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全学科,融创新实践——高新区全学科推进“学科融合”情境教学实践研究阶段成果展示

高区情境
创建于2022-12-23
阅读 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深入推进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重点实验区建设工作,有效落实《威海市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工作方案(2021-2023 年)》要求,12月23日,高新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举办区域全学科推进“学科融合”情境教学实践研究阶段成果典型课例展播,本次活动由沈阳路小学承办,各小学教师齐聚云端,积极参与线上学习。

情境教学实践课例绽风采

       语文新课程标准以核心素养为引导,注重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要求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沈阳路小学苏小琪老师执教的《山居秋暝》创设情境“诗人与山”,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提出问题,深度学习,让学生思考王维为什么愿意居住在山中,通过多种方式朗读古诗、想象画面,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体会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最终了解王维人生经历,感悟“空山不空”,感受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精神。同时把传统文化、音乐吟诵、美术文化等融入语文教学,更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古诗词内涵的理解,提升文化自信,彰显综合育人价值。

       数学新课程标准以核心素养为引导,课程标准将核心素养具体描述为培养学生“三会”。在“统计”单元教学中,要求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完整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基于四基四能提出的要求,田村小学徐菲老师执教的 《二十四节气中的数学问题》从中华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中挖掘合适素材,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提出问题,用数学的方式解决真实问题。学生用统计的方式,重新解读论证“二十四节气”中的规律,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谚语,对规律大胆质疑,经历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验证规律,并用规律做出决策;然后学生通过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来辨析全球变暖和分析白昼时间。同时把数学文化、信息技术等融入数学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本质和价值的理解,彰显育人价值。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借助数学的方式更理性的分析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建立民族文化自信。

       英语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从提高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出发,结合英语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世昌小学高彩凤老师执教的 《Are you feeling bored?》创设了运动会的真实情境,同时融合了音乐、美术、心理健康、品德等课程,以运动会为情境,以feelings为主线,学生在歌曲中初步感知情绪词汇,在运动会激烈比赛项目中了解情绪的表达方式,通过文本学习获知Ling ling的情绪变化原因,表达自己在运动会中的各种情绪变化,最后在绘本阅读中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的方法。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通过由浅入深的德育渗透,培养学生关爱家人朋友的思想品质,帮助学生树立起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中国绳结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艺术,它以其独特的东方神韵、丰富多彩的变化,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传统文化、科学观念与艺术的融合,弥补基础教育单纯依靠书本获取知识的缺憾,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对传统工艺的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及动手能力。大岚寺小学赵幸幸老师执教的《小绳结,大学问》让学生们参与绳结的探索实践,并在学习打绳结的过程中掌握一些绳结的用途和实用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意意识,集趣味性与实践性于一体,激发了孩子们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劳动教育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育美、以劳健体、以劳促创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增长劳动经验,发展劳动素养。

       立定跳远是要依靠孩子双手协调摆动助力,然后双腿起跳,来完成整套动作。科技小学陈东老师执教的《兔跳沃野运粮忙——立定跳远》通过运用去往稻田地,种植稻苗,灌溉浇水,捉虫保丰收几个环节,将立定跳远动作有效的结合起来,去稻田地观察、躲避引出预摆动作,种植稻苗和起跳结合,灌溉浇水引导学生收腹收腿,除虫保丰收进行落地无声的学习。同时进行德育渗透,告诫学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使学生在动中有趣、动中有情、动中有练,通过情境的驱使进行积极主动学习。培养运动的兴趣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良好的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实验小学邢慧芳老师的音乐课《糖果仙子舞曲》从情境创设入手,把整节课变成一个音乐剧,以梦境为主线,创设了教师与学生在梦中跟随糖果仙子去糖果王国做客的故事情境,将学习根植于“真实任务情境”中,转移学生对枯燥乐理知识的注意力,从而降低学习难度,提升学习质效;同时尝试将音乐与美术、舞蹈、童话故事表演等姊妹艺术相融合,运用视觉媒介展开联想创造形象,用舞蹈语言来抒发情感,通过扮演童话角色来丰富体验。学生通过对主题音乐的聆听,大胆展开对音乐所描述的梦境的联想;然后融入角色,经历了舞蹈梦、魔法梦、舞蹈梦等情境活动,在故事的情境中对作品的引子和三个乐段进行体验和分析。整个学习过程符合低年级孩子学情,综合运用角色扮演、形象塑造、生活场景再现等手段引领学生在审美实践中感知、体验与理解艺术,逐步提高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专家指导强赋能

       高区教研中心赛世静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总结:经典课例的设计贯彻了大概念教学的核心理念,基于课堂教学内容创造性地将其他学科,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深度地融合,体现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与探索,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

          同时她还强调,情境教育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真实情境的设置给学生宽阔的发展空间,多方面发展的可能,丰盈学生的精神世界;在新时代课程标准下,坚持情境教育导向,打破学科壁垒,坚持跨学科融创教学,实现综合课程的推进;倡导各学校要坚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区域教育的提升,带动高新区教育进入学科本位的学科融创的新阶段。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此次优秀课例展播活动,为全体教师互观互学、交流研讨创造了机会。全体教师定能以此为契机,凝聚起育人的智慧,共同书写好教育的奋进之笔。

阅读 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