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佝偻病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刘银银
创建于2022-05-05
阅读 209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新生儿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和钙磷缺乏引起的钙、磷代谢失常和骨骼成骨不良所致,属于营养性骨病。发病率与季节、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多见于早产儿,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若出生时已发病者称为先天性佝偻病。本病严重影响新生儿的正常生长发育,亦常并发手足抽搐症、惊厥或喉痉挛可危及生命或发生缺氧性脑损伤,需要从孕妇和新生儿生后早期积极进行治疗预防。

先天性的佝偻病较罕见,由于孕妇光照严重不足,食物中维生素D及钙磷明显不足,或孕妇肝肾功能障碍影响维生素D的羟化等,导致维生素D及钙、磷极度缺乏,甚至发生骨软化症。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在出生时即有明显症状,并常有四肢骨弯曲等骨骼畸形,也易发生低钙惊厥。

临床表现

轻者在身后早期可无明显症状,或仅出现颅骨软化。未经治疗,逐渐出现症状,有时迟到身后1-2个月。再枕骨和顶骨后部按压成乒乓球感。前囟增大,侧囟和后囟未闭。颅缝加宽,可与后囟相连。颅骨边缘尤以矢状缝可有锯齿状骨缺失,缺失大者在后囟前方形成假性门,但是颅缝变软是早产儿的正常现象。由于颅骨变软,头颅容易变形(扁平头、偏头等)。体重和日龄较大的新生儿可有典型骨样组织增生表现如肋骨珠串、佝偻病手脚镯等。低血钙可导致手足抽搐症、惊厥或喉痉挛。

治疗

治疗目的是控制病情及防止骨骼畸形。治疗原则以口服维生素D为主,药物剂型、剂量以及疗程、方法、途径应根据患儿具体情况而定,强调个体化给药。常用维生素D口服2000~4000IU/d,监测骨X线片和生化改变,一般2~4周好转。一个月后改为400IU/d。口服困难或者腹泻等影响吸收时,可采用大剂量突击疗法,肌肉注射维生素D3  15万~30万IU,1~3个月后开始给予400IU/d。一个月后应随访。如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均无改善,应考虑其他疾病,注意鉴别诊断,同时应避免高钙血症、高尿钙症及维生素D过量。

预防

宣传新生儿佝偻病的预防知识从妊娠28周开始给孕妇每日口服维生素d1000IU。哺乳期继续服用。母乳喂养的足月儿每日补充维生素D400IU,冬季推荐每日补充维生素D800IU,同时添加钙剂。早产儿用改良和强化的早产配方奶,以保证维生素D和钙、磷等需要。

阅读 209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