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湖州四中数学组新入职教师微型课展示交流活动
时光流转,送走烈日炎炎的夏暑;天地欣然,迎来青春正年华的新人。8月28日下午,湖州市第四中学教育集团数学组齐聚白鱼潭校区,观摩参加8名新进教师的微型课展示,相互交流,共促成长。
新秀初绽芳华,各有千秋,充分展示了自己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有趣诙谐的教学语言,大有青出于蓝的风采。评课团成员们精彩点评,肯定亮点,指出不足,为新教师们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指引了明确的方向。
活动由沈钰斌老师主持,形式为12分钟微型课同课异构。
首先是陈秋妍和何秀老师带来的七上第一章第二课时《数轴》一课,两位老师都从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出发引入数轴,结合辨析进一步巩固数轴三要素,随后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小组讨论得出相反数在数轴上的位置特征,条理清晰,内容完整,其中陈老师细致周到,何老师沉稳老练,各有亮点。
随后,蒋荣珍老师对这两节课进行点评,首先肯定了她们的优点,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做了很好的阐释,并且预设了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画数轴的“规矩”。同时蒋老师指出七年级的数学课堂可以增添更多趣味性,数轴一课虽然简单,但其实是初中数学学习的“尚方宝剑”,它开启了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思想——数形结合,在初学时就贯彻这一思想对未来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是七上《2.6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一课,陈焕老师从花坛面积的计算为切入点引出了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基本法则,林炜炜老师则从一个具体混合运算的题目出发得出,渗透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同时还加入纠错环节引导学生归纳出易错点。
两节课后,刘佳浩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例进行点评。刘老师肯定了两位老师的教学环节设计合理,教学重点清晰,教学内容丰富。同时刘老师建议两位老师对于这类综合运算课应当辨别重视一些细节,譬如符号的处理、小数的处理、括号的处理等,也可以适当加入学生活动,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然后是七上《3.1平方根》。刘晓佳老师从学生已知的正方形边长与面积之间的关系出发,抛出平方根的概念,再用判断辨析题进一步巩固新形成的概念,随后抛出问题“3的平方根是多少”引发学生认知矛盾从而引出平方根的表示,课堂设计流畅,展现了清晰的思路和条理。王雅琼老师从学生已知的加减、乘除两组互逆运算出发,抛出“乘方的逆运算是什么”这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而顺理成章引出平方根的概念,设计小组讨论环节引导学生得出平方根的性质,最后用已知正方形面积求边长指出算术平方根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整节课酣畅淋漓,一气呵成。
徐丽娟老师对两位新老师的微型课进行点评。徐老师肯定了两位老师的引入方式,都是采用启发式教学,从学生已有知识引入展开,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同时徐老师指出,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要多考虑学生的参与度,不仅要会写还要会读会说,另外教师也要注意板书规范,为学生的作业做出良好示范。
最后是七上《6.5角与角的度量》。郭梦梦和郑佩佩老师都从实际出发让学生去找生活中的角,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从动、静两个角度引出角的概念,为区分不同的角引入角的三种表示,角的度量中由于度的局限性引入了更小的单位分和秒,整个课堂内容设计完成,主线分明,有始有终。
接着李辉老师对这两节课进行点评。李老师充分肯定了两位新星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扎实,教态自然,形式多样,如个人提问、小组讨论等都能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同时李老师指出,角的表示尤其是三个字母还是一个字母学生容易混淆,教师应该多强调,数字表示对后续复杂图形的处理的好处也应多加引导。
最后,陈孝凤副校长做了总结讲话。陈校先是对8名新教师以及新调入的沈雪强老师加入四中大家庭表示热烈的欢迎,对新兴力量不断涌入四中数学组表示欣慰,随后对新生代教师提出了5个要求——“多做、多看、多听、多学、多思”。“多做”即多做题,提升自身解题能力;“多看”即多阅读,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多听”即多听课,感受不同的教学风格,提炼各个老师身上的教学魅力;“多学”即多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从领导、同事等身上学习他们的优点,博采众长,吸收适应消化成为自己的教学特色;“多思”就是要多反思,以人为鉴、以事为鉴,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和不足,成长成为更优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