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经历——我为周总理专机摆放马灯

追梦东风
创建于2023-01-09
阅读 1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个人简介:

      钱铁民,男, 1944年11月出生,江苏无锡人。1960年8月到东风工作,1970年调回内地。

      1960年8月,我被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线文工团来到北京集训,不久便随团西行,来到了一片广袤的不毛之地,饱经风沙的胡杨矗立在茫茫戈壁,我便扎根在这里,经过警卫团三个月的锻炼和磨砺,我完成了新兵蛋子到戍边战士的蜕变。

      1965年5月中旬,文工团派我到东风机场场务连下连一个月,场务连的主要任务是保障机场场道清洁、灯光及设备检修。我和战友们一起顶着烈日,拿着大扫把清理跑道,一起检修设备等,虽然辛苦但也乐在其中。

      我们经常一起组织文艺活动,唱歌、说对口词、打快板、最激动人心的是拉歌环节,大家亮嗓门、拼气势,有绝不服输的韧劲。机场的飞行组成员我们也很熟识,数月前我和文工团创作组的战友们,到飞行大队体验生活,与飞行员杨大队长,王副队长、领航员、机械师、后舱炮手等同生活同工作,我第一次与他们一同参加飞行训练,在数千米高空,我被眼前的美景彻底吸引,拂晓前的太阳,从地平线上缓缓升起,云朵披着耀眼的霞光,如红绸缎般舞动飘逸,微光铺洒在层层叠叠的山峦上,连绵起伏犹如大海的波涛,美不胜收。

      1965年5月31号中午,连队通讯员匆匆跑来通知我,毕指导员要我立即到连部去一趟,我心里纳闷什么事啊?待我赶到连部,毕指导员热情地让我坐下,很神秘地对我说:“小钱,今天晚上你要去机场执行一项重要任务,就你一个人。”他接着又轻轻告诉我:“周恩来总理要来东风了!你去准备四只马灯,晚饭后带着去机场,一定做好保密工作,不能告诉任何人。”我听后无比兴奋,回想工作以来,自己倍感幸运的是在北京能有机会,数次近距离的见到自己心中最崇敬的老一辈革命领袖和元帅们,而周总理见得次数是最多的,如在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国防部,政协礼堂……今天晚上我又能见到敬爱的周总理了,心情特别激动。

       自东风1958年10月建场以来,周总理第一次前来视察,他要前往巴基斯坦、坦桑尼亚等国家访问,途经东风作短暂的停留。我从后勤部门领了四只马灯,把灯架、底座、把手,特别是玻璃罩,里里外外仔细擦抺得锃光瓦亮,灌满煤油,检查灯芯。时有班长或战士走过来,看我那么用心在擦灯,便问:“这是干吗?”我笑而不答。

      天色渐渐暗了,戈壁滩的夜空星光灿烂,四周一片寂静,我双手拎着马灯,顶着月光快步朝机场走去。待我赶到停机坪,地勤人员正在调试下飞机的舷梯,那时的舷梯是修理厂自己焊接的,底盘上安装了不少铁轮子,需要人工才能推拉移动。    不一会,李福泽、栗在山、徐明等领导也来到了停机坪。

      我看徐明先后两次来回在舷梯上走上走下,站到顶层使劲地跺脚,观察梯子的稳定性,确保总理下机时的安全。这时空中响起了隆隆的轰鸣声,总理的专机要降落了,208专机着地,慢慢驶至停机坪,地勤人员把舷梯对接上了专机,敬爱的周总理神采奕奕地走出前舱门,迈着轻快的脚步下了舷梯,满脸笑容地与东风领导握手问好,总理一行很快乘车离开了,我看到专机后舱门打开,机组人员往下搬运一些物件,其中一只只方形的白铁皮水箱印象最深。

      待他们离去,我点亮了四只马灯,围着周总理的专机,先走到机首前,在离机头目测距离约15米处的地上,摆放了第一只马灯,然后分别走向两边机翼,对准张开的翼端,按目测距离约10米开外处的地上,各摆放一只马灯,最后一只马灯是摆放在机尾处,对准尾部约15米后的地上。四只马灯全部放置完毕,我绕着专机转了两圈,确定马灯位置摆放是对的,灯底座是平稳的,灯光亮度正常,我完成了给周总理专机摆放警示灯的任务,轻松地小跑步返回宿舍。

      第二天午饭后,周总理动身前往机场,从来不允许有外人进入的机场禁区,这会热闹非凡,马路两旁聚集了官兵、家属和子女,当天正值六一儿童节,幼儿园的孩子们身着节日盛装,兴高采烈的加入在欢送队伍里,周总理笑容满面地走进人群里,抱起一个孩子亲吻了他,还指挥大家一起高唱“大海航行靠舵手”,人们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

      时光如梭,五十七年前的旧事,如今依然历历在目,总理爱人民,人民爱总理,总理和人民心贴心!敬爱的周总理您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作者:钱铁民

编辑:梁钰娇

审核:剑   虹

阅读 1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