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水知识
1、哪些地方容易发生溺水?
一般发生溺水的地点通常在:游泳池、水库、水坑、池塘、河流、溪边、海边等场所。每年夏天都有游泳溺水身亡事故发生。在溺水者当中,有的是不会游泳的人,也有的是一些会游泳、水性好的人。切勿以为自己会游泳,在水中就很安全!
2、防溺水“六不”
★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
★不在无监护人和教师看护的情况下游泳;
★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3、游泳注意事项
★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游泳抽筋的时候可以选择仰泳,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遇到同伴溺水不要惊慌,不熟悉水性、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擅自下水施救。不要手拉手施救,要及时呼救并拨打110。
★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时,现场急救刻不容缓,心肺复苏最为重要。
4、溺水救治知识
★ 发现有人落水以后,先呼救,让更多人帮忙,并拨打急救电话;
★ 如果溺水人离岸边不远,可以就近寻找绳子或竹竿把人拉上岸;
★ 需要下水救人时,一定要大声告诉溺水者,不要惊慌,有人在救你;
★营救时最好绕到溺水者的身后,千万不要迎面施救,以免被抱死;
溺水者被救上岸后,首先判断其状态,不同状态采用不同的抢救方法:
★ 溺水者神志清醒,应陪伴溺水者,做好保暖工作,拨打120,及时送医;★ 溺水者昏迷,有呼吸有脉搏,清理口鼻异物,将其稳定侧卧位,呼叫120,检测呼吸脉搏情况,随时准备心肺复苏;
★ 溺水者昏迷,无呼吸但有脉搏,清理口鼻异物,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拨打120,及时送医;
镇定放松能自救:
★仰泳露头,屏住呼吸,放松肢体,尽可能保持头向后仰、面部向上的仰泳体位,使口鼻露出水面,有节奏、缓慢的一呼一吸。★保持镇定,不要因为惊慌失措而手脚乱蹬、拼命挣扎,会使身体更快下沉迅速引起窒息。
★深呼浅吸,呼吸时吸气要深,呼气要浅,因为深吸气时人体比重比水略轻,可付出水面,呼气时人体比重比水略重。
★呼救,稍作休息调整后呼救,保存体力,浮于水面等待救援。
一、交通安全自护自救知识
二、乘坐出租车、网约车须知
1.不坐非正规的出租车、网约车;
2.上车前要记住车牌号码;
3. 记得打表和要票;
4、不坐副驾驶位置;
5、发现行驶方向不准确及时交涉;
6、晚上坐车要把相关信息告诉家长;
7、不要向司机透露自己的信息;
一、防骗防拐知识
首先,不能跟任何“陌生人”走;
其次,在外面,不能吃“陌生人”给的东西;
要和“陌生人”保持80厘米的安全距离,即两个胳膊相加的长度,不能让别人触摸或过于靠近。
二、五种可疑、危险的人
1、向你求助的人。
2、如果有成人请你带路等,应立即保持安全距离,或拨打110请求帮忙。
3、要带你去玩的人。
4、叫你名字的人。
告诉你家里有紧急情况的人。无论任何情况都不能跟别人走,有需要可请警察帮助。
5、说话的时候总是伸手摸你的人。
一、遭遇洪灾如何自救?
1.先到屋顶暂避,并用绳子或被单等物品将身体与树木等安全固定物相连。等到达相对安全之地,应立刻发出求救信号,争取及时被营救。
2.在急速的洪流中行走时,步子要稳,最好拿根棍子,不断探查路面,防止陷坑等。当水深达到腰部以上时,不要勉强涉水。
3.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4.任何入水能漂浮的东西如床板、箱子、门板等都可以将其制作成木筏。如果一时找不到绳子,也可用床单撕开来代替。
5.即使会游泳,也要尽量避开下水,以防碰到暗流以及漩涡,避开和漂浮物冲撞。
6.如果已被洪水卷入其中,一定要尽可能地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逃生的机会。当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远离,防止触电。
二、自然灾害避险知识
海 啸:
●感觉强烈地震或长时间的震动时,需要立即离开海岸,快速到高地等安全处避难,全团尽量集中。
●如果收到海啸警报,没有感觉到震动也要立即离开海岸,快速到高地等安全处避难。通过当地向导或媒体随时掌握信息,在没有解除海啸警报之前,切勿靠近海岸。
崩 塌:
●夏汛时节,在选择去山区峡谷郊游时,一定要事先收听当地天气预报。
●雨季时,切忌前往有危岩等崩塌危险的地段。
●旅行途中,不能在凹形陡坡、危岩突出的地方避雨、休息和穿行,不能攀登危岩。
泥石流:
●切忌在沟道处或沟内的低平处团队集中宿营。
●如遇泥石流,在最短最安全的路径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切忌顺着泥石流前进方向奔跑。
●不要停留在坡度大,土层厚的凹处;不要上树躲避。
一、灭火常识
1、发现火灾迅速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时要讲清详细地址、起火部位、着火物质、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并派人到路口迎候消防车。
2、燃气罐着火,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捂盖灭火,并迅速关闭阀门。
3、家用电器或线路着火,要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或气体灭火器灭火,不可直接泼水灭火,以防触电或电器爆炸伤人。
4、救火时不要贸然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加速火势蔓延。
二、火灾逃生知识
1、如楼梯或门口被大火封堵,楼层不高时,可利用宾馆、酒店内床单、地毯、窗帘等制成绳索,通过窗口、阳台、下水管等滑下逃生。
2、进入酒店、宾馆所应先了解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楼梯间的位置及是否关闭、是否上锁,查看消防栓等各项灭火、避难器具的位置。
3、如楼层高,其他出路被封堵,应退到室内,关闭通往着火区的门、窗,有条件的用湿布料、毛巾等封堵着火区方向的门窗,并用水不断地浇湿,通过电话或其他方式向酒店、宾馆求救。
4、逃生时不可蜂拥而出或留恋行李物品。必须穿过火区时,应尽量用浸湿的衣物披裹身体,捂住口鼻,贴近地面。
暑假安全上网提示
1、不要透露身份信息:包括:家庭地址、学校名称、家庭电话号码、父母职业、家庭经济状况等信息。同时,不向网上发送自己的照片。
2、不要轻信网友:不要轻信网上朋友的信息资料,不要自己单独与网上认识的朋友会面。如果认为非常有必要会面,则到公共场所,并且一定要由父母或其他家人陪同。
3、经常与父母沟通:经常与父母沟通,让他们了解自己在网上的动态。
4、控制好上网时间:暑假期间,控制好上网时间,拒绝通宵上网,不要通宵玩游戏。长时间玩电脑,不但损害视力,而且容易产生心理疾病。
防雷电
1、室内防雷:应切断室内各种家用电器的电源;
2、注意关闭门窗,不要靠近通向室外的门窗;
3、不要靠近水管、暖气、煤气等金属管道;
4、不要在卫生间洗澡,不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5、尽量不拨打或接听固定电话;
6、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放的易燃物品;
7、不在阳台的铁管或铁丝上晾、收衣服。
8、室外防雷:尽量避免外出活动。同时,不在旷野骑摩托车、自行车或奔跑;
9、在野外开阔地行走时,不使用金属柄雨伞或肩扛金属物,并找一低洼处双脚并拢蹲下,尽可能降低高度;
10、进入山洞避雨时,不要触及洞壁岩石;
11、不在建筑物顶部停留;不在大树、广告牌、烟囱及灯杆旁避雨;
12、不在户外使用手机、报话机,不游泳、划船、钓鱼。在身体附近发生高压电线遭雷击断时,应双脚并拢跳离现场。
居家安全
1、有人敲门:先观察后询问,若是陌生人,坚决不开门。2、若是修理工上门,要确认是否事先约定,检查来者证件并仔细询问,确认无 误后方可开门。家中需要修理服务时,最好有家人、朋友在家陪伴或告知邻居。
3、若有人以同事、朋友或远方亲戚的身份要求开门,不能轻信。
4、若有上门推销者,可婉拒。切勿贪小便宜,以免追悔莫及。
5、一定不要因来者为女性而减少戒心。
6、遇到陌生人在门口纠缠并坚持要进入室内时,可打电话报警,或者到阳台、窗口高声呼喊,向邻居、行人求援。
8、利用警钟或对讲机求援,如无警钟或对讲机可拍门叫喊,如怕手痛,可脱下鞋子敲打,并请求立刻找人来营救。
9、如不能立刻找到电梯技工,可请外面的人打电话叫消防员。
10、如果外面没有受过训练的救援人员在场,不要自行爬出电梯。
11、不要尝试强行推开电梯内门,即使能打开,也未必够得着外门。
12、电梯天花板若有紧急出口,也不要爬出去。
15、送朋友回家,等朋友平安进入再离开。
16、乘电梯不走楼梯。若发现可疑现象,切勿进屋,并立刻通知警方
用电安全
1、不用湿的手触碰开关;
2、不要用手、金属物或铅笔芯等东西去拨弄开关,或是插到插座孔里;
3、在爸爸妈妈的指导下学会看说明书使用家用电器;
4、如果发现电器有事故要及时告知家长或报警。
饮食安全
1、暑假天热,少吃辛辣、油炸食品,不吃或少吃零食和甜食等;8种避暑方法:
1、凉水冲手腕
每隔几小时用自来水冲手腕5秒,因为手腕是动脉流过的地方,这样可降低血液温度;
2、少吃多餐
一顿饭吃的东西越多,为了消化这些食物,身体产生代谢热量也就越多,特别注意少吃高蛋白的食物,它们产生的代谢热量尤其多;
3、使用冰袋
可重复使用的冰袋是很好的降低皮肤温度的工具,里面预充的液体有降温效果;
4、避免剧烈运动
剧烈活动将激活身体能量,增加内部温度;
5、选好枕具
使用羽毛或绒毛枕头,枕套最好是棉质的,合成纤维的枕套会积累热量;
6、少吃辛辣食物
医生认为,尽管大热天里吃这些东西难以想象,但辛辣食物可以刺激口腔内的热量接收,提高血液循环,导致大量出汗,这些有助于降低体温;
7、温水冲澡
最好是用稍低于体温的温水冲澡或沐浴,特别是在睡前进行;
矿泉水或低糖汽水是更好的选择;
暑假防疫要求
一、坚持防疫“三件套”: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个人卫生;
二、坚持防疫“六还要”:口罩还要继续戴;疫苗还要及时种;门窗还要尽量开;社交距离还要留;双手还要经常洗;咳嗽喷嚏还要挡。
按时作息、少熬夜,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坚持体育锻炼,强健体魄;
关注权威发布平台,了解科学防疫知识等相关信息,克服恐慌。接纳负性情绪,学习放松技巧,用好社会支持系统,遇到困扰或问题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避免暴饮暴食,不挑食偏食,少吃零食和油炸食品,少喝饮料。
坚持良好学习习惯,认真学习专业课程。注意保护视力,避免长时间使用手机和电脑,线上学习、视频会议时,尽量选择屏幕较大、分辨率较高的电子产品,根据环境调整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