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18日安康市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大练兵”主题活动在汉滨高中、汉滨高中西校区、汉滨小学举行。
16日的开幕式上,市教体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刘先钧发表重要讲话。刘局长在讲话中高度肯定了我市近年来在思政课程建设方面尤其是在2020年陕西省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大练兵”省级教学展示活动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并在此基础上高屋建瓴地对全市思政课建设及学科德育工作提出希望:一是要继续深化思政课创新,打造创新型课堂,提高思政课程的探究性、实践性、创新性;二是要建设好全市思政课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体系,引领全市各地区德育课程均衡发展;三是要深入挖掘各个学科教学中的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渗透到各个学科教学中,与思政课协同创新发展,真正实现“全科育人”,实现“立德树人”;四是要持续办好“思政大练兵”及名师引领交流活动,利用名师共同体及省市级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促进学科发展,不断壮大思政课教师队伍。
9月18日,安康市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邹成燕到汉滨高中西校区,走进安康市2021年中小学思政课“大练兵”活动课堂听课并同教师代表和评委代表进行座谈。本人应邀作为评委代表,在座谈会上以《提升思政教学教研境界 上好学校德育关键课程》为题做了主题发言。
提升思政教学教研境界 上好学校德育关键课程
——在安康市2021年“思政课大练兵”座谈会上的发言
赵玉萍
按照党管思政课的政治站位来说,作为老思政教研人,非常敬佩和感谢市教体局党委邹书记、市教体局教师工作科陈科长、市教研室党支部张书记等领导亲临思政课教学现场,关心指导思政课教学,让全市的思政教师切身感受到市教体局党委党管德育、党管思政教学的政治责任感,让思政教师备受鼓舞,将对全市思政课教学以及德育工作产生强大推动力。现就本次全市初中“思政课大练兵”活动情况以及我个人透过本次“大练兵活动”对全市今后一段时间思政课教学教研工作的不成熟建议向领导汇报如下:
本次思政大练兵,选手包括思政课程16名教师,课程思政(学科德育)4名教师,通过三天来说课、单元以及课时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展示、时政述评四个环节的评赛,选手的整体素质应该比2020年还要稍好一些。
优点亮点
一、理念先进。多数参赛教师能够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不仅传播知识,而且传授美德”。他们课标意识到位,能对教材进行重组与整合,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课堂上得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彰显,教师的主导角色定位恰当,教学效果比较好。
二、立意高远。多数参赛教师能依据课程标准要求,从党和国家最新方针政策和国际国内重大时事政治中选取最新时政教学素材,从社会热点焦点新闻中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最新学生生活素材,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既从学习素材的政治站位上感受时代脉搏,又从学习素材的生活性上感受到亲和力,彰显思政课作为德育关键性课程的重要价值。
三、设计巧妙。大多数参赛教师实施主题式教学,课堂教学设计主线明确,思路清晰,课堂教学问题设计准确,问题情境创设材料新颖,课堂推进环节设计有条不紊,课前热身、课堂导入、新课教学、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颇具匠心。
四、问题引导。绝大多数参赛教师教学设计中注重设计教学问题。教学问题直指课程标准要求,设问的角度多维且聚焦教学重点和难点,用问题引领整个教学过程,最大限度的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五、方法灵活。绝大多数参赛教师课堂上充分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尝试运用探究式、体验式、互动式等具体教学方式,增强了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六、技术先进。绝大多数参赛教师都能熟练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上参赛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思路,有序推进教学;展示丰富的教学资源,增大教学容量;展示教师导学知识架构,节省课堂时间,最大限度的发挥了现代教育技术在德育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存在问题
一、教学改革创新智慧有待增强。一是个别参赛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循规蹈矩,照葫芦画瓢,不能依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时事政治、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社会热点焦点素材,对教材进行重组与整合、补充修正,课堂缺乏时代性和生命力,削弱了思政课教学的德育功能;二是大部分参赛教师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缺乏,理解上级的参赛要求很机械,没有创新智慧。如(1)是先说教材还是说课标?课堂教学是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还是教教材?课标与教材是什么关系?(2)说教材主要是说教材编写者的编排体系,还是主要说参赛者依据课程标准和最新时政重组出的新教材的思路?(3)是先说学法设计,还是先说教法匹配(设计)?参赛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先为学生设计学法,还是先为教师设计教法?(4)为什么要说学情分析?说学情分析跟哪些因素有直接关系?(5)是否要说教学资源选取在思政学科教学设计的重要性?(6)说教学程序是主要说推进过程,还是说设计意图?(7)是“说”课,还是“念”课(照稿念),还是“背”课(头扬起背下来)?“说”课主要“说”什么?(8)时政述评“述”述什么?“评”什么?“述”和“评”谁是重点?这些问题绝大多数参赛教师缺乏深度思考,没有弄清楚,执行中只是照葫芦画瓢,更谈不上有所创新。三是教学设计缺乏系统性、整体性思考,选参赛内容时,根本不考虑所选内容的特点,不思考所选内容在教学中是否能结合党和国家最新路线方针政策和国际国内重大时事政治以及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联的社会热点焦点新闻(保证教材内容的时代性)?是否在学法设计中能使用灵活的且是新课改倡导的新型学习方法?是否有能充分发挥教师讲解、讲述、特别是讲演特长且能体验教师专业底功的内容(或问题)?是否有能发挥教师说、唱、画、演等独特教学风格的内容(或问题)?所选参赛内容无法尽做大限度向评委表现你的教学艺术水平,开始就把自己选死了等。四是教学设计是不是先面对学生进行学法设计,然后依据所涉及的学法匹配对应的教法,而是先站在教师的立场设计教法,然后匹配学法,严重违背新课改的理念等。
二、教师时政理论素养有待提升。一是部分教师没有养成关注时事政治的职业和学科教师必备的习惯,不熟悉党和国家的最新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举措(如精准扶贫等)和国际国内重大时事政治,更不了解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社会热点焦点新闻,教学素材陈旧,脱离社会现实和学生生活;二是部分教师的专业理论底功薄弱,课上得很苍白,没有理论底蕴,时政述评,就事论事,特别是就字说字,没有应有的理论视野、理论高度以及理论思维格局。
三、教师基本教学艺术有待加强。一是新型学习方式运用不规范。部分参赛教师不理解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等新型学习方式的真谛,学生自学后教师还是重复讲解一遍。组织合作学习不给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时间,问题一出示就让学生小组讨论,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不是组织小组代表发言,而是随便指定一个学生让其自由发言,把前期的学生合作、培养学生合作习惯与品质的初衷忘掉了,以致新型学习方式的运用流于形式。二是课堂教学方法应用不灵活。部分参赛教师课堂教学方法陈旧单一,课堂上不能运用新课改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整节课都是教师先问,学生回答,教师再重复学生答案,课堂教学的推进过程陷入“一问一答一重复”的怪圈,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兴趣索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三是学科德育功能发挥不到位。部分参赛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能凸显学科时代性和生活性特点,备课不能从党和国家的最新路线方针政策和国际国内重大时事政治中选择素材,政治站位不高,不能从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新闻和社会焦点热点中选取素材,教学素材远离学生生活,不具有亲和力,导致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弱化。特别是学科德育的参赛选手,教学中没有深入挖掘课程中的德育素材,仍然是以本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主。
四、思政教学独特现状有待改观。一是法治教育教学现状不乐观。本次“大练兵”16个道德与法治参赛教师,仅有两人选择法治教育内容作为参赛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从一个侧面反映全市道德与法治教师对教材中法治教育内容的教学能力不够自信,也映衬出全市法治教育部分教材的课堂教学薄弱,形势不容乐观。二是阴盛阳衰专业发展不平衡。本次“大练兵”20个道德与法治和学科德育参赛教师,男教师只有二人,仅占参赛教师总数的十分之一,且总体看男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成绩相对靠后。相反,女教师参赛人数多且课堂教学呈现改革创新、方法灵活、亲和力强的特点。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全市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隐约出现阴盛阳衰的现象,在专业发展与教学艺术追求上的男女性别差异,要引起广大男教师的深思。三是县区学校教师本人不重视。极个别参赛教师说课、课堂教学展示、时政述评没认真准备,很随意,只是随便备了一节常态课参赛,应付此次“大练兵”,没有展示出自己的最高水平。从此可看出一些问题:(1)教师对“大练兵”竞赛不重视,“把老虎当猫养”;(2)教师本身教学水平有限,拿不出精品课;(3)参赛教师所在学校重视不够,没有组织教研组进行磨课;(4)个别县(区)教研部门县级“大练兵”活动的推进与指导缺位,把关不严,推到市级参赛的教师说课、教学展示、时政述评质量总体不高。
改进建议
一、加大思政教师培训力度。一是进行新课标培训。各学科新课程标准即将出台,要及时培训。二是进行新教材培训。一方面对现有教材中及时体现党和国家最新路线方针政策的内容进行补充性培训,让教师尤其是九年级教师能够准确理解新修改和补充的教材内容。另一方面,伴随新课标的出台,新教材也随之出台,市县教育行政和教研部门要及时做实新教材培训。三是进行时政教师时事政策素养培训。要集中时间对全体思政课教师进行党和国家最新路线方针政策、重要文件、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等精神培训,提升教师的时事政治理论素养。四是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素养培训。要对全体思政课教师进行“课堂革命 陕西行动”、“三个课堂”、“双减”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设计改革与课堂教学管理以及作业设计和指导等教学热点焦点问题专项培训。五是进行思政教师(也应包括各学科教师)德育素养培训。让思政课教师以及全体科任教师明白党和国家的德育政策与文件要求,清晰学科育德的内容要求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让全体学科教师明白学科教学的任务首先是为党育人(通过学科教学育“德”),其次才是为国育才(通过学科教学育“分”)。六是进行思政教师教研素养培训。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让教师掌握基本的教研知识,形成基本的教研能力。七是进行思政教师教育技术素质培训。通过培训,使全体教师都能够在教学中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强化思政教师评价考核。一是组织进行全市思政课教师课堂教学规范化评价考核。通过考核,用新课改理念、高效课堂理念和学科课程理念来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强力推进思政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二是定期组织进行全市思政课教师课标、教材、时政基本素养考评(考试)。通过考试督促教师把教学投入投到教学过程的关键点上,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投入的效率与境界,把考评结果与教师的聘任、晋级、绩效工工资等挂钩,引导教师多做有用功,少做无用功,达到减轻教师教学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率的目的。三是提高思政教师的待遇。兑现党和国家要求的思政教师岗位津贴制度,提升思政教师的岗位荣誉感、自豪感和责任感,激发思政课教师的内驱力和原动力。四是搭建思政教师发展展示平台。持续举办各种内容和形式的思政学科教学教研评赛活动,通过评赛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提升思政学科教研效率。一是聚焦“课堂革命 陕西行动”以及“陕西行动”中的“三个课堂”进行研究。教学研究要直指“第一课堂”中的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第二课堂”中的主题德育教育活动内容确定与管理、德育社团活动的课程设置与管理等的改革与创新;“第三课堂”中的德育基地实践活动、研学旅行基地实践活动、劳动教育基地的实践活动课程设置与管理;思政学科“三个课堂”内容融合等教学焦点问题。二是聚焦“双减”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设计改革与课堂教学管理改革、作业设计与指导改革进行研究。教研要直接指向教师急需要的教学焦点问题,帮助教师解决困惑,增强教师应对教育教学新要求的能力。三是聚焦各学科课堂教学德育融合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和指导,解决学科教师不愿融合、不会融合和胡乱融合的问题,提升所有学科教师课堂教学德育融合的责任感和德育融合能力,确保各学科教师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出色完成学科课堂教学育人的政治责任。四是聚焦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投入效率和境界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的关键点(关键环节)加大精力投入,尤其是抓住备课这个提升教学质量的核心部位,减少教学投入的无用功,纠正只靠多上课(补课)、多布置作业、多进行考试这种只指向学生的“粗放式”教学投入错误做法,引领教师走向加大备课投入,备好课——上好规定课时,不加课时不补课——设计精炼作业,不好题海战——设计科学试题,不搞重复考试和以考试来弥补教师由于没认真备课而导致的上课知识遗漏的“内涵式”教学投入正道。
四、提供优质教学资源服务。一是建设安康市中小学思政学科优质教学资源体系。通过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让全市中小学学生都能公平享有优质思政学科课堂教学。目前安康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资源体系已经建成,且通过“德润安康”平台、安康市初中道法优质教学资源发布QQ群和安康市初中道法优质教学资源发布微信向全市初中教师发布,但由于学科教研人员紧缺,高中和小学优质教学资源体系和发布渠道待建设和搭建。建议加大市县两级思政教研人员数量(可以加专职教研员,也可以增加兼职教研员),通过对学科教研人员的优化与整合,确保市县级中小学各学段思政优质教学资源的供给,真正减轻教师的备课负担,提升教师的备课质量,进而提升学科课堂教学质量。二是给教师开列时政学习菜单和提供资源。组织教研员和学科“三级三类”骨干教师定期给全体思政学科教师开列阶段时政学习内容菜单,并且提供阶段性国内国际重大时事政治、党和国家最新路线方针政策文件、党和国家领导人相关重要讲话等学习资料,方便教师通过自学,提升自身时事政策素养。三是给教师介绍优质教学资源搜集渠道。向全市中小学思政教师提供全国优秀思政教学资源的网站、网页、名师个人博客、QQ群、QQ公众号、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名师工作室博客等资源来源清单,拓展教师查找、收集优质教学资源的渠道。四是加快编制《安康市中小学各学科德育融合工作指南》。争取在较短时间内给全市中小学各学科教师提供学科德育融合指南(全国大多数省份已经早已给学科教师提供了,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用《学科德育融合工作指南》来规范学科教师课堂德育融合行为,提升全市学科教师课堂教学德育融合能力。五是加快设计《安康市中小学各学段学生德育实践课程(小学德育作业)参考体系》。目前,小学“德育作业”已经形成,初中高中德育实践课程体系正在编制中。建议加快编制速度,用此《体系》规范德育第二课堂活动,为全市中小学开展德育第二课堂活动提供指导,实现“全程育德”,提升课后德育实践活动的德育功能。六是给教师提供全市各类德育实践教育基地名单。给学校和思政课教师提供各县区各类德育实践教育基地、研学旅行实践基地、劳动教育基地名录(名单),具体介绍各类各个基地的主要课程内容、特色课程内容以及运营能力等,为学校和思政学科教师开展“第三课堂”实践教育活动选课提供方便,增强“第三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即兴随便说说,不妥之处敬请邹书记、陈科长和张书记以及全体参会教师批评指正。
2021年9月18日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