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非遗”。它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各个地区都在在挖掘非遗项目内涵、讲好非遗故事、传承非遗项目等方面,积极探索有效发展路径,形成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
山西大同: “开设线上课程,规划非遗项目展示基地,让学习非遗技艺不再受到地点、时间、传承人的限制,让更多爱好非遗技艺的人们随时随地学习非遗技艺。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和抖音帐号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片、短视频、网络视听作品展映等活动,力求让更多非遗走进大众视野,激发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情。
云南大理:“瓦猫的鼻子是天赐母骨,寓意着要孝顺父母;瓦猫的眼睛是‘日’和‘月’,代表日月同辉;瓦猫的牙齿寓意招财纳福......”做了30多年的瓦猫的苏龙祥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传承人,他说,小小的一个瓦猫涵盖着许多中华传统美德,在他的记忆中,白族的老人就会用瓦猫来教育小孩做人做事。“现在的年轻人看到瓦猫,只认为它是一个好看的摆件。”
近年来, 苏龙祥创建了大理民俗文化(瓦猫)研究基地。为了让瓦猫文化为更多的年轻人喜爱,苏龙祥充分吸纳了游客提出意见和想法,突破传统的瓦猫造型,把瓦猫制作融入到首饰类、茶具类、装饰类等领域,创新出300多种瓦猫款式,开辟了广阔市场,也使瓦猫传统文化得到延伸。同时,他还在基地设置了瓦猫制作体验,吸引了更多的人参与瓦猫制作,体验瓦猫文化。
贵州台州:一场演出把少数民族歌曲从山涧带到校园,把舞步从苗寨带到师生间,把非遗传承人及民间艺人请进校园,与非遗“对话”,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神。在课程中设置了非遗传承人进校园授课师资库和苗族文化项目库,师资库实行动态化管理,既有普及面广的剪纸、刺绣、蜡染等,也有小众的银饰锻造技艺、芦笙、舞蹈、飞歌等。校园内的文化活动让大家离民族文化更近了,也让传承好非遗文化的种子在同学们心里扎了根。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贯穿着一条抵御时间消蚀力、保持民族文化连续性的血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强烈认同感是超越社会变迁、维系情感交融的特殊纽带。保护和利用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凝结和绵延,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