挚研宏微 | 即将手握十家上市公司,李书福的“吉利系”野心与焦虑

挚研宏微
创建于2022-12-30
阅读 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一部吉利集团的发展脉络史,其中半部是资本并购史。粗略计算,自2010年开始,吉利用于收购海外项目的钱已经超过700多亿,是中国车企中无可争议的“收购之王”。


在全球市场“买买买”的李书福,让吉利集团构建了庞大的产业链体系,也成为了国际化步伐最快的车企。


截至目前,李书福已经手握七个上市公司,但是吉利系IPO从未停下脚步,旗下还有三家公司正在排队等待上市。


届时,李书福将拥有高达十家上市公司,吉利集团也将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集团。


吉利系企业为何热衷于上市?他的野心是什么?


01 已有七家上市公司


1997年李书福带领吉利进入汽车行业,八年后的2005年,吉利汽车成功在香港上市,李书福收获了自己的第一个IPO;


早在1998年就上市的钱江摩托,2016年被吉利纳入吉利旗下;


2003年上市的商用车、重卡车企华菱星马,在2020年被吉利收购,之后改名为汉马科技;


1997年上市的力帆汽车,2020年年底,被吉利收购;


2010年吉利“蛇吞象”拿下沃尔沃,2021年10月份沃尔沃成功在瑞典德哥尔摩成功上市;


吉利和沃尔沃合资的高端电动车品牌Polestar极星汽车,通过SPAC方式,今年六月份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李书福和沈子瑜共同创办的汽车智能科技公司——亿咖通,近日也通过SPAC方式,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七家上市公司的版图背后,是李书福狂飙突进的并购之路。


2006年,吉利汽车集团携手上海华普收购了伦敦经典黑色出租车制造商和所有者英国锰铜19.97%的股份,并在上海成立了合资公司——上海英伦帝华公司,专门生产伦敦经典黑色出租车,产品主要出口至英国市场。


随后是载入中国汽车史册的一次收购,被称为“蛇吞象”的2010年沃尔沃收购案。


2014、2015年,吉利汽车分别收购了英国电动汽车研发公司EmeraldAutomotive以及碳循环国际公司的股份;


2017年,吉利收购了马来西亚DRB-HICOM集团的股份,获得PROTON49.9%的股份和51%的豪华跑车品牌莲花。


2018年,吉利成功收购戴姆勒公司9.69%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2020年,吉利分别入股了安徽华菱星马以及重庆力帆。


2021年收购了山东唐骏欧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2022年,入股阿斯顿·马丁。


收购和被收购,有时会促成1+1>2的效果,达到双赢;有时也不免产生糟糕的化学反应,沦为双输,然而,李书福的每一次操作,都让并购产生了巨大价值。


当时普遍不被资本市场看好的沃尔沃并购后,吉利对沃尔沃实行“放虎归山”的策略,给予了沃尔沃充分的自主权,充分调动了沃尔沃原有管理团队和员工的积极性,极大地释放了发展动力。


并购十年来,吉利和沃尔沃在研发、采购、动力总成、制造等领域强化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巩固了沃尔沃的豪华品牌地位,在欧美市场销量全面增长的同时,中国成为沃尔沃第二大本土市场,销量升至10年前的5倍。


收购宝腾后,吉利以合资方式进入之前空白的东南亚地区完成市场布局,依靠宝腾在东南亚的销售网络,吉利汽车在出口上取得突破,实现了翻6倍的增长。


入股戴姆勒后,吉利与奔驰共同组建Smart品牌,顺利推出了纯电新车,其核心三电技术全部由吉利提供。


收购路特斯后,全面开启了电动化转型。


02三家公司IPO蓄势待发


今年年初,外媒报道称,专注电动车业务的路特斯科技,将在两年内完成上市,上市地点可能在中国香港或美国。


作为全球三大跑车品牌之一,路特斯此前曾创造了无数的赛道传奇,而当进入新能源发展阶段时,路特斯也希望以电动化与智能化的全新变革成为一个新的行业标志。


从超豪华细分市场的角度而言,路特斯的电动化转型显得更加困难。一方面,路特斯需要权衡纯电动技术与跑车操控性能之间的关系,最大程度保留自身产品的性能优势,维护自己的品牌调性,另一方面,路特斯还要保证规模效益,将产品在最短时间内流向消费者,赢得市场地位。


在得到吉利强大的资源支持后,路特斯的发展速度也进一步加快。


2019年时,吉利投资90亿元在武汉建设路特斯武汉智能工厂,项目达产后,该工厂形成了具有年产15万辆乘用车多品种混流生产能力。


接着2020年,路特斯在中国建立全新的研发中心,意在全球领先、行业顶尖的智能化、数字化科技与资源进行整合。


2021年,路特斯宣布正式成立路特斯科技,在智能驾驶、智能交互、智能制造等领域进行技术拓展,为品牌转型赋能。


12月13日,吉利汽车公告称,极氪于2022年12月7日(纽约时间)按保密基准向美国证交会递交可能进行首次公开发售的注册声明草拟本。


极氪如按照计划在2023年第二季度成功上市,将成为造车企业中,上市时间最短的公司。


从一开始,吉利对极氪就寄予了厚望,是吉利电动化、智能化最先进技术的名片,希望它能让吉利在高端新能源汽车行业分得一杯羹。


2021年10月,极氪开启交付,从开启交付到交付破万,用时110天;从破万到破2万,用时107天;而从破4万到破5万,用时缩短到31天。


随着极氪销量的走高,吉利的收入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根据财报,吉利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由2021年上半年的3.5%提升至今年上半年的17.9%。


公司还在财报中表示,要加速新能源转型,下半年实现单月新能源销量占比30%以上,2023年进入新能源企业第一梯队。


当然了,极氪也无法避开烧钱的难题,今年上半年,极氪营收高达88亿元,累计亏损达7.59亿元。


因此,极氪独立上市,就成了必要。一方面是为尚未盈利的极氪拓宽融资渠道,另一方面也可摆脱吉利集团传统燃油车的影子,树立高端电动车的独立品牌形象。


若极氪成功上市,也算是蹚出了一条传统车企电动化转型的新路子,为其他车企提供示范意义——不需要完全放弃之前的一切,整合自己在制造等传统业务方面的优势,通过推出电动化子品牌,既解决了电动化,又顺势实现了品牌向上。


近日,市场又传出曹操出行的IPO动作。据悉,曹操出行正与农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美国银行等机构,合作进行首次公开募股事宜。


曹操出行是由吉利科技集团总裁刘金良于2015年牵头创建,作为吉利控股集团布局“新能源汽车共享生态”的战略性投资业务。


造车烧钱,共享出行同样烧钱,公司的扩张方式主要依赖补贴,但谁都知道依靠补贴非长久之计,因此,曹操出行在经历多轮融资过后,启动IPO显得十分必要、尽早上市就能尽早获得融资,避免资金链断裂风险。


从竞争角度来看,滴滴的垄断性优势正在降低,现阶段网约车领域的二梯队玩家均正在瓜分滴滴空余出来的市场份额,市场也在逐步由增量竞争转向存量竞争,更快的订单接起速度和优质的运力成为订单留存与用户转化的关键,资金支持是主要后盾和底气。


若曹操出行能顺利IPO,对沉寂已久的网约车市场来讲也是一针强心剂。


03李书福的汽车“吉利系”野心与焦虑


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从一开始就是两极分化的不同道路,一个是独立自主,比如比亚迪和奇瑞,另外一个是合资与并购,比如上汽和吉利。


“你们的问题太低级,我们应该站在全宇宙的高度思考问题。”多年前,李书福在接受采访时语出惊人,但几年的时间看下来,吉利又似乎真的是站在了全宇宙的高度在布局业务。


目前,吉利在出行领域几乎涵盖了所有能够想象到的细分市场,看起来有些庞杂,甚至难以被人理解。


从上游的锂矿、磷化工,到半导体和智能系统,到下游汽车制造,汽车出行,汽车金融;从飞行器,到手机、卫星发射、商业航天,李书福均有染指。


如果从资本层面来拆解,李书福的思路就是用一种产投或产融的思维来打造实业集团,肇始于沃尔沃的成功,到如今的一批批逐渐成熟的资本果实,形成完善的资本闭环。


借助这些“淘”来的技术和品牌资源,吉利一方面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一步步突破了百万产销量,一方面则实现了向外输出,比如博越等相关车型化身宝腾车型,Smart电动车型采用吉利纯电技术等等。


从销量规模、成功收购世界先进技术来看,李书福的策略诚然是成功的,对于现在的吉利来说,其无论是从规模体量,还是从全球的布局来看,都已经非常成熟。


但就是这种看上去非常完善的布局,并没有帮助吉利在市值上更上一层楼。吉利在市场上的话语权也远没有想象中的分量,资本对吉利系企业的上市也反响平平。


比亚迪用新能源汽车打破了跨国车企的垄断地位,并且借助自研技术开始大规模进军全球市场,“买买买”的吉利依旧在百万辆产销量规模平稳发展。


自主汽车出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自有技术的份量,像奇瑞和长城这两家长期以来强调独立自主的车企,早早就成为了中国汽车出海的代表,而百万辆规模体量的吉利,其海外销量规模又有多少呢?


吉利持续地“买买买”,对它的全球布局最终会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和促进作用,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未来是做一家单纯的车企,还是做一家科技集团,是摆在李书福和吉利管理层面前的难题。


阅读 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