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医生浅析新冠肺炎与虚人感冒辩证关系

安医生
创建于2023-01-02
阅读 110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新冠是一种强烈的流行性传染病,尽管来势疯狂,但也具备了流感的特点。

       虽说此次疫情比普通的流感在轻重程度上有很大的区别,疫情比流感的来势要凶猛,病状要严重,但对人体伤害的病理机制,还是大同小异,都是因为病邪的入侵,损害了机体的正气,使机体的阴阳气血功能失衡,脏腑经络受损,只是损伤的程度严重了许多,但调整的方向,方法仍是大同小异,在不同的病程阶段,可选择不同的方法。即是:补气,温阳,补血,滋阴,或是养心清肺,健脾养胃,滋补肝肾,扶助正气,祛除邪气,根据各自症状的缓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或标本兼治。

       下面谈一下感冒在中医临床中的治疗。

       感冒一词,见于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篇:“感冒风邪,发热头痛,咳嗽声重,涕唾稠粘”。因此感冒是指风邪侵袭人体,所引起的以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喷嚏,恶寒,身痛无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见外感疾病。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多见,多发于气候突变,寒暖失常,非其时而有其气的情况。

       风邪之所以侵袭人体,与人体的正气强弱,脏腑调节失常有关。内经《灵枢:百病始生》篇云:“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仍客其形。”此处的虚,不单是指素体一直虚弱,也系指,感邪之时恰逢生活起居失常,寒暖失调,过度饥渴疲劳,杂事烦心等身体状态欠佳的情况。此时腠理疏懈,卫气不固,此时感受外邪则容易发病。(这里可以看出来一个问题,就是普通流感是先有体虚后感邪,而发病,而疫情则是先感邪,机体在强大的邪气攻击下而致虚)。

       中医临床上把感冒主要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虚人感冒”三类。在治疗上对证治疗,发散风寒,疏散风热,扶正祛邪。

       目前在中医临床上,已很难见到典型的感冒病例(即表寒证和表热证)因为感冒初期许多患者都选择了自行购药或经西医治疗,直到感冒迟迟不愈,才想到求助中医中药。

       此时的患者己经没有典型的感冒表证,但根据六淫皆可化火的中医理论,对此时的病人应以清热补虚为主。另外虽然是感冒迁延,但由于西药的控制,一般的病程阶段尚处在卫分和气分,尚未传入营分,只是由于一些药物对胃的刺激,以及邪气阻遏胃气,使胃气不足,无资作汗,致使邪气不能从汗而解,而使感冒留恋不愈。因此治法宜解表发汗,益气透邪,健胃生津,益心气,健脾气,提高肌体抵抗力。

       另外,根据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多不能遵循自然规律,作息失常,饮食失节,因而易造成身体各方面的不足,就象仲景《金匮要略》中所述:“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此中诸不足,虽未明确何不足,但临床弁证之时,无非气血阴阳之不足。而“风气百疾"则一方面说明风邪是百病之首,在身体抵抗力不足时,容易乘虚而入。另一方面说明有表证存在。当然审证之时,只要病机具备,不一定证候齐全。

        虚人感冒的病机就是:阳气虚弱不能温煦,阴血亏虚不能滋养,复感外邪,而使邪气留恋。治以补虚解表,扶正祛邪。临床具体辩证施治如下:

       一、气虚感冒

    〈主证〉: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白痰,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舌淡苔白,脉浮无力。

    〈治法〉:益气解表。

    〈处方〉:参苏饮加减。

    〈组成〉:人参3克,茯苓10克,甘草10克,益气扶正祛邪;苏叶10克,葛根10克,疏风解表;前胡10克,桔梗10克,枳壳10克,陈皮10克,半夏5克,宣肺理气,化痰止咳。若表虚自汗,易感风邪者,亦可合用玉屏风散,益气祛风,固表止汗,以防感冒复发。

       二、阳虚感冒

    〈主证〉:身热轻,恶寒较甚,头痛身痛,无汗或自汗,面白,语声低微,四肢不温,舌淡胖,苔白,脉沉无力。

    〈治法〉:助阳解表。

    〈处方〉:参附再造丸加减。

    〈组成〉:附子5克加水先煮60分钟,桂枝10克,二药温里助阳,气属阳,阳虚者气必虚,以黄芪10克,人参3克炙甘草10克,益气;佐羌活10克,防风10克,细辛3克,解表散寒。此方助阳益气与疏表散寒并用,使发汗而不伤正,补益而不恋邪。

       三、血虚感冒

    〈主证〉:头痛身热,微寒无汗,面色不华,唇甲色淡,心悸头晕,舌淡苔白,脉细或浮而无力。

    〈治法〉:养血解表。

    〈处方〉:葱白七味饮加减。

    〈组成〉:葱白9克,葛根10克,豆豉10克,生姜6克,以解表;地黄15克,麦冬10克,滋阴养血;如恶寒重可加苏叶10克,荆芥10克;热重可加双花10克,连翘10克,黄芩10克。

       四、阴虚感冒

    〈主证〉: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微汗,头晕心烦,囗渴咽干,手足心热,干咳少痰。舌红,脉细数。

    〈治法〉:滋阴解表。

    〈处方〉:加减葳蕤汤。

    〈组成〉:玉竹15克,滋阴生津,以助汗源;葱白10克,豆豉10克,桔梗9克,薄荷6克,发汗解表,以疏散外邪;白薇6克,清热和阴,清而能透;甘草10克,大枣10枚,甘润和中,可助玉竹以增液。合用共奏滋阴清热,发汗解表之功。

       总之,感冒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高,甚至会引起流行,因此预防本病的发生尤为重要。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锻炼身体,加强对卫生知识的认识和重视。在感冒流行时期,尽量做好预防。常见的预防方法有以下几种:

       1.食醋薰蒸法,每立方米空间用食醋5一10毫升,用1一2倍水稀释后加热,每次蒸薰二小时,每曰或隔日一次,可用于空气消毒,预防传染。

       2.大青叶30克,板兰根30克,土茯苓30克水煎代茶饮。

       3.大蒜液滴鼻,百分之十大蒜液滴鼻,一日五次,一次一滴。有眼疾者慎用。

       4.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综上所述,再结合疫情,在我的知识范围内,对普通的感冒和疫情(新冠)发病过程有以下的理解。普通的感冒是在肌体抵抗力低下时,感受外邪而发病,先有虚而后感邪;而疫情的感邪和发病过程是有以下几步:

       1.正胜邪实,邪气来势凶猛,无论体质强弱,接触了就会被感染,初期邪气侵入人体,人体正气尚足,便是潜伏期,邪气实正气胜。

       2.病毒疯狂繁殖,机体正气措手不及,正气受损,此时邪胜正虚。

       3.正邪交争,此阶段机体正气开始组织抗邪,正邪处于抗争状态。

       4.邪祛正伤,在抗邪过程中,机体的正气受到了严重损伤。此时治疗应该是扶正同时清除残余之邪。

       5.修复正气,此时的休息,合理的营养饮食,中药介入调理都很重要。注意,能自己咀嚼的尽量不要打糊,因为咀嚼过程口腔会产生消化酶,有助于消化。中药的健脾养心治疗也很重要,脾胃健运,气血生化有源,心血充足全身都会得到滋养,对各方面的恢复都至关重要。

        另外,本文只是通过对普通流感其中的虚人感冒各型为例,说明中医临床诊治疾病的辩证过程,虽然中医认为普通的流感所感之邪为自然界中的六淫之邪,而疫淚所感之邪则是淚气也叫厉气,要比普通的流感严重的多。但中医临床辩证中是有异病同治(就是不同疾病,在病程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证状,可以选用相同的治法)和同病异治(就是指虽然是同一个疾病,但由于病程阶段的不一样,治法也不一样)。所以用流感为例,供大家参考。由于不同的病程阶段所用的药味和药量会有所不同,有条件最好是到中医门诊,对症治疗。

阅读 110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