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噗”了吗?

Ada
创建于2023-01-05
阅读 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课程缘起

   一次餐前活动两位小朋友因户外发生碰撞,班级正在进行安全教育,教室鸦雀无声,就在这时江江放了一个“响屁”,突然打破了这片寂静。 只见乐乐说:“哈哈,江江放屁那么大声!”瑞瑞:“哎呀,好臭啊,快点捂住嘴巴。”下面开始叽叽喳喳因这个“响屁”而讨论起来,江江一听大家在议论,脸上唰的一下红起来,不好意思的低着头挠了挠头。

    结合《指南》中科学探究目标一指出:“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周围的很多事物感兴趣。”突如其来的“噗”打破了原本安静的课堂,孩子们对这个声音并不“陌生”,可以说他们很清楚这一声“噗”是来自身体里发出的特别“信号”,意味着“臭臭”味道会紧跟其后,有的哈哈大笑,有的抿嘴偷笑,还有的捂住口鼻…而这发出“噗”的主人公也许会因为这次小朋友的议论,变得尴尬,或许,一个有趣、有味、有意的故事即将开启。

    创设孩子们敢说、愿意说的环境《我的“噗”经历》

    你会在哪里放“噗”

    轩轩:我会在家里噗,因为幼儿园太多人,

    怕他们闻到。

    妍妍:我不会在学校放噗,如果有,

    我也会忍住,在家里会放。

    之之:我在学校和家都会放。

    星屹:我在家里会放,在学校不放,

    有声音的“噗”,同学会笑我。

    

统计:《在幼儿园“噗”的人数》

      噗”虽然是很正常的身体信号,但是由于“独特的气味”以及时而“张扬”时而“低调”的声响,会让孩子乃至成人都会觉得避为情,尴尬、无措、惊恐,通过统计,发现大部分孩子都不会在学校放“噗”甚至一些孩子有噗也会忍住,那如何让孩子能直面接受“噗”的现象呢,教师和孩子一起探究“噗”从哪里来。

    1.材料/环境

利用绘本、家长资源支持幼儿探究“噗”是什么《“噗”从哪里来》                            

2.实施过程

    利用谈话,科学小组话动,孩子们运用已有生活经验,畅谈“噗”,我们对孩子们零散浅显的已知经验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和归纳。

“噗”是什么?

科学活动《假如“噗能看得见”》

讨论:为什么会放“噗”

之之:是因为喝太多水,水从肚子到屁股,变成水蒸气。

多乐:放屁是因为肠胃不好所以会放。

睿智:放“噗”是提醒你要上厕所了。

艺宝:我爸爸说吃番薯会经常放噗。

佳佳:肚子里会有泡泡,所以放出来就是气。

    探究“噗”的味道和什么有关?

为什么有的噗臭有的噗不臭?

    语蔓:因为吃东西太上火就会有臭臭“噗”。

    之之:没有吃蔬菜的原因。

    乐乐:要拉臭了,“噗”就会臭臭的。

    妍妍:我妈妈说,声音大就不臭,没有声音的“噗”是臭的

敏乔:多喝点水就不会臭。

    亲子调查:《臭臭“噗”和不臭“噗”》

     我们从孩子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讨论、调查、绘本阅读等形式引导孩子们对“噗”形成了初步的认识。同时积极为他们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探索氛围,让孩子们想说、敢说、喜欢说。在初步经验架构的基础上,引发孩子们对“噗”的进一步探索。我们发现:鱼、肉、虾等动物类食物会在我们的身体里产生味道较臭的气体,青菜、白菜等植物类食物则不会出现较臭的气体,但是也有个别蔬菜有着超强的气体个性,比如洋葱、胡萝卜、韭菜等。因此:“噗”的味道和食物有着直接关系!孩子们由开始的谈“噗”色变到现在接纳、直面,还能从中发现“噗”的秘密,“噗”除了是身体的排气需要,还是身体健康的信号指示,那么,我们要如何保持健康,保持“噗噗”正常呢?

    


健康活动《制定健康计划》

    

做出改变

吃东西细嚼慢咽

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

多运动

有“噗”别害羞

你“噗”的时候心情是怎么样的?

害羞、惊恐、尴尬、紧张

什么时候会不好意思“噗”?

添赐:在超市排队买单时。

然然:上跆拳道看,老师离我很近,我会憋住,不敢放。

江江:我在坐电梯的时候会不好意思放。

米乐:排队做核酸,人很多,我不好意思。

奕翔:排队拉尿时不好意思放,怕后面的人笑我。

很多时候我们出于礼貌会忍住“噗,

但是也总会有忍不住的时候,那该怎么办呢?

思婧:我先躲的远远的,不要让他们闻到味道。

芸儿:我就先捂住自己的耳朵,叫旁边的人捂着鼻子。

衣衣:要是同学发现了也没关系,反正大家都会放噗。

德杭:我会去没人的地方噗。

悦悦:我会偷偷走开,不然给熏倒了。

炫颖:我会捂住鼻子,偷偷笑。

妍妍:放了就放了,我也会放噗。

然然:假装不知道,哈哈,不然他会不好意思。

    放“噗”其实很自然,我们有时候会避而不谈是因为觉得它不登大雅,孩子们害羞避开也是因为觉得这是私密、且有些让人难为情的事情,但正因为大家总是“躲着”它, 也才充满好奇,才成为孩子们积极探究的兴趣点;也正因为对“噗”的逐渐了解,孩子们也从害羞、惊恐、嘲笑、逃避,转成了坦然对待、礼貌处理。 

评价与反思

    (一)幼儿的收获

    通过开展“噗”的主题,孩子们原本对“噗”害羞避开也是因为觉得这是私密、且有些让人难为情,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在不断深入的同时,孩子了解放屁的一些科学小秘密,知道放屁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从而能正确和直面对待自己和同伴正常的生理现象,从害羞、惊恐、嘲笑、逃避,转成了坦然对待、礼貌处理,更乐意关注自己的身体。

(一)教师的角度

    1.在开展主题时教师有结合孩子的生活,如“每个人都有噗”,但正因为大家总是“躲着”它,也才充满好奇,才成为孩子们积极探究的兴趣点。

    2.内容可以更丰富和深入(如健康计划的实施)

    3.大班可以多点形式探究科学活动。

课程小结

    生活中处处都是教育,处处都有教育契机。保持一颗敏感的心,留意孩子生活中那些偶发小事件,支持孩子们进一步去发现、去找寻、去探索、解惑心中的好奇。正如孩子们这次对“噗噗”的探秘之旅,“噗噗”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比较害羞、敏感的话题。然而,随着活动的逐步深入,孩子们通过提出问题,聚焦冲突,探索发现,交流分享等方式,从个体经验转变为集体智慧,渐渐理解“噗噗”是我们正常的生理现象,知道正常的“噗噗”行为标志着我们身体的健康,我们也应该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噗噗”行为。

    一路探寻,一路思考,一路发现,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们对探究充满热情,对未知充满期待,对自己充满自信!

阅读 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