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把各种不舒服与相关症状联系起来,总觉得“阳”了焦虑多疑?自己或身边人确认阳性了,怎么进行心理调适?如何缓解新冠带来的焦虑?
这份新冠疫情下的心理健康指南,请收好!
一、疫情之下常见的情绪反应
1.焦虑多疑
疫情出现后特别关注身体的各种变化,将自身各种不舒服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联系起来,怀疑自己是否生病。
2.惶恐不安
可能会出现“疑病,不敢按电梯和触摸门把手”“反复洗手、消毒”“不出门,更不敢去医院”等行为及想法。
3.愤怒暴躁
在压力下变得极度敏感,因为一点小事就急躁、发脾气,甚至出现冲动行为。
4.抑郁悲伤
每天都十分疲劳、精神不振,很难集中注意力去思考,还可能出现睡眠问题。
5.恐惧害怕
由于对疾病本身具有恐慌情绪,加上网上各种谣言,出现恐惧害怕的情绪。
6.盲目乐观
抱有“疫情很遥远,不会有危险”“我抵抗力强,不可能感染”的错误想法,更有甚者认为事不关己、不听朋友及家人的劝说、不做防护。
7.孤独寂寞
部分特殊人群,由于疫情可能导致自己孤身一人在家隔离,感到内心孤独。
8.冲动激惹
许多人压抑的情绪不能释放,可能导致一些冲动的、不理智的情绪及行为。
二、身边阳性变多,如何调整心态
面对“美”与“阳”我们有四类心理调适小妙招!快来看看你属于哪种情况之下,该如何应对~
情况1 你“美” vs 周围人也“美”
由被动防疫转为主动防疫,警惕自我乐观偏差,客观认识到疫情的风险。“越晚‘变阳’症状或越轻”!
规律饮食、居家运动、保证充足睡眠,提高自身免疫力!
提高防疫意识,坚持戴口罩、勤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聚焦当下,规律学习、制定计划并完成等建立自我掌控感!
情况2 你“美” vs 周围人“阳”
接纳不确定性带来的情绪体验,理解预期焦虑对我们也有一定的保护!
感染新冠有着综合原因,请尊重并理解身边已有症状的朋友,不指责、不排挤!
减少非必要外出,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以平常心对待现在的生活与学习。
情况3 你“阳” vs 周围人“美”
与重要的他人维持联系,主动提供支持和积极的言语,你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收获更多来自人际支持的力量!
记录自己的身体感受与心理感受,因为“看见”就是心理疗愈的过程,来自内在的深入澄清会比彼此抱怨更能让自己收获平静!
感恩这次经历,因为它或许让我们看见了“生命”这个词语本身的意义。相信病愈后,每一个人都会更加爱自己,更加珍惜自己!
情况4 你“阳” vs 周围人“阳”
重构认知,打破对新冠病毒过去对身体危害、治疗方式等问题的旧认知。
关注权威媒体发布的新冠患者痊愈的真实经历和科学数据,减少负面信息的接收,在康复过程中尽量多给予自己积极心理暗示。这很重要!
科学用药,不乱服药。在家也做好防护,主动为自己负责,为家人负责!
三、如何缓解新冠焦虑
照顾好身体,提高免疫力
保持规律的作息和坚持锻炼,不仅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也是重塑内心有序和安全感的基础,是应对焦虑恐慌的良药。
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作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每个选择都只能由自己决策。注意,放开不是躺平,而是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要做好这3件日常小事:
1. 继续提高防控意识,坚持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
2.减少社交,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在外保持安全社交距离。
3. 主动了解治疗新冠的基础健康知识。
照顾好心情,重建生活秩序
身体上的感染要预防,心理上的恐慌要避免。打好心理战疫、掌握心理调适技能,就是个人防疫努力的重要一步。
1.限制看信息。不过多关注,选择一两个主流媒体,每天定时看一两次发布,留意三两个微信群信息,不错过重要提示即可。
2.强化社会支持。花点时间和让你愉悦的朋友、同事、家人一起,见面、电话或视频聊天。
3.做喜欢的事。弦绷久了会断,暂时从忧虑情绪中离开,沉浸于你的喜好:读书、听音乐等,同时也需要注意减压方式的多样化。
4.列清单技术。把心事“卸货”放到纸上,可以让你注视着它,不用费力去记它;可以把事情输入到手机上,让手机内存替你去分摊记忆的重担。用清单去呈现有利与不利因素的排列组合,也可以帮助你做出重大的抉择。
5.尝试情绪修复练习。疫情期间,试试这四种方法让自我情绪“修复”。
四、确诊患者的心理调适方法
五、心理援助热线
石门一中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冉超平(18673620200)
石门一中心理健康咨询中心:高小萱(17347428825)
别害怕 再坚持一会儿!
请相信: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逾越,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我们的未来都是充满希望的!
让我们一起,共同打赢这场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