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爱人2》张婉婷宋宁峰争吵时,张婉婷一再强调,我是为你好,我有错吗?
这句话问的让宋宁峰对自我产生质疑。
吵架的原因是张婉婷担心宋宁峰对一则新闻的评论会招来不好的网络评论,不希望他受到伤害,因此就不让宋宁峰把话说完。而宋宁峰则认为她“老打着为我好的旗号堵我嘴”。
心理专家沈奕斐说,关键是你这样做一定会为对方带来好的结果吗?
一句为你好即可道德绑架对方许多年,宋宁峰多次在婚姻中陷入自我怀疑:到底是遵从我自己的内心,还是听老婆的话“哄哄她”呢?
亲子关系中的道德绑架可能时间更久更严重,孩子大概从青春期有自我意识开始,就不断要面临这样的自我质疑:到底要听从自己的声音,还是听父母的才叫所谓的“孝顺”呢?
下面这些话反正对于我来说是从小听到大:
“当子女的怎么能顶嘴呢?”
“你这孩子怎么不识好歹呢?”
“怎么不听大人的话呢?大人能害你吗?”
这些话你熟悉吗?
这些话是否让你有种仿佛被捆绑的两难,不听好像违背孝道,你妈对你这么好,牺牲了多少多少,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听又好像违背自己的意愿,那自己又在哪里?自己到底重不重要呢?
自己到底重不重要涉及的是自我价值感,自我价值感低意味着一个人觉得自己是不重要的,没有价值的。
违背自己的意愿,内心,涉及对自我的信任感。一个人失去对自我的信任,会觉得自己是不可靠的,不自信的。
一个自我价值感低,不自信的人,是对方期待的品质吗? 这就是所谓的为你好吗?
更何况一个人如果需要不断质疑自我,在违背自己的内心还是去换取父母、他人觉得的“好”之间抉择,内心是无比的煎熬的,你可以想象这种日复一日自我挣扎所带来的负面情绪累积吗?
那么,如果他选择一次次的违背自我意愿来迎合他人,意味着他已经在逐渐失去自我的路上了。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自我,剩下的还有什么呢?意志的消沉,精神的萎靡,因为没有方向,没有内在的力量啊,长期的内在冲突或者内在力量的缺失正是造成抑郁等心理问题的来源。
当我妈理直气壮的说这是为你好,你不听我的我就生气的时候,我内心的声音是:
可是我听了你的我在哪里啊,做自己有错吗?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有错吗?
可是这个话能否被对方听到呢?对方能有空间去听吗?
正如宋宁峰一直在表达,可是张婉婷反复在问却根本没听进去。
不管是父母,还是爱人,本心都是为对方好的,是爱对方的。但是他们真的具备为对方好的能力吗?
要做到真的为对方好需要具备什么能力呢?
一,理解对方的能力,或者可以说这是挂在张婉婷嘴里的站在对方角度思考的能力。
当你一旦说出“我是为你好”这句话的时候,是否能够意识到,你已经把对方置于了自己的对立面,对方因此不得不去做出选择,究竟是要违背自己的呢,还是要承受大逆不道的道德审判。
如果不能理解,就会表现的如张婉婷不理解宋宁峰为这么点事跟自己吵架至于吗?认为是矫情。对于长期压抑没有被听到的宋宁峰来说,至于。
这种被逼迫的感觉很糟糕,长期置于这样境地的人甚至可能由爱生恨,恨你让我面临这样的境地,恨你不理解我的痛苦。而爱是包容,是理解,人只有感受到包容、理解才能感受到爱。
二,良好的自我价值感。
虽然本意是希望对方好,可这个好却不是你认为的好,而是需要智慧做出真正的理解基础上的好。
真正的好,不会让对方内在产生自我冲突。这需要父母放下在孩子面前的权威感,需要父母勇敢承认自己不一定是对的,也不过是一个普通人,也有可能出错。
能够去意识到并在子女面前表现出这一点真的很难,因为可能会触碰到自我价值感。
如果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很低就难以做到,自我价值感低的人需要他人来证明自己是对的,是好的,尤其在自己的爱人孩子面前。这个动机非常的强烈,有时候甚至强烈到看不到由此带来给他人的压力。
所以,自我价值感低而需外求的人说为你好,不过为自己好的假象。
三,信任自己的能力。
对他人好的本质是一种控制,去控制的一方不是因为自我强大,反而是因为脆弱的自我感。
做到不去控制反而需要更强大的内心,需要相信孩子本身的能力,相信孩子不靠你,不靠外力也能好。
这非常难,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相信过自己,会把对自己的不相信投射到亲子关系,亲密关系上,去不断的要求,控制。
因此一个人只有让自己具身体现理解、高价值感和信任的能力,才能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亲密关系。
父母的爱可能带着自己时代的烙印,自己认知的局限,都无需责备,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父母也不是,他们尽力了,尽管结果不一定是你想要的。
成长是对自己的责任,放下对他人的责备期待,随时可以选择遵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内在的成长,培养自己良好的品质,才能开启自己想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