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峪第一小学四年级4班肖林溪
这学期我们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完成学习任务,本次期末考试采取了实践性“探究型”综合素质评测。这样的方式可以充分锻炼提高我们自主学习、总结提炼、发散思维等综合能力。我拿到选题后,结合日常生活与学校社团学习情况,我选择了“我眼中的绿水青山”这个题目,对门头沟非物质文化遗产京西太平鼓的历史发展与现在的表演形式进行了学习,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京西太平鼓普及程度,对如何更好的传承京西太平鼓提出了思考建议。还通过绘画的形式表达对京西太平鼓的喜爱和传承发扬京西太平鼓的美好愿望。
第一部分 京西太平鼓的介绍
“太平鼓”作为门头沟区最优秀的民间艺术之一,老百姓自娱自乐的民间舞蹈,曾经近自门城镇、远至妙峰山以及百花山下的黄塔、军响等地广为流传。虽然经历了各种现代艺术形式的冲击,但由于深受民众喜爱,太平鼓依然留存在门头沟地区。目前,在门城镇、妙峰山、琉璃渠、大峪、城子、圈门里、三家店、军庄、东辛房等地,还能寻访到太平鼓的踪影。太平鼓又称“扇鼓”、“单鼓”、“羊皮鼓”,它明代即出现于北京地区,清代以后日渐盛行,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关于京西太平鼓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主要有起源皇宫说、起源香客说、起源祭祀乐舞说。
太平鼓主要由鼓面、鼓柄、鼓环、鼓鞭组成的。现在的太平鼓鼓面都是用羊皮制成,但最早的鼓面是用不起羊皮的。太平鼓的表演套路和鼓点有扑蝴蝶、斗公鸡、圆鼓、方鼓、摇头跪、扎篱笆、拉抽屉、套环(又叫弯弯绕)等。太平鼓舞蹈,以妇女表演居多,打鼓时按鼓点节奏变化,表现不同舞蹈套路,风趣幽默,生活气息浓郁。
太平鼓于2007年被列入第二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于2008年6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京西太平鼓”的扩展项目。作为门头沟地区的文化,京西太平鼓在全国和世界的知名度还比较低,加上受到现代多样化艺术的冲击,容易出现失传,需要加大宣传力度,结合现在艺术形式更好的传承下去。
第二部分 京西太平鼓的调查
了解京西太平鼓的情况调查
为了更好的了解京西太平鼓在社会上的普及程度,及大家了解京西太平鼓的方式,我制作了问卷调查,并通过互联网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第三部分 门头沟生态资源创新发展规划的思考
从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知道,目前了解京西太平鼓的人还不多,主要集中在门头沟和石景山地区,北京以外的人很多都不知道京西太平鼓。了解京西太平鼓的人中大多数是通过互联网自媒体和电视节目,小孩主要是通过学校的社团或相关课程了解到,还有一些人是通过冬奥会、庙会等大型活动了解京西太平鼓的。大家都愿意给身边的亲戚朋友介绍京西太平鼓。
通过调查数据,我认为,要传承发扬好京西太平鼓还应该加强宣传推广,利用当下比较流行的互联网自媒体这一传播速度很快的载体,可以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其次通过上电视、上晚会等大家生活中接触多的平台,让更多的人知道京西太平鼓这门艺术。最后,要重视小学生这个群体,抓好培训学习,培养这门艺术的继承人。
第四部分 绘画作品《京西太平鼓的过去和未来》
《京西太平鼓的过去和未来》 这张创意画,在同一幅画面上,左边画的是古时候的人在表演京西太平鼓,右边画的是未来世界的一个机器人在表演京西太平鼓,所以画的题名为京西太平鼓的过去和未来。古代人表演京西太平鼓主要表达京西太平鼓具有悠久的历史,机器人表演京西太平鼓表达了在丰富多彩的未来世界,京西太平鼓一样受到大家的喜爱,就连机器人都学会了如何表演京西太平鼓。用夸张的手法,达到了我对京西太平鼓的喜爱和衷心希望京西太平鼓永远传承下去的美好愿望。
结束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包含厚重的历史,集竞技性、趣味性和即兴表演于一体,具有强烈的地域文化象征,很有技术含量和艺术含量,值得好好学习和宣传。我在学校参加了太平鼓社团,学习了太平鼓的表演套路,了解了太平鼓的有关知识,让我对太平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本次探究中,我和爸爸在互联网上查阅了太平鼓相关的资料,对京西太平鼓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学习,深入了解了京西太平鼓的流派,表演的方式、套路等知识。我们还制作了京西太平鼓问卷调查表,通过互联网在同学和朋友范围内进行了问卷调查,掌握大家对京西太平鼓的了解程度、了解渠道,以及对传承发扬京西太平鼓的态度。通过探究,增进了我对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京西太平鼓的认识和了解,为以后更好的学习和宣传京西太平鼓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