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潍坊市初中语文领军人才三组微报告汇编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行家,重复的事情简单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面对语文教学中的一系列难点、热点,领军三组的九位老师用心研磨思辨,以问题为导向,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实现学生素养提升为出发点,调研实践,切磋琢磨,在研究中实现了自身的专业成长。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领军人才三组会在李宏绯科长以及专家团队的引领下,继续静心学习,潜心钻研,精心沉淀,以求更大的提升。
微报告目录
01 写作之路路漫漫
昌乐县鄌郚镇中学 杨明明
写作最初的模样是什么?是让学生考试得高分吗?并不尽然。它要让孩子尝到写作的乐趣、写作的魅力,更为奢望一点的话,还要让他们接触到写作的真谛。俗语说,“十年磨一剑”,我执教语文恰好十年,当然不敢自说磨到了一剑,但是的确一直在磨。我在《写作之路路漫漫》中介绍了自己带领学生取得的一些微薄成绩,以及如何取得了这些成绩。另外,我还重点介绍了自己加入潍坊市领军人才后在作文教学方面的新收获,尤其是面对新课标,如何将评价量规和“任务情境写作”这两个热门词汇结合在一起,在日常教学中解决“不想写”和“不会写”这两个大的写作难题。
02 用好教材助学系统,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寿光市圣城中学 侯晓梅
统编语文教材的亮点之一是开发出了一套清晰的助学系统,但是老师们在进行教学设计,尤其是公开课的设计时,往往对助学系统中的问题不屑一顾,一味求新求变,课堂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不妨静下心来,好好研读一下教材中的助学系统,思考一下如何将助学系统中的问题应用到教学设计和课堂中,用好教材助学系统,落实语文核心素养。我将结合最近的听课 ,和大家分享《用好教材助学系统,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03 自然环境描写
寒亭区富亭街中学 孙海霞
微课是现代教学中的一种宝贵资源,微课教学能够兼顾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两个方面,不同水平的学生来更好地学习。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制作一些优质的微课,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前一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我们班很多学生不知道环境描写的好处,在自己的作文中也不会适当的运用自然环境描写,于是我就根据我们班的学情制作了这节微课。
这节课主要是针对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设计的,针对性比较强,知识点也比较细,适合学生自学。
04 规范叙写学习目标,落实教学评一致性
昌乐北大公学学校 倪金美
2022年4月份,随着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新课程标准的落地实施,“教学评一致性”正式写入了新课标。基于新课标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要求任课教师通过对相关课程标准、学情、教材分析确定学习目标,围绕学习目标设计评价任务,将评价任务镶嵌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教学活动,评价任务设计、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根据学习目标设计,一致性的指向目标达成。清晰的目标是“教学评一致性”的前提和灵魂。没有清晰的目标,就无所谓教学评的活动;没有清晰的目标,也就无所谓一致性。如何规范叙写学习目标,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呢?且听倪金美老师结合语文教学实例跟大家汇报交流。
05 基于项目学习理念的整本书阅读策略研究与实践
寿光市文家中学 牟柯蓉
项目学习正在成为学校课程与教学变革的重要路径,本报告从新课标视角、项目学习视角展开对整本书阅读策略的研究与实践。本研究发现基于项目学习理念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能够给予教师教学框架和学生学习支架,同时也给予教师教研研究方向和范式,能够提高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促进初中整本书阅读教学有序且高质量发展。
06 目标导向的新课标解读
——信息时代的语文教学
昌乐县营丘镇中学 刘玉萍
一支粉笔一本书,三尺讲台历春秋。在那曾经贫瘠的时代,知识就是这样代代相传的。多年后有了电脑,实现了“不出屋而知天下事”。不知不觉中,电视、电脑、手机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抖音、小红书、公众号等APP与小程序也成了我们与世界沟通的日常方式。时代在变,教学方式在变,孩子们的视野在变,育人的目标也在变。从知识型到素养型人才的培养就是时代变迁的印证。当新时代遇见了新课标,当新教学遇见了信息化,我们语文教师又该在信息化教学中作出哪些尝试与改变呢?在报告中我主要谈了信息时代对新课标下各个任务群的积极作用与自己在日常教学中的浅薄实践。
07 从“作业”走向“作品”
——基于学情的大单元作业靶向设计与实施
寿光市世纪学校 李荣洁
作业到底是什么?功能如何?学生更喜欢什么样的作业?我们该怎样设作业计更优质高效?我们应该怎样评价作业?2022版新课程标准颁布,第一次对作业评价做了具体的要求,作业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设计是作业评价的关键。新课标要求,以落实核心素养为导向,强调了作业设计的综合性、整体性、实践性、情境性,以发展思维和能力为目标,注意作业设计的阶段性和连续性,丰富作业类型,加强对作业的反馈和评价,以评促学,课外促课内,关注学生的学、学得会以及怎样学。
如何研发优质作业,以“小”作业撬动“大”教育,进而促进“双减”政策、课程标准落地生根发芽结果,从进一步提质增效,为学生成长减负赋能。《从“作业”走向“作品”——基于学情的大单元作业靶向设计与实施》微报告从作业及作业功能,学情调研、问题归因,单元作业设计以及存在的问题四个方面展开了探讨。
08 情境那些事
寿光市建桥学校 王艳
文学体验情境、日常生活情境、跨学科学习情境、学习情境、阅读情景、生活情境、个人阅读情境、公共应用阅读情境、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角色体验情境、真实情境……曾经有一段时间,关于情境的短语,一股脑地相约而来,刚刚接触这些词语时候,确乎有些眼花缭乱,甚至很长一段都迷失在“真实情境”这个概念里。什么是真实情境?真实的生活,还是建构的逻辑真实,或者另有所指。如果,你和我有这方面共同的疑惑,我相信,看完《情境那些事》之后,你心中自会有答案。
09 如何让“学历案”落地
寿光市上口一中 王燕
教育改革的脚步每天都在向前,前进的日子有太多的新理念让我们学习和思考。当旧的教案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学历案便应时出现。面对新事物,我们有太多的迷茫和困惑,于是我们一路学习一路清晰,一路摸索一路实践。作为领军人才,我们非常荣幸地拥有了初步接触、学习和研讨学历案的机会。在这个视频中,我联系自己所学和自己的领悟,借鉴专家的思路,向我的同事们解释了什么是学历案,在教学中如何做才能让学历案实现踏实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