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冬季的第5个节气,每年1月5日到6日交节,太阳到达黄经285°斗柄指癸为小寒。此时天气渐寒,却尚未大冷,因此叫作小寒。
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中国大部分地区小寒和大寒期间一般都是最冷的时期,“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
中国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第三候“雉鸲”的“鸲”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此时腊梅已开,红梅含苞待放。
这样寒冷,古人是怎么抒怀的呢
宋朝诗人杜小山在他的《寒夜》
中与客赏夜: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唐朝诗人元稹最喜欢描写节气,这一天严寒,有了喜鹊的叫声,他看到了喜悦和希望: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
霜鹰近北首,雄雉隐丛茅,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当今的我们,在钢筋水泥的包裹中,是否听到了雀鸟的欢叫?是否春心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