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地区地域文化的重要标志,在文化传承和智慧延续方面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和价值。南通市文化艺术资源丰富,底蕴深厚,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地区之一。现有世界非遗项目1个、国家级非遗项目12个、省级非遗项目53个、市级非遗项目148个,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独特的特色,影响深远。2018年,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南通市的“南通仿真绣”“南通色织土布技艺”“蓝印花布印染技艺”“板鹞风筝制作技艺”等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列入其中。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图标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图标
目前12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中,传统音乐类2个:古琴艺术(梅庵琴派)、海门山歌;传统舞蹈类1个:跳马伕;传统戏剧类1个:僮子戏;传统美术类2个:苏绣(南通仿真绣)、盆景技艺(如皋盆景);传统技艺类4个:南通蓝印染技艺、传统棉纺织技艺(南通色织土布技艺)、地毯织造技艺(如皋丝毯织造技艺)、风筝制作技艺(南通板鸢风筝);传统医药类2个:中医传统制剂方法(季德胜蛇药制作技艺、王氏保赤丸制作技艺)。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通传统音乐类国家级非遗项目之一: 古琴艺术(梅庵琴派)
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主要由弦与木质共鸣器发音,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20世纪初才被称作"古琴"。2003年11月,中国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第二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8年被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梅庵琴派是中国古琴艺术的重要流派。起源孕育于清末,开创人王宾鲁、徐立孙,采诸城琴艺,融民乐、西乐,衡古今而成派,因始传习于梅庵而得名。梅庵琴社成立于1929年,但在此之前,梅庵琴派已经形成,并在现代古琴界拥有巨大的影响。1916年,山东著名的古琴家王燕卿经康有为推荐任教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这在当时是能与北京大学匹敌的名校,后来成为东南大学、中央大学),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进入高校传授古琴的古琴家,比蔡元培邀请山东另一位古琴家王心葵到北京大学还要早两年。在王燕卿1920年去世之前,他培养出了许多重要的传人,其中以南通徐立孙成就最高。所谓"梅庵":位于现东南大学之校园,位北极阁下,六朝古松郁葱其中,即王宾鲁授琴之所,因以名谱。该谱所刊十四曲是王宾鲁亲手传授给徐立孙的。王燕卿去世后,梅庵琴派的活动中心从南京转移到南通。徐立孙以他任教的南通师范学校和南通中学为基础,大量吸收师友、学生、亲戚学琴,梅庵派古琴艺术迅速流传。徐立孙为了振兴这一琴派,于1929年在南通建立了"梅庵琴社"。由于梅庵琴派人数众多,声势浩大,在琴坛迅速崛起,奠定了南方琴坛盟主的地位。此间,徐立孙与其同学邵大苏将先师王燕卿留传的《龙吟馆琴谱》进行校订,于1931年编印出版《梅庵琴谱》。是为我国第一部创立点拍的琴谱,也是我国最早译成外文的琴谱。1949年以后,梅庵琴派持续发展。梅庵琴派的代表人物遍及学术、文艺等社会各界。除了徐立孙在南通,他的学生吴宗汉于50年代后将梅庵琴派相继传入香港、台湾、美国。这一大规模的古琴传授活动,被学者称为是中国古琴史上的丰碑。梅庵琴派组织,除了在美国和台湾外,在内地有:南通梅庵琴社、镇江梦溪琴社(徐立孙的学生刘景韶创建)、合肥梅庵琴社(徐立孙的学生刘赤城创建)、成都梅庵琴社(南通梅庵琴社社长徐毅弟子唐越创立)。在20世纪古琴史上,拥有梅庵琴派这样广泛的影响力的,可以说是绝无仅有。“文革”后主持南通梅庵琴社工作的,是追随徐立孙为时最长的陈心园。如今的第三任琴社社长为徐立孙的孙辈徐毅。斫琴师、古琴演奏家倪诗韵,海门人,为梅庵琴派第四代传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梅庵琴派)代表性传承人,任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 、中国琴会常务理事。
南通传统音乐类国家级非遗项目之二:海门山歌
海门山歌是2008年第二批公布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流传于海门、启东、通州、如东等地。早在明代的《海门县志》中就有了有关山歌的记载。古代通东老海门的山歌加上后来新海门的沙地山歌,形成了现在绽放异彩的海门山歌。海门沙地山歌是由清代大批崇明及江南移民带来的方言习俗及民歌俚调发展而来的,与江南吴歌一脉相承,是吴歌伸向苏北的一个分支。海门山歌分两大类,一类是即兴山歌,称为“短山歌”。这类山歌大多是人们在劳动中或休息时随口编唱的即兴山歌,歌词有四句六句或八句不等,句式以七字句为主,也有长达数十字的长句,内容大多反映劳动生活和男女爱情。另一类是叙事山歌,称为“长山歌”。歌词长达数十句乃至数百句,歌中有完整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和丰富的思想感情。如《摇船山歌》、《红娘子》等。如《摇船山歌》、《红娘子》等。在音乐上,以山歌调和对花调为主,也包括大量的民间小调。在演唱方法上,主要是独唱和对唱,语言纯朴自然,故事生动形象;音乐清纯甜美、悠扬婉转。1931年,海门文化教育界的老前辈管剑阁先生在上海大夏大学学习时,与同学丁仲皋一起,利用假期,深入乡间田头和农户家中,采录了大量海门山歌唱词,并精选一百首辑成《江口情歌》,由大夏大学出版,接着海门山歌走进了高等学府,登上大雅之堂。新中国成立后,山歌演唱成为文艺演出中的重要部分,山歌的内容也逐步反映新的时代生活。由于山歌剧的形成,海门山歌的影响也扩大到了整个长江三角洲,乃至南京和北京。1985年以来,海门举办了六届山歌会唱,培养众多青少年加入了演唱海门山歌的行列,给山歌注入了新的活力。
南通传统舞蹈类国家级非遗项目:跳马夫
跳马夫是2011年第三批公布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俗称"烧马夫香",是江苏省如东县一带流传的在迎神赛会期间专为祭祀"都天王爷"张巡(也有说是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的男子集体舞蹈。该舞在丰利、掘港、潮桥等地尤为盛行。据说,张巡是唐肃宗时的一员将领,在"安史之乱"时,率众坚守城池达三年之久。在陷入既无粮草又无战马的绝境时,令军民人等把马铃系在身上,在阵地上来回奔跑,马铃声使敌人误以为来了援兵;但终因寡不敌众,张巡以身殉国。后来,唐肃宗追封张巡为"都天王爷",令天下立庙祭祀。跳马夫就是如东一带百姓祭祀都天王爷的舞蹈形式。跳马夫时,少则三五百人,多至三千余人的"烧马夫香"者,头扎彩色布巾,戴黄色纸帽,身着马夫服装,脚蹬草鞋,腰系铜铃,手执长一米多的马扦,腮插银针,在庄严而神秘的氛围中,列队跳着刚健简朴的舞蹈,并发出震耳的吼声,跳跃于"都天王爷"等菩萨的銮驾前后,为其开道护驾,藉以表达对英烈的追念,对不屈不挠斗争精神的崇敬,以及企盼神明消灾降福的愿望。
南通传统戏剧类国家级非遗项目:南通僮子戏
南通僮子戏亦是2008年第二批公布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僮子戏源于僮子。所谓“僮子”即民间职业巫师,发源于楚越的“以舞降神”的巫觋与当地的方言、文化、风俗、民情交融,同化逐渐形成了有鲜明南通地方色彩的古巫觋的另一个分支──南通僮子。僮子在乡间从事迷信活动上僮子的过程中,把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说唱神鬼词句及七字调、古儿书唱本加工后,化妆登台,串演戏文。它以南通方言加锣鼓伴奏的演唱、粗犷的唱腔和通俗易懂的唱词,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 僮子的做“劝”(劝世文)演戏,尽管纯朴得过于简陋,粗糙得近乎原始,但它却千真万确是典型的汉族民间戏剧,并拥有数十万计的观众,长演长盛,历久不衰,像南通这样地处沿海地区,经济和文化发达的城市,南通僮子依然比较完整地保留着原始、古朴的风貌,这简直令人不可思议。建国后,僮子摒弃其祭神驱鬼的迷信内容,利用其说唱形式,演现代剧,推陈出新,逐步改造成为通剧,在编导、表演、音乐、舞美等方面都有提高。
南通传统美术类国家级非遗项目之一:南通仿真绣
南通仿真绣由刺绣艺术大师沈寿所创,因此"也被称为"沈绣"。沈寿(1874--1921),原名沈云芝,苏州吴县人,后定居南通。慈禧70大寿时,沈寿夫妇绣制了《八仙上寿 》为慈禧太后祝寿,得到慈禧的赏识,赐"福""寿"予沈寿夫妇,沈寿才把原名改为"寿"。沈寿曾先后在苏州、北京、天津、南通设立刺绣学校传授技艺,并将自己的绣艺口授南通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由张謇执笔出版了较为完整的一部刺绣理论著作《雪宧绣谱》。南通仿真绣与其他传统刺绣相比,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与特征。作品常以西洋油画的人物肖像、风景等为绣稿,吸收其用光、用色的技法于刺绣技法中,使得作品立体感强、物像生动逼真。仿真绣源于苏绣,但以刺绣来表现物象的光影、色彩,使之达到仿真、逼肖的艺术效果,则有别于传统苏绣。1911年,沈寿绣成《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作为国礼赠送意大利,轰动该国朝野。意大利皇帝和皇后曾亲函清政府,颂扬中国苏州刺绣艺术精湛,并赠沈寿金表一块。同时将这一幅作品送意大利都朗博览会展出,荣获"世界至大荣誉最高级卓越奖"。1915年,沈寿耗时两年多创作的旷世神绣《耶稣像》完成。同年获得美国巴拿马世界博览会"一等大奖"。此作以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画家琪杜•雷尼的油画《荆棘冠冕》为绣稿,表现了耶稣殉难的瞬间。珍藏于南通博物苑的《蛤蜊图》也是沈寿的一幅精致作品。作品采用了缠针、施针、滚针等多种针法,以黑灰白线配色,通过明暗对比逼真地表现了蛤蜊的质感,充分显现了"仿真绣"的生动表现力。1914年沈寿主持女工传习所,以教学的方式将传统刺绣和她创制的"仿真绣"艺术向学员们传授。从1914年到1939年期间共举办十五期。新中国成立以后,散失在社会上的女工传习所学员重新组织起来,先后成立刺绣生产加组、刺绣生产高级合作社、南通绣品厂。1959年,南通成立工艺美术研究所,先后培养了一批优秀刺绣人才和设计师。1992年建立沈寿艺术馆。2009年11月,沈寿艺术馆绘制的沈绣《奥巴马总统合家欢》,由时任国家主席的胡锦涛同志赠送给来华访问的美国总统奥巴马,这件国礼得到了双方领导人的一致好评。2013年3月,沈寿艺术馆绘制的沈绣《普京总统肖像》,由国家主席习近平主席出访俄罗斯时作为国礼送给普京总统。俄总统普京端详着作品,赞不绝口:"太传奇了,太美, 太不可思议了!"。他甚至解开西服,拿出自己的领带,笑着说,"正是我的这条领带。"2014年3月30日,沈寿艺术馆绘制的沈绣《比利时国王合家欢》,由国家主席习近平主席出访比利时时作为国礼送给菲利普国王。当日晚,菲利普国王宴请来访的习近平主席。宴会开始前,首先进行两国元首互换礼物的仪式。随着红布徐徐拉开,由南通沈寿艺术馆特别绣制的国礼——高1.4米、宽1.1米的沈绣精品《比利时国王合家欢》出现在众人面前。“太美了,太不可思议了!”菲利普国王夫妇一边目不转睛地看着作品,一边认真聆听习主席如数家珍般介绍这份国家级非遗国礼的创作过程和艺术特色。他们频频点头,不住地赞美:“绣得太棒了,栩栩如生。” 据外交部随同人员透露,一般两国元首互换礼物时间都不会持续太久,但当天这个议程持续的时间特别长。“现场效果奇佳,大大超出了预先设定的时间。”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南通市沈寿艺术馆有限公司获得"苏绣(南通仿真绣)"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南通传统美术类国家级非遗项目之二:如皋盆景
如皋盆景是2014年第四批公布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国盆景向有苏(州)、扬(州)、川(成都)、海(上海)、岭南(广州)五大流派,扬派中,又有东、西两个支派。"西派"包括扬州、泰州;东派则包括如皋、南通。"东派"的如皋盆景是中国盆景的一支奇葩,于1983年被全国盆景协会考订为全国盆景艺术七大流派之一。如皋盆景源泉于宋。如皋宋代大型盆景"六朝柏"俗呼"六朝松",实为一株古桧,在如城水绘园的雨香庵前,至今800多年,供观赏叶片为主。加有宋代三盆桧尖柏,每盆都爆有"鹿角",距今900余年,由如皋人民公园珍培。如皋盆景好似无声的诗,立体的画,都有缩龙成、小中见大的特点。如皋盆景讲究云头、雨脚、美人腰、刘海顶、鸡爪根,有风、雨、雪、露的四体意境。多彩多姿,气魄雄伟,株型俊美,叶片雅丽,是庭院、厅堂陈设的艺术精品。20世纪80年代以来,如皋盆景屡屡在全国和国际博览会上获金奖。如1986年,意大利佩夏市"第十八届国际花卉博览会"上,如皋的一盆罗汉松荣获金奖,为江苏盆景的第一块金牌。1990年,如皋绿园制作雀梅1盆,定名"饱览人间春色",树龄180年,在日本大阪国际花卉博览会上获国际奖和最高荣誉奖-国际优秀金奖。1993年5月,如皋绿园制作的"春晓"和"榆树"盆景,双双获得第三届全国花卉盆景博览会金奖。2002年春季,在荷兰举办的十年一届的世界花卉园艺博览会上,如皋绿园选送的"如意"(雀舌罗汉松)、"枯木逢春"(榆树),"瓶中景"(水杉)、"思乡"(榆树)均获得金奖,占金奖总数的1/3。如皋现已成为全国花木盆景重要生产基地、绿化工程建设与花木消费市场的来源基地、花木盆景主要出口基地,仅绿园每年就约有10万盆盆景销往意大利、荷兰、法国、日本、德国等国家。花木盆景产业成为当地一项富民产业,全市种植面积达20多万亩,栽培品种1300多种,从业人员10万余人,全产业链年营业额超200亿元。
南通传统技艺类国家级非遗项目之一:南通蓝印花布
南通蓝印花布是2006年全国首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起源于明代中后期,由江南移民带入。明清时期,南通染织蓝印花布的作坊已经发展成为有规模的街市,明代《南通县志》记载,在染织局登记在册的手工染坊就有十九家之多。因为棉制蓝印花布,色牢质朴,深受江海人们的喜爱。随着明代棉纺织业在南通的逐步发展,促进和推动蓝靛在棉纺织品上使用。据记载明代的南通地区已有蓝靛出产,并在当地物产中作为主要的贡品上缴朝廷。明清以来,蓝印花布作为南通地区的主要家庭生活必需用品流传于整个南通地区,蓝印花布作坊遍布每个乡镇。影响较大的作坊在如皋的石庄、通州的二甲和石港、海门的三阳、启东的汇龙及南通市区。目前,南通、通州、启东还有少量家庭染制作坊,传承了蓝印花布的印染技艺。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延续至今,以手纺、手织、手染的方法制作被面、包袱、头巾等生活用品,印染图案以植物花卉和动物纹样为主,也有简洁的几何图形。它以耐脏耐磨、结实经用、图案吉祥等特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长久以来流传不衰,成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影响深远,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南通蓝印花布馆共搜集明清以来蓝印花布实物及图片资料一千多件,设计开发蓝印花布系列产品百余种,整理出版了《中国蓝印花布纹样大全》藏品卷、纹样卷等,展现出南通印染技艺的风采和魅力。南通板鹞亦是2006年全国首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南通是中国四大风筝产地之一。中国风筝有“北鸢南鹞”之说,此处的“南鹞”即南通的板鹞风筝。板鹞风筝在南通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俗称“鹞子”。全国绝无仅有。曾有一句农谚:“鹞子口声急,明朝雨打壁,鹞子满天飞,家家有得收。”放鹞子是农耕时代农家生活的一部分。姜夔曾在《崇川竹枝词》中描绘南通板鹞在海边放飞的情景:“草绿长堤海角东,双蝴蝶戏牧牛童。声声何处胡奏起,放在林梢红杏中”。 板鹞看起来漂亮,放起来给力,听起来潇洒,但制作工艺复杂,做一个板鹞要经过扎、雕、绘、裱、装五个流程十几道工序。板鹞硕大无比、平整如板,由六角形为基础,通过组合变化,结构成串连星式南通风筝。板鹞外形古朴,绘画精细,绘画艺术是板鹞的又一特色,其取材广泛,花鸟虫鱼、神话传说、名言警句无所不包。哨口艺术是板鹞风筝的一绝。哨口的大小数目、音量、音色以至材料的选择都十分讲究。鹞面装有数十乃至数百只大小不一的哨口,放飞时,发出不同的音响,组合成一支雄壮的空中交响乐,有如机群掠空,震耳欲聋、又似江海怒涛,汹涌澎湃。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南通市的郭承毅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南通传统技艺类国家级非遗项目之二:南通色织土布技艺
南通色织土布技艺是2011年第三批公布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宋元之际,南通崇海沙地最早为江南移民开垦,发展了耕织生产。明清之交,耕织生产逐步播迁通州之境。江南新兴的耕织技术随江南移民一路播徙,给当地带来棉纺织技术的普及与推进。南通成为苏北地区最早、历史上仅迟于松江、上海、太仓的土布之乡。20世纪初,张謇在苏北沿海倡发棉垦事业,南农北移促进了棉纺织技术在苏北的传播、交流、融合,以及当地土布业的空前发展。鼎盛时,南通农村专业土布织户达十余万户,从业人员越百万众;通地布庄500余家、花行300余家;北销关庄大布年达800万匹,土布年总产2000万匹。南通最终取代江南,一跃而成近代中国著名的土布之乡;成为历史上继松江之后我国传统土布织造工艺的复兴之地和集大成者。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南通土布产销急剧衰落。 传统南通土布大致分为二大类,即本色土布(俗称大布)与花式土布(俗称蓝货)。蓝货中的色织土布是南通民间工艺土布中的上品,代表了南通土布染织工艺的精华与最高成就。南通民间土布染织采用单绽手摇纺车纺纱,脚踏手投梭木机织造,染色、摇筒、牵经、络纬、穿棕、嵌筘等工序,均保留了较原始的方法,传承了中国古代手工染织技艺的宝贵历史遗存。南通土布染织工艺的生产工序主要分轧花、弹花、搓条,纺纱、戽纱、染纱、浆洗、络筒、整经、上机、织造等步骤。一些工艺在手工棉纺织技术中堪称极致,为南通地方一绝。南通土布工艺是是生活在江海大地上一代代父老乡亲勤劳智慧的结晶。作为华夏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与丰硕成果,南通土布是我国七百年棉纺织手工技艺保存完整、流传有序、沿续至今而宗脉未断的杰出代表,也是见证我国传统棉纺织技艺的活的历史标本,其传承保护有着厚重的历史研究价值。
南通传统技艺类国家级非遗项目之三:如皋丝毯织造技艺
如皋丝毯织造技艺是2021年第五批公布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如皋丝毯是距今已有两千年历史的一项传统手工工艺。早在西汉时期就已有生产,唐朝达到鼎盛。白居易所作《红线毯》这首诗,就描写了丝毯的制作过程。由于制作精美,雍容华贵,丝毯最初仅属宫廷供品,民间极少流传,加之战乱等原因,历经朝代更迭,逐渐衰微,一直到清末明初,几近失传。新中国成立后,经几代手工艺人的不懈努力,如皋终于在1973年成功复原了手工丝毯的制作工艺。如皋丝毯以优质野生榨绢丝为原料,以独特的手工打结方法达到画面分色、套色、韵色、跳色等特殊效果,从而使挂毯造型准确,表现力丰富,色彩凝练厚重,能充分表现出各种流派画家作品的艺术特色,已广泛受到艺术界的赞赏和重视。如皋丝毯的传承人李玉坤一直致力于丝毯工艺的创新发展,在当代壁画大师袁运甫教授倡导下,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合作开发了享誉世界的“真丝挂毯工艺”, 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艺术相融合,使东方元素与西方风情相辉映,能充分表现出各种流派画家作品的艺术特色,提升了丝毯艺术的价值,推动丝毯艺术走向世界。如皋丝毯已与160多位国内外顶尖画家合作,不仅跨入国外画廊销售,且已进入国内外重要场所。如皋丝毯艺木、作品被国外多家博物馆、我国驻外机构及美国哈佛大学等收藏,其中《和平的春天》《桂林山水》作为国家礼品赠予联合国。
南通传统技艺类国家级非遗项目之四:南通板鹞
南通板鹞是2006年全国首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南通是中国四大风筝产地之一。中国风筝有“北鸢南鹞”之说,此处的“南鹞”即南通的板鹞风筝。板鹞风筝在南通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俗称“鹞子”。全国绝无仅有。曾有一句农谚:“鹞子口声急,明朝雨打壁,鹞子满天飞,家家有得收。”放鹞子是农耕时代农家生活的一部分。姜夔曾在《崇川竹枝词》中描绘南通板鹞在海边放飞的情景:“草绿长堤海角东,双蝴蝶戏牧牛童。声声何处胡奏起,放在林梢红杏中”。 板鹞看起来漂亮,放起来给力,听起来潇洒,但制作工艺复杂,做一个板鹞要经过扎、雕、绘、裱、装五个流程十几道工序。板鹞硕大无比、平整如板,由六角形为基础,通过组合变化,结构成串连星式南通风筝。板鹞外形古朴,绘画精细,绘画艺术是板鹞的又一特色,其取材广泛,花鸟虫鱼、神话传说、名言警句无所不包。哨口艺术是板鹞风筝的一绝。哨口的大小数目、音量、音色以至材料的选择都十分讲究。鹞面装有数十乃至数百只大小不一的哨口,放飞时,发出不同的音响,组合成一支雄壮的空中交响乐,有如机群掠空,震耳欲聋、又似江海怒涛,汹涌澎湃。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南通市的郭承毅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南通传统医药类国家级非遗项目之一:季德胜蛇药制作技艺
季德胜蛇药制作技艺是2011年第三批公布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保护单位为南通精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季德胜蛇药系由江苏省南通市著名蛇医专家季德胜先生祖传6代秘方发展而来的传统中成药。1954年,季德胜毅然决定把季氏家族6代人心血凝成的蛇药秘方献给人民政府,先在南通中医院小批量生产,1957年由市政府指定南通制药厂独家生产。至今五十余年从未间断。季德胜蛇药从家庭手工生产通过不断改良过渡到工业化生产,制药技艺由工序严谨的原药材前处理加工技艺和成药的后道特色工艺集合而成,制作技艺日臻完善,传统工艺的精华依然保留,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产销量稳步增大,用户遍布全国各地,并逐步进入海外市场,尤其在东南亚诸国享有较高声誉。20世纪60年代曾作为抗美援越战备物资源源不断通过胡志明小道为越南人民军和游击队疗伤解毒,中国人民解放军也将该药品作为战备用药。目前,季德胜蛇药已收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在全国广泛应用。
南通传统技艺类国家级非遗项目之二:王氏保赤丸制作技艺
王氏保赤丸制作技艺是2021年第五批公布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保护单位为南通精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王氏保赤丸是清道光年间南通著名中医王胪卿集祖传九世秘方精制的传统中成药,1957年,王胪卿之嫡孙北京中医学院教授王绵之主动将秘方献于国家,并亲传制法由精华集团的前身之一的南通制药厂独家生产,其工艺配方列入国家级机密级配方名录。王氏保赤丸为全天然中药原料制成的丸剂成药,丸型小如菜籽,丸粒匀称圆润,光泽泛亮似珠,在冶疗脾胃虚弱,胃呆食减、腹泻、便秘等胃肠道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功效。1983年,这款名药获得国家质量银质奖,其后又进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列。六十多年来,王氏保赤丸不仅在国内治愈了无数的患者,还作为我国援外主要药品,在疫情暴发的非洲原始部落、在肠道疾病流行的亚马逊热带雨林,在日夜施工的坦赞铁路工地上,王氏保赤丸都救治了许多病患。近年来,精华制药集团更是派出专家组,深入到越南、柬埔寨,为一带一路上的建设者送去了急需的王氏保赤丸,为他们解除了后顾之忧。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