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匠心止于至善,师者如光微以致远”,时光如梭,转眼间,培训进入第三阶段——课题研究专项指导环节,2022年12月24日,参加中原名师项目培训的教师团队分为五组分别向各组导师进行河南省教研科研课题的中期汇报,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基地安排导师团队阵容强大,由十位在教育界极具声望权威的专家教授组成,分别是郑海燕、毛伟娜、崔世泉、谢志勇、童宏保、巩子坤、雷丽珍、林肖丽、陈 燕、谢先成,导师团队以二对一指导助产的方式,针对每个学员的申报课题定向指导,精准施策,从教学研究的顶层设计,支撑观点的理论文献推荐,模型建构的方法路径等多方位全面进行专业的指导,凝练高效的指导使参会教师们拨云见日,明确思路清楚继续前行的方向;柳暗花明,除去眼前困惑更具前行的信心。
黄鹂老师在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中申报的课题为《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的策略研究》,该课题在2021年9月顺利立项立项后,已是第二次进行中期汇报,我结合第一次中期汇报时导师提出的建议从中期报告修正问题,学习文献完善理论,知行合一探索实践,笔耕不辍形成雏形,初现对话教学模型五个方面对课题的进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汇报。两位导师对课题开展的扎实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赞扬了课题研究的整体思路规范细致,同时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指出了思路上的建议,林院长建议我从单元大概念入手统领各种形式的对话教学,将单元大概念提炼的方法路径做出必要的阐述,让单元大概念统领下的师本对话成为其他对话教学形式的原生起点,是高于其他教学形式的,并举例来说明具体的操作方法。雷教授更重视理论研究的逻辑框架,指出我所阐述的对话教学形式多是教师本位的教,要通过深度学习的理论落实到学生本位的学,明确说明每一策略提高了哪方面的思维品质,如结构化思维、思维的创新型等,既包含智力因素也包含非智力因素如合作精神,沟通能力等,要对达成的深度学习目标做一细化,才能够丰富完善我所提出的初步的对话教学模型,落实各种对话教学策略,形成清晰的方法路径。专家的点拨,远超我多日的苦思冥想,指明了在我心中缠绕已久却难以决定的研究方向,使我肯定了自己的前期思考,让课题研究在合乎逻辑的基础条件下继续深化就是正确的前行道路,明确方向就应抛下疑豫大步向前,感觉又向圆满结题迈进了一大步。
潘红艳老师汇报了课题《指向空间观念提升的小学数学体验式学习实践研究》目前的研究进展情况,专家林肖丽与雷丽珍两位导师给予专业指导。潘老师从课题介绍、研究进展、初步收获三个方面展开汇报。专家对研究初步成果“指向空间观念提升的体验式学习课型”的分类标准提出疑问。潘红艳老师针对小学几何课怎样界定、怎样划分它属于哪一类课型进行了解释说明。然后两位专家指出在后续的研究中要注意对课型的说明要规范,要清晰,对于学生的空间观念提升的评价方面要再进一步做细,并给出了研究建议。专家一对一的指导对课题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专家指出的问题课题组需要进一步消化吸收后,去修正研究的路径与方法,补足空缺,细化研究。
张伟振老师结合《指向核心素养的“智趣数学”课程建设实践与探索》课题研究的推进情况进行了中期汇报,主要从“课题进展总体概述、课题研究具体阐述、阶段性成果、存在的问题、下一步计划、预期成果”六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林肖丽院长指出此课题站在学校层面统筹规划课程体系建设,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和实践意义,针对年级课程的实施时间、课程设计依据等方面进行了专业指导。雷丽珍教授建议张老师可以参考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再次梳理现有成果,在最终研究成果中要兼顾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各个方面,提升“智趣数学”课程体系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尹赛丽老师就2022年立项的省级课题《大观念视域下“面积”单元教学改进研究》进行了开题报告,从选题论证、文献综述、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雷丽珍教授和林肖丽院长进行了精彩的指导和点评。指导老师认为,该课题的选题以点带面,有价值、有意义,呼应了新课改的需要;“测量”是本单元的核心,该研究要找准“面积”单元的大观念,这是本课题研究的牛鼻子,以此为依据,进行单元设计和重点课时的研讨;在研究中,要注意学习和借鉴优秀成果,比如张勤琼团队的单元教学的研究成果,丰富自己的研究思路;在单元教学的策略的提出时,要注意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做支撑,让研究成果更扎实。
张喜峰老师围绕《基于项目学习开展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的开题情况进行了汇报。作为一线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活动设计与实施难度大、老师对内容认识不足等原因的影响,对开展项目学习活动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该课题旨在通过研究,深入分析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教学的现状及原因,使改进教学更有针对性。结合案例总结出基于项目学习开展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教学策略,优化评价方案,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达到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全面发展的目标。
林院长点评:该课题立意新,有研究价值,需要继续加强对项目学习理论的学习,对教学策略的理论依据的研究,更好地将项目学习这一方式运用到综合与实践活动中,达到预期的研究目标。
雷教授点评:继续明确问卷调查的纬度,加强项目学习中学科间横向融合和学科内部的纵向联系,进一步细化评价指标,让评价更好地促进教师项目设计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牛玉辉老师在中原名师培育工程项目中立项的课题《名师工作室引领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结合课题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一系列活动,专业阅读、共研课标、课例研讨、作业设计等立足教师实际,促进专业发展。随着课题的深入研究,她们拓宽领域,构建名师工作室发展共同体,携手共进,创新培养模式。在课题研究最后阶段,她们将聚焦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理论研究,凝炼名师工作室的培养模式,建构运行策略,真正发挥名师工作室的辐射引领作用!
细耕不辍绘丽景,不曾硕果也满枝,让我们学思并肩,满怀着对教育的激情,做好每一项教学研究,用坚如磐石般的严谨细致,以爱为名,持续推进教育科研工作更优质的发展,扬鞭奋蹄谱写新的篇章。
本期编辑:张伟振、黄鹂、张红娜、牛玉辉、潘红艳、张喜锋、尹赛丽、范小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