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年味之辞灶与接灶

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
创建于2022-12-28
阅读 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腊月二十四,辞灶过新年”“官辞三,民辞四,窠子1王八二十五”。在我的故乡鲁东南一带,每年的腊月二十四也就是小年这天,天黑以后,父老们都会忙着辞别“灶神”。
当地传说,这位尊神的前世是一个叫张万仓的负心汉,他在外遇风流女子王海棠(也有人说应为李海棠)后,休掉了贤妻郭丁香。后家业衰败四处漂泊讨饭,某年的腊月二十四,阴差阳错讨到了丁香女再嫁的门里,回想往事羞愧难当,钻进火塘烧死了。老天爷感念他悔改得至诚,“浪子回头金不换”,让他做了灶神,常驻在家家户户记录众人一年到头的善念恶行。
传说每年的小年晚上,灶神都要上天向老天爷汇报一年的工作,同时禀告监察之家大人小孩的思想言行:“灶王老爷上西天——有啥说啥”,直到除夕之夜再从天而返。
在过去,每当到了这天,父老们都会认认真真地为他送行,期盼他在老天爷面前多说好话,“上天言好事,下界报平安”。
当地送灶的时候,一般是在院子里居中摆好方形的天地桌,悬挂起“灶祃子头”(当地对灶王爷神像的称呼,多为雕版印刷,灶王老爷居中,两侧有两位灶王奶奶,分别是丁香女和王海棠;后来神像上除了居中印有灶王爷夫妇外,上下左右还添加上了文财神比干和武财神赵公明以及八仙等诸位神灵),桌子上摆些花生、栗子、大枣等供品,其中必不可少的是“板子糖(芝麻大糖)”,用来封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多多美言;还要用高粱莛秆儿外面的篾片和里面的内穰扎成一匹马作为坐骑。另外预备麸草、料豆和清水以便让坐骑吃饱喝足。
辞灶的时候,一家老小在家长的带领下,一边放着鞭炮一边对照神像跪拜,同时嘴里念念有词至诚祈祷:“你老人家代表我们全家,见了老天爷多朝2上几遍,请他老人家保佑下界风调雨顺,等明年收成好了,再花果饭菜地好好地敬你们。”然后把“灶祃子头”以及扎马、草料等焚化叩首送走。送灶仪式就算完成了。
父老们说,因为年尽末了了,排队参见玉帝汇报事情的各路神仙不少,灶神要在天上等上几天才能被接见;加上路途遥远来回费时,所以接灶神回家过年总要间隔一个星期,在我的故乡,接灶的时辰都是在大年三十午夜时分。有意思的是,因为灶王老爷在老少爷们的心目中是极接地气、身份低微的草根人物,把他当神灵的时候少,当朋友的时候多,更因为老少爷们都知道“请神容易送神难”,所以接灶仪式比辞灶简单得多也随便得多。更有很多人家因替贤惠的丁香女打抱不平,对灶王老爷喜新厌旧的前尘往事耿耿于怀,但又不敢明说,于是拐弯抹角地让他难堪一下——因此选在自家的粪堆上接灶的并不在少数。  
在以前,接灶的时候,富裕人家还是比较讲究的,甚至排场搞得可能比送灶还要隆重些;但是家境一般的,都是烧上些用明钱模子打好的黄草纸,再放上几个小鞭,在悬挂着的新神像前躬身一拜,就等于把灶王老爷接了回来;实在贫寒的人家,买不起草纸,只好扯上一把麦穰(说是烧化了同于金条)烧烧,叨咕叨咕心诚则灵,也就模糊过去了,反正是没听说灶王老爷生气,呵呵。
    随着时代的发展、理念的更新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在我的故乡鲁东南一带,辞灶和接灶作为一种传统习俗已经日渐式微了。从某种程度上说,这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发展潮流,但是每每回想起来,也总觉得少了些令人怀恋的年的味道。

注:1窠子,私娼的俗称。
   2 朝,恭敬地礼拜。



附:                  灶王老爷的传说
在我的故乡鲁东南一带,父老们都说,灶神前世原是一位土财主的公子张万仓,人称张郎。张郎弱冠之年在学堂读书,有一次在上学的路上,遇到了一位挑水的姑娘郭丁香。丁香生得“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把这年轻的公子哥迷得神魂颠倒。张郎一定要娶丁香女为妻,回家就以辍学要挟,央求父母到郭家提亲,大约是郭家觉得张郎不错,所以张郎得以“八月十五下聘礼”,九月重阳就把郭氏迎娶到家。
张郎初得丁香,如获至宝,夫妻相敬如宾。然而岁月无情,一晃数年过去了,丁香的容颜渐老,韶华不再。张郎是个喜新厌旧的家伙,见丁香人老珠黄,不免心生嫌弃,经常在外在寻花问柳。后来在城里碰到了二八佳人妓女王海棠。遂与王海棠鬼混在一起。那王海棠为了得到张家的资财,撺掇张郎休了丁香。张郎被王海棠的花言巧语迷了心窍,不顾亲朋好友反对和丁香的哀告,把贤惠的妻子赶出家门,迎娶了王海棠。
丁香离家的时候,“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对于生活了数年的家那真是恋恋不舍啊!在她的内心深处,对王海棠有说不完的怨恨,对于张郎,却恨不起来。自己想着“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总盼着夫妻能有破镜重圆的那一天。可是临走的时候,张万仓什么值钱的东西也不让她带,到了后来,丁香只能悄悄地背着一袋子晒干的薄面皮离开了。
这些薄面皮是怎么来的呢?原来,张万仓觉得自己家财万贯,暴殄天物,每次吃饺子的时候,总是把馅儿吃了,把外皮扔在下水道里。节俭的丁香劝了他几次,他不但不思悔改反而对丁香破口辱骂,说她小家子气。在那个时代,“夫为妻纲”,丁香哪敢再说?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偷偷地用笊篱把饺子皮儿捞起来,晒干后在装入口袋,年复一年,也就积攒了不少,这事儿,张郎是一点也不知道。
郭丁香离开张家后孤苦伶仃,四处乞讨,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傍晚,又冷又饿,昏倒在了某处山坡上,被一个打柴归来的樵夫范三看见。好心的后生范三把她背回自己家中,范家孤儿寡母,家境贫寒,但是母子心地都很善良,就把郭丁香留了下来。郭丁香非常勤快,对待范母礼敬有加,一段时间后,郭范二人结成夫妻。后来日子越过越好,渐渐小康起来。
张万仓自娶了王海棠后,天天花天酒地,尽情享乐,挥霍无度,几年之后,家境就败落了,到后来又遭了天火,所有的家业烧得一干二净,连栖身的地方也没有,又不会营生,只好去讨饭。俗话说,“戏子无情,婊子无义”,王海棠看到张万仓成了穷光蛋,遂一脚踹开,另攀高枝去了。
张万仓此时悔恨交加,前后比较才知道丁香女的好处。可是世上哪有卖后悔药的呢?他整天以泪洗面,到后来哭瞎了双眼,只好“喊街”求食,可是知道他底细的乡邻,厌恶他的为人,都不愿舍施予他,张万仓只好远走他乡。
      这一年的腊月二十四,张万仓自己也不知流落到了何方,他来到一户人家的门口,嗅到阵阵饭香,饥寒交迫的浪荡子饿得实在迈不开步子了,于是站在门口哀求:“好心的大娘,把你家那吃不了喝不着的剩饭残汤赏我点吧!”
真是无巧不成书,这家的女主人正是郭丁香。好过年了,丁香正在灶房忙活,听到讨饭声,觉得耳熟,走到门口一看,竟是张万仓。此时丁香心里如同打翻了五味瓶,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只见张万仓蓬头垢面,衣衫褴褛,手拉着一个要饭棍,佝偻着背,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她思忖片刻,回到屋内,让自己的孩子把张万仓领到灶房,然后取出当年晒干的面皮,用热水冲了一碗,递到张万仓手里。
那张万仓已经饿得前胸贴着后背,此时得到了这样一碗汤水,觉得真是天底下再也找不到的美味,吃得一干二净不说,末了还舔起碗沿儿。后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朝着丁香口称大娘,像鸡啄米一样磕起了头。
丁香此时悲愤交加,数落起张万仓:“你确实是瞎了眼呀,管你的前妻叫大娘!”接着又告诉了他“美食”的来历。
张万仓明白了,跟前站着的正是被他抛弃的丁香。思前想后,这真是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啊!他羞愧难当,想钻到地下,然而眼瞎了找不到缝儿,可巧面对着灶台口,感到里面柴火熊熊,于是一头钻进去,烧死了。
后来玉皇大帝知道了这件事儿,认为张万仓虽然恶行不少,但是难得最后痛悔前非,良心发现。恰巧人间还缺少一位主管灶火的,就让他做了“灶神”,监察每户人家的善恶。

阅读 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