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泽华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你好!我的同学

创建于2018-05-24 阅读753

筹备了一年多的同学聚会,终于盛大举行。2018年3月31日,含山县运漕中学三排和四排的同学们,纷纷从全国各地前往含山县昭关宾馆报到,活动持续到4月2日上午结束。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一片春意盈然。吴楚大地,漕河之滨,留下了一群步履匆匆的身影。

含山县运漕中学三排和四排的同学们,一路欢歌笑语来到这里。他们风尘仆仆,他们来自天南海北。四十多年后的聚首,大家感到特别的亲切,特别的兴奋,有着说不完的话儿。很多美好的记忆依然是那么清晰可见,犹如近在眼前。

这里有打打闹闹,甚至恶作剧。这里有真诚的关心和无私的帮助,这里更有刻苦学习奋发向上锐意进取。

运漕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坐落在古镇西边的中学虽是建校时间不长,但在这种氛围的长期浸润下,运中仿佛是藏之深闺的淑女,亭亭玉立,端庄典雅,矜持而不失温柔。

中学是青葱岁月的人生驿站,在这里我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这里,我们走向了广阔的社会,放飞心情,放飞梦想。

中学的时光是短暂的,也是快乐的。毕业后,同学们用学到的知识回报社会,有的在政界担当重任,有的在科研上硕果累累,有的在军营建功立业,有的将企业经营的风生水起。就是那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的人,也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成果喜人。一些为社会做出特殊贡献的同学,他们不仅仅是获得了殊荣,社会更是牢记和尊敬他们,有专门的词条进行了介绍。

在这里由衷的感谢母校对我们的培养,感谢老师们呕心沥血的辛勤劳动。

相聚的两天虽是不长,但同学之间情谊是永存的。大千世界茫茫人海中,能够成为同学是一种千载难逢的缘分。大家纷纷期盼,什么时候能够再聚首。五年时间太长,最好两年或三年后,我们再次重逢在美丽的运中校园!

虽然我们年过六旬,可在老师面前,我们永远是他的学生。


老师!你还有哪方面不熟悉吗?

昭关宾馆门前的池塘和树木,成为大家拍照取景的好地方。抓紧这美好的时光,留下难忘的记忆。

联欢晚会上,同学们纷纷登台献艺,其乐融融。特别是黄霞同学的激情演唱,将热烈欢快的氛围推向了高潮。那一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将我们拽回到过去,宛如又回到充满朝气的运中校园里,不由得激情澎湃浮想联翩。

当初她就是演唱这首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过去了很多年,只要听到这首歌,就联想到黄霞;而提起黄霞,很自然地就想到这首歌。

可以说,这首歌是她的代表作,三排和四排的同学们,没人没听过。青少年时期的记忆力是旺盛的,而黄霞同学当时演唱也是全身心投入,将自己的演艺水平发挥到极致。

青葱岁月,我们拘谨、内敛。可现在,我们随意放松。再不抓紧合影,这样的机遇不是很多了。

当年的小帅哥,虽是四十多年过去了,可依然是风度不减当年。

老班长提议《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开场,她立马就拿起来话筒。间隔几十年能够再次听到她演唱这首歌,同学们是非常高兴,由衷的笑容绽放在并不年轻的脸庞上,相见恨晚。

走进平日里魂牵梦绕的校园,运漕中学没有忘记从这里走出去的学子,拉出大型横幅欢迎我们的到来,校长自始至终陪同着,介绍学校的发展状况。

今天的校园和过去不可同日而语,高大的教学楼代替了一排排平房,窗明几净,绿树成荫。

一些老的教师宿舍还保留着,我们看到了曾经作为礼堂的天主教堂,看到了耳熟能详的的天桥。

那座我们春夏秋冬长期从里面打水的老井,似乎没有了。

一些年近八旬的当年授课老师不顾年老体衰也来了,大家挨次和老师说话,询问身体状况,祝福老师健康长寿。

感谢老师当年呕心沥血的教导,我们的成长和老师的培育是分不开的。

40多年前有缘在这里高中就读

闲暇时拾捡那些生活的碎片

很多美好的记忆依然是那么清晰可见

古镇曾是青葱岁月的人生驿站

老师们非常快乐,犹如焕发了青春,笑着闹着。

老师们跟得上时代前进的步伐,用手机拍照并相互欣赏。完全融入到晚会的氛围中。

当年我们是好同学,现在我们是好姐妹。虽是天各一方,但思念和记挂将我们联系在一起。

长相思不相忘

四十多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极其短暂的一瞬间, 而对于作为个体的人来说,却是半生的时间了——很长很长!
    2016年12月30日的晚上,应周科健同学热情之邀,在许俊忠同学的具体安排下,含山县运漕中学73 届部分高中同学有幸聚集一起。我们相会在巢湖,我们快乐在巢湖。很多人是离开学校后第一次见面,有的就是曾经相遇过,也是多少年前的记忆了。
    大家谈笑风生,相见恨晚,回忆起在校时的幸福时光,虽是年代那么久远,令人惊叹的是,一些细节依然记得清清楚楚。
    寒冷的冬季,启明星才刚刚升起,体育委员就站在空旷的操场上,等待着姗姗来迟的我们,跑步锻炼。炎热的夏天,一些人想利用早晨的凉爽贪睡一会也不行,上早操,是每天的必修课。为了保证有充沛的精力用于繁重的学习,为了将来有好的身体,这是必不可少的。而男生中的打打闹闹,女生之间为了一些小事生气,甚至好几天都不讲话,现在都成为趣闻。
    学习和生活上的相互帮助,这些都是久久不能忘怀。有的人暂时学习成绩下降,课程有点跟不上,其他的人马上就进行辅导。不厌其烦的一遍遍讲解、演算,直到弄懂为止。有的人生病了,高烧不退,经济条件比较差的他仗着年轻身体好,坚持不去医院。别的同学立即找来桑叶,捣烂让其附在手腕内侧,据说这样能够起到治疗作用。无论春夏秋冬的晚上,口渴了,没有热水瓶的我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来到校园内那口老水井旁。水面距离井口有一两丈,学校的厨房也早已关门,怎样将水弄上来成为难题。可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将开学时捆绑被子和铺盖的长绳子找来,一根不够就用两根,拴在白色的搪瓷大茶缸上,放入井内,然后缓缓提上来。每人喝足了后,再带上满满的一缸,让寝室内其他同学饮用。
    我们的班级叫三排和四排,而不叫三班和四班,就是特定条件下的政治产物。当时国际关系紧张,为了服从战备的需要,按照部队的编制组织起来。清楚地记得一天深夜演习,大概是抓特务还是其他什么的,我们进入农民们已经成熟的庄稼地里,来回反复的寻找和践踏。可怜生产队的粮食作物,至少有好几亩被完全毁坏。现在想来,这完全是恶作剧。但单纯善良而又绝对服从的我们,是完全听从老师指挥的。而老师也是顺应当时的政治形势,按部就班进行。尽管那一夜没有睡好,第二天还要继续上课,可我们不觉得困倦,反而觉得好玩,满足了年轻人好动好奇而又不愿墨守成规的欲望,使单调刻板的三点一线生活增添了新的内容。
    学习中,我们是刻苦的。学校的熄灯铃响过后,寝室内漆黑一片。正在如饥似渴攻读的我们,有人居然翻过学校的大门,坐在裕溪河的防水墙上,就着微弱的路灯,全神贯注地翻看书籍。第二天班主任在全班进行讨论,实际上也是批评,不遵守作息制度对不对?当时还有思想情绪,为什么认真学习不表扬还指责?后来才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不能好好休息,就不能好好学习。学习不是靠突击,而是长期的日积月累和持之以恒。
    全校性征文大赛中,主要的奖项都被73届同学摘取。汪明获得第一名,刘铁流等人获得第二名,轰动一时。要知道,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在我们的前面有72 届高中生,一般而言,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高一届的总是占尽智力和体力优势。他们早一年进入高中,知识也更系统和全面一些。
    不仅仅是学习认真,德智体也是全面发展。在运漕中学举行的校运动会上,晏利宏同学取得了个人三项全能冠军,并且代表运中前往县城,参加含山县中学生运动会,进入前十名。我们是文革中“复课闹革命”的第二届高中生,竞技体育中能够战胜学长和学弟,充分验证了一句老话: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我们的生活可谓丰富多彩。除掉正常的学习和体育锻炼外,学哲学,出墙报,进行错别字改正比赛,更是接连不断。演唱折子戏,排练演出八个样板戏之一的《智取威虎山》。每到五一、国庆和元旦等节日,每班都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自娱自乐。陶冶了情操,增长了才干,也使课余生活多样化。
    人们常说,年轻人喜欢展望未来,而老年人钟情于回忆过去。因为回忆是美好的,也是甜蜜的,何乐而不为呢!
    我们也交流分别后工作学习和成家生子的情况,子女们在哪里上班?孙子多大了,是男孩还是女孩?现在身体怎么样?还好吧!以后要多多保重。
    那天晚上许俊忠和周科建之间的交谈,幽默而又诙谐。将热烈的氛围推向了高潮,好几次大家都忍俊不禁。他们的插科打诨,他们善意的相互之间冷嘲热讽和一本正经的神态,如果再提高一下,都能参加电视台的搞笑节目。我们多次就停止各自的交谈,将目光对准他们,倾听他们的话语,关注他们的神态,因为表演太精彩了,很自然的就被吸引过去。
    极具凝聚力的老班长王贤文也赶来了,他虽然已经退出了领导岗位,但平时事情还是比较多的。像老大哥一样,平易近人,能容人,有亲和力,是他的底色。这些年一直关心同学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各种帮助。大家平时一直是交口称赞。 
    在这里不论官阶职位,不管学问高低,也不问贫穷富贵,更没有等级贵贱之分,大家一如当初进校时那样,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说着笑着闹着,快乐无比。有的只是同学之间浓浓的情谊和推心置腹的话语,情真意切的祝福和离别时的难分难舍。
    作为笔者,听说有一个同学微信群,简直是欣喜若狂。还不会使用微信的我,立马现学现用,当天晚上就加入聊天。和久违的同学联系上了,那种欣喜那种满足洋溢全身,随后有感而发:想不到一直心态平和的我,这些年睡眠质量挺好的我,上微信的第一天晚上居然失眠——太兴奋了。
那天进入高中群,大家有说不完的话。毕竟还是四十年前欢聚一堂,很多人没有见面,也没有联系,我们都在各地为生活奔波。有网友在我的文字下面留言:“我们奋斗一生,我们执着一生。今生,无论贵贱贫富,同学之间纯真的友谊永远不忘。四十年弹指一挥间留给我们只是美好的回忆,且行且珍惜。”

小文曾刊登人民网/新华网  
   







阅读 75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