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益家亲骑友俱乐部骑行京杭大运河(济宁至淮安段)纪实第六集

看透别说透,继续做朋友
创建于2023-01-01
阅读 71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1938年3月24日,日本侵略军濑谷支队向台儿庄发起进攻,与中国守军第2集团军第31师展开激战。中国军队将进入台儿庄之敌完全包围。4月3日,中国军队向日本侵略军发起攻击。日军拚力争夺,占领了市街大部。中国军队一次又一次反击,展开街垒战,夺回被日军占领的市街。双方陷于苦战。6日晚,中国军队全线攻击濑谷支队。台儿庄战役是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在中国军队的英勇抗击下,取得了歼灭日军1万余人的巨大胜利。此次战役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斗志。

历史意义: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在政治上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鼓舞了抗日军队的士气,用胜利的事实证明了“亡国论”是没有根据的。而李宗仁更是以偏师弱旅战胜骄狂不可一世之日寇强敌,更说明了只要众志成城、精诚团结、拼死抵抗、艰苦奋战中国人民就是不可战胜的。

1、战争结果:台儿庄战役,历经月余,中国军队毙伤日军11984人,俘虏719人,缴获大炮31门,装甲车11辆,大小战车8辆,轻重机枪1000余挺,步枪10000余支。

2、战争背景:日本侵略军1937年12月13日和27日相继占领南京、济南后,为了迅速实现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连贯南北战场,决定以南京、济南为基地,从南北两端沿津浦铁路夹击徐州。

3、我方战绩:在历时半个月的激烈而反复的巷战中,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参战部队4.6万人,伤亡失踪7500人。

乾隆皇帝一生六次下江南,走水路时必经古运河重镇台儿庄,第四次路过台儿庄时,留下了“天下第一庄”的墨翰,也让台儿庄古城有了“天下第一庄”的声誉。

台儿庄古城,位于京杭大运河的中心点,坐落于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和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带。古城肇始于秦汉,发展于唐宋,繁荣于明清,有“天下第一庄”之称(清乾隆赐)。

古城占地2平方公里,11个功能分区、8大景区和29个景点,是中国国内规模最大的古城。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有“中国最美水乡”之誉。

台儿庄是商代属逼阳国,形成于汉,发展于元,繁荣于明清。清初台儿庄已相当繁华,居于古峄县40个集镇之首繁荣富庶,商贾云集,船舶迤逦;

如果把古城的建筑比作城的主体,那么一座座石桥则是古城的骨骼,流动的水和穿梭的船则是古城灵和脉。

入夜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台儿庄跨漕渠,当南北孔道,商旅所萃,居民饶给,村镇之大,甲于一邑,乃称天下第一庄。

微山湖旅游区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境内,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依托北方最 大的淡水湖微山湖,以优美的生态环境、丰富的人文资源蜚声海内外,先后荣获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水利风景区、生态旅游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旅游区主要包括红色渔乡微山岛、京杭大运河风情体验带以及列入“中国十大魅力湿地”的微山湖国家湿地公园,被誉为“中国荷都、北方水乡、铁道游击队故乡”。微山湖旅游区生态资源丰富,四季风景如画。初春湖水澄碧,鸟飞鱼跃、盛夏一碧万顷,红荷映日、秋时芦苇济济,水天苍苍、冬日芦花飞雪,素裹银装。特别是盛夏时节,广袤湖面上万亩荷花,接天莲叶,蔚为壮观。微山湖旅游区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宋国始祖微子汉代名柏张官长眠于此。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爬上飞快的火车,像骑上奔驰的骏马,车站和铁道线上,是我们杀敌的好战场,我们扒飞车那个搞机枪,撞火车那个炸桥梁,就像钢刀插入敌胸膛,打得鬼子魂飞胆丧。一曲抗战歌,高唱85年,现在唱来心乃澎湃,日本鬼子再胆敢入侵一步,我们定将把它消灭干净。

微山湖四鼻鲤鱼是山东省微山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微山县辖区内的微山湖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京杭大运河自微山湖内通过,同时是南水北调工程的必经之处,微山县素有中国乌鳢之乡、北方水乡等美誉。优越的自然环境、水质条件以及丰富生物饵料资源为微山湖四鼻鲤鱼提供了独特的自然生长环境,造就了其独特的品质。微山湖四鼻鲤鱼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含蛋白质比猪肉高30%—50%,比鸡蛋高20%左右,是微山湖区酒席盛筵上的必备佳肴。 

微山湖四眼鲤鱼全国闻名,当年乾隆六下江南途径微山湖,必吃四眼鲤鱼,皇上得宠从此四眼鲤鱼威名远扬。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县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徐州有6000多年悠久历史,先民就在此生息劳作。原始社会末期,尧封彭祖于徐州所在地为大彭氏国,徐州从此称彭城。

    春秋战国时,彭城属宋,后归楚,秦统一后设彭城县。

    楚汉时,西楚霸王建都彭城。西汉时属楚国,东汉属彭城国。

    三国时,曹操迁徐州刺史部于彭城,彭城自始称徐州。

    魏晋南北朝各代曾设彭城国或徐州,都城或治所多在彭城。

    隋时设徐州,后改彭城增添郡,治彭城。

    唐初,徐州与彭城郡名称多次互易,中后期为节度使驻地。

    五代时各朝置有徐州,治彭城,领7县。

    宋、元两朝都置徐州,属归德府。隶属和辖领变化较频。

    明初徐州曾属凤阳府,直隶京师,后属南直隶。

    清初,徐州先后为江南省和江苏省所属直隶州,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升为徐州府,辖领1州7县。

民国初,徐州府废,府地附郭铜山县,后曾设徐海道,治所在铜山(徐州)。

    日伪时由铜山县析置徐州市,曾为汪伪中华民国淮海省省会。

    民国时期,徐州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八大城市之一。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仍置徐州市,属江苏省。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就是以徐州为中心展开的。

    1949年因江苏省尚未完全解放,徐州市暂由山东省代管,后划回江苏省,并同时成立徐州专区。

    1970年,徐州专区改称徐州地区。

    1983年,江苏撤销地区专员公署,实行市管县的建制。

徐州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因其拥有大量文化遗产、名胜古迹和深厚历史底蕴,也被称作“东方雅典”。

    徐州地处江苏省西北部、华北平原东南部,长江三角洲北翼,北倚微山湖,西连萧县,东临连云港,南接宿迁,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陇海、京沪两大铁路干线在徐州交汇,素有“五省通衢”之称。徐州是华东重要门户城市,华东地区重要的科教、文化、金融、旅游、医疗、会展中心,也是江苏省重要的经济、商业和对外贸易中心。

徐州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中心。在超过6000年的文明史和2600年的建城史,徐州有“帝王之乡”之美称和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

淮海战役,国民党称“徐蚌会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刘峙指挥中华民国国军五个兵团部、22个军部、56个师及一个绥靖区共55.5万人被消灭及改编,解放军总共伤亡13.4万人。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的第二个战役。

    淮海战役是一场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战略决战,淮海战役精神则是那一时期党、军队、人民的价值取向、意志品质、工作作风的集中体现。淮海战役精神可以概括为:敢打必胜、科学决策、勇于担当、团结协作、依靠群众。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没有民族精神的民族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淮海战役的胜利充分展现了民族精神,面对当今错综复杂的形势,淮海战役精神的典范意义,对于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龙王庙行宫,又称“乾隆行宫”,原名“敕建安澜龙王庙”,位于江苏省宿迁市皂河镇通圣街与行宫路交叉口东北角,属皂河古镇景区内景点。龙王庙行宫占地面积36亩,始建于清代顺治年间。

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五次驻跸于此,并建亭立碑,故又称之为“乾隆行宫”。龙王庙行宫为四院三进封闭式合院的北方官式建筑群,具有清代北方宫式古建筑群特色。自清代以来,每年农历正月初八至初十为皂河龙王庙庙会之日,所有赶庙会的人一起参拜龙王,被列为苏北地区36处香火盛会之首。龙王庙行宫主要建筑有御碑亭、钟鼓楼、怡殿、古戏楼等。

1983年,龙王庙行宫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龙王庙行宫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龙王庙行宫入选世界文化遗产;2015年,龙王庙行宫获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乾隆行宫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文化遗产。原名为"敕建安澜龙王庙",坐落于江苏省宿迁市西北20公里处的千年古镇皂河。

宿迁乾隆行宫是全国乾隆行宫中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唯一留存于世、且最具代表性的宫殿式古建筑群。该建筑群位于古老的大运河畔,北临宿迁骆马湖,南接古黄河,东连马陵山,又与省级森林公园连成一线。其地理位置傍湖连水,交通方便,四季分明,气候宜人。

乾隆皇帝六次南巡,一般在正月中下旬出发,从陆路经河北、山东、在江苏清口(今宿迁)改走水路,沿运河南下,在扬州过江,到达苏、杭等地同年四月底五月初同路返。因此京杭大运河的江南段是乾隆每次南下必经之路。江南城镇星罗棋布,以小桥流水、桨声灯影、软语咿呀为标签。乾隆皇帝是一位热爱写诗题字,收藏书画的资深文青,气质与江南简直太搭。

乾隆的南巡江浙有六次,具体年份分别是:

第一次:乾隆十六年 (1751) 乾隆41岁

第二次:乾隆二十二年 (1757) 乾隆47岁

第三次:乾隆二十七年 (1762) 乾隆52岁

第四次:乾隆三十年 (1765) 乾隆55岁

第五次:乾隆四十五年 (1780) 乾隆70岁

第六次:乾隆四十九年 (1784) 乾隆74岁

乾隆十六年正月十三日,乾隆奉皇太后离京,开始第一次南巡江浙。经过直隶山东到达江苏,驻跸徐州府宿迁县叶家庄。二月初八日,渡黄河阅视天妃闸、高家堰,经过淮安、高邮到江都县香阜寺;然后自瓜洲渡长江,巡幸镇江、无锡、苏州。三月初一日,到达杭州,遍游西湖名胜,同时至绍兴祭大禹庙。回京时,从南京绕道祭明太祖陵,之后又在扬州游玩,驻跸高旻寺。随即沿运河北上,从陆路到泰安。五月初四日,历经四个多月,回到京城。 

乾隆南巡江浙主要以水路为主,因此所乘御舟必须早做准备。乾隆十五年八月,吉庆奏报,南巡所有供奉皇太后的御舟和皇上所乘御舟均已造好完工。同时他另外造了3只如意小舟以做备用。九月,吉庆奉御舟赴浙江试航,查看从扬州至杭州一路河道桥梁有无阻碍情况,顺便勘察行宫名胜工程竣工情况。由于正值江南水稻收割之季,考虑到民众生计,南巡行进路线中的营盘道路又比较容易办,所以暂时并未修建。十二月,吉庆上奏《奏为办竣恭备圣驾南巡等项差务事》,两只御舟和3只备用如意船的铺设已完成,府州县城内街道与上岸登船小码头也基本完成,商捐钱两尚余40多万两,以作圣驾临幸之用。

乾隆首次南巡,皇后嫔妃、王公大臣、章京侍卫、扈从兵丁,一行多达2500余人,前呼后拥,声势浩大,这也可以从随从官员及所需用到的马匹情况得到印证,可见南巡排场之大。

00:10

周恩来纪念馆坐落在古城淮安北门外夹城内桃花垠一个三面环水的湖心半岛上,1992年落成,馆名由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纪念馆主馆内设周总理全身汉白玉座像一尊,展现的是周恩来总理手握长卷、微笑凝视着前方的伟人形象。

沿着周总理的成长足迹,追忆周总理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朴实无华的实物展陈,都让参观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一代伟人周恩来的崇高品质,了解到周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家国情怀,周总理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们怀念他老人家。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为了满足皇家生活起居的需要,必然需要将全国各地的物资集结起来运送到北京。起初南方的各种物资借助于海运航道运送到北京。但是,众所周知海运要求的技术难度较高,不稳定因素比较多,风险也较大,再加上后来东南边境沿海屡屡遭遇倭寇的侵扰。所以,明廷果断停用了海运,转而借助于古已有之,并且处于内陆的漕河(大运河)运送物资。经过修缮后的京杭大运河成为了沟通南北的大动脉,古已有之的漕运由此再次兴盛了起来。漕运工作关乎皇家日常生活,属于明朝的国家大事。明朝专门设有掌管漕运的官员,被称为漕运总督。官职为从一品或正二品。

大运河为春秋时期吴国的国君夫差第一修建,吴国其国境位于今天江苏省南部苏州、无锡、常州一带。定都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古邗沟的修建使吴王成为了修建大运河的历史第一人。

古邗沟遗迹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城北螺丝湾桥至黄金坝。春秋末周敬王三十四年(前486年)吴王夫差在邗城下开凿,以沟通江淮,是我国最早的人工运河,也是古运河最早的一段。今螺丝湾桥至黄金坝东西向一段为古邗沟遗迹,长约1450米,宽50-60米,两侧淤积层约20-25米,当中沟床现为10米左右。中段有“邗沟桥”跨水上,桥南是大王庙。

公元前486年吴王开始修建邗沟工程,吴国南部的越国也在整修水利,修建运河,试图与吴国争霸,越国此时期修建的运河就是浙东大运河。

在修建期间吴王兵强马壮,欲想吞并周边国家。周边国家有越国,楚国、齐国、晋国。

吴国最先吞并的国家是越国,吴越两国战争频发,硝烟弥漫两国,最后因吴国强大而越国失败,越王开始在吴国服役三年,后来吴王无限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最后被越王在苏州给与歼灭。这才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历史故事。

邗沟是在吴王征服齐楚两国时起到了积极作用,人马粮草运输补给缩170公里(与修建前比较),为取得战争胜利邗沟功不可没。

运河三千里,最美是淮安,夜色阑珊古运河,漕运重镇新淮安。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大运河在淮安境内长68公里,是淮安的母亲河。明清时期的淮安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全国漕运指挥和河道治理的中心。里运河则是一条连接长江和淮河交通的人工运河,位于大运河江苏省段的中段。古代曾称漕渠,俗名里河。里运河也称“淮扬运河”,北端自淮安市淮阴水利枢纽起,最后由扬州邗江区六圩入长江。

里运河文化长廊位于淮安境内,北起大闸口,南至堂子巷,总范围45平方公里,核心区总长度15.6公里。景区包大运河的两处遗产点(清口枢纽、清江大闸)和一处遗产河道(淮扬运河淮安段),清江浦堪称整个里运河文化长廊里的一颗明珠。迷离夜色下的清江浦更是动人。每当夕阳西下,华灯初上,晚风轻拂里运河,水面泛起微微涟漪,阁楼倒影时隐时现,朦胧似梦里看花,灯火照射下的清江浦楼、国师塔、清江大闸、常盈桥等交相辉映、流光溢彩,似乎在向世人诉说着千年大运河的繁荣。

那些藏在古诗里的旅行目的地依水而生,依水而荣,清江浦源源不断几百年的故事,都从这条里运河开始。明清时期,由于河运、漕运事业的繁荣和“南船北马,九省通衢”的重要交通地位,让当时漕船云集在运河码头下,文人墨客也聚集于此,里运河两岸兴起新的城镇,于是一座运河城由水而生。“晓日三岔口,连樯集万艘”是明代诗人对石码头风景的描述。

如今百年过去,这里早己物是人非,只有运河水流淌不停,静静讲述旧时的历史记忆。

如果你想听,想了解那可以等到夜幕降临乘坐画舫龙船,随着导游的讲解一路游览,让已经褪色的故事恢复生机。

路为纸,地成册,轮做笔,心当墨。辽宁益家亲骑友俱乐部骑行京杭大运河@228滨海大道我们将大家喜欢的资料文章连续成册发布,骑友根据自己爱好雅俗共赏,大家开心就好。

下集欣赏:辽宁益家亲骑友俱乐部骑行京杭大运河(扬州旅游)纪实第七集

阅读 71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