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夫人美篇

奕良
创建于2023-01-03
阅读 2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冼夫人美篇

广东高州中学 初一2班 卢奕良


冼夫人简介


冼夫人(约512年 ,一说522年 -602年) 即冼英,又称谯国夫人、高凉郡主 ,南北朝时期高凉郡(今广东茂名地区)人 ,俚人(壮族先民分支)首领 。后嫁于当时的高凉太守冯宝。善于结识英雄豪杰。


谯国夫人(冼夫人)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 她率领族人归附隋朝被加封谯国夫人,去世后追谥"诚敬夫人"。她一生审时度势,顺应潮流,对朝廷的忠并非愚忠,她识时务,爱国爱民,因而深得后人敬重。也因此,她生前身后有多个封号。


冼夫人世为南越首领,有部落十余万家。自幼聪敏贤慧,多谋善断。在父母家时已能抚循部众,行军用师。常规劝族人改掉好攻杀的陋习,与人为善,于是她信义远播,海南儋耳来归者千余洞。梁大同元年(535),罗州刺史冯融为其子高凉太守冯宝聘以为妻。冼夫人与冯宝一起励精图治,促进了俚汉融合和当地经济文化的进步。大宝元年(550),高州刺史李迁仕乘侯景乱梁之机,也阴谋割据,举兵谋反。冼夫人率兵击败李迁仕,并厚赀陈霸先平定侯景之乱。557年,陈霸先建陈。永定二年(558),冼夫人遣子冯仆率南越诸首领朝陈,协助陈统一岭南。太建二年(570),广州刺史欧阳纥谋反,并扣冼夫人子冯仆为人质,她毅然起兵将其击败,被陈朝封为中郎将、石龙太夫人。589年陈亡,岭南未有所附,数郡共奉冼夫人为“圣母”,保境安民。冼夫人力排岭南独立呼声,遣孙冯魂迎隋将韦洸接管岭南。至此,隋朝统一,中国结束了历时三百多年的大分裂局面,冼夫人被封为宋康郡夫人。开皇十年(590),她助隋平定番禺俚帅王仲宣叛乱,以功封为谯国夫人,开幕府,听发部落六州兵马。时番州总管赵讷贪虐,她上封事揭发,将讷绳之于法。冼夫人常教导子孙赤心为国。仁寿二年(602),冼夫人逝世。隋朝与赙物一千段厚葬,谥为诚敬夫人。《隋书》、《北史》都给冼夫人立了传。

冼夫人毕生致力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其巨大功绩,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广泛影响力。周恩来总理曾称颂冼夫人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视察高州冼太庙时,对冼夫人作了很高的评价,说当年冼夫人力排阻力,不搞分裂,坚持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团结,让岭南人民安居乐业,其功不可没,至今她仍是我辈和后人永远学习的楷模。


1400多年来,冼夫人一直受到民间的信仰和崇拜,历代为奉祀冼夫人而修建的冼太庙,在其故里高州市境内就有300多间。在周边及其影响所至的茂南区、阳春、电白、化州、信宜、雷州半岛、海南岛、丹东市等许多地方,乃至东南亚都有冼太庙的存在。这些文物遗迹,精神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文化含量,是当地文化经济建设的宝贵资源。


史籍记载


《隋书》卷八十 列传第四十五 《列女传》--谯国夫人。《隋书》记载,冯宝去世后,岭南大乱,冼夫人安抚百越各部,使境内安然无事。后来,陈后主降隋,冼夫人了解政局变化后,宣布归顺隋朝,并派孙子冯魂带兵迎接隋军,接管岭南。

《隋书》《列女传》--谯国夫人

历史评价


《隋书》:夫称妇人之德,皆以柔顺为先,斯乃举其中庸,未臻其极者也。至于明识远图,贞心峻节,志不可夺,唯义所在,考之图史,亦何世而无哉!

冼夫人德行的重要体现是忠和义。冼夫人为什么能一直得到中原认可?因为她总是把国家统一摆在第一位,两次不顾儿孙的安危,平定叛乱,在陈国亡国时,率众痛哭后才归降隋朝 。

蔡东藩:冯夫人冼氏,谓非常人,诚哉其然。惟冼氏为一妇人,乃能鉴别枭雄,已非凡品,且为冯宝设谋,智赚迁仕,有此巾帼,不亚须眉。

周恩来: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江泽民:"我辈后人永远学习的楷模"。

一生致力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为促进岭南社会的稳定和经济文化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一是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二是反对地方割据和分裂活动,维护国家统一;三是促使海南与大陆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真正结为一体;四是推行社会改革,坚决革除社会陋习,推动俚人社会的文明进程;五是积极传播汉族文化和当时先进的生产技术,开发岭南,推动岭南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吴晗:冼夫人是我国越族的杰出人物,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妇女之一,他对当时当地的人民生活安定和生产发展有贡献,这样的人物是应该肯定的,应该歌颂的。故事剧里有穆桂英挂帅,佘赛花百岁挂帅,杨门女将等剧目,我要向戏剧家们建议,为什么不写冼夫人呢?她的一生是值得也应该写成历史剧的。

冼玉清:冼夫人是妇女为国立德立功之第一人;妇女开幕府建牙悬肘之第一人;妇女任使者宣谕国家德意之第一人;妇女享万民祭祀之第一人。

张德江:构建和谐社会,冼夫人是个典范。建设文化大省,构建和谐社会,极有必要宣传冼夫人的历史功绩和爱国主义精神,这一方面的工作一定要加强。

赵剑敏:可隋朝在南方对岭南少数民族的平抚,则有赖于一个杰出的女性,一个丝毫不逊色于须眉的巾帼英雄。

后世纪念

高城冼太庙

高城冼太庙位于广东省高州市市区文明路。始建于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和1992年三次重修。共四进,总进深66米、面阔13.2米,建筑面积882.39平方米。

头门为单檐歇山顶。正殿为抬梁式木结构,殿内由两行8条圆形木柱支撑主体,花岗岩柱础。以墙体分隔梢间。正间有冼夫人木雕像,次间有落地罩木雕图案装饰。大厅与前檐之间以9副吉祥图案雕花屏风相隔。从明间前边延伸出拜亭一座,拜亭转角四柱均为石质通花龙柱,其周边连续镶嵌有十二生肖石雕图案栏杆。瓦面为重檐歇山顶结构,铺迭绿色琉璃瓦;脊梁饰双龙戏珠等立体灰雕图案。

中殿次间左右两边的墙壁上,各镶嵌有大小不等的石碑一行,碑文阴刻1万多字,内容是与冼夫人有关的传记、记事、捐题、告示等。

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视察高城冼太庙时,盛赞冼夫人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团结的精神,称她为"我辈及后人永远学习的楷模"。同年,费孝通同志参观高州冼太庙,并亲笔题词"巾帼英风"。高城冼太庙成为人们瞻仰、缅怀冼夫人的重要场所,亦是弘扬冼夫人精神的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茂名市、高州市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是广东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冼夫人庙


雷州的冼夫人庙座落于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英利镇英利圩中街东侧,是雷州乃至湛江地区唯一的一间祀奉南北朝至隋朝时期民族巾帼英雄冼夫人的庙宇。此庙始建不详,明正德九年(1514年) 重修,原建有正厅、拜亭、前厅和四周高5.5米,宽1米,长约150米的围墙,东北和西南角还建有两幢三层炮楼,总占地1500多平方米。原正厅坐北朝南,硬山顶,青石,砖瓦和杉木结构。

民国十年(1921年)曾被国民革命军以破除迷信为由而拆除神阁宝像,解放前、后一直被用作英利镇政府办公或办学校,1953年被粮管所接管,后又同租给蚕茧站和私人。直至1994年才退还庙宇的正厅、拜亭和前厅,1998年进行重修,1999年完工。至此,关闭了近80年的英利冼夫人庙重新香烟缭绕,烛光重燃,重现昔日光辉。让游客拜祭。1994年冼夫人庙被列为广东省雷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阅读 2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