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远去的202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风吹雪落,日短天寒,全区教职人员刚刚结束了在一线与疫情的战斗,来不及休息、容不得懈怠,又燃起百倍的斗志与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来。根据平城区现代教育发展中心的工作安排,12月23日下午,平城区文慧小学全体数学教师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十二月份线上数学学科培训——基于模型意识培养的大单元教学研究。
抛砖引玉 引发思辨
本次教研活动在平城区实验小学王晓卉老师的讲座——《活动关键词解读》中拉开帷幕。王老师将关键词“解决问题和问题解决”,从名词解读、对比分析、问题解决的重要意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者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强调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都重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不同点则包括:1、含义不同。解决问题针对的是已提出的具体问题,问题解决则注重如何发现、提出问题,再想办法分析、解决问题。2、背景不同。解决问题在教学大纲中由来已久,是建国初期工农业发展百废待兴的时代产物,在如今各行各业强调创新的大时代大背景下,更注重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于是产生了问题解决这一全新模式。3、内容设置、教学展开方式不同。简而言之,问题解决是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地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并在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意识。
综上所述,问题解决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系统性掌握水平。问题解决的过程是多种技能混合运用的过程,强项技能会带动弱项技能发展起来,让所学知识更加整体化。(2)能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能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4)能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借他山之石 点思辨之光
第二个板块由平城区实验小学王兰、朱燕茹两位老师带来六年级上册的《用假设法解决问题》第1、2课时两节优秀课例。
将本单元的三个课时进行内容整合重组,最终以倍比关系和相差关系的变式教学设为一个课时,以后续的提升训练设为第二个课时。两位老师让学生经历画线段图、列数量关系式理清题目条件的过程,体验假设法是解决实际问题以及计算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第二课时中设置问题串,层层递进,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良好的课堂既要有结构化,还要有进阶化,在教学中,我们既要教学单元整体,更要注重整体教学间的联系。而最后创编问题的环节则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邓杰老师在研究报告《乘“数量关系”之舟渡“问题解决之河”》中指出,数学中的问题解决需要将复杂的生活情境简单化,也就是将其数学化。而问题解决则需要利用数量关系,在此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感悟和运用模型的过程。2022版新课标将数量关系作为一个整合的主题设立,邓老师从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怎么学三个方面为我们解读了课标,为我们的具体教学指明了方向。另外,报告中还提出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思维进阶,教师需要找到思维的进阶路径,并制定进阶目标,从而体现数学活动的完整性、阶段性、层次性。
分享沟通 交流借鉴
实验小学的四位老师为大家带来了教学沙龙《大单元教学之我见》。
邓杰老师提出了大单元教学中存在的误区:1、单元内容机械拼凑 2、不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而大单元教学目标设计要以单元总目标统领分课时目标,以学生为主语,学生通过(经历)+能(会)+发展(提高、体会)。朱燕茹老师提出大单元视角下数学作业设计要以课程目标为中心,制定单元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的同时制定单元作业目标、作业设计,作业评价。而针对作业设计则要体现层次性与趣味性的原则,将书面和实践相结合,同时注意适度性与多样性。 王兰老师为我们讲解了如何运用大单元教学渗透数学模型意识。首先要引导学生探究数量关系式,其次要基于模型思想使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性过程,即创设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模型求解、验证模型。最后则是巩固模型、拓展运用。王晓卉老师提出要着眼整体,深度学习。并为我们说明大单元教学的实施要有以下三步:1、塑造学生对大单元知识的整体认知 2、制定大单元教学计划 3、注重关联与迁移 。
静心阅读 提升素养
在第五个板块中,机车一校韩旭老师的专著导读——《再次建议淡化“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指出,这一定义是一个静态定义,只是强调了方程之形,未体现方程之神。如果改为“为了寻求未知数,在未知数和已知数建立起来的等式关系”更能体现方程的意义所在。大同大学附属小学毕秀娟老师的专著导读——《“抽屉原理”的教学重在思想方法》中提出,抽屉原理是组合数学中常用的一种逻辑推理方法,核心是解决存在性问题,因此学习“抽屉原理”的意义在于丢开穷举检验,付诸逻辑论证。
用心思一分 行动深一度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我们对模型意识的培养有了新的认识,大单元教学能够让知识之间的联系更加清晰,能够让数学思想方法得到培养。整合教学内容,加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使数学课堂更加有效。
“教而不研,则教必失之肤浅;研而不教,则研必失之深晦。”此次教研活动帮助我们建立大单元观念,把握单元核心数学思想,更加关注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清晰知识间的关联。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真正做到化繁为简,课堂才能简洁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