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内在的“小孩”】锻炼1.6

Amethyst
创建于2023-01-06
阅读 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伴着苏芮《亲爱的小孩》渐渐地带入心境中,会想起自己内心的这个小孩,她一直都在。

       小时候,因为爱哭被父母经常说,有什么情绪都经常压抑在心中,爸爸不会表达爱意,妈妈也不是会表达爱意的人,以前认为这是正常的,但随着自己的长大,随着自己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专业,才慢慢感受到自己有些情绪无法又无处发泄,都是这过往的经历所慢慢影响的。

       听了孟老师第6节胎教班的课程《掌握情绪,我的身心我做主》,再次感受了这些我纠结的执念、我过往原生经历的投射,需要我情绪的缓释和疗愈,需要我静下来、慢下来,学会安全的情绪释放。我也渴望能够慢慢疗愈自己的童年。

       想到这里,眼睛真的忍不住想流泪。回忆童年中最深刻、最难过、最愤怒、最恐惧的事情,其实,我回忆不出来具体哪件事是什么样的“最”,而在别人的眼中,我的童年是幸福的:家里的“老小”,又爸妈和姐姐的照顾,从小德智体美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家长眼中“别人家的孩子”,老师心中的“得力助手”,小时候的时光里,我也认为自己是很优秀的,优秀到让别的同学都很佩服:成绩、人品、家庭。

       但我成长的过程中很少有人去关注什么样的感情、去表达什么样的爱。记忆中,只有爸妈在勤劳的工作、忙碌,妈妈也像一个男人一样,和爸爸从来不低头,刚强、强势,她的眼里只有工作、只有忙碌,只有一时都不停歇下来,而她对孩子的关心,可能就是给孩子做好吃的饭,做肉、做菜让你吃。

        妈妈从来不会示弱,不论她和爸爸吵架,还是工作忙碌,她的心中好像总是不知疲倦,不舍得用钱,不懂得享受,只知道干活、挣钱。她不会表扬和鼓励人,除了我的学习和从小乖乖的表现在外人面前的骄傲,其他在家里的时候,很少关注家人和我的情绪。

        我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理解父母,不强求别人,总从自己身上去调整心态,但憋着的事太多了,我想表达,但表达出来,妈妈却说:“这么点儿事,我都没在意,我说什么了呢?至于吗?快别说了。”表达出来的问题,却总被说得那么轻而易举,一种不理解感总会用上心头,无人诉说。

        姐姐比我大8岁,在上初中的时候,忘记是什么事情了,可能是我顶撞了下父母抑或什么,我妈妈又说:“你这样的长大以后也不孝顺,隔你姐差远了..."我当时就委屈地哭了,我觉得自己很理解父母,但是为什么这么说我,明明表现得很好了,情绪从来得不到安慰,只有说我得不好,注意不到一个孩子的委屈。我哭了,又讨厌我哭,这样委屈的事儿总是最后让自己咽下了。

       小时候经常感冒,嘴上会上火起疮...内心都觉得是自己有问题,自己怎么生出来这么多事呢?怎么不像姐姐一样身体不怎么生病呢?

        大学的时候谈了个男朋友,妈妈觉得太早了,担心我的安全,男朋友家也觉得不合适,两方的父母都不同意,但我和他还是断断续续地在一起着,后来有一次分开了,又复合以后就没有再告诉两方的父母,不愿意他们老问,老说一些不好的话,让我们两个烦。如果从最开始计时的话,我们谈了大概5年的时间,到了研二冬天因为异地、也因为我毕业的工作没有去他当时所在的城市,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我们分开了,分得很残忍,我除了和最亲密的朋友诉说了失恋的事儿,还是想要和妈妈说,从妈妈身上得到宽慰和疼爱....

        但是,我很受伤,远在他乡哭着跟妈妈打了电话说自己失恋了以后,就好像是做了一场梦一样,我妈问我:怎么又在一起了?我解释了一下,说他多么的残忍,但当时好像妈妈只是简单的几句带过,没有怎么安慰我,没有怎么鼓励我...此后也没有再和我谈起这个话题,我寒假回家了以后,也再没有和我提过这件事情,好像并没有发生,好像我没有告诉她我和一个谈了5年的人分手了...现在想想还是觉得那么地可笑又无助又无语。

        我没有从妈妈这里得到过什么情感方面的爱。她可能是真的不会吧。结婚第二天回娘家时,我很感激父母,在酒桌上说了一些感激父母的话,让大家和客人也很感动,好多阿姨们都落泪了,我也激动地流下了眼泪,当然包括妈妈。但妈妈随口又说了一句:说这些干什么,还赶不上不说。我自打圆场,告诉她,这是正常的感情流露,多好啊。我到现在也不明白,为什么她不允许流泪,不允许别人看到自己软弱的地方,不允许情感的一些表达,她到底愿意什么呢?

        妈妈,她愿意表面上的风光,愿意表面上别人觉得她好,愿意表面上别人觉得的幸福。和她辩论事情、吵架,她声音很大,我们声音很大的时候,她不让我们说,要说“别吵吵了,别让邻居听见了,不嫌丢人。”在外人面前,她也笑脸相迎,多么地善解人意...她经常听不进去别人对她的教导,爸妈吵架时,爸爸低下头说几句软话,她也从来不接...而是当没听见似得。

       但,我的妈妈是个单纯的人,她没有见过什么大世面,没有心机;她只是觉得可能就应该这么养孩子吧,她太习惯于隐藏自己的情绪了,和爸爸吵架时,不需要爸爸哄她,但语言锋利,但前天晚上的吵架绝对不影响她第二天照常和爸爸干活工作,吵架的事就这么过了,也不耽误她的睡觉,我没有办法理解她。

       她是家里最小的一个,听大家都说过我的姥爷也就是她的爸爸,是位非常受人尊敬又非常有礼貌的绅士,但妈妈9岁时姥姥就去世了,我不知道这对她意味着什么,只知道,听她说起的事儿,她觉得以前生活地也很幸福。

        至于爸爸,他不常说话,也很少关注孩子的情绪,但他品德优良、全面发展,跟爸爸一起,我学会了很多的技能。

        至于姐姐,她好像也很少关注情绪,有时候我不开心的是,姐姐和妈妈有冲突时,我总是站在姐姐的角度去和妈妈辩解,一方面是想要妈妈转变一下思想,一方面是给姐姐支持;但是,每当我和妈妈有冲突时,姐姐却是一带而过,很少站在我的角度说一说...

       所以以前,我内心可能会认为是自己的问题,要求自己不断地纠正自己的想法、心态,让自己忽略自己的情绪...但现在,我通过读书等方式来慢慢疗愈自己~

       现在,我还是感觉我很幸福,我不会去指责家庭给我留下的一些情绪上的伤痛和爱的缺失,只不过对爱的要求和依赖的缺口会那么大,这是我内在的“小孩”。

        但我知道花生宝贝的来临,也是给妈妈爱的过程,我爱花生宝贝,花生宝贝的第一使命就是想要让妈妈幸福着,这足以让我很温暖~

        看见内心的这个小孩,我想我会慢慢疗愈着她,因为我也是最好的存在~

阅读 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