是一本书,一本只属于自己的特别的古诗词书。在这个过程中,我认为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已经懂得许多古诗词的内涵。因为对古诗词的理解与赏析这块是个难点,在古诗词应该如何赏析这方面,我认为教师不妨顺应古诗词情感抒发的特点,构建“显象—得意—达境”的赏析思路。部编版语文九年级的诗歌学习已经明确提出“把握诗歌意蕴,体会诗歌艺术特色”“把握诗歌意象”等语文素养的要求。“显象—得意—达境”的赏析思路正是循着这一要求来的。“显象”,即彰显意象;“得意”,即获取诗歌相对意义的理解;“达境”,即把握诗歌的意境。其实就是指在读懂诗词大意的基础上,将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画面,领悟作品抒发的情感、负载的思想意蕴和营造的意境。这是一种古诗词教学的常规思路,同时,作为一种鉴赏方式,也是学习古诗词需要达成的目标。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中的文化节目越来越多,旨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例如《诗画中国》把古诗文与绘画相结合,《“字”从遇见你》介绍文字的演变和文化内涵,《中国诗词大会》的比赛形式更为语文课的教学提供较好的范例,《经典咏流传》把诗文与歌曲联系,家喻户晓,既有趣味性又具有知识内涵。我们的古诗文教学探索可以参考这些节目,或许会走出一条适合学生又有效的道路。
在细微之处读古诗文
——《我这样教学古诗文》读书心得
珠海市第十一中学 林旸
本月共读书目是董旭午老师的《我这样教学古诗文》,在古诗文教学中,我会习惯把字词解释当做重点,花了大部分课时,明知道这样不对,却也很难走出舒适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调整。读完这本书后,我感触颇深。
一、关注语言现象,让语文课有语文味
董老师以《核舟记》最后一段“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中用数词作定语后置这一语言现象,细究“为什么非要用数词定语后置的方式来介绍核舟上的人、窗”,细究其倒装背后句子的特殊魅力:在语言特点方面,这样的造句保证了句式的整体,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音韵之美;在表意功能方面,突出其倒装部分的表意重点,即小小核舟之上雕刻的东西如此之多,赞叹之情不言而喻。
从语言现象入手分析古文的特殊魅力,语文课便有了真正的语文味。
董老师不限于此,他还强调“生活化教学”,联系这一语言现象在生活中运用的例子,如:(1)这黄瓜,水灵灵的,还顶花带刺儿呢,真招人喜欢!(2)这馒头,热腾腾的,又大又白,看着就想咬两口!(3)给我称里脊肉,一斤!借助生活化的语言让学生更加理解定语后置在突出定语重要性的意味。
在教学中,这样的语言现象用对比教学这一方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
请你大声读一读以下两个句子,说说哪个句子更适合用在文章结尾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1)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2)通计一舟,为五人,为八窗;为一箬篷,为一楫,为一炉,为一壶,为一手卷,为一念珠;对联、题名并篆文,为三十有四字;
学生通过大声朗读,更能感受到第2个句子(没有定语后置)更倾向于陈述事实,在表情达意上没有第1个句子那么强烈。
事实上,除了定语后置这一语言现象,教材中的古诗文还有很多的语言现象,如省略句、状语后置句等,都可以用对比阅读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其语言的魅力。
二、在无疑中设疑,让语文课有嚼劲
有些疑难问题教参中有,老师们就会照着教,但有些疑难问题往往很重要,教参中没有,有些老师就不教,其实,这是老师缺乏质疑释疑的探究精神。在无疑之处设疑,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董老师以《兵车行》为例,指出我们教学古诗文,较多时候都只是停留在“情景式赏析”,过多地关注“写什么”、“怎么写”的层面,对“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的问题却极少问津。而这首诗有在“为什么要这样写”上有两处“无疑之疑”:其一,作者为什么要用百姓生离死别的场面开头?其二,作者为什么不肯自己亲自出场问话?解决这两个问题,就是解读文本的过程。董老师认为,要回答这两个问题,至少需要考虑作者、文本和读者三个维度。作者是有他的写作意图及其要表达的情感的,文本是有其思想主题和表达艺术的,读者是有其思想情感和审美需求的,即这样写,是否能有利于作者情感的表达,是倾向于客观呈现与评判还是汹涌的情感抒发;是否能突出作品的思想主题、定下情感基调;是否让读者感同身受、激起共鸣、引发思考等。这三个维度是由生活情理界定的,这就是生活化地教学生用生命去多维、深入地赏析。
从“写什么”、“怎么写”跳出来,引导学生在“为什么这样写”中设疑,鼓励学生从作者、文本、读者三个维度对古诗文进行分析,更能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如《曹刿论战》的教学中,教师可设置“为什么重点描写曹刿与鲁庄公战前论战的语言”这一疑问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理解《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左传》是儒家经典学说,《左传》中的故事在各个方面体现儒家学派的思想主张,曹刿与鲁庄公关于“以何战”的讨论突出取得民心是大胜仗的基础,其语言描写最能体现儒家学派的“民重君轻”的思想,所以要详写。在设疑、释疑的过程中,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便更为透彻,更愿意深入地“嚼”一“嚼”文本,因为他们能从只言片语中读到文字背后的思想,而不仅仅是字面翻译。
三、巧抓语言艺术,让语文课有实用性
古诗文教学不是只能停留在字词解释、赏析品味上,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时候可以从工具性的角度教学古诗文。
董老师认为学习《陈情表》,要弄懂一个问题:“李密究竟是靠什么打动了晋武帝,进而既免了因欺君之罪而被杀身,又实现了归养祖母的意愿?”董老师最打动晋武帝的,应该是李密入情入理、得体感人的语言表达艺术:1.直接先倒苦水来博得同情;2.巧言奉承武帝来流露怨意;3.最终陈述至理来转化武帝。一开篇就采用排炮式、冲击力很强的语言形式,一个不幸接着一个不幸地向晋武帝痛诉,为后文进一步吐露胸臆、恳求晋武帝开恩做足了铺垫,接下来对晋武帝的语言表达完全是一个新朝君主所希望听到的前朝降臣之语,奉承恭维、尊卑有序、入情入理、分寸有度、真切感人、令人怜悯。
这不就是“说话之道”吗?日常生活中我们处处要说话,时时要说话,掌握一定的语言艺术,即深谙“说话之道”,将它们运用到日常与他人的沟通之中更有利于我们与他人恰当沟通。比如在上完《陈情表》之后就可以尝试完成以下情景式任务:学校艺术节快到了,负责舞蹈表演的陈老师邀请你参加学校舞蹈队节目排练,但是你已经担任班级节目策划人,分身乏术,无法接受老师的邀请。你会如何回应陈老师呢?
语文部编教材中可以从语言艺术的角度入手的,还有《孙权劝学》、《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加入“学以致用”的环节,设计一些生活化语言运用场景,让学生把古人语言表达的智慧加以运用,使自己语言更有分寸、更有逻辑、入情入理。
四、知人论世,让语文课有人情味
“诗以言志,文以载道”,古诗文的背后是古代文人的志与道,读诗、读文,实际上是读文字背后的“人”。比如,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读到的是仕途失意、亲人分离却仍乐观豁达的苏轼,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读到的是初贬黄州时不愿随俗的、落寞的、孤寂的苏轼,读《记承天寺夜游》,读到的是贬谪黄州试着排解内心苦闷的苏轼……读韩愈的《马说》,读到的是他对当权者埋没人才的痛斥,更是自身怀才不遇的悲愤,读《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读到的是他为君主肝脑涂地在所不惜的忠烈,读《师说》,读到的是他重振师道的振聋发聩的警醒……
读古诗文,不能只停留在文章本身,更要读懂文章背后“人”的情与志,这样的语文课才有“人情味”!
“生活化”语文的教学理解
——董旭午《我这样教学古诗文》学习方法记
凤凰中学 王瑞
董旭午老师倡导并主持的“生活化语文”在一线教师心中意义重大,并且无数的老师追随董老师进行了教学尝试。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时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与生活相融通,也就是要打通教学与生活的理念。语文教学生活化,实现语文课堂教学与作者的生活,教师的生活,学生的生活与生活情理的融合,是语文知识与生活体悟相融通,是课内表达导练与课外自主历练相融通。这样的教学,绝不会把学生教成书呆子,不会教成“高分低能”。正所谓,语文是通向生活的河流,最终的指向是教学生学会生活,正确处理生活中事,让生活因为语文的学习而更诗意,更精彩,更有生活气息。
古诗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每个语文老师都必须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的智慧和精髓。古诗文教学的现状,多倾向背诵记忆,以考察考点作为基础进行的教学,与生活的融通相对较少。所以董老师认为,这样的教学远离学生的生命与心智,不符合教文立人的教育理想,应该多点语言艺术的品析,少点语文知识的讲解。例如:古诗文中的文言现象很多,如“之”,时而代词,时而动词,时而音节助词,时而句中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学生往往记背某些句子的某些用法,过一段时间忘记了,又要重新复习,重新背诵。这样学生在学习古诗文时,常常畏惧记背,很难对古人高超的语文艺术进行分析/欣赏/学习,这样的学习最终就导致对古诗文学习失去长久的兴趣,也很难如预期的学习效果,更遑论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
那应该怎样教学古诗文课呢?董老师有很多方法有趣又实用。例如:他要教学生学习“摇头晃脑地读”。哈哈,是不是很多语文老师现在已经不用这种方法了,甚至觉得有点迂腐。可董老师的语文课堂,偏偏回归这种让学生摇头晃脑的体会古人意图的感觉。这种读法,可以使得文言语句特有的韵味在读中传递。例如,古人的之乎者也而其焉于等虚词,不需要可以让孩子们记背每一种用法,而是在读中引导学生们体会语气的不同,或是舒缓,或是强调,或是质疑反问,教师长期有意识地启发学生诵读,学生慢慢体会到那种文言感觉,养成良好的文言文诵读习惯,进而凭借自己的文言语感去读去悟去品味,同样可以形成较强的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每天坚持诵读文言文,摇头晃脑地找感觉,充分享受文言文的惬意与快乐,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对古诗文的学习感兴趣,产生信心。
引导学生学会“猜字”。就是像英语教师一样,先让学生结合语境去猜猜,再去查阅工具书来印证,教师无需像一本词典一样,把的字词都一字不差地翻译出来,再让学生去背诵,而是应该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启发,点拨学生去大胆地猜。一词多义现象/通假字现象是初中文言文的教学重点,学生往往死记硬背,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如果能让学生去猜读,再印证,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尤其再考试中,学生往往可以通过大胆的猜测去完成一些课堂中没有学到的字词。这样的教学生活话,又有趣味,最大限度地确保学生在教师的导引下灵魂站立着学习,猜想和探究,也确保教文与立人有机相融。教师长期这样引导学生,学生自主做事的能力和独立健全的人格也会自然而然地得到良好的发育。
教学学生积累。古诗文学习中字词释义的积累很重要。学生在学习中要有积累的习惯和意识。要将积累古代字词释义的同时要积累古代文化常识,唯有如此,才能在万千文言语料中积累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增强功底。还有一个重要的积累点,语法现象。经常老师讲得忘乎所以,学生停的浑然一团,不解真意。对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回归成语学校覅生活。成语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语言文化中最凝练的语言表达,多以多理解积累成语释义和字词用法,有利于学生积累文言文中的语法现象。在课本中学语文,更要在生活中学语文,做到古诗文学习生活化,提高语言能力和素养,这也是新课程标准对孩子们文言文学习的基本要求。
董老师说古诗文教学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分析和梳理遣词造句,厘清语言表达思路,要明白作者的行文逻辑,要深入其里,要领悟要义,才能将其化为生命里的财富。这是一个用心美读和充分享受的过程。背诵经典,需要用生命与作者对话,直至灵魂相通。比如,我在读《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两部书,对诸葛亮的才华和品德深感敬仰。在教学《隆中对》时,对“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的感受颇深,也特别能理解刘备的对贤才的敬重。因此,我也非常赞同董老师要深入其里领悟要义的教学要求,这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
一篇经典文言文,古诗文,尤其是选入教材的文章,值得我们认真欣赏。如李白,杜甫,王维,苏轼等人的作品,要从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到运招用技等方面深入挖掘,体会妙处。如我在教学《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的最后分析:明月几时有是以明月开篇;千里共婵娟是以婵娟(明月)结尾,这就是首尾照应,学生对此大吃一惊,没想到这个点。这就是古人做文章方方面面兼顾之处。所以,我们一定要深信不疑,我们的古诗文教学一定要让学生有所体验,感悟,而不能停留在借此和翻译课文的层级上。教好学生学号语文,掌握母语,是每一个语文老师的应有之义,所以我们必先要有意识地深入挖掘文本,感悟古人的智慧。
古诗文教学要返本归真,走生活化之路。要踏实做好“读文学写”,用教材来教。诗歌的遣词造句是极其讲究和凝练的,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带领学生学习并应用。“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是七年级上册杜牧《泊秦淮》中的一句诗歌。在教学中我们一定会引导学生体会“笼”字的妙用,因为它勾画出了秦淮河上烟月迷蒙的景象,给人一种柔和幽静之感。作者在选用这个词的时候,一定是悟到了笼的真滋味。水雾和沙和月笼罩秦淮河,又何尝不是笼罩了诗人的心。夜泊秦淮的那个夜,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或者也如着水雾月月光吧!“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两句通过历史教训来表达现实的心境,也表达作者的内心世界。借景抒情,景物是心情的写照。所以我们可以就此教学生一种写作手法——借景抒情,情融于景。并在诗歌学习之后,布置一个小小的写作任务。就是将阅读与写作联通起来,从生活中观察景物,并借助景物真实的抒情。这是生活化语文的教学理念主张,即依文练笔,即实现课内表达导练与学生课外自主历练的融通。
同时,我们教师在写作较教学中一定会提到谋篇布局。单纯的讲不如在文章中学。董老师讲其在《送东阳马生序》(宋濂)一文的教学实践。宋濂并没有依据自己的声望和地位进行教育指导,而是把对方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上,说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情形,在无书无老师的情况下,自己在艰苦环境中的勤奋精神使得自己自主学习,继而通过与太学生条件的不同来强调勤苦学习的必要性,最后强调读书最重要的是勤奋刻苦,才能业有所精,德有所成。这样的谋篇布局,令每一个年轻人读完都会有所触动,体会到文章深处的一种崇高的人格魅力!这就是谋篇布局的厉害之处,层层深入,对比映衬。
读完董老师的《我这样教学古诗文》,深感惭愧。觉得自己就是在平庸地进行教学,对古诗文的教学还是以教为主,缺少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对语言的遣词造句,对文章的篇章结构,对整体的文章布局,对作者写作技巧的深入挖掘,对作者个人话的语言表达都缺少必要的挖掘。教学方法略显陈旧,虽大张旗鼓搞课堂改革,依然缺少最本质的思考。语文教学的生活话,打通语言与生活的隔膜,让作家走进生活,让活生生的文字走进生活,让真实的鲜活的语言走进学生的心田,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草一木皆是诗,所思所问能成文
——读《我这样教学古诗文》有得
珠海市金鼎中学 温晓青
12月,大家共读了《我这样教学古诗文》一书,书中所选的古诗文都是高中课文,但是作为初中语文老师的我们读完后所受到的启发是一宋宝贵的。
《我这样教学古诗文》一书有问题与思考篇、方法与归因篇、教例与反思篇三大部分,从这些标题已见作者的“思”在其中,而在引言中作者就从四大方面总述了全书的内容:实现课堂古诗文教学与“多维生活”的融通;实现课文语文知识与生活情理的融通;实现学生课内体悟与课外体悟的融通;实现课内表达导练与学生课外自主历练的融通。整体而言,董老师提倡古诗文教学要走生活化之路,我也可以理解为,这是作者董旭午老师教学古诗文的宗旨,也可能是他坚守的教学宗旨和教学愿景。
在此之前,我想很多老师和我一样,文言文教学的步骤通常是:简要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接着读课文,然后逐字逐句讲解翻译通读全文,紧接着是分析人物形象、艺术手法、结构特点,最后总结文章的主旨。在这个步骤中翻译课文会花费很长时间,像《出师表岳》《阳楼记》这样的长篇要三个课时以上,我们老师也很清楚,花了这么多时间,而效果是不显著的,学生们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这么翻译,最后他们记住翻译也往往是死记硬背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或许他们根本就没有消化。而古诗词的教学就更“敷衍了事”了,上得认真一点的时候,会知人论世、串讲全诗内容、赏析诗句语言、总结主旨情感,这个过程中,我们往往用翻译文言文的方法去翻译诗词句,诗歌的美感在逐字逐句的翻译中支离破碎,破坏性极大。更到时候,古诗词在初中课堂的教学是很少的,老师就是让学生们去背记而已。
来看看《我这样教学古诗文》是怎么做的。
一、思作者所思
《数词后置定语:其实远非那么简单》,作者从《核舟记》中最后一段写起: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董老师认为我们大多数老师只是对其翻译并归纳出语法特点而不考虑作者表情达意的做法是很不满的,他分析出这样的句式能为作者表达自己的赞叹之情增势助力,保证了句式整齐有力,又突出了表意重点,还刺激了读者的阅读视觉。
董老师还举了一些现代汉语的例子。《社戏》中的“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觉得这样的后置定语可以使句子不再冗长沉闷,变得活泼明快,符合课文意境。《祝福》中的“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科是一个乞丐了。”他觉得这样写可以加深读者对祥林嫂苦难境地的印象,也更加突出了她悲惨的命运和小说的思想主题。《春》的结尾“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向前去。”他觉得这语句更符合全文的活泼明快节奏,更恰切地表达出作者热烈、奔放的愉悦心情。
从这一篇,我们读到了他在教学中的善思。我也思考,初中课文中许多这样的表达是不是也值得我们从更多角度引导学生去分析它们的作用。如:《木兰诗》:军书十二卷;策勋十二转。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马说》: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湖心亭看雪》: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介、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二、借作者的教学设计
很惭愧,这是一种“拿来主义”,董老师下面的几篇文章,我觉得在教学上有很大的借鉴,但我希望更多地是借他的思考问题和研究教学思路和方法,学习他善于去探究的精神。
《不可忽视:<兵车行>的两处“无疑之疑”》一文,作者有两个疑问,疑问一是作者为什么要用百姓生离死别的场面开头?疑问二是作者为什么不肯自己亲自出场问话?作者先驳后解,从作者、文本、读者三个维度释疑。他批驳了两种常见的赏析,认为要从这两大问题去赏析,我觉得这两个问题可以是教学的问题补充,而不能代替《兵车行》全诗的赏析。
《春江花月夜》诗跑题了吗?在这一部分,作者认为把第一部分“写春江美景下诗人的感慨。表达了“自然、宇宙是伟大而永恒的,人之个体生命是短暂、弱小的,但人类又是代代不息的”这一哲思。”和第二部分“写人间思妇和游子,表达人世间常有的离愁别恨。”这样割裂式赏析教学的做法加以批判,认为这是“互不搭界,各说各话”的体现,作者认为两部分不是割裂的,第二部不是为了写凄苦相思,也同样是在表达第一部分的主旨内涵。
借人大蔡丹君老师对这首诗的结构图解,这首诗前后是完整而有机的整体,不仅字面如此,的表达的主题和情感亦是。他认为第二部分表面上写的是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恨,实质上则蕴含着人在自然伟力面前是渺小无力和无奈的道理。按照这样理解,那就和第一部分表达的主题和哲思是一脉相承的了。这样的解读实在是高妙和大气!符合以大景抒大情的统一性,保持了对这乎诗歌解读的整体性和有机性。在教学中也要这样去教学生才是对的!
而在《李密何以能免去杀身之祸?》这一部分,作者似乎直接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了上这一节课的主问题和教学思路:李密究竟是靠什么打动了晋武帝,进而既免了因欺君之罪,而被杀身,又实现了归养祖母刘氏的意愿的?作者从“直接先道苦水来博得同情、巧言奉承武帝来流露怨意、最终陈述至理来转化武帝”作者提出这个问题,并从三个角度加以评析,这个问题以及作者的思路可以把文章内容、结构、写作技巧、主旨、背景这些全部串进去。这是多好的教学设计啊!
在《周邦彦为何非要描摹得那么细腻?》一文中,作者认为这首词的艺术高妙,但只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这首词的艺术特色是远远不够的,而要使学生深入词人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用生命和心灵去体验和感受,进而真正读懂词人和词的艺术,彻底读懂他非要描摹得如此细腻的缘由。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作者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词人为什么非要这么细腻地描写眼前景呢?词人为什么要起得那么早?是不是一夜都没睡好觉?他又为什么要如此细致敏感地观察麻雀窥探屋檐的动作和眼神?又为什么要紧盯着荷叶上昨夜落下的雨珠看个没完没了?读到这里,我在想这不就是任务群吗?看似简单的追问,是多么好的教学设计啊!
以上四篇文章,如果让我来上,我可以借鉴董老师这些教学抓手,董老师的思索,更让我思索,如何让古诗文能在自己的课堂中深入学生之心。
三、从文章到文化
在《最是那一只玄幻的孤鹤》这一部分中,董老师带我们去理解苏轼《后赤壁赋》的最后一段: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作者也说这个结尾很难理解,但他觉得老师们教学时不能只是把“隐晦地表达了作者想要超脱现实却又无法摆脱的矛盾心理”之类的总结硬说给学生。而要了解鹤与道士的传统文化含义,要走进作者生活和心灵的世界。
这就是从文章到文化。首先我们要回归中国传统文化生活,了解鹤的传统文化含义。文中的孤鹤形象更能够令人感悟超然物外,独立自由的人生哲理,不仅隐喻了他那种追慕高贵优雅,超凡脱俗自由自在的心意,更隐喻了他那种无法超越现实的痛苦心境。接下来再了解一下道士。此处这个“道士”也应该是苏轼想超脱现实解脱自己的一种理想寄托。最后要走进作者的生活及内心世界,感悟作者的精神寄托。在这里作者写到了苏轼当时的生活环境以及抑郁痛苦的心境,联系了背景乌台诗案。我想,如果我们在教学古诗文的时候如果都能深入这些文化背景,那学生的收获是多大啊!
《那块“仆碑”,该别有一番真滋味》一文中,作者先呈现了对《游褒禅山记》中“仆碑”普遍的两层理解:
第一,由“仆碑”才得以考证出“华山”应是“花山”,并由此想起因古书散失,后世人以讹传讹,使得“华山”的真名花山无法弄清楚。再由个别到一般从花山的音谬概括出社会上辗转讹误、相沿失实的现象很普遍。
第二,针对这一普遍现象,作者提出读书求学的人对这类现象应该持有深入分析与慎重接受的态度,由此总结出凡事都需“深思而慎取”,采取认真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作者不认同第二层意思,认为这层意思没有揭示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本意。那作者内心深处的本意是什么?本意就是“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体现出来的,作者说这句话实际上还表达了王安石誓要变革现实,纵使失败也无怨无悔的一种心志。
作者为什么反对普遍的那种理解呢?首先这第二层意思与这篇游记所表达的核心思想几乎没有关联。所以作者认为,王安石在第四第四段还写道那块“仆碑”,也是和这一心志有关,不可能无关联。其次,王安石之所以提及那块仆碑,是有其不好名言的深意的。那就是王安石希望变法之后,人们都能够正确理解他的心志,不要让一些不当的评价流传下去,就像那块“仆碑”似的,形象模糊甚至面目全非,不能真实的传给后人。
总结来说,董老师认为王安石的“决心”与“深忧”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字面上是因“仆碑”生发的感慨,文字背后却是作者对自己未来命运的深忧。这文字背后的“深忧”理解怎么得来的呢?是董老师联系了文章的背景文化呀!这样才能有深刻的理解,也能想得更远。
《“天姥山”为啥会那么高大?》一文中,作者认为“天姥山”为啥会那么高大?这个问题十分重要。如果不能合情合理地加以解决,那么所有认为这首诗表达了李白独立人格与精神的观点,都将是牵强生硬和苍白无力的。他在文章后面更是批判了“译文加点评”、甚至颠倒因果的教学赏析。接着,他从三个文化角度去解释:当时的天姥山是一座道教文化名山;李白是一个虔诚的道教徒,这种神仙思想、自由精神与李白成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有很大关系;天姥山是诗人李白的精神和人格的隐喻,诗中写到谢灵运曾登览过天姥山,这也是李白视天姥高大的一个原因。我在想,我教学这篇文章的时候,根本就不会去讲到道教文化的,也就是做不到从文章到文化的深刻思考,现在看来是很缺憾的。
《要的就是这“拣尽寒枝”》这部分,作者从一处注释谈起:拣尽寒枝——有人认为鸿雁不在树枝上栖息,所以违背客观情理。有人认为正因为鸿雁不栖于木,所以作者才故意说不肯栖,没有语病。
作者认为这样的讨论是无聊的。他从“鸿雁”与“寒枝”在古诗词中的文化象征角度去评析,认为这是苏轼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做到了物我合一、含婉深沉、耐人深品的境界。又是文化知识的渗透。
从《我这样教学古诗文》中我读到了也知道了:古诗文教学不要总是去复制“成说”,不能一味地参考已有分析,要有质疑精神;古诗文教学不能限于解词、翻译加背诵,需引导学生认真关注语言现象深入课文内容、情感、主旨等来品足语言艺术的真味,担当起教学生学好母语的使命;古诗文与文化。让文言文的深刻内涵能在课堂中读出来;古诗文与生活。将作品与作者的生活紧密联系,才能走进作者内心和作品的灵魂。
古诗文是我国文化中无穷的瑰宝,一草一木都在古代文人雅士笔下成了诗,而董旭午老师又将他对这些诗文的思考和感悟写成了文,我在读董老师的文字又有了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我想这是美好的传递,只能告诉自己,一定要继续读下去,让这种美好的传递一直发生。
智教与乐学共同生长
——《我这样教古诗文》读书心得
珠海九中 吴燕文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凝聚着优秀的人类文明、民族文化精神,激发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是中华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动力所在。其中古诗文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主要的地位。然而由于与学生现实生活存在比较遥远的距离,客观上造成了学生阅读学习的障碍,同时由于比较僵化的应试教育,学生的兴趣索然。如何教?怎样教?如何学?怎样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更好地理解感悟,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董旭午老师的《我这样教古诗文》一书中所提出的“生活化语文教学”突破了古诗文教学与学生实际之间的藩篱,给我们的有益的启示。
董老师对于“生活化语文教学”的定义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与生活相融通,教与学的方式、方法、途径、过程、环境、体系、课程等全都生活化的语文教学”。这里的“生活化语文”是建立在语文学科基础之上,强调语文教学与日常生活的化融互通,把教学过程中的多维“生活”作为一种手段、策略、途径、资源等,这与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理念、课程实施相关的概念,如语文外延的界定、语文教学整合性、情境性、语文学习任务群等实质上是存在一致性的。
“生活化语文教学”将文本作者的生活、文本的生活、教师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融合为一体,其中文本作者的生活是作者创作的基础,创作来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阅历积累,就没有感情的激发。文本的生活是作者具体营造的情境来展现自我的内心世界、展现对于生活的积累,因此,了解作者生活背景、人生阅历,走进文本的情境中,去体验作者的内心世界,去体验作者对于生活的理解尤为重要,也是教学的首要任务。同时,学习的意义是什么?如果不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的话,这样的学习难以深刻,也无法激发学生的个性体验,同时,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的局限,从而使文本与学生之间存在鸿沟,那么这样的学习势必是僵化无趣的,长此以往,对于学习的积极性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而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组织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协助学生消除文本与学生学习之际的障碍,是教学的要务。在教学中,教师的生活经历、审美情趣等都将直接影响学生文本的理解,所以教师应该将自己积极向上的生活体验融入到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学习受到来自家庭、社会、学校等的影响,教师有效地关注学生学习成长的不同环境,将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文本的个性化理解。可见,“生活化语文教学”是一个教师、学生的教与学的系统而整体的学习过程,其可以扭转中学古诗文教学中的被动的局面,有利于促进教师去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实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师者风范,更有利与古诗文教学更深入、本真,从而引领学生真正学习,成才树人。而在具体的实践中,对于一线的教师来说,这是一项严峻的挑战。
《我这样教古诗文》通过“问题与思考篇”“方法与归因篇”“教例与反思篇”三部分的具体阐述,用生活化教学的视角详加分析古诗文教学中常见的文本解读误区,针对常见教学误区追根溯源,给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结合典型的生活化古诗文教学实录,展示如何体现课堂教学重点、推进课堂教学,给人以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之感!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抓住古诗文教学的规律,引导学生掌握古诗文阅读的方法,让学生爱上古诗文,会学古诗文。这可以概括为两个关键词“智教”与“乐学”。
“智教”即教师抓住古诗文的章法,有的放矢地突出重点,引导学生在古诗文的学习中有章可循。而正值青春期的中学生,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同时也有比较敏感而脆弱的心理,遇到障碍困难容易气馁,而且日益繁重的学习压力也让不少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教师只有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因势利导,减负高效的引导学生,让学生“乐学”,那么学生的学习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其中教会学生融通“生活”是实现“智学”与“乐学”,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有效的策略、途径与方法。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教会学生与古人的语言表达生活相融通。古人大都使用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一般使用的是双音节词。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实际上在单音节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在理解文言词语的时候,其实很多词是以单音节词为词根,再取同义、近义、相关的单音节词组合而成,二者之间实际是基础与延伸的关系,而引导学生掌握文言字词的这个理解的规律,实际上解决了古诗文阅读中的字词障碍,有利于消解学生对于古诗文学习的畏难情绪。
(二)引导学生走近古人的文化生活。古诗文中反映了古人的政治、经济、文化、天文、历法等等生活,要深刻地理解古人的思想内涵,就必然要了解古人的文化生活,才能理解古诗文创作的思想内核,从而才能准确地理解古诗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而且客观上,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引导学生与作者生活相融通,只有了解作者的经历、创作背景等,也才能理解古诗文创作中关于内容、语言表达、技法等的取舍、安排的匠心,进而让学生深入地理解原来思想情感的表达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途径来实现,有助于学生产生学习的成就感,甚至激发学以致用的想法实践等。
(四)教会学生与自己的生活积淀相融合。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其实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很多学生经常会质疑所学的知识究竟有什么作用。实际上,古诗文中的很多的语言现象一直延续到现今的生活中,当学生遇到学习的瓶颈时,可以引导学生在现今生活的语言现象中去发现、理解语言的延续性,有利于消除学生的陌生感,让学生明白其实这些语言现象一直有很强的生命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进而激发学生对于古诗文学习的热爱。
此外,董老师还具体解析了生活化古诗文课堂要力争实现“五教会”,即教学生会美读、会猜读、会积累、会背诵、会品析,实际上是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古诗文读悟品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传承了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更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
我们常说“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既要传授学生未知的知识,更要传授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并引导其形成能力,这样的学习才能持续发展。董老师的专著不仅从宏观的思想引领,让我们一线教师正视了当前教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难题,更深刻清晰地剖析了其中的症结所在,而且从微观上进行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法指导,进行有针对性的实操演示,给我们一线教师指明了古诗文教学的改革方向,可谓是“智教”与“乐学”的成功的示范。
教师应该有独立的思考与判断,才能培养出具有独立自主创新的学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深入研读董老师的专著,更躬身勤耕,相信,未来的古诗文教学,我们能寻找到返璞归真的古诗文教学之道,让“智教”与“乐学”共同成长,从而更好地培养适应时代社会发展的人才,更好地传承优秀的中华文明。
返璞归真的生活化教学
——《我这样教学古诗文》读书心得
文园中学 黎淑波
古诗文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语文素养的培养上功不可没。然而现实情况下由于中高考要考字词句翻译,因此第一课时肯定是对全文逐字逐句的翻译。文言文的权威标准是什么?是教材是教参,甚至有时候担心出错,必须要求学生对教材、教参的解释一字不落地背下来。这样机械死板的教学不仅是学生学得没味道,教师也教的没激情。然而大家都不敢不备,毕竟这影响着中高考。读完董老师的《我这样教古诗文》,最让我激动的是原来董老师多年前也有我此时此刻的感想。董老师在书中多次呼吁:“我真情建议高考不要再考查文言文翻译了,因为平时教学文言文时教师终归要领着学生认真翻译课文的——不翻译都读不懂原文,也不易达成教学目标。况且高考命题也应该再上位一些,如考查内容概括、思想提炼、艺术赏析等主观表达能力。像现在,高考考查文言文翻译,一线教师就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怎么教,模拟训练更是极端精准化、高仿真话和功利化,结果只会把教学和备考都推向僵死或异化,这对学生,对古典文化,对母语教育,对教文立人等无疑都是祸害无穷的。”
董老师在书中分享了很多个古诗文生活化教学的方法。比如诵读法。每天要求学生利用三五分钟课前时间诵读经典文言美文(包括古诗词),不管这个阶段是否在教学文言文。这样做就是为了让学生每天都美读文言,感受闻言,真正感悟到文言文的节奏美、韵律美、文字美和内涵美,真正体悟到文言的诵读规律和方法。
董老师提倡诵读要做到“摇头晃脑”式诵读。只有多诵读多体味才能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如果真正能做到“摇头晃脑”式诵读,代表学生是真正的投入情感读书了,理不理解只是暂时的。我们在日常古诗文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之”字用法的解释。理性的分析讲解完,学生具体记住了多少因人而异。然而董老师提出的用诵读法解决字词的解释是最有效果的。比如《兰亭集序》中“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这几句,如果在晤言、放浪后加上于,或删掉于、夫、之等,意思是不会变的,但诵读起来脖子都会僵梗在那里的,那种文言的韵味就会彻底没有了。
关于背书,看完董老师的著作后,自惭形愧,觉得自己不负责任而且十分残忍,因为每次在新授古诗文之前都是要求学生先背诵再学习。虽然每次都只是安排一个自然段,但是对于大部分基础一般的孩子而言,这任务就是个负担,学生害怕背书害怕学习文言文。董老师每次要求学生背书前总会先指导学生深入文字骨缝,用生命和心灵背诵文言就经典。如《阿房宫赋》就是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尤其是要深入语言文字的骨缝,把握住语段和语句之间的内在联系,还要掌握一定的规律和方法。深入文脉、梳理和揣摩语段、语句乃至词语之间的内在关联。只有多深入文脉、进行梳理和揣摩,学生才有可能回归情理地吃透语段、语句乃至词语之间的内在关联,才有可能真正把课文内容逐段逐句逐字牢记在心。
中学生有三怕,一怕周树人、二怕写作文、三怕文言文。董老师认为学好文言文的前提就是有意思。董老师总结了几招让文言文变得有意思。一是教学生摇头晃脑地美美诵读。二是教学生积极主动地大胆猜读。学生在整体阅读和感受地基础上,借助语境猜读出一些文言文地意思,教师大可不必逐字逐句的串讲、翻译到底。比如担中肉尽和有剩骨都不难理解,学生完全可以结合这个语境猜读出这个意思来。三是要教会学生融通生活深度品析。让学生学通、悟透课文这样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运招用技的缘由,进而切实助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育和提升。
如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儿许》这首词上片:"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姻,帘幕无重数。"物柳堆烟"中的"堆"字,完全可以改用"如",平仄也合乎,但词人偏偏用"堆"字。理由恐怕该有这样几个:一者"堆"子不仅描出了样态,更突出了既浓且密的立体感,以烘托幽深封闭、昏暗阴森的环境;二者暗示女主人公孤身独处、心事沉重,身心两方面都受到压抑与禁锢,就像心头堆积着重物一样,更无法化解开!可见,要想品透这个"堆"字的真滋味,恐怕是必须要走进女主人公的心灵世界的。再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有这样几句:熊咆龙吟般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渗渗兮生烟。列缺霖雳,丘恋崩摧。洞天石扉,甸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其中,"列缺露雳......然中开"这四句,突然由前面比较舒缓的"熊咆龙吟殷岩泉.....水檐漕兮生烟"变为节奏强劲、快速的四字一句,真的就仿佛霎时间电闪雷鸣,地裂天崩,解巨大的山门"訇然中开",一个神仙居住的洞天福地突然出现,令人惊骇不已。这"咚咚/咚咚,咚咚/咚咚....."的劲猛与此景此境是特别合拍的,若改成"列缺露雳兮丘恋崩,洞天石扉兮訇然开,诗境和意味就当然无存了。
此外,教学生融通"生活"地深度品析课文的布局谋篇。如《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记叙文虽然只有三百多字,却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邹忌的两次窥镜,与妻、妄、客的三问三答,以及"暮寝而思"等情节,妙趣横生,富于生活气息,亲切有味。邹忌窥镜,与妻、与妄、与客的问答层层因果推进,并且构成了邹忌入朝见齐威王并与之对话的原因,而邹忌与之对话的内容又成了齐威王下令变革的原因。就这样故事大情节上也层层因果推进,而且详略适宜,合情合理。学生若深入课文这大小因果推进的情节,就很容易把握住文章的行文脉络,悟得作者布局谋篇的妙处,甚至很容易就把课文背诵下来。
董老师引导学生深人具体语境来活积累,指导他们回归自己的学习生活和现实生活,去体验、感受一此语言现象来活积累。如"赏心悦目"中的"赏"和"悦"就分别有"伸......舒畅"和"使......愉悦"之意;"草营人命"中的"草营",部有"把......看作野草"之意;"不远千里"中的"远"就有"以.....为远"之意等。特别是"这雪糕,冰死人了""张大妈看上去很青春嘛""这个人比郭德纲还郭德纲""我就猪你了,你咋地吧?”"要严肃党纪国法"之类的现代口语,其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更值得注意。这当中"冰死人"的"冰"是名词作动词且使劝,有"使人冰死了"的意味;"很青春"中的"青春"是名词沾用为形容词,有显得年轻且充满活力的意味;"还郭德纲"是名活用为动词,有"是一个更幽默、风趣的人"之意味;"就猪你了"中的"猪"是名词动化,表意动,有"把。.....视为猪"之意怀"严肃党纪国法"中的"严肃",是形容词作动词且使动,有性党纪国法严肃"之意味。古人的语言习惯学生不甚清楚,今人的语言习惯他们总还是比较熟悉的,教师不妨以今喻古,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去深入体验、感受、思考和理解。
今天阅读完《我这样教古诗文》,可以说是返璞归真,找到了古诗文教学的最本真的路径,同时也是坚定了自己的信心,只有走生活化的古诗文教学才会事半功倍。同时,除了方法要找对,关键是需要作为语文老师的我要主动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并在教学过程中自觉拒绝那些扭曲和异化古诗文教学的因素,让古诗文教学更深入,更本真,更有味道,更凸显教文立人。
寻根溯源勾连生活学古文
——读董旭午《我这样教学古诗文》有感
珠海市斗门区实验中学 彭晓红
文言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它言简意赅,意蕴深厚,音律工整,文体丰富。中学生学习文言文,可以提高品德修养,培养审美意趣,拓展知识见闻……然而,不少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因为对古代文化知识的疏远、对文言语言知识的陌生,对古代人物和时代背景的无知,从而引发对文言文学习的抗拒,积极性不高。又因为文言文是中考必考的内容,不得不学。不少学生就是在纠结与矛盾当中完成多年的文言文的学习。老师在引导学生学好文言文这个事情上,真的无计可施了吗?老师在打通古人和现代学生之间的隔膜和壁垒上,可以做什么?最近,我们共读了董旭午老师的著作《我这样教学古诗文》,书中“生活化语文”的思想,启发了我的思考。
董老师明确地指出“中学古诗文教学之所以会长期存在弊端,这不仅与极端应试化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有着比较直接的因果关系,还与一些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不足以及语文教学评价的极端功利化等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从这段话中,我们发现三个点:第一、应试化的功利主义带来的问题是老师只教考试要考的东西,考试不考的就不讲;第二、老师只满足于教“成说”,依赖教学参考书,不愿意更深入地提升个人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第三、就算老师有改变的意愿,但在改变的过程中,由于教学评价的功利化(用董老师的话说就是教真语文,“教学进度就跟不上,往往导致学生的分数不理想。自己的绩效工资低一点也就罢了,关键是还要接受领导的斥责、同事的小瞧,在人前都抬不起头来。”),老师们压抑、纠结、困惑,但又根本无力改变或超越现状。由此可见,急功近利的思想引发很多问题,是教“假语文”的根本原因。也是造成文言文教学成效底下的一个根本的原因。
然而,如果我们一味在客观环境中找理由,那么我们只会心安理得地安住在无所作为的舒适区。满足于快餐式地赏析经典文本,背诵前人的既有定论,运用照搬式、印证式、解说式等浅层次的赏析方法来敷衍课堂。董老师的“生活化语文”理念告诉我们,真正意义的高效课堂重在引导学生用生命和心灵与作者的生命与心灵深度对接,对作者的境遇、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与共振,让学生真正读懂文章,最终实现学文立人。
怎样才能实现真正有意义的高效课堂,践行生活化语文的教学理念,提升文言文教学的效果呢?董老师提出了课堂教学的“四个融通”和“五个教会”。所谓四个融通,指的是实现课堂古诗文教学与“多维生活”的融通、实现课文语文知识与生活情理的融通、实现学生课内体悟与可谓体悟的融通、实现课内表达导练与学生课外自主历练的融通。所谓五个教会,指的是教会学生诵读文言文、猜读字义词义、积累文言字词和知识、分析梳理遣词造句和布局谋篇上的思路。四个融通和五个教会给我们揭示了文言文教学的可行之法如下,笔者将结合阅读与实践所得作出分析与概括:
一、 对接作者心灵,需要了解他的写作背景,创设情境,让学生代入人物角色。
文言文成文年代久远,学生对文本中作者的生活、处境以及文本谈及的语境、场景、情境、意境、社会与自然环境等极为陌生。要走进作者的心灵,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这就需要老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环节的时候考虑到情境的设计与还原,让学生走进这个场域中,代入人物角色进行思考与判断。例如教学《陈情表》,李密是蜀汉降臣,晋武帝是新朝君主。他以孝道闻名。他看出司马炎催他出仕不过是为了稳定人心,也知道此时出仕前路难料。此时朝廷百官勾心斗角,皇帝心思毒辣,朝廷严重腐败。所以,李密以奉养老祖母为由拒绝出仕。而李密能够成功说服晋武帝,原因在于他文章的语言艺术做到了尊卑有序、入情入理、分寸有度,得体感人,令人怜悯,是一个新朝君主愿意听到的前朝降臣的语言。武帝以孝治天下,李密抓住这一点,用照顾祖母为由,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尊崇与忠心。教学中,如果我们能琢磨出李密和晋武帝这种微妙的心思,那对于文中作者诚惶诚恐的语言就不难理解了。可以设计思考问题:如果你是李密,你为什么拒绝出仕?你该怎样说才能免除杀身之祸?如果你是晋武帝,面对前朝旧臣的拒不出仕,你为什么会答应他?你被什么东西感动了?引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二、 分析作品的写作技法要建立在理解作品的内容与主旨上。
董老师提出“作品的内容和主旨都是作者对生活的体验、思辨、理解、认识和感悟等,而作品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运招用技等又都是在为表达好这些思想内容而用力。”由此,我们得出一条前后连贯写作思路:作者生活——情感与思想——运思谋篇布局——落笔成文。在分析文章的时候,我们面对的是经典文本,分析作者的写法不能为分析而分析,需要逆推回去,把作者成文的思路前后理顺,这样,学生对技法的理解便有了支撑。例如教学《曹刿论战》,全文只有三段。作者重点讲述了战前之“论”与战后之“论”,对于长勺之战的作战过程一笔带过,并且写作战过程更多是为了后文的解说作铺垫的。这种详略安排的目的是为了围绕“论战”的写作内容,并由此赞扬曹刿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军事上的卓越才能以及勇于担当的爱国情怀。曹刿评价当权者“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何以体现“鄙”?作者此时不吝笔墨,详述了三组对话。从对话中,当权者将作战的希望寄托在近臣和天神上,目光短浅之态毕现。故事内容的详略安排,人物描写的详略安排,衬托技法的灵活运用,不是为了用技巧而用技巧,而是为了体现作者的思想情感而用心设计的。又如周邦彦的词《苏幕遮.燎沉香》“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语,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这些语句描写细腻,形象栩栩如生,其缘由不是仅仅为了表达对美景的赞叹,而是因为词人思乡情切,整晚辗转难眠,百无聊赖,不得已早起,才将神思转投于眼前之物。可见,此词的细腻描写不过是内心孤寂无聊使然。所以,我们在分析作品写作技巧上,要尽量做到联系作者生活,联系作品内容主题。这也为学生学习根据文章内容和主旨选择写作技巧提供示范。
三、 文言文教学在突破语言障碍以后,应当与现代文教学做到“四个一样”。
董老师提出五个教会,对于帮助学生突破文言文的语言障碍颇有助益。其一、让学生模仿古人摇头晃脑地诵读,可涵养出文言语感。如果一味重视机械的语法分析,粗看起来很是专业,但学生学起来却枯燥乏味,佶屈聱牙。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这两句的“之”字,作用是处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果让学生熟读,体会其舒缓自如的古文韵味,再由感性到理性地讲述语法结构形式,则效果更佳。其二、让学生根据语境猜测词义,再查工具书印证。如此引发悬念,可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总比给学生灌输词义,再逼着学生死记硬背要好得多。其三、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此处包含字词积累、文化常识积累、语法积累等。最好有专门的笔记本将日常遇到的陌生字词的意思,古人的文化生活如古代官职、刑罚、祭祀、礼俗、历法,以及分析积累流传至今的成语内蕴含的文言语法知识做好整理。在生活中时时积累,处处体验,让文言文的学习形成习惯。其四、教学生通过分析、梳理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思路,进而背诵文言文,打破死记硬背的低效方式。如此可让学生深入经典的肌理骨缝,直至与古人心灵相通。其五、教学生学会品嚼文言文的写作技艺、人物形象、中心主旨、辞藻文风等,这与阅读欣赏现代散文和小说别无异致。
以上方式重点在于突破语言障碍,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但学习不能止步于此,进一步应当与现代文教学做到“四个一样”。一样体悟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和运招用技的缘由;一样赏析与审美;一样培养训练语言基本功;一样培养思辨与表达能力。
除了以上几条,笔者认为文言文课内精读应当与课外泛读相结合,扩大文言阅读量。王君老师在《最美语文课》中有几则课例展示了古诗文群文教学的面貌。深研营小组里,林旸老师也对这个话题做了探讨与尝试。以《三峡》为主文章,串联三峡相关文章的群文阅读为例,王君老师的整合角度颇有启发性。她将文本进行课内外整合:角度一、将《三峡》和与其相似的文本《早发白帝城》整合;角度二、将《三峡》和与其存在文本渊源关系的《宜都记》《荆州记》等文进行整合;角度三、纵向取材,将《水经注》前后与《三峡》相关的语段进行整合;角度四、学生质疑《三峡》最后一段不美,老师提出“苍凉之美”,以此串联众多有苍凉之美的诗句。如此,学生的阅读面被大大地拓展,在老师构建的主题语言场域中得到浸润,潜移默化地提升文言阅读的能力。
对文言文教学的探索是一条漫长的路,这中间笔者深切地看到自己的局限和不足。知识讲解多且死板;阅读面狭窄、孤陋寡闻;知识传授零零碎碎,不成体系…..要有成长和突破,诚如孔子所言,当“学”与“思”结合,主动地努力地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是第一要务;认真实践有益有效的教学方式,真诚地面对课堂中呈现的不足与遗憾是必经之路;同时,还当集思广益,向名家与优秀同行学习。走生活化语文的道路,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惟其如此,方能扎扎实实地提升我们课堂教学的效益。
壬寅岁末虽然在疫情的恐慌中匆匆结束了,没来得及给它一个优雅的拥抱。本学期深研营2组的小组活动也暂告一段落了,然而曲终意未尽,教研最动人。等来年开春,精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