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养成少年时,能量蕴藏记忆中----我的青春记忆

宋德彬
创建于2021-12-05
阅读 120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我是一个东北小山村长大的孩子。那里给我许多美好的回忆。经过许多的磨砺,现在看起来却是宝贵的财富。许多事情记忆犹新,历历在目。与现在相比较更觉得那些岁月值得珍惜。

我的童年最多的场景是田地。从我记事开始,我就经常在地里拔草。小学的时候,家里有一个两亩地的菜园,还有许多的开荒地,大多都在河边和地头,走很长时间才能到达。东北的天亮的很早,每年夏天,我都早睡早起(晚上七点就睡觉,早上不到五点就起床),每天起来铲两笼地,再去上学。秋收的时候,不仅要收自己的田地,还要去别人承包的地里去拾庄家。我特别喜欢拾庄家,一道地里我就秒变”飞毛腿“,很快就能拾很多。每年暑假,我都能拾几百斤大麦、小麦。十一假期,我都能拾几袋子黄豆。然后家里就抓小鸡、小鸭、小鹅和小猪。这些粮食也成为了他们的腹中餐。那时候绿色食品取之不尽的,鸡蛋、鸭蛋、鹅蛋还有猪肉,绿色蔬菜更是用之不绝。摘之可食,柴火大锅,香味四溢。回忆起来那时的场景,我情不自禁的神往。  

记得初三的那年暑假,中考成绩没有出来前,家里一心想让我复读考中专(那时候的中专,只能是最拔尖的人才能去的学习殿堂,只要上了,工作不愁而且高薪。),我就开启了我的赚学费暑期计划。刚开始,为了让我适应带薪铲地,我父母就带着我去给雇主干活,父母总是在我两边,帮我带一把,这样我们就能一样的进度完成。后来,我自己和别人包了一块“拿大草”的活,由于那块地低洼,活比较难干,我记是大约干了十多天,当时薪酬才300多块钱。那是我第一次感觉赚钱的不易,带着手套,手握镰刀,躺着露水,踏着泥泞,啃着干粮,最后十个手指,还留下了二十来个血泡磨平的茧子,手只有保持握着镰刀的姿势,才能不痛。那时候的我,总是睡一觉就能恢复体力,第二天满血复活。

那时候,上学的路总是很长,没有公交更没有接送。每天自己走路上学。小学的我总是要走路一个小时才能到达学校,每天往返一次。泥土路,一下雨穿着布鞋根本不能行走,只能穿着水鞋踏上求学的路。水鞋不透气,如果天晴了,鞋子里面也立刻就要升温。如果雨下的比较大,水鞋灌水了,一天脚都是湿的。初中的我就能四十分钟到达了,每天往返两次。沙石路,碎石踩在脚下,有点“足底按摩”的感觉。村里依旧是泥土路,下雨的时候就要带着两双鞋。东北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冬天大雪,路上行走后留下的冰雪混合的地面,走路的时候要特别的小心,在加上田地里松软的雪,被大风刮起,形成了大烟炮,有点割脸的刺痛。上学的装备也比较复杂,球衣、棉袄、大棉袄、棉手套、围脖、棉帽子,总共加起来也的二十来斤。那时候也不觉得寒冷,更不觉得身子重,每天欢声笑语奔着学校就出发了。现在看来,那时候上学路两旁都是美丽而难得一见的风景,求学的劲头也是难得守住的初心。

记得小学的一天,风雨交加,学校附近的排水和路面满满的是水,怀抱着书包,头顶着大雨,飞奔回家。一个不小心,掉到水沟里,下半身湿透,摸摸书包没有湿,爬起来接着走。也许是知识改变命运的话语给了我力量吧。我还记得那时候流行的话语是:”科学文化是第一生产力。学会数理化,走遍全天下。”看看现在高考,似乎一切有些变化,却不太大。

那时候,村里的孩子总是长大的很快。我们都是五六岁开始尝试着做饭。家长不在家,就自己做饭吃。家里的打扫任务也都分配了给我们。我和弟弟一个人负责屋里,一个负责厨房。物品摆放、扫地、擦地都要完成。我们也干的不是那么到位,可以说有些粗糙。不过,这样的成长环境也让我们长大后能够独立的生活。

我接手家里的伙食工作是在高中的寒暑假。因为家里七口人的伙食是家里最轻的活,还能留点时间学习。每顿饭的要求是有菜、有主食(大多是馒头),有粥或者汤,早饭必须在五点半之前做好。起得早睡得晚,每天总是很困。每段饭间,赶着鹅去河边和树林吃草,迷瞪一会,看一会书。高中的时候,我会包饺子、炖菜、炒菜、蒸馒头,唯一遗憾就是不会擀面条,因为村里有压面条的,总是端着一盆面去回来就直接下锅。农忙的时候,家里总是吃面条,当时不理解,现在都明白了。许多生活的本领都是那时候学会的,现在却成为了我的一笔财富。

那时候,村里的孩子总是往外走。高中我离家几十公里住校,八人间,一周的伙食费加车费50块钱,不喝矿泉水(真的很贵,2元一瓶,那时候是天价),中午等别人吃完饭再去,有啥吃啥,只为节省时间多学一会,没有攀比,真诚的友谊。大学离家几百公里住校,宿舍很大,还是八人间,有过尖锐的矛盾,却被一一化解,最后成为最团结的寝室,校文明寝室,现在还能经常云聚餐,交流心事,寒暑假天南地北赶往同一个地点聚会。工作我离家几千公里独自奋斗,天津的夏天比东北热很多,住宿舍,没有空调,只有电扇,没有独立的宿舍,只能和学生住在一栋楼里,没有常电,只能和学生一起用电,平时学生熙熙攘攘,周末楼里我一个人。后来,陆续的来了几个男老师,我们的宿舍渐渐的热闹起来,还可以探讨一些问题,时间过的也快了许多。记得那时候,我们总是以校为家,以办公室为聚集地点,以超市为粮食补给站,购物总是去和平路和滨江道。有时间一起做饭,有时间一起吃饭,有时间一起购物。那段时光是我建立友谊,分享快乐的一段美好时光,每个人的事情大家都知道。

长大了,工作了,知识真的改变了我的生活环境,现在却无比的怀念给我向上动力、生存本领和坚强意志的那段岁月。感觉那时候学习什么都很快,记忆什么都准确,干什么都有力气。现在,想谢谢那段岁月,谢谢那时候给我岁月的父母,谢谢陪我长大的亲人,谢谢自己努力的成长。

阅读 120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